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巢湖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巢湖一中高二年级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语 文 试 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末五代以来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丝路盛况不复存在。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西夏的崛起有一定关系。西夏王朝在公元十一世纪初攻取河西走廊,占据丝绸之路主动脉,这对陆上丝路贸易及西北地区交通状况产生了强烈影响。问题的实质并不只在于西夏占据了哪些地区,更在于西
2、夏与周边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环境。宋夏之间的关系变化无常,一旦处于战事状态,双方都严格控制边地人员出入,无疑会影响丝路贸易。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西夏时期诸蕃并立,呈现割据状态,但追求和平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始终继续,只是丝路贸易的规模、方式和路线发生了变化。唐末五代以降,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曾主宰丝路贸易的粟特商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是回鹘势力。如西夏文献天盛律令卷7敕禁门中就有专门针对高昌回鹘、大食等地商人贸易的规定。回鹘商人还成为与中原政权进行朝贡贸易的主体,足迹遍及华夏中原与北方草原。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内涵看,回鹘积极参与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超出了
3、商业贸易范畴,扩展到文化交流的层次。一些回鹘商人迁居内地久留不归,宋史吐蕃传记载大量高昌回鹘商人在鄯州进行丝路贸易,人数有几万之众。一些回鹘商人直接进入中原地区,以致宋朝廷还曾下过针对回鹘民众的“逐客令”。回鹘商人的迁入,带来了别具特色的异域文化。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的增多,辽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为丝绸之路的研究增加新的内涵。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辽朝沟通东西方的作用显著增强。辽朝控扼北方大漠,幅员辽阔,东起日本、朝鲜,西到中亚地区都与之保持着广泛的贸易联系,“东西交汇,贯通南北”的地域特点使四方商品汇集在此,辽朝因此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辽朝与西域
4、诸族保持着密切的贸易联系,这一点在契丹国志里有明确交代。辽朝还继承中原政权的朝贡贸易体系,诸蕃朝贡频繁,这与中原政权别无二致。概言之,九至十三世纪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辽朝等政权在丝路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并非简单的东西向交流通道所能概括,而是形成了巨大的丝路贸易网络,纵横交错,极具复杂性。阐明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一直未断,丝绸之路见证着东西方进行交往交流的客观需求,同时也为今天维护好、利用好这一条国际通道提供历史启迪和借鉴。(摘编自杨蕤西夏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5、是( )(3分)A. 进入西夏时期,由于西夏王朝的崛起,阻断了原先的陆上丝绸之路,其以往的热闹繁荣也随之不复存在。B. 西夏与宋朝的关系时而缓和紧张,时而又处于交战状态,这对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C. 唐宋五代之后,回鹘商人取代了粟特商人的主体地位,除了商业贸易,他们还主动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D. 辽朝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因而能利用自己的辽阔国土,与四面八方的国家保持广泛的贸易联系。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旨在阐述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并进而探究其历史和现实意义。B.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行文严谨有序。结尾段对起始段
6、的观点作了深一步论述,更为深刻、周密。C. 文章内容充实,全文从贸易主体和路径的改变等方面深入分析,阐明了西夏崛起后陆上丝绸之路的新特点。D. 文章运用了引证法,例如运用宋史吐蕃传的记载,论证宋对待回鹘商人态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转型,是缘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西夏攻取河西走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 西夏时期中国诸强并立,处于割据状态,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的交流始终在继续,各少数民族政权也都参与其中。C. 追求和平始终是西夏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但各方面也始终存在矛盾斗争,宋夏之间、西夏与回鹘之间,都是如此。D. 回鹘商人给中
7、原带来异域文化,辽朝在中西方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见少数民族对形成陆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作用大于汉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法国参议院以62票赞成、1票反对,于当天通过了一项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从2020年9月起,将在法国中小学内禁止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关于手机等设备的没收和归还方式,议会将交由学校自行决定。 该法案旨在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使用任何与手机相关的设备,除非是出于教学需要,或是在条例中明文规定可以使用的地点。参议院还决定将该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高中。 议员们强调,智能手机的使用扰乱了教学,是导致
8、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因素。频繁打开手机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也导致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体育活动日趋减少。他们还说学校是一个社交场所,而智能手机的使用会导致一些学生自我封闭。 此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已通过立法,或明夸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或规定学生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才能使用手机。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8月1日) 材料二: 很多家长抱怨,作为父母很难断了孩子带手机进学校的念想,为什么学校不多加引导来妥善管理呢? 学校也“有苦难言”。长沙市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如今部分中小学明文规定不准带手机进课堂,要求孩子自觉上交手机。“有的学生上交一台假手机,把真手机留
9、在身上使用。并且,从执行上来说,学校每天对学生进出学校都进行检查不现实,容易引发冲突。此外,从法律责任上来说,手机应由谁保管、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由谁承担,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各个学校至今仍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在学校探索手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扎眼新闻也屡屡出现。比如有学校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结果导致周边居民不能打电话;某中学要求,如果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不上交,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结果引来一边倒的谴责,甚至遭到家长索赔 “还有学生和家长搬出物权法,控诉学校无权剥夺手机的使用权。”长沙市一位中学班主任说。 “校园都有固定电话,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沟通。”叶老师表示,“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
10、并非低龄学生上学的必需品;而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外界一些闲散人员、网上不良信息,则给校园的管理带来了隐患。” (摘编自三湘都市报,2020年9月27日)材料三: 材料四: 研究表明,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照射会影响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引发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而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还没有发育成熟,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配有手机的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同时,手机还会使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等。不少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手机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旦离开手机,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
11、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美国乔治敦大学肿瘤中心主任说:“我们最新的研究,连同以前的研究,都表明打手机会增加罹惠脑瘤的潜在风险,特别在青少年方面。”瑞典厄勒布鲁大学医院的专家也发布研究结果称,他们分析了11项全球相关研究后发现,每天使用手机1个小时,将会增加患脑瘤风险。 (综合摘编自临床肿瘤学等杂志)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法国参议院以绝对优势票数通过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法案不足之处是没有明确没收和归还方式,为具体执行埋下了一定隐患。 B家长对校园禁止使用手机的看法并不一致,部分学生对校园手机管
12、理存在抵触的情绪,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手机难以管理的重要原因。 C材料三表明,2020至2020年,使用手机聊天的比例持续下滑,使用手机学习的比例连年上升,但不能据此判断学生的手机使用日趋合理。 D部分青少年患有“手机中毒综合症”,他们以手机为其生活中心,一旦离开了手机就会在情绪方面出现极端变化,如抑郁寡欢、紧张焦虑等。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虽然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有其弊也有其利,因此不必完全禁绝,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B社会群体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认识不够全面,甚至有时候不支持学校实施的合理方案
13、,这可能导致学生、家庭和学校三方同受伤害。C材料三显示,部分中学生使用手机进行聊天比例逐年下降,表明手机交际功能相对弱化,而游戏比例逐年升高则表明其娱乐功能正在日趋强化。D材料一至材料四从不同的角度,都旨在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这一立场在当今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的立法机构已经达成了共识。6以上材料中,政府部门、学校和医学研究机构的关注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定山碑张宸赫阳光透过树阴碎成片片光斑散落在御碑村的石碑上,古朴的石碑好似卫兵一样腰杆挺直,耸立在村口,守护着一代代的村民。老牛抬头看着两米
14、多高的石碑,那依稀可见的“风调雨顺”四个大字早已被青苔掩盖。他伸手抚摸着被风雨侵蚀的粗糙石面,嘴 里轻声呢喃着:“定山碑,定山碑,黄龙古碑定山神。风也来,雨也顺,石碑护着御碑村”这是御碑村男女老少皆知的一首童谣。据传御碑村之前是穷山恶水之地。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赐石碑镇山河,从此风调雨顺,村庄也改名为御碑村,可以说这石碑是整个村庄的命根子。但听说有人要来挪走这“命根子”,这还了得!“嘟!嘟!嘟”几声清脆的鸣笛声吸引了老牛的目光,但那双眼里却满是怨恨与愤怒。一辆他叫不上名字来的黑色轿车在御碑村的土路上左颠右抖地驶来,屁股后还裹杂着大片沙尘。车子在老牛旁边停下,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从车上走下来,
15、朝老牛笑了笑:“叔!”老牛“哼”了一声,把头扭向一旁,默不作声。 “叔,村里人都商量好了吗?”年轻人也不生气,仍笑呵呵地说。 “商量?商量什么?”老牛转过头来,瞪着年轻人吼道:“柳娃,你也是御碑村人,你也应该知道这碑代表什么!”“叔,现在世道早变了,国家都改革了,开放了,您不能老按照您的老想法来看。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您看看人家小岗村,路修得那叫一个宽。有了路,家乡的农产品就能运出去了,一些工厂引进村里,人们就能富起来了。我想给村子修一条公路,是为了村里的乡亲考虑,不修路咱这儿富不了,但这碑”“够了!”老牛指着年轻人鼻子说,“村里人供你上学,不是让你和父老乡亲顶嘴的!不就是碑挡了路吗?
16、我们不修还不成?”“叔,我感谢乡亲们。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我有了知识,我富了,我愿意带领乡亲们致富呀,不修路,这”年轻人神色颇为无奈,还想劝一劝。“闭嘴!想挪碑?先动动我!”老牛瞪着那牛眼大的眼珠子高声喊道。谁都知道老牛的倔脾气是村里出了名的,年轻人缩了缩脖子,叹了口气,坐上车,灰溜溜地跑了。可人的脾气再倔,也倔不过老天爷。阳光依旧炽烈。这样的炽烈已经持续四个月了。老牛坐在大碑下抽着旱烟,“吧嗒,吧嗒”地吸着,眉头拧成了一股绳。村子靠天吃饭呀,这几年都是靠政府的救济,大家穷得叮当响,连个机动小三轮都没有。村口的土路太窄了,太颠了,大一点的车开不进来,用人力拉水又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老牛吐出一口烟
17、圈,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人还挺得住,但村里的庄稼快挺不住了。老牛拿着烟杆出神地想了半天,望着大碑上的“风调雨顺”。可能是阳光的原因,让他觉得那四个大字是那么刺眼。最后,他把烟杆往石碑上重重一磕,灰白的烟渣撒落在碑下一天后,老牛把村民都叫进一个小屋里。过了好长时间,村民带着疑惑、痛苦的表情走出来。两天后,柳娃带着他公司的车队来到了御碑村,同来的还有一车的修路工人,有人看到柳娃和老牛在一旁谈了很久。五天后,老牛辞去了村长职务。当晚,随着工人们的整齐的号子,大碑挪到了离村口不远的大槐树下。两个月后,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通到了御碑村村口阳光如当初一样明媚,老牛躺在自家小院的藤椅上哼着小曲,卸去了村长的
18、职务,他也轻松了很多。“叔!最近过得怎么样啊?”柳娃提个扁扁的纸袋从门口进来问。老牛翻了个白眼:“看不出来?”柳娃挠了挠头,嘿嘿笑着说:“叔,听说御碑村评上先进了。以后会有更多的开发商来,咱这儿是彻底富了。”老牛摆了摆手:“我又不是村长了,跟我说这干啥?”“那这个呢?”柳娃抖了抖手上的纸袋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合同?和村委会订的?”“叔,知道的不少啊。”“混小子,你不是跟我说要与时俱进吗?怎么?俱进了,来教训我了?” 风吹过御碑村的青石板小道,拔地而起的一座座二层洋楼昭示着这里的变化。几个孩子在河滩边玩耍,嘴里哼着那首童谣:“定山碑,定山碑,黄龙古碑定山神。风也来,雨也顺,石碑护着御碑村
19、。修公路,修铁路,古碑化作生财路。衣儿新,房儿新,御碑村人都欢心!”它的曲调还是那么古老 (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定山碑”被御碑村世代村民当成命根子,反映出该村古老的历史和人们陈旧的思想,揭示了村子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构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B文中三次写到御碑村的阳光,其意义不同:第一次渲染了氛围,第二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三次暗示出以老牛为代表的村民思想的变化。C老牛辞去村长职务这一情节,看似闲笔,实则用心,不仅表现了他因定山碑最终被挪走而无脸面对村民的愧疚心理,而且体现出他的目光长远。D文章把人物矛盾放在改革开放这一背景下,突
20、出了农村在新时代的变化。采用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方法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8、小说始于御碑村流行的童谣,又止于童谣,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9、小说结尾“它的曲调还是那么古老”包含了哪些含义?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洽,字和仲,临邑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天启初,诸贤汇进,洽有力焉。迁太常少卿。三年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洽本赵南星所引,及魏忠贤逐南星
21、,洽乞罢,不许。五年四月,御史李应公希忠贤指劾洽,遂夺职闲住。崇祯元年,召拜工部右侍郎,摄部事。兵部尚书王在晋罢,帝召见群臣,奇洽状貌,即擢任之。上疏陈军政十事,帝并褒纳。寻上言:“祖宗养兵百万,不费朝廷一钱,屯田是也。总督张佳允、巡抚张国彦行之蓟镇,为豪右所阻。遗天施地生之利,而日讲生财之术,为养军资,不大失策乎!乞敕诸道监司,遵先朝七分防操、三分屯垦之制,实心力行,庶国计有裨。”帝称善,即命行之。尝奏汰年深武弁无荐者四十八人,以边才举监司杨嗣昌、梁廷栋,后皆大用。二年十月,大清兵由大安口入,都城戒严。洽急征四方兵入卫,督师袁崇焕、巡抚解经传、总兵官祖大寿等先后至,不能拒,大清兵遂深入。帝忧
22、甚,十一月召对廷臣。侍郎周延儒言:“本兵备御疏忽,调度乖张。”检讨项煜继之,且曰:“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强敌宵遁。”帝颔之,遂下洽狱。明年四月,洽竟瘐死。寻论罪,复坐大辟。洽清修伉直,雅负时望,而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遵化陷,再日始得报,帝怒其侦探不明,又以廷臣玩祗,拟用重典,故于洽不少贷。厥后都城复三被兵,枢臣咸获免,人多为洽惜之。 (节选自明史王洽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 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 B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
23、廉能为一方 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 C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 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 D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 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常,秦时又称为奉常;古代多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 B摄,代理、兼职,一般指低级官员代行较高职权,也用于长官兼理部属职责。 C豪右,文中指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朝以右为上,所以称豪右。 D敕,原专指皇帝自上而下的命令诏书,后也指官长告诫僚属或子孙的训令。
24、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洽宦海沉浮,身不由己。在魏忠贤斥逐赵南星时,他主动请求辞去官职,却没有得到 批准,但最终还是被魏忠贤的党羽弹劾,因此免官。 B王洽勇于进言,多获认可。他向朝廷呈奏的十条军政建议都得到采纳,他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的屯田建议也得到了皇上认可并被立即推行。 C王洽选贤荐能,慧眼识才。天启初年,许多贤才在他的举荐之下才得以进用;任职兵部 时,他所举荐的杨嗣昌、梁廷栋,后来都获得重用。 D王洽受到诬陷,含冤而死。清兵进逼北京城,他并无失职之处,却遭到周延儒和项煜的 诬告,最终被判处大辟之罪,人们后来都很同情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5、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遵先朝七分防操、三分屯垦之制,实心力行,庶国计有裨。 (2)洽清修伉直,雅负时望,而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早春寄怀【唐】李建勋家山归未得,又是看春过。老觉光阴速,闲悲世路多。风和吹岸柳,雪尽见庭莎。欲向东溪醉,狂眠一放歌。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首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样,都直接表现了自己的游子处境。B. 颔联中的“闲”字表明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只能无聊地悲叹世路难行,看似轻省,实则重于千
26、钧。C.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能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D. 诗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眼前的现实之景与自己的想象联结起来,以虚写实,拓展了诗歌意境。15. 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如果想要典雅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荷叶、荷花等服装图案的喜爱,我们可以借用屈原离骚中的“_,_”两句。 (2)苏轼赤壁赋中“_,_”两句,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_,_”两句,描述了作者求学时向老师提出
27、疑难、询问道理、恭敬请教的情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节假日是青少年阅读的高峰期。很多家长称,因图书质量 ,选书成为难题。“得少儿出版者得天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80余家出版社中,有超过550家出版少儿图书,大潮澎湃, 。少儿出版物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重复出版,跟风出版,什么热出什么;二是质量低劣,篇章跳脱、语句难懂, ,严重影响了阅读体验。我国少儿出版处于快速发展期,由于整体码洋规模提高,同期的出版效率和销售毛利率因此逐渐下降。数量与质量不相匹配, ,浑水摸鱼,难以为继。青少年是经典读物的主要消费群体。通俗易懂、意蕴深刻、质量上乘的童
28、书可以让孩子接触知识,认知世界:( )。少儿出版是产业,更是事业。提高少儿出版水平,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当是少儿出版机构的方向,也是时代需求与业界良心。【注】码洋,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的词语。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参差不齐 云泥之别 不知所以 滥竽充数B. 参差不齐 泥沙俱下 不知所云 滥竽充数C. 良莠不齐 云泥之别 不知所云 鱼目混珠D. 良莠不齐 泥沙俱下 不知所以 鱼目混珠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我国少儿出版处于快速发展期,整体码洋规模提高,但同期的出版效率和销售毛利率反而
29、逐渐下降。B. 我国少儿出版处于快速发展期,由于整体码洋规模扩大,同期出版效率和销售毛利率因而逐渐下降。C. 我国少儿出版处于快速发展期,整体码洋规模扩大,同期的出版效率和销售毛利率因而逐渐下降。D. 我国少儿出版处于快速发展期,整体码洋规模扩大,但同期的出版效率和销售毛利率反而逐渐下降。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泛滥的劣质读物不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产生阅读困难,更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B. 劣质读物的泛滥不仅会让孩子产生阅读困难,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C. 泛滥的劣质读物不仅会让孩子产生阅读困难,
30、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D. 劣质读物的泛滥不仅会让孩子产生阅读困难,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20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鄙校“庐风国学社”创立于2020年,“博学慎思笃行”的社训流传至今。我们志在搭建践行传统文化的台子,鼎力组织了“晨读”和“文化交流会”等精品活动。欢迎学弟学妹们拔冗报名,携手徜徉于国学的天地。2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面向世界、兼容并蓄、开襟怀迎宾朋,合肥是当之无愧的开放之都。材料:创新 生态 文明
31、拥烟波 宜人居 重能力 求先进 继传统 崇法治环抱巢湖 强化科研 风清气正 城湖共生 聚揽人才 包公故里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无数的诗文经典,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管子乘马)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32、。(鲁迅) 读了上面七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答案】1. B 2. D 3. D【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
33、、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A项,“由于西夏王朝的崛起,阻断了原先的陆上丝绸之路”理解错误,“唐末五代以来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丝路盛况不复存在。”盛况不在,但不代表阻断,主体部分就是在说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始终不断,只是线路规模等有变化;C项,“他们还主动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理解错误,“回鹘商人的迁入,带来了别具特色的异域文化” 回鹘商人迁来的目的就是为商,只过不客观上带来了文化,所以并未主动地进行文化交流;D项,因果倒置。辽朝“地域特点使四方商品汇集在此”,“辽朝因此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
34、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运用宋史吐蕃传的记载,论证宋对待回鹘商人态度”分析错误,用宋史吐蕃传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回鹘商人迁入并带来异域文化。故选D。【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D项,“少数民族对形成陆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作用大于汉族”说法错误,于文无据,根据文本应该还是辽朝(汉族)因为地理位置和政权等特点作用重大。故选D。
35、(二)(12分) 【答案】4. A 5. D 6. 政府部门:以立法形式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行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妥善解决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难题,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医学研究机构:以严谨的科学研究,强调过度使用手机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诸多方面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本题A项,“法案不足之处是
36、没有明确没收和归还方式,为具体执行埋下了一定隐患”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一中第一段表述“关于手机等设备的没收和归还方式,议会将交由学校自行决定”可见法案已将处置权交给学校,并非“没有明确没收和归还方式”;“为具体执行埋下了一定隐患”这一观点原文并无相关表述,属于无中生有。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D项,“材料一至材料四从不同的角度,都旨在强调禁止中
37、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表述错误,不合文意。材料一认为“智能手机的使用扰乱了教学,是导致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因素。频繁打开手机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也导致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体育活动日趋减少。他们还说学校是一个社交场所,而智能手机的使用会导致一些学生自我封闭”,介绍了法国等西方国家已通过立法,或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材料三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了合肥市某一高中高一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表明学生手机使用不合理,旨在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材料四介绍了青少年长期使用手机的危害,旨在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而材料二则不同,只是介绍了学校和家长对孩子带手机进学校这一现象的不
38、同看法。据以上分析可见,并非四则材料“都”旨在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关于政府部门的关注,考生应结合材料一分析,文本中“法国参议院以62票赞成、1票反对,于当天通过了一项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从2020年9月起,将在法国中小学内禁止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关于手机等设备的没收和归还方式,议会将交由学校自行决定”,可见政府以立法形式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
39、行为;根据文本“议员们强调,智能手机的使用扰乱了教学,是导致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因素。频繁打开手机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也导致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体育活动日趋减少”可知,政府部门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关于学校对此事的关注;考生可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材料二中“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外界一些闲散人员、网上不良信息,则给校园的管理带来了隐患”,可见学校应该“以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根据家长存在的困惑,如“为什么学校不多加引导来妥善管理呢?”,可以得出学校应该“妥善解决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难题”;根据材料三反映的学生主要用手机聊天玩游戏,很少用手机学习这一现象,可
40、概括出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材料四涉及医学研究机构的关注,文本中“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照射会影响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引发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而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还没有发育成熟,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配有手机的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同时,手机还会使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等”,可见医学研究机构做了大量充分的调查;文中“瑞典厄勒布鲁大学医院的专家也发布研究结果称,他们分析了11项全球相关研究后发现,每天使用手机1个小时,将会增加患脑瘤风险”,这些文字也表明医学研究机构以严谨的科学研究,强调过度使用手机会对青少年身心
41、健康诸多方面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三) (15分)7、C【解析】拔高人物形象,老牛辞去村长职务是因为愧疚和无奈,不能表现他的目光长远。8首尾照应,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文章浑然一体;旧思想与新生活对比鲜明,突出文章主题,农村贫穷落后已久,落后思想根深蒂固,改革开放给农民思想上、生活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发展应该与时俱进;引用童谣,使作品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每条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9童谣的曲调依然古老:御碑村世代相传的对风调雨顺、富足安康的祈愿得以延续(御碑村悠久的文化并未因时代的变迁而遭到破坏);村子的面貌不再古老:改革开放以后,村子修了路,盖起了楼房
42、,村子由封闭落后变为开放崭新;人们的思想不再古老:石碑挪走,以老牛为代表的村民开始接受新鲜事物,思想由保守封闭变为与时俱进。(每条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19分) 【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让他们遵守先朝军队七分用来防御操练、三分用来开垦屯田的制度,尽心尽力地施行,希望对国家经济有所裨益。(2)王洽品行高洁,为人刚正,当时很有声望,但是应对事变并不是他的长处。突然遭遇重大变故,因为时局艰难而被罢黜。【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
43、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洽”为人名,“东光”“任丘”“长垣”为地名,“稽勋主事”为官职名称;“服阕”解释为“服丧期满”,在句中作状语,应该独立成句,排除AB;“吏民望之若神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百姓把它看作神明”,这里的“神明”是名词,不可拆开,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D项,“敕,原
44、专指皇帝自上而下的命令诏书,后也指官长告诫僚属或子孙的训令”表述错误,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敕,指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题中缺少限定性的时间条件“南北朝以后”。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分析有误。联系原文看,在清兵入侵之时,“洽急征四方兵入卫”,加上督师袁崇焕等人的兵力,也未能阻止清兵进逼北京。这是事实。从文中“而应变非所长。骤逢
45、大故,以时艰见绌”这句话看,作者认为王洽不擅长临机应变,突然遇到重大变故,时间紧迫下他表现出了不足。有不足,那在抗清这事上便有失职之处。另外,侍郎周延儒言:“本兵备御疏忽,调度乖张。”这是说王洽调度上的不足,项煜紧跟着说的建议是他自己认为可行的退敌之术,二者在此并无诬告王洽之意。结尾句“人多为洽惜之”意为人们大多为王洽感到可惜。可惜是因为“厥后都城复三被兵,枢臣咸获免”,而王洽却因病死在狱中,不能与他人一样获得免罪机会。“瘐死”,古代指犯人在监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监狱中病死。后文说“寻论罪,复坐大辟”,朝廷论罪处以王洽死刑,其实未待执行死刑,王洽就已去世。但是选项认为“人们后来都很同情
46、他”语意范围扩大,表述不准确。综合分析看,选项中“他并无失职之处,却遭到周延儒和项煜的诬告”,“人们后来都很同情他”是曲解文意。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l)防操:防御操练。实心:尽心,全心。庶:希望。国计:国家经济。裨:好处,益处。(2)清修伉直:品行高洁,为人刚正。雅:平素,平时。骤:突然。以:因为。见绌:被罢黜。(被动句)【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