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和应急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和应急措施.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燃气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和应急措施1.1分级响应机制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企业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等因素,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分为不同的等级,并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不同级别负责人,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工作和开展事故处置措施。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本公司环境风险源的辨识结论,将本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响应分为二级响应级别和一级响应级别。1.1.1二级响应(1)二级应急响应启动状态 场站内天然气发生少量泄漏; 工业门站天然气发生少量泄漏; 中压调压站天然气发生少量泄漏; 输送管线天然气发生少量
2、泄漏; 工业用户或者小区居民用户天然气发生少量泄漏。(2)二级应急响应指挥由应急指挥部全面指挥。在接到报警后,立即成立现场指挥中心,进行组织疏散、撤离和防救工作。抢险抢修人员及时对出现危险的设备进行抢修,各应急人员在现场指挥下开展应急工作,将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向xx市环保局和xx市人民政府等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信息报送。1.1.2一级响应(1)一级应急响应启动状态需要当地政府统一调度、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才能够处理的事件。 场站内天然气发生大面积泄漏; 工业门站天然气发生大面积泄漏; 中压调压站天然气发生大面积泄漏; 输送管线天然气发生大面
3、积泄漏; 工业用户或者小区居民用户天然气发生大面积泄漏。(2)一级应急响应指挥由应急指挥部全面指挥,同时成立现场指挥中心指挥救援工作的开展。立即上报xx市环保局、xx市人民政府,由xx市人民政府决定是否请示xx市人民政府,请求支援。如xx市人民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时,移交县政府指挥部人员指挥;火灾时在公安消防部门到现场后移交消防部门指挥,并详细介绍事故情况和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配合协助应急指挥与处置。同时,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发出紧急动员令,调用公司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器材、设备等物资,积极投入抢救,并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村庄。1.1.3 基本应急程序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见附
4、件。1.2现场应急措施1.2.1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1、天然气发生泄漏的应急措施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时应首先问清发生事故的种类,并立即向事故应急救领导小组报告。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指派事故疏散小组和处理小组赶扑事故现场做好救援处置工作。同时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的轻重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请相关部门共同处理应急事故。(1)城区管网泄漏处理预案a、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疏散和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人员到现场。b、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人员到现场后应立即切断泄漏处两端的气源。c、事故应急疏散小组人员应急时疏散附近的居民及无关人员撤离到警戒线以外。 d、若发生中毒、火灾等事故,应立
5、即拨打“119”、“120”急救电话求救。e、组织相关人员,对破损管道进行检修、更换,恢复供气。(2)配气站泄漏处理预案a、值班人员应及时切断气源,打开相应的放空阀放空,并杜绝周边火源。b、立即向公司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汇报。c、若发生中毒、火灾等事故,应立即拨打“119”和“120”急救电话求救。d、组织相关人员对泄漏处进行维修。 (3)用户户内泄漏处理预案a、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应及时报告公司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并通知用户立即切断表前气源,按照用户证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b、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指派相关人员赶到用户家里,并立即切断户外气源。c、迅速进行抢修,若有其他问题应及时向公司事故应急领
6、导小组汇报,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发生较大以上泄漏事故时,可能同时伴随和引发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在对事故实施抢险救援的过程中,现场救援指挥部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1)迅速组织事故发生地周围的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护好社会治安,同时做好撤离群众的生活安置工作;(2)迅速切断燃气来源,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迅速撤离、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示标志,同时设法保护相邻装置、设备,严禁一切火源、切断一切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将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3)事故现场如有人员出现伤亡,立即调集相关的医疗急救人员、医疗设备进行医疗救治,适时进行转移治疗;(4)设置警戒线和划定安全
7、区域,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有毒气体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必要时向周边居民发出警报;(5)及时制订事故的抢险救援方案(灭火、堵漏等),并组织实施; (6)现场救援人员必须做好人身安全防护,避免烧伤、中毒、噪音等人身伤害; 2、消防废水溢流的应急措施1)门站消防废水在门站各个环境风险单元设防渗漏、防腐蚀、防淋溶、防流失措施,设防初期雨水、泄漏物、受污染的消防水(溢)流入雨水和清净下水系统的导流围挡收集措施(如防火堤、围堰等),且相关措施符合设计规范;应急事故水池、清净下水排放缓冲池等事故排水收集设施位置合理,能自流式或确保事故状态下顺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日常保持足够的事
8、故排水缓冲容量;2)管线消防废水管线消防废水可在现场用塑料布围挡,并设抽水设施,经收集后用车辆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3)工业用户各工业用户消防废水,可纳入该企业应急事故池,并进入企业污水处理系统予以处理。4)小区居民用户小区居民用户,在现场用塑料布围挡,经抽水设施将所收集的消防废水送至污水处理设施处理。1.2.2 发生周围物件燃烧的应急措施(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初起火灾,着火面积较小,应立即切断泄漏源,从源头上消灭火灾。正确使用站场内自备的干粉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器材,按正确的操作方法灭火,争取在火灾初期控制、扑灭火灾。(2)当现场人员不能及时扑救火
9、灾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组织各应急工作组人员展开着火区域堵漏、火灾扑救等应急救援工作。抢险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品,立即启动消防水泵,接好消防水带,用灭火器扑救火灾,用消防水喷淋周边灼热的设备、建筑。同时切断电源、火源,隔离现场,防止火灾扩大蔓延。若有作业人员困于火场之中,要优先救人。(3)当火灾扩大到站场外区域,危及周围人员安全时,加气站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扩大警戒范围的同时,应立即上报xx市人民政府,组织站场周边的村庄尽快疏散转移。紧急情况下,场站应急救援指挥部可自行通知周边受影响的村庄进行疏散转移。(4)灭火的基本方法就是要破坏燃烧所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即“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温度”,只要破坏其中
10、一条即可奏效,发生燃气火灾爆炸紧急情况时,常用以下四种方法:隔离法:就是将火源处和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将可燃物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发现管道上有裂缝、气孔等而发生漏气时,管道上又没有阀门可以控制,用户可采取临时措施。例如用粘度较强的胶布缠扎在裂缝、气孔砂眼上,避免大量燃气泄漏造成火灾或爆炸。操作时要注意通风,谨防燃气中毒。临时处理好后,立即打电话报告燃气公司以便及时派人抢修。禁止凑合用气或不负责的自行处理。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可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低于燃点而停止燃烧。抑制法:就是使灭火剂
11、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1.2.3事故现场人员清点及撤离方法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决定紧急疏散,根据风向和事故情况迅速将警戒区内及污染区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有序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紧急疏散时应注意:(1)各岗位操作工在撤离前,应采取切断气源、关闭阀门、停止设备运转等措施,以避免由此引起新的环境污染事故。(2)不要在低洼处停留,根据隔离区范围、风向、风速,指定疏散地点,应向污染区上风向转移,不可穿越污染区,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到安全区,并在疏散和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3)事故物质有毒,佩戴个体防护
12、用品或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4)在集合点召集人员,并确定到达集合点的人员名单,没有集合的人员名单上报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人员和营救。(5)撤离完成后要查清是否有人逗留在事故区域,人员清点后确有人失踪,应尽力搜寻和营救。(6)按照总指挥的指示,检查撤离人员中受伤和中毒情况,并由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其进行急救。1.2.4 危险区、安全区的隔离及划定方式、隔离方法(1)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危险区内根据事件现场情况确定隔离范围;安全区设在事件点上风向。事件危险区由治安保卫人员负责在相关路口进行警戒,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区,同时负责事件现场周边区域的隔离和交通疏导。参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
13、160-2008),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实际情况,确定隔离区域的范围见表1.2-1。表 1.2-1不同事故中危险区域的范围一览表事故类型事故规模危险区域半径备注液体泄漏小型30m大型50m爆炸500m四周气体泄露小型30m下风向大型150m下风向爆炸500m四周火灾小型50m下风向大型150m下风向(2)危险区的隔离方式、方法发生事件后,总指挥应根据现场事故等级和发展状态的判断、及当时气象条件状况、环境监测等状况确定危险区、安全区。根据污染物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对污染危险区采用拉警戒线、挂警示牌、圈围等方式隔离,并在通往事件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警戒区域
14、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安全巡逻,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3)事件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事件现场隔离方法事故中心区域:以事故现场中心点050米的区域。此区域内危险化学品浓度高,并且可能伴有爆炸、火灾、建筑物及设施损坏、人员中毒等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事故波及区域:事故现场中心点向50500米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比较高,作用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受影响区域:事故现场中心点向外1000米以外的区域,该区域有可能受中心区域和波及区域扩散来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对于重大、特大事件要根据事件特
15、性及波及区域划分并确定。根据污染物特性,确定处理方法,迅速切断污染源,控制事件扩大。厂区内的道路进行全部隔离,只允许应急救援车辆的通行。在消防部门到位后,由消防部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重新划定隔离区,治安保卫人员配合消防部门做好隔离区的安全保卫工作。(4)事件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道路全部隔离,只允许应急救援车辆通行。厂区外公路进行封闭,必要时可以与公安交警大队联系,联系电话122,以便应急需用。1.2.5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污染物由污染源排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二次污染物)而对环境产生的再次污染。通常二次污染的危害比一次污染严重,并由于
16、其形成机理复杂,防治也较困难。(1)在处理过程中,对有毒有害工艺气体进行放空,防止二次污染。(2)对于有毒有害液体、气体进行排放、吸收或稀释产生的废液要回收贮存回收利用。(3)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是利用转运设备,有毒物质密封桶,主要用于收集并转运有毒物质和严重污染土壤;多功能毒液抽吸泵,可迅速抽取各种有毒液体等;手动隔膜抽吸泵。(4)事故过程中产生的消防废水,场站可进入应急事故池,工业用户可进入企业应急事故池,管线消防废水经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小区和居民用户产生的消防废水,可抽送至罐车后送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方可外排,以防止二次污染。(5)对事故发生区域及影响区
17、域进行环境监测,对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污染物要进行重点防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如果监测发现已经有二次污染物产生,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消除,并向现场指挥部进行报告。必要时应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或政府联系,对周边村庄的居民进行疏散,以免发生更大的环境污染和伤亡事故。1.3应急设施(备)及应急物资的启用程序针对本公司生产工艺特点及产品特征,厂区设有事故应急池,同时还配备有消防器材岗位配备齐全,能保证现场应急处理(置)人员在第一时间启用。(1)应急事故池的启用程序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抢险抢修人员启用应急事故池。打开应急事故池进水阀门,厂区水在应急事故池中简单处理。厂区废水若发生外排,分别在排水渠
18、和自然泄洪沟中设置拦截坝和围堰,投入药品,进行进一步絮凝、沉淀。(2)应急物资的启用程序现场抢险抢修人员向应急指挥部申请所需物资,物资供应人员接到命令立即打开所有物资储存场所,同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情况下,可采取先取用后登记的原则,按现场应急需求配备所需要的物资,如需要外部应急救援物资时,及时调配车辆,运送应急物资。应急结束后,由现场抢险抢修人员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物资的使用情况,对可重复使用的物资进行回收,已经消耗或不可重复使用的物资,应填写损耗记录,方便物资供应人员管理。1.4抢险、处置及控制措施1.4.1应急抢险、处置队伍的调度应急救援人员的调动由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命令,进入事故现
19、场后由现场救援指挥部进行统一安排。应急人员在接到调动命令后,应迅速前往指定地点集合,奔赴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专项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理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1.4.2抢险、处置人员防护、监护措施(1)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抢险和救援处置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服,尤其是要特别采取防静电措施。a人员监护措施:事故处置必须挑选业务技术熟练、思想作风过硬、身体素质良好,并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精干的处置小组(进入处置现场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一人抢险,一人负责监护)。安排专人对防护装备的安全性能进行仔细检查,认真检查空(氧
20、)气呼吸器的压力参数,详细记录每位进入、撤出泄漏现场的人员姓名和时间。对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人员还应使用喷雾或开花水进行掩护。时刻关注事故现场险情变化,发生危险立即撤离。现场还应准备特效急救解毒药物,有医护人员待命。对中毒人员应从上风向抢救或引导撤出。应针对泄漏物质的理化性质,穿(佩)戴不同的防护装备。在易燃易爆品处置过程中,严禁使用未经防爆认证通讯工具。b防护措施手部防护:在没有使用全密闭防护服时,应戴橡胶手套。呼吸系统防护:当处置过程中存在有毒气体或有毒蒸气,应佩戴防毒面具。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眼睛对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敏感,当呼吸系统防护未对眼睛进行
21、防护时,应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当有毒气体或液体可通过皮肤吸收中毒时,应穿全密闭式防护服:在可能接触腐蚀品时,应穿耐酸碱工作服:在处置易燃易爆品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2)防护器材对抢险抢修人员实施个人保护措施,穿戴防护衣、帽、靴、鞋,佩戴防毒面具(视现场情况和监测结果确定使用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面具或长管式面具等)。 1.4.3抢险、处置方式、方法对于火灾事故的抢救:利用电话向消防站报警,并根据物质的性质,利用消防器材进行抢救。对一般建筑物的火灾,利用消防栓、水枪等进行灭火;对于电器室、控制室等带电火灾,公司目前备有干粉灭火材料,应采用干粉进行扑救。对于着火应用灭火器,消火栓高压水枪灭
22、火。火灾大无法控制时,请求xx市消防支队支援。1.4.4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1)现场实时监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应急监测工作。1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事件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域特点,制定应急监测方案,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视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可对监测方案进行适时调整。2 优先选用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法,当不具备快速检测条件和检测技术时或需对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进行精确判断时,应尽快送至实验室内进行分析检测。3 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
23、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主要检测甲烷气体,现场快速监测使用TN-10型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四合一气体检测报警器等仪器进行现场检测。废水处理检测:主要监测泄漏水中COD、BOD5、NH3-N的含量。现场快速监测使用的仪器有HCA-100ACOD快速测定仪、HCM-100 BOD5测定仪、HCA-100NH氨氮测定仪。实验室分析甲烷分析方法:吸收法采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废水监测COD分析:重铬酸盐法(GB11914-89)或高锰酸钾法。BOD5分析:五日生化需氧量采用稀释与接种法(GB74
24、88-87)。NH3-N分析:采用纳氏比色法、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电极法、蒸馏法等。(2)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现场监测人员或抢险人员在现场出现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泄漏所佩置防护用品不能满足救护要求,可能危及人员,或出现可能二次爆炸等危险征兆时,由现场指挥人员或负责人下达撤退命令,发出撤退信号,现场人员要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避免不必要损失或伤亡。现场实时监测抢险人员在得到总指挥命令的情况下,立即紧急撤离,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先行撤离,到安全地带立即向现场指挥组报告情况,并填写抢险人员的撤离前后报告表。a撤离条件如现场实时监测中情况较为复杂,监护人员应密切注意事故现场抢险人员状况及其情况的变
25、化,随时通知抢险人员的撤离。在现场救援过程中有下列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时通知现场救援人员及相关区域人员马上撤离现场,进入安全区域。由于污染物浓度较大,对进入现场的人员会产生致命性的威胁时。由于泄露可能引发爆炸时由于火灾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倒塌时b撤离方法在事故现场有异常变化情况下,监护人员应提前佩戴好正压式呼吸器,穿戴好防护服立即进入事故现场通知抢险人员撤离现场,并做好抢险人员撤离后,事故现场的安全隔离工作。1.4.5控制事故蔓延扩散的措施(1)现场人员要在第一时间按报告程序报告,判明险情,采取切断、隔离危险物质的初步措施。(2)由应急组根据事故状况组织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3)划定警戒区域
26、,设置警戒线。1.4.6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如果是管线发生事故,应立即和消防大队联系,说明情况,请求消防增援,同时和周边的单位联系,扩大隔离区,通知周围单位的人员疏散。同时说明情况,消防增援。扩大警戒范围,重新建立警戒标志,设立警戒岗。对可能影响的单位进行紧急停车处理。如果是场站、工业用户或者是小区居民用户发生火灾时,应立即请求专业消防人员支援,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和切断起源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易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会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同时,立即上报xx市人民政府应急指挥中心,请求指挥中心准备或者批准启动区政府
27、应急指挥程序。1.5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1.5.1事件现场人员的清点,撤离方式、方法总指挥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紧急撤离,如果需要紧急撤离,应急疏散人员应立即组织将警戒区内及污染区与事件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有序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1.5.2 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1)通过现场技术专家的判断,若环境事件将会威胁到周围村庄,现场指挥部应立即将现场情况如实上报xx市人民政府和环保局,由区政府启动相关预案。xx市人民政府和环保局根据现场专家组对事件情况的预测,对周围村庄进行疏散。(2)应急指挥中心应安排专人协助区政府和环保部门组织周边村民进行疏散,向事件的上风向撤离,不可穿过
28、污染区,撤离到隔离区范围外的指定地点。(3)疏散完毕后,由专人进行检查。并对疏散到蔬散点的居民进行点名登记,保证全部人员都疏散到位。(4)非现场人员在未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前应坚守岗位,在接到紧急疏散指令时保持冷静,按操作规程进行紧急停车,关闭电源,在疏散人员引导下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并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1.5.3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撤离前,现场应急抢救人员应将疏散的人数及事故现场情况向应急救援负责人进行汇报,请求明示人员疏散线路、区域。撤离后,现场应急抢救人员应即时清点疏散人数,并在第一时间将事故现场处理情况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进行汇报,妥善安排好已疏散人员。现场救援指挥应密切注
29、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救援指挥在准备撤离前要及时向事故总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撤离地点,撤离人员数目,撤离方式等。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至安全区域后,现场指挥要及时将人员撤离情况、地点及其它相关情况及时报告总指挥部,方便总指挥部统一调遣。1.6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人员出现受伤时现场急救的有关方法当在救援现场出现人员受伤时,较轻微的由现场医疗救护人员具体负责,保卫部配合,若人手紧张,
30、由指挥部协调解决。在对现场受害人员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后,根据受害情况,进行危、重、轻伤人员的分类救护,安排转至县、市级或其他更高级医疗机构进行治疗。1.6.1进行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1)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一般应设置在事故地点的上风向空气新鲜处,且出入交通便利)。(2) 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救护人员从现场往外搬运伤员时,不可任意拖拉,要用担架或平展木板抬出。无担架时,可用双人抬的方法.(3) 做好救护队员自身及伤病员的卫生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伤害;(4) 救护人员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5) 对严重伤员,从现场到医疗机构的转送途中,应有医护人员陪同,作严密的
31、观察和监护,以便采取适当的救护措施;急救车辆要平稳行驶,防止颠陂。 (6) 现场救治所用的医疗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运输工具要平稳行驶,防止颠陂。一般要坚持“立即就地”抢救的原则,即使在送医院的过程中,亦不许停止抢救。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人工心脏按摩,不经医生诊断死亡,不得停止抢救工作。要松懈伤员的颈、胸部位钮扣和腰带等紧身的东西,以保持呼吸畅通和血液循环良好。伤员如被有毒物质污染,应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物,并将伤员身上的毒物用温水擦洗干净,防止有毒物质通过皮肤侵入体内。救护负责人在医生到达现场后,应视伤员情况,急救情况向医生交待清楚,要根据不同受伤情况(如中毒和外伤等)分
32、别送往医院救护。抢救工作要严格遵守自我防护的要求,防护器具必须配备齐全,有专人监护,并有抢救后备措施,切勿盲目进入抢救。伤患者在转运和转院的救治方案,患者治疗方案由抢救、救治医院根据伤员的伤情制订,以最好的治疗方案来保证治疗结果为原则,尽最大努力抢救伤患者。1.6.2药物、器材储备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所需药物、器材,本公司常用储备物品如下:急救箱、止血带、绷带、消毒设备、消毒剂、小型洗消器、防毒口罩、简易防毒面具、消毒药品等,救治所用的医疗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根据应急救援过程中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现场救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担架、氧气袋、止血带等,进行相应的配备。救援所用药物、器材必须做
33、好日常维护工作,登记备案,由专人管理,每月进行一次盘查,对接近使用期限的药物进行更换,超过使用期的药物予以作废同时补充新品。现场医疗救护人员应根据公司有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配备相应的解毒、治疗药物以及医疗所常备药物。1.6.3 现场急救方法(1)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口鼻人工呼吸,口对口常用于成人,用在畅通呼吸道而发生呼吸停止的病人,当有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时,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使患者头部后仰,用手捏住患者口中吹气,吹毕使其胸部反动回流,然后松开捏鼻的手下,如此有节奏的均匀地反复进行,保持16-20次/min的频次,直到胸部开始活动。(2)心脏停止
34、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让患者躺在硬质地面上或背部垫一块硬板,定位于胸骨中1/3与下1/3界处,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肌肉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挤压,频次为80100次/min,挤压深度为4-5cm,挤压平稳不间断,有规律进行,下压与上放松的时间相等,当挤压至最低点有一明显停顿,在放松时定位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又不使胸骨受压挤压注意冲击式压法。,(3)紧急止血法a止血指压法:是指较大的动脉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液,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
35、度。加垫屈肢法: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止血带法: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用帆布
36、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挠神经。b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各个部位,但不便于加压,也不够牢固。(4)固定: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并能帮助法
37、洽休克。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肤放到适当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竿、树枝等)。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急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体固定法。如将受伤上肢缚在胸廓上,或将下肢固定于健肢。(5) 搬运及转运:背、夹、拖、抬、架。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和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1.6.4急性中毒现场急救方案窒息性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根据毒物作用机理不同,窒息性气体
38、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等,因其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使肺内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缺氧。另一类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等,主要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引起严重中毒表现。急救:迅速脱离有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其他中毒轻症病例无需特殊处理,嘱其休息、大量饮水后一般可自行恢复。对中毒程度重者,应及时送医院,对中毒时间不长的,首先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导泻并灌肠,并予以1%亚甲蓝按12毫克/公斤体重剂量稀释至5置于200毫升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如发绀无消退,必要时可重复半量。经上述处理后病情仍不缓解的要同时给予生命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