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43203882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 衰变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A反应是衰变;B和D反应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C反应是衰变;故选A.2.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的重力小,又受到液体的浮力的缘故C. 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D. 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答案】C【解析】【详解】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B错误;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不变,若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选项C正确;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比斥力减小的慢,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选项D错误。3.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

3、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B. 图示时刻,质点b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C.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D.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波向右传播,根据“上下坡”法,知道b质点向下振动,加速度正在增大。故AB错误。该列波的频率为,要想发生干涉,频率需相同,则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故C正确。机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随波迁移,选项D错误.4.物体

4、从斜面(斜面足够长)底端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t秒到达位移中点,则物体从斜面底端到最高点时共用时间为()A. 2B. tC. (3)tD. (2+)t【答案】D【解析】【详解】采用逆向思维,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得则通过上面半段时间和总时间之比为,则下面半段时间和上面半段时间之比为,因为下面半段时间为t,则物体从斜面底端到顶端共用时间为:,故D正确。5.原子核经放射性衰变变为原子,继而经放射性衰变变为原子核,再经放射性衰变变为原子核放射性衰变、和依次为()A. 衰变、衰变和衰变B. 衰变、衰变和衰变C. 衰变、衰变和衰变D. 衰变、衰变和衰变【答案】A【解析】

5、【详解】根据、衰变特点可知:经过一次衰变变为,经过1次衰变变为,再经过一次衰变变为,故BCD错误,A正确。6.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H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 100个Pu经过24 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C.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 衰变发出的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答案】D【解析】【详解

6、】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则中子数为143故A错误。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B错误。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减小。故C错误。衰变发出的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故D正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阴极射线和射线本质都是电子流,在原子内的来源是相同的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中的裂变反应C. 用频率大于某金属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一定增多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该元素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答案】D【解析】【详解】阴极射线和射线的

7、本质都是电子流,但是阴极射线的来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而射线的来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电子流,故A错;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中的聚变反应,故B错;光照频率影响的时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影响光电子数的是光照强度,故C错,元素的半衰期与物理和化学变化无关,无论是风吹雨淋还是火烤等都不影响其半衰期,故D正确。8.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 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会产生质量亏损C.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原子向外释放光子,原子电势能和核外电子的动能均匀减小D. 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C【解析】【详解】光

8、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说法正确;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释放能量,都有质量亏损,故B说法正确;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原子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根据,知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能量等于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则电势能减小。故C说法错误;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这种波称为物质波,故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说法正确。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在内()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 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 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

9、离为6m【答案】C【解析】A、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2s内,甲、乙都沿正向运动,两者同向运动24s内,甲沿负向运动,乙仍沿正向运动,两者反向运动,A错误;B、D、02s内两者同向运动,甲的速度较大,两者距离逐渐增大,2s后甲反向运动,乙仍沿原方向运动,两者距离逐渐减小,则2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B、D错误;C、由图知在04s内甲乙的位移都是2m,平均速度相等,C正确;故选C。10.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A. A对地面的压力大于 B. 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10、.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D. B对A的压力大小为【答案】D【解析】【详解】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相对地面无相对滑动趋势,故不受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为(M+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整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故AB错误;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T=mgtan,其中,故:,;故C错误,D正确.11.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

11、小为f ,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设每根弹簧的弹力为F,则有:2Fcos60=f,对D:2Fcos30=f,解得:f=F=f, 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12.一个透明均匀玻璃圆柱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一束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A点射入,分成两束分别从B、C射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B. 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C. a、b两种单色光分别从B、C射出时折射角相等D. 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装置,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答案】AC【解

12、析】分析】根据光线在A点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即可分析折射率的大小关系;由分析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折射角的关系;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分析波长的大小,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分析干涉条纹间距的关系【详解】由图知:在A点两光的入射角相等,a光的折射角大于b光的折射角,由折射率公式可知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由分析可知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B错误。由几何知识知两光束在B、C两点的入射角分别等于在A点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在B、C的折射角等于在A点的入射角,所以从B、C射出时折射角相等,故C正确。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

13、的折射率,则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因为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装置获得的干涉条纹间距a的较大,故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也可用假设法,由折射率不同,从而假设a是紫光,b是红光,则可根据红光与紫光的特性来确定出正确答案关键要掌握折射率公式、知道波长、频率、光速等等物理量与折射率的关系1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a状态下的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0、V0、T0经历如图所示的变化过程,则(),A. 从a到b过程放出热量B. 从b到c过程吸收热量且全部对外做功C. 从c到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为p0V0D. 回到a状态时的内能比开始在a时的内能

14、大【答案】BC【解析】【详解】A由可知a到b的过程体积V不变,则;而温度升高,则;由可得,即气体吸热;故A错误.Bb到c的过程温度T不变,有,压强减小可知体积V增大,则,有表示吸热,且,即吸收的热量且全部对外做功;故B正确.Cc到a过程为等压压缩过程,有,即,有;而等压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为;故C正确.D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衡量,而理想气体从状态a回到状态a时温度相同为T0,则两状态的内能相同;故D错误.14.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如图所示已知AB6 m,BC4 m,从A点运动到B点和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A. 质点的加速大小为2 m/s2B. 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C. 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 mD. 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 s【答案】AC【解析】【详解】由题意知,vA-vB=2m/s,vB-vC=2m/s,设加速度的大小为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A2vB2=2axAB,vB2vC22axBC,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2m/s2,vA=7m/s,vB=5m/s,vC=3m/s,故A正确,B错误。AD间的距离为:,故C正确。质点从A到C的时间为:,故D错误。故选A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

16、题更加简捷。本题在求解各点速度时,运用方程组求解,计算量较大,需细心。15.如图所示为一种儿童玩具,在以O点为圆心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上,有一个光滑的小球(不能视为质点),O为小球的圆心。挡板OM沿着圆弧轨道的半径,以O点为转轴,从竖直位置开始推着小球缓慢的顺时针转动(水平向里看),到小球触到水平线的过程中A. 圆弧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 圆弧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C. 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D. 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答案】BC【解析】【详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当从竖直位置开始推着小球缓慢顺时针转动,到小球触到水平线过程中,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与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与

17、竖直方向夹角越来越小,设与竖直夹角为,所以变大,变小AD错误BC正确。16.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形变量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以小球ab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F在几个方向时整体的受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与T的合力与整体重力2mg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力的合成图可知,当F与绳子oa垂直时,F有最小值,即图中2位置,F的最小值为:Fmin=2mgsin=mg。根据胡克定律:Fmin=kxm

18、in,所以:;F的最大值为2mg,则, 则A可能,BCD不可能,故选A。17.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开始大量的氢原子均处于基态,用一束光子能量为E12.75 eV的单色光照射该氢原子,并用发出的光线照射逸出功为2.29 eV的钠。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氢原子能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B. 发出的光线中有4种光子能使钠发生光电效应C. 发出的光线中,能量为0.66 eV的光子波长最长D. 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46 eV【答案】BCD【解析】【详解】根据波尔理论,En-E1=h,En=-0.85eV,即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量子数n=4的激发态,因此,可辐射不同频率光的条数为

19、条,故A错误;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n=3的激发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0.85-(-1.51)=0.66eV,小于2.29 eV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0.85-(-3.40)=2.75eV,大于2.29 eV所以能发生光电效应;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n=1的激发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0.85-(-13.6)=12.75eV,大于2.29 eV所以能发生光电效应;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向n=2的激发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51-(-3.40)=1.89eV,小于2.29 eV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氢原子从n=

20、3的激发态向n=1的激发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51-(-13.6)=12.09eV,大于2.29 eV所以能发生光电效应;氢原子从n=2的激发态向n=1的激发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3.40-(-13.6)=10.2eV,大于2.29 eV所以能发生光电效应,由上可知B正确;由上可知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n=3的激发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0.85-(-1.51)=0.66eV能量最小,光子波长最长,故C正确;当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n=1的激发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0.85-(-13.6)=12.75eV发出的光照射钠时,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且为12.75eV-2.

21、29 eV=10.46 eV,故D正确。三、实验题18.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填字母代号)。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 = 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mm,单摆摆长为m。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作标原点表

22、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50=0.087,sin150=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填字母代号)。【答案】AC 12.0; 0.9930 A【解析】试题分析:(1)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是为了防止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如果需要改变摆长来探究摆长与周期关系时,方便调节摆长,故AC正确故选:AC(2)游标卡尺示数为d=12.0mm=0.0120m;单摆摆长为:(3)当摆角小于等于5时,我们认为小球做单摆运动,所以振幅约为:10.087m=8.7cm,当小球摆到最低点开始计时,误差较小,测

23、量周期时要让小球做30-50次全振动,求平均值,所以A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故选A。考点:单摆【名师点睛】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从而求解加速度,摆长、周期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摆长要注意是悬点到球心的距离,一般可利用摆线长度加球的半径的方式得到,题目中的方式不是特别常用;单摆的周期采用累积法测量可减小误差对于测量误差可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分析。【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9.小明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OB细绳所连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示情况,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在白纸上画出的图,但是擦去了部分辅助线

24、.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N;(2)图丙中有F1、F2、F、四个力,其中力_(填上述字母)的大小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你测量的结果是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4.20 (2). F (3). 4.3N(4.24.4)【解析】【详解】(1)10小格表示1N,每格为0.1N,估读到下一位,故读数为4.20N;(2)F在以F1与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的,测量的结果是4.3N.四、计算题20.甲车以v甲=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v乙=4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

25、边时随即以a=0.5m/s2的加速度刹车,求: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s【答案】36m;【解析】当甲和乙的速度相等时,二者相距最远,设该过程经历的时间为此时有:解得:,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解得:;21.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棱镜的折射率为n,A60。一细光束从AC的中点D垂直于AC面入射,ADa,求:(1)画出光路图并计算出光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2)光从进入棱镜到它第一次从棱镜中射出所经历的时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答案】光路如图所示;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i1=600,设玻璃对空气的临界角为C,则:,C=450,i1450,发

26、生全反射,由折射定律有,所以r=450棱镜中的光速,所求时间解得:考点:光折射定律、全反射.22.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3段轻绳悬挂,3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人的质量m2=60 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答案】(1

27、) (2) ,水平向左(3)24kg【解析】【详解】解:(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将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由平衡条件有:联立得:(2)人水平方向受到绳拉力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则有:,方向水平向左(3)当甲的质量增大到人刚要滑动时,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当人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由平衡条件得:又: 解得:即物体甲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24 kg。2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一导热汽缸内。活塞的质量m20kg,横截面积S100cm2,活塞(厚度不计)可沿汽缸壁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开始时汽缸水平放置,如图所示,活塞与汽缸底的

28、距离L112cm,离汽缸口的距离L23cm,外界气温为27,大气压强为1.0105Pa。(取g10m/s2)(1)将汽缸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上的竖直位置,稳定后,求活塞与汽缸底的距离L。(2)汽缸口向上且稳定后,对缸内气体逐渐加热,使活塞上表面刚好与汽缸口相平,求此时气体的温度为多少?(3)在对汽缸内气体加热的过程中,气体吸收Q370J的热量,求对汽缸内气体加热的过程中气体增加的内能U多大?【答案】(1)10cm;(2)450K;(3)310J【解析】【详解】解:(1)当汽缸口朝上且活塞到达汽缸口时,活塞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则有:当汽缸口向上且未稳定时: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则有:(2)当汽缸水平放置时,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解得:(3)稳定后加热气体,气体做等压变化,外界对气体做功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