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第六章习题(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 第六章习题(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 第六章习题-第 10 页1,系统的状态方程的A、B阵给定如下,判断系统的能控性。(1)解: , ,能控性矩阵为, , 秩为,rankS = 2 ,故系统能控。(2) 解: , , 能控性矩阵为, 秩为,rankS = 1 2,故系统不能控。(3) 解:, , 能控性矩阵为,秩为,rankS = 3 ,故系统能控。(4) 解:, , 能控性矩阵为, , 秩为,rankS = 2 ,故系统不能控。2,确定使下列系统为能控的待定系数a、b、c。(1)解: 能控性矩阵为, , 能控的充要条件是, (2)解: , 能控性矩阵为, , 能控性矩阵S中第2,3行成比例,比例值为,故两个行向量
2、线性相关。无论a、b、c为任何值系统都不能控。3,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和的A、C阵给定如下,判断系统的能控性。(1) 解:, 能观性矩阵为, , 秩为, rankV = 2 ,故系统能观。(2) 解:, 能观性矩阵为, 秩为, rankV = 2 ,故系统能观。(3) 解:, 能控性矩阵为,秩为,rankV = 23 ,故系统不能观。(4) 解:, 能控性矩阵为,秩为,rankV = 3 ,故系统能观。4,确定使下列系统为既能控又能观的待定系数a、b。解: 能控性矩阵为,系统能控时,能控性矩阵S的行列式不为零,即,或。 能观性矩阵为,系统能观时,能观性矩阵V的行列式不为零,即,或。 故系统系统为
3、既能控又能观的充要条件是,。5,已知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能控能观,如图T6.1所示状态空间方程表达的系统,试证明该系统单位反馈以后形成的一个系统也是能控能观的,如图所示由r到y的全系统。 图T6.1解:设G0(s)是状态空间方程,表示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若系统能控能观,则无零极点相消,即N0(s)与D0(s)无公因子。单位反馈后的闭环系统传递函数为, 因N0(s)与D0(s)无公因子,故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也无公因子。单位反馈后的系统传递函数没有零极点相消,因此,也能控能观。6,系统由子系统S1和子系统S2串联或并联而成,如图T6.2所示。已知子系统S1的状态空间方程为,子系统S2的
4、状态空间方程为, 试分析由S1和S2所组成的串联和并联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并求它们的传递函数。 (a)并联 (b) 串联 图T6.2解:(a)分析由S1和S2所组成并联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并求传递函数 设并联系统的输入变量为u,输出变量为y,则,。合成的并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为, 能控性矩阵 , 其行列式值,不满秩,系统不能控。 能观性矩阵 ,其行列式值,不满秩,系统不能观。 求并联系统的传递函数, 并联系统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点相消现象,故并联系统不可能完全能控能观。 并联系统传递函数也可以由两个子系统传递函数相加得到, 子系统S1的传递函数, 子系统S2的传递函数, (b)分析由S1和S2
5、所组成串联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并求传递函数 设串联系统的输入变量为u,输出变量为y,则,合成的串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为, 能控性矩阵 ,满秩,系统能控。 能观性矩阵 ,满秩,系统能观。 求串联系统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串联系统传递函数不存在零极点相消现象,故串联系统完全能控能观。 串联系统传递函数也可以由子系统传递函数相乘得到,7,判断下列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如不能控或不能观,将其进行结构分解。(1) 解: 能控性矩阵,不满秩,系统不能控。 能控子系统为, 能观性矩阵, rankV=23,系统不能观。 能观子系统为,(2) (更正:A阵第1列第3行元素为0)解:能控性矩阵,不满秩,系统
6、不能控。 能控子系统为, 能观性矩阵,不满秩,系统不能控。 能观子系统为,8,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试设计状态反馈矩阵,使系统的闭环极点位于指定位置,并画出实现状态反馈以后的状态图。(1) 闭环极点均为2,3解:验证能控性, ,rankS=2,系统能控。配置状态反馈矩阵, 设 期望特征方程, 对比上两式,可得,k1 = 6,k2 = 7 ,故状态反馈控制规律为,(2) 闭环极点均为3,5解:验证能控性, ,rankS=2,系统能控。配置状态反馈矩阵, 设 期望特征方程, 对比上两式,可得,k1 = 13,k2 = 5 ,故状态反馈控制规律为,(3) ,闭环极点均为2 解:验证能控性, ,ra
7、nkS=3,系统能控。配置状态反馈矩阵, 设 期望特征方程, 对比上两式,可得, 解得,k1 = 7/6,k2 = 0,k3 = 2/3,故状态反馈控制规律为, 9,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试设计全维观测器,使其极点位于指定位置。(1) 观测器极点为1,1解:验证能观性 ,rankV=2,系统能观,观测器极点位置可任意配置。配置全维观测器令,则 所期望的观测器特征多项式为 对比上两式系数,故有, 则观测器方程为 (2) 观测器极点为5,5解:验证能观性 ,rankV=2,系统能观,观测器极点位置可任意配置。配置全维观测器令,则 所期望的观测器特征多项式为 对比上两式系数,故有, 则观测器方程为
8、 (3) 观测器极点为3,3,4解:验证能观性 ,rankV=2,系统能观,观测器极点位置可任意配置。配置全维观测器令,则 所期望的观测器特征多项式为 对比上两式系数,故有, 则观测器方程为,10,已知原系统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试设计带全维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使闭环系统的极点位于4j6,观测器的极点为5、10,并画出完整的闭环系统状态图。解:验证能控能观性 ,rankS=2,系统能控。 ,rankV=2,系统能观。配置状态反馈矩阵, 设 期望特征方程, 对比上两式, , 故状态反馈控制规律为,配置全维观测器令,则 所期望的观测器特征多项式为 对比上两式系数,故有, 则观测器方程为 11,已知原系统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 (更正:cT=1 1 )试设计带全维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使闭环系统的极点位于1j,观测器的极点为3、3,并画出完整的闭环系统状态图。解:验证能控能观性 ,rankS=2,系统能控。 ,rankV=2,系统能观。配置状态反馈矩阵, 设 期望特征方程, 对比上两式, 故状态反馈控制规律为,配置全维观测器令,则 所期望的观测器特征多项式为 对比上两式系数,故有, 则观测器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