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古诗词鉴赏:分析虚实结合的手法.doc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17906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古诗词鉴赏:分析虚实结合的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古诗词鉴赏:分析虚实结合的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古诗词鉴赏:分析虚实结合的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古诗词鉴赏:分析虚实结合的手法.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届江苏省南师附中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古诗词鉴赏:分析虚实结合的手法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穴,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题 目()“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分)提示:分值较低,关键词即可轻柔、清新、爽朗.()有人认为,此诗前两联有婉约气质,因此并非辛弃疾所作,请你结合诗句反驳其观点。(分)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主要特点为描绘的意境壮阔,胸襟十分开阔。本

2、诗颈联中的大鹏、丹凤等意象十分豪迈大气;北海、太阳、路茫茫等描写则使人感到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因此本诗应当是辛弃疾所作。()比较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下阙与本诗的写作手法,分析本诗如何运用该手法抒情。(5分)两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实写现实场景,虚写想象画面。本诗中“白苎新袍嫩入凉”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春蚕食叶响回廊”则表现了考场环境的安静和考生用心答题的氛围。“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了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诗歌分析背景资料/文学常识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范廓之(范开)是

3、辛弃疾的学生,他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辛弃疾为表达对他的送别之情和祝愿之意而写下此词。把握诗题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送一个人去科举考试。显然,辛弃疾的年龄一定是大于他的,因此两个人大概率是师生关系。那么,我们可以猜测诗歌总体表达的情感是希望考生功成名就,一举夺魁。逐句分析第一步理解大意:散文化上阕# 白苎新袍入嫩凉 #表现考生换了新衣,入嫩凉应当是感受到凉爽。# 春蚕食叶响回廊 #第二句意思是春蚕吃桑叶的声音回荡在长廊,其描述的是考生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也反衬了寂静的场景。用“春蚕食叶”比拟书写的声音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用法,之前我们在分析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中也有提及“下笔春蚕食叶声”描

4、述的是考生在纸上沙沙写字的声音,反衬出考场之静。#禹门已准桃花浪 #通过注释里禹门的描述,结合“桃花浪”,我们可以猜测,考生春天又会有一场考试,作者祝愿考生在第二场考试中也能高中。# 月殿先收桂子香 #本句又转而描写秋天桂花飘香的场景。对于这四句的散文化,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不断地在秋天和春天场景之间切换,联系诗题,我们应该能推断出本诗的成诗时间是秋天而来年春天可能会有第二场考试。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可能送考生去秋试之后直到春天都无法和学生相见,因此一并祝福考生在两场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下阕#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下阕首句的两个意象都是宏伟壮观

5、的,次句则写现实路途遥远,但是考生仍然踏上征程。末尾两句写第二年秋天考生已经做官入仕,能够笑看第二年的举子,也能证实考生需要参加两场考试。第二步分析具体手法、情感和细节特点第一句是对秋天场景的描写。其中“嫩”可以结合“嫩”得出一种清凉,爽快,柔和的感觉。“嫩”字可以体现作者对秋天美景和惬意环境的赞美;同时,第一句所写的考生穿上新袍的行为也暗含了考生选择以良好的面貌迎接科举。第二句中“春蚕食叶”有描写考生安静答题的实际作用,也能够让我们联想到考生在廊下读书获取知识的情形,即以此来比喻考生如饥似渴的寻求知识。第三句则应该是表达了对考生来年春试的美好祝愿。补充资料“鱼跃龙门”/“桃花浪”古时以“鱼跃

6、龙门”喻指考试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即会试)。古今小说赵伯升茶肆遇仁宗:“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乡。”第四句则可以自然的想到,作者用“先收”表现了他对考生在第一场考试中就能够旗开得胜的期盼。“桂子香”则是对放榜时的美好自然场景的描写。补充资料春闱/秋闱秋天的考试是乡试,春天的考试是会试。第五,六句中出现的“大鹏”、“凤凰”都是神圣高雅的飞禽,作者以此表现一往直前的豪迈之情和远大理想。第七句“又携书剑路茫茫”,既有路途遥远浩荡的感慨,又有笑傲江湖的壮志,体现了作者豪放和儒雅兼具的诗风和考生困难和机遇共存的境遇。最后一句则表现了对考生平步青云的希望和那时的喜悦之情。用虚写(想象未来情景)的手法寄托了对考生取得好成绩的殷切期盼和对考生将来前途飞黄腾达的美好愿望。文学常识(复习)辛弃疾忧国忧民的南宋词人的代表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