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1-24课)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1-24课)说课稿.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1-24课)说课稿21古诗词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 古诗词三首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是以读写为主的课。本课共安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和长相思,山居秋暝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枫桥夜泊是一首七绝,全诗以愁字统起,诗中意象景物满含浓愁,意境清幽寂远;长相思则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这三首诗在写法上有相同点,那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并背诵,默写枫桥夜泊。 2.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1.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读诗句,背诵积累语言。2.体会词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 古诗课文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字音,同时能对诗歌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2.重点诗句分析法 诗歌呈现内容的方式比较含蓄,因此对于诗歌的主旨句要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准确的领悟诗歌的内涵。 3.多媒体辅
3、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诗歌内容讲解等,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内容呈现更丰富。五、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课件展示四季景色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说一说对哪个季节景象感受最深。 板书:古诗词三首(2) 学习生字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结合生字表查字典和课文注释认识生字。2.课件展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三)学习山居秋暝 1.课件展示王维简介,介绍作者信息。 2.让学生分组朗读古诗,比一比谁读得流利,整齐。3.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4.讲解古诗。 “空山新雨
4、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指空旷的山。在诗中是指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有如世外桃源一般。思考“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提示:描绘了雨后山林间清澈的溪流在山石上淙淙流动的景象 第三句为什么先写“竹喧”“莲动”再写“浣女”和“渔舟”? 提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见莲叶摇动,才发现浣女和渔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 这首诗是描写秋景,为什么要提“春芳”?(鼓励学生回答) 提示:因为春芳已逝无可追回,而此刻的景色如诗如画,应该好好把握。用“春芳”对应秋 景,用“春芳歇”暗示把握秋暝。 “王孙”指的是谁?提
5、示:指的是诗人自己。5.讲解诗句翻译:6.主旨归纳 王维的山居秋暝优美自然,寓情于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 7.手法赏析:山居秋暝通篇比兴,对景物做细致感人的刻画,借景抒情。(四)学习枫桥夜泊 1.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注意朗读流畅,整齐。2.课件展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3.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作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讲解古诗 “霜满天”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提示:“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指的是严寒,“霜满天”指空气极冷。诗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提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声声啼叫,寒气弥漫在空中。江边的枫树在夜幕下静
6、立,一点一点的渔火在闪动,诗人心中愁苦不堪,久久不能入眠。一个“愁”字,真切地体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诗的第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山寺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上。在这里,传到客船的钟声既衬托了夜的宁静,又揭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不宁静的心情。 5.诗句翻译 月亮已落下,乌鸦正在严寒的天气里啼叫,看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带着愁绪睡去。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里。 6.主旨归纳 枫桥夜泊描写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寂寞和伤感之情。 7.手法赏析 诗人运思如密,短短
7、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成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五)学习长相思 1.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 2.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交流。3.内容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提示:山水帐篷灯火风雪声“山一程,水一程”叠用表现出了什么?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表达了什么内涵?4.诗句翻译 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
8、的声音啊。 5.主旨归纳 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将士们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之感;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的情绪。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 6.手法赏析 全词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凝练简约,寓意深远。(6) 拓展延伸 1.读下面的诗句,思考诗句中哪些描绘的是静态的景物,哪些描绘的是动态的景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态:月,松,石动态:清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静态:无动态:竹喧、莲动 月落物体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静态:月落、江枫、渔火动态:乌啼2.找出本课的三首诗中描写动景和静景的句子,和同桌交流。 3.听歌曲涛声依旧,注意体
9、会歌曲与枫桥夜泊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六、说板书设计21.古诗词三首空山、新雨后凉爽清新 寓情 山居秋暝明月、清泉明净清幽春芳已逝 于景理想境界竹喧、莲动纯朴自在 留在其中 高尚情操月落、乌啼、霜满天 视静动 辗转 枫桥夜泊 江枫、渔火 觉明灭未眠 情景交融 城外、寒山寺听幽远孤寂夜半、钟声、客船觉空灵难言上阕山、水、千帐灯羁旅野外长相思 下阕风、雪、故园无此声思乡之愁22四季之美说课稿一、说教材 四季之美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课文以清新富有韵味的语言,写出了四季各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营造出了美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二、说教学目标
10、: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黎明、红晕”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3.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三、说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重点)2.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难点)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 本课语言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朗读,既能了解课文内容,也能学习作者表现手法,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
11、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辅助教学。五、说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日的早晨。板书:四季之美。(2) 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生字表和查字典认读生字,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流畅。 2.找出课文中含有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所蕴含的动态美。3.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美在哪里。4.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四季的美景的。 (四)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读第1
1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美的。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 2.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夏夜的什么景物。 3.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秋天黄昏里的哪些事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4.读第4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冬日里的什么活动。 5.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的到的四季的景色,对哪些景色印象最深。 (五)拓展延伸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四季的景物的?提示: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2.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四季美在哪里。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美。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
13、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4.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六、说板书设计 春天最美是黎明(1)四季之美 夏天最美是夜晚(2)热爱大自然秋天最美是黄昏(3)热爱四季冬天最美是早晨(4)23鸟的天堂说课稿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途经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重点写了静态大榕树和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谴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表达情感
14、充沛,细腻,描写生动细致,充满了诗情画意。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三、说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途经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重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难点)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 通过朗读
15、,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两次见到鸟的天堂的不同之处,领略鸟的天堂的壮观景象。要引导学生读出作者两次见到鸟的天堂情感的不同。 2.对比分析法 作者描写了两次见到鸟的天堂的不同情景,一静一动。要通过分析作者呈现的画面,引导学生注意前后两次场景的不同。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让学生更直观感受鸟的天堂的壮观景象,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腾格尔的天堂并把它作为背景乐,用课件出示天堂这个词,提问用来比喻什么?那么鸟的天堂指的又是什么?2.课件展示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和
16、作者简介。播放鸟的天堂的视频资料。板书:鸟的天堂(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生初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生字词圈起来,可以用查字典、向同学请教等方式解决。 2.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简单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领悟情感1.学习自然段(1)自由朗读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板书: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2) 赏析好句:找出这部分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其作用。生总结,汇报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体现出声音的优美,同时也点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指导朗读。2.读5
17、14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1)作者详细描写大榕树的目的是什么?(2)描写鸟儿们,作者用了怎样的顺序? (3)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生总结,汇报(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指名读自然段:说一说,本文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板书:大、美2.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生找出词语、句子,读一读。)3.课文哪些地方是写榕树的美的?板书:大榕树的静态美。 4.找出体现大榕树动态美的句子。板书:动态美 5.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6.读自然段,思考:这次作者看到了什么?7.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语句。板书:多、欢热闹景象 8.对鸟儿们的描写
18、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找出相关语句。 板书:动态描写 9.朗读第14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的确,确实,果真。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有人类对鸟的保护,所以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板书:离开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10.小结:文章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鲜明的印象。(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6) 布置作业。 1.抄写并积累课文第八自然段。2.说说你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见或建议。3.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个游览胜地,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口溜。六、说
19、板书设计去鸟的天堂玩 榕树:大美(静态美动态美)23.鸟的天堂天堂 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鸟:多欢(热闹景象动态描写)离开24*月迹说课稿一、说教材 月迹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优美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月亮的运行足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寻美的过程。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踪迹、袅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
20、特点;品味文章语句,揣摩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 3.感受到作者童心童趣,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三、说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品味文章语句,揣摩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重点) 2.感受到作者童心童趣,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难点)。四、说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和“词句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形象,感悟作者笔下小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讲解重点词句,让学生准确的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旨。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主要
21、是了解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积累课文优美的句子,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五、说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当夜晚降临,天边露出一轮皎洁的圆月,将夜空点缀得如梦似幻。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月亮的足迹呢?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板书:月迹(2) 自主学习-“寻月” 1.找出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面面相觑(q),掌握这些词语的音、形,2.归纳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心理和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孩子们分别在哪里发现了月亮的足迹呢?在文中圈画出具体的地点。4.根据课件的提示,将文中所描写的几幅画概括出来。(课件显示) 镜中看月院中赏
22、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 5.同时让学生从文中圈划出表示心理变化的词句进行分析,(课件显示) 失望羡慕嫉妒人人拥有处处都有竟是这么多满足 (3) 质疑探究-“问月” 1.组内交流,共性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如:学生会问:为什么说“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教师点拨: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比喻的修辞角度分析,月亮是印章,那么天空是长纸,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作品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
23、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2.文中主要是写孩童寻月,那奶奶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教师点拨:先看看奶奶做了哪些事情?对事情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4) 细品情味-“赏月”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描述月光下的景象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提示:用了大量的叠词。使用叠词,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也符合儿童语言的特色。2.小组交流优美的语句,说感受;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如:院中月下美景(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有感情地读,体会叠词的韵味,感受月光的美和对月
24、亮的爱。3.从孩子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畅谈收获-“感月”1.谈谈学了本文,有哪些收获?2.思考:为什么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呢?为什么奶奶说月亮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呢?3.思考:“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六(拓展延伸 1.思考:课文为什么以“月迹”为题呢?2.默读课文,总结课文的写作手法。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月亮的观察,谈谈自己的体会。六、说板书设计 盼看月亮( 1 ) 屋中(12)镜中看月(白道、圆、亏、无踪迹)(2) 院中(320)院中望月(玉玉、银银、有桂树、嫦娥)24*月迹 葡萄叶、瓷花盆儿、镰刃儿沙滩(2124) 河中寻月(哪一处水里都有) 眼瞳寻月(哪个人眼瞳里都有)发现美 追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