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6861068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5.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目录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铁器、牛耕使用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多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生产力决决定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经经济济基基础础决定决定上上层层建建筑筑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经济: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思想文化:士阶层活跃壮大;学术下移,百家争鸣,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兴起变法活动?唯物史观邹忌改革邹忌改革燕昭王改革燕昭王改革赵武灵王变革赵武灵王变革李悝

2、变法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吴起变法任务一:通过表格掌握商鞅变法的基本信息。任务一:通过表格掌握商鞅变法的基本信息。目的内容意义富国强兵,建立适应新兴地主要求的君主官僚政治富国强兵,建立适应新兴地主要求的君主官僚政治经济:经济:a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 b“废井田,开阡陌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c c 强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严明法度、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剥夺和限制贵

3、族特权,严明法度、 什伍连坐、推行县制。什伍连坐、推行县制。直接: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直接: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深刻:深刻: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汉汉魏以来,鲜卑拓拔部逐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魏以来,鲜卑拓拔部逐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315315年年鲜卑拓拔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鲜卑拓拔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

4、都平城(今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439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前提条件前提条件386398439467472490493499北魏建国定都平城统一北方孝文帝亲政孝文帝病逝迁都洛阳冯太后临朝制度制度创新创新民族民族融合融合背景:民族交融内迁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前秦统一北方但迅速瓦解;北魏重新统一北方;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改汉姓的基础上,孝文帝还划分了鲜卑人的姓氏等级,规定了八大贵姓。对于汉人中的世族,孝文帝也规定了四大贵姓

5、。鲜卑八姓与汉人四姓拥有同样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高官清职由他们充任。这一措施 ()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淡化了鲜卑贵族的身份加速了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肯定了世家大族的地位ABCD背景内容意义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1 1)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2 2)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均田制均田制三长制三长制俸禄制俸禄制租调制租调制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还受以

6、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长取乡人强谨者者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亩和征役,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班百官之禄,以品第各有差。班百官之禄,以品第各有差。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7、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称为租),帛或布一匹(称为调)。纳粟二石(称为租),帛或布一匹(称为调)。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恢复发展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和徭役利于吏治改善利于吏治改善农民纷纷转向政府,农民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编户齐民,成为国家编户齐民,增加政府的收入。增加政府的收入。宗主督护制。地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修筑坞堡,割据一方。一方。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推行

8、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背景内容意义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1 1)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2 2)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 后期: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孝文帝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 4家的家的女儿为妃,把女儿为妃,把自己女儿自己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 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鲜鲜卑卑姓姓拓拓跋跋独独孤孤汉汉姓姓元元刘刘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

9、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流,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流,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转化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转化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

10、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2)意义:

11、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1)内容: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推行均田制。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收到游牧民族袭扰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收到游牧民族袭扰1 1、背景、背景任务三:通过表格掌握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基本信息。任务三:通过表格掌握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基本信息。“三冗二积三冗二积”任务三:通过表格掌握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基本信息。任务

12、三:通过表格掌握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基本信息。背景内容意义总体而言,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收到游牧民族袭扰(三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收到游牧民族袭扰(三冗二积);范仲淹的冗二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败;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败;冗兵冗兵冗官冗官冗费冗费 富国强兵兵农合一改革科举、批判恩荫向农

13、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巩巩固固封封建建统统治治官僚机构官僚机构财政制度财政制度军事体制军事体制目的目的措施措施内容内容作用作用富国青苗法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财政收入募役法募役法纳钱代役纳钱代役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保证灌溉,防洪赈灾保证灌溉,防洪赈灾均输法均输法采购物资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

14、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减轻人民负担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地主也不例外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市易法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在东京设市易务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政收入强兵实行实行“省兵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军的战斗力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取士改革科举制

15、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批判批判“恩荫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原则择优录取原则任务四:通过表格掌握明朝张居正改革的基本信息。任务四:通过表格掌握明朝张居正改革的基本信息。背景内容结果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国库亏空严重,农民起义不断,统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国库亏空严重,农民起义不断,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治危机不断加深。政政 治治整顿吏治,加强官员考核整顿吏治,加强官员考核军军 事事(边防新政

16、)(边防新政)经经 济济(赋税改革)(赋税改革)裁剪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中兴”的景象。的景象。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一条鞭法内容: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评价:“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

17、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学习活动二 掌握中国近代的重要改革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1840185118561860s1894近代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近代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7年,维新派和开明人士在全国共创办学会23个、学堂17所、报馆9家、书局2家,共计51个。到1898年,增加到300多个 马工程编写组中国近代史任务一:通过表格掌握戊戌变法的基本信息。任务一:通过表格掌握戊戌变法的

18、基本信息。背景内容影响政治:政治:思想:思想:开眼看世界与洋务运动;维新思潮兴起开眼看世界与洋务运动;维新思潮兴起和发展;和发展;经济: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政治政治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特权,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特权,令其自谋生计等令其自谋生计等经济经济保护并奖励各行业发展;奖励发明创造;提倡私人办实业;改革财政保护并奖励各行业发展;奖励发明创造;提倡私人办实业;改革财政等。等。文教文教改革科举制度,开经济特科;开办学堂,改造旧式书院;翻译国外书改革科举制度,开经济特科;开办学堂,改造旧式书院;翻译

19、国外书籍,公派留学等。籍,公派留学等。军事军事精练陆军精练陆军, ,改习洋操,行征兵制改习洋操,行征兵制, ,兴办兵厂兴办兵厂证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初步动证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摇了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公车上书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1898.61898.9慈禧发动戊戌政变18951901.1清末新政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甲午战败程度加深;甲午战败由于守旧势力仍很强大,而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

20、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失败告终。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任务二:结合教材及所学清末新政与戊戌维新运动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任务二:结合教材及所学清末新政与戊戌维新运动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清末新政清末

21、新政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政治政治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取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特权,令其自谋生计等等经济经济保护并奖励各行业发展;奖励发明创造;保护并奖励各行业发展;奖励发明创造;提倡私人办实业;改革财政等。提倡私人办实业;改革财政等。文教文教改革科举制度,开经济特科;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开经济特科;开办学堂,改造旧式书院;翻译国外书籍,公派留学改造旧式书院;翻译国外书籍,公派留学等。等。军事军事精练陆军精练陆军, ,改习洋操,行征兵制改习洋操,行征兵制, ,兴办兵厂兴办兵厂减冗衙,减冗衙,裁吏役,裁吏役,修刑律修

22、刑律立商部,兴实业,振农业立商部,兴实业,振农业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改军制,扩新军改军制,扩新军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慈禧离世清廷宣布“采取君主立宪制、组织内阁”辛亥革命1907.91908.81908.111911.51911.11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增加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增加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武装力量等,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导社会基础、武装力量等,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导火线;火线;清末新政中清政府的种种失误,加速了清清末新政中清政府的种种失误,

23、加速了清朝的覆灭,使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朝的覆灭,使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请你阐述请你阐述“有学者认为新政加速了革命的爆有学者认为新政加速了革命的爆发和清朝的灭亡;认为没有清末新政,就不发和清朝的灭亡;认为没有清末新政,就不会有武昌起义,也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会有武昌起义,也就不会有辛亥革命。”这这句话。句话。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有失误也有一些重大成就。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经济改革民主

24、改革 195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 从从19531953年到年到19571957年,我国实施年,我国实施“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初,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国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

25、会国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主义改造。到1956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从19501950年到年到19531953年春,年春,全国新解放区都基本完成全国新解放区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业生产,从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

26、道路。任务一:结合教材及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主要有什么?任务一:结合教材及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主要有什么?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增长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任务二:梳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成功与失误。任务二:梳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成功与失误。1 1、正确探索、正确探索2 2、“左左”倾错误倾错误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中共八大“八字方针八字方针”大跃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3 3、成就:、成就

27、: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伟大转折;新时期伟大转折;新时期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港口城市20012001加入世贸加入世贸1 1、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1 1)时间:)时间: 1978.121978.12(2 2)内容:)内容: 工作重心工作重心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拨乱反正(3 3)意义:)意义:

28、2 2、改革:、改革:3 3、开放:、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改革开放改革开放NoImage2012NoImage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革开放的目标2013提出全面深化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改革总目标NoImage2017NoImage中国特色社会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义进入新时代2019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29、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NoImage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任务三:梳理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任务三:梳理改革开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2 2、成就、成就对农村对农村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开放策略开放策略国企改革国企改革经济成分经济成分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改革领域3 3、意义、意义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

30、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党的面貌。40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招 ,也是决定实现,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C市场经

31、济体制初步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中国中国古代古代的重的重要变法与要变法与改革改革中国中国近代近代的的改革探索改革探索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民国时期的改革民国时期的改革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经济改革经济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改革民主改革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来的重要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本课小结本课小结 王安石王安石微服赴江宁

32、,遇一老妪喂鸡豕,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唤“啰,啰,啰,王安石来!,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进步性进步性:一定

33、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积弱积弱局面有所局面有所改观:改观: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局限性局限性: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强兵”方面,成果甚微。 因范之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处又跡跡近于敛财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四、十八大以来四、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深化改革(1 1)中共十八大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2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目标总目标(3 3)中共十九大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4 4)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1 1、历程、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