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4284209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过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半径 140亿 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中心天体( 太阳 ):质量占 99.86% 地月系:八大行星: 水星 、 金星、地球 、 火星 组成 地球 和月球 木星、 土星 、 天王星 、海王星 总星系 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外观和所处的位置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以电磁

2、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 波长范围: 0.40.75为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及地球 太阳常数: 8.24焦/平方厘米分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 光球 层 类型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活动及地球 太阳风出现于 日冕 层 黑子及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11 年)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概况 方向 自 西 向 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方向 周期 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

3、转36059所需的时间。 速度 角速度为 15/时。地球表面除 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 低纬向 高纬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 。 导致 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地理意义 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左 偏。 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 经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15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

4、,叫作 区时 ,又称 标准时 。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180经线穿行的 折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概况 轨道:是一个 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焦点上,每年1 月初位于近日点, 7 月初位于远日点。方向:自 西 向 东 角速度约为每天59 ,近日点时较 快 ,远日点时较 慢 周期为 1年 ,约为 365 日 6 时 9 分

5、 1a 2 3 b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 面。地球的赤道面及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约为 23.5。也可以说,地轴及黄道面之间约成 66.5的夹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 的更替、五带 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名称 热 带、 北温 带、 南温 带、 北寒带、 南寒 带五带 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 、 南北极圈 (对应点选填右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 黄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节气时间(前后)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对应

6、点春分3 月 21日赤道向 北 B夏至6 月22 日北回归线向 南A秋分 9 月 23 日赤道向 南 D冬至12 月 22 日南回归线向 北 CA CB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相对于 地平面 的高度角地理意义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 太阳光直射 的纬线最大,向 南、 北 两侧逐渐降低。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 ,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 极昼 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上 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四季的更替: 中纬度地区明显。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

7、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 白昼较长, 太阳高度 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一、地球外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波):能在 固体、液体 中传播,速度较 快 横波(S波):只能在 固体 中传播,速度较 慢 划分界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约 17 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下降 ,横波则突然消失 位置:莫霍面以上厚度:平均约 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 厚 ,约 33 千米,海洋较 薄 ,约 6 千米地壳。 海拔越高,厚度 越大 。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O、Si、Al

8、; 硅酸盐类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 上层为 硅铝 层,相对密度较 小,分布不连续。三 大 圈 层 下层为 硅镁 层,相对密度较 大 ,分布连续。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 具有 固态 特征,主要由 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组成。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壳 和 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地核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铁 和 镍 结构: 外核 呈 液态 或 熔融 状态 内核 呈 固态 态二、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 减少。一般把 20003000

9、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水 圈 由 液态 水、 固态 水和 气态 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 海洋 水、 陆地 水、 大气 水和 生物 水,其中 陆地 水及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 单质 或 化合物 矿产: 有用矿物 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气态 如 天然气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 液态 如 石油、天然汞 固态 如 石英 ,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金 属 矿 常见的有 赤

10、铁矿、磁铁矿 等。非金属矿 常见的有 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等,其中,以 能源类 矿物和 宝石 矿物最为重要。(二)岩石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 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 组成。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 侵入岩,如 花岗岩 ;喷出岩,如 流纹岩 、 安山岩 、 玄武岩 。分类: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而形成。如 砾岩 、 白岩 、 石灰岩 、 砂岩 。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 、 有化石 。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 温度 、 压力 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 结构 、 矿物成分 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11、如花岗岩 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 石英岩、页岩 板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一)地质循环概 念:是指 岩石圈 和其下的 软流层 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能量来源: 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 产生的热能。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 诞生 ,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 逐渐地消失 。及之相伴的是 大地的沧桑 以及 地壳物质形态 的持续转化。(二)岩石的转化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 侵入作用和 喷出作用,岩浆 冷却凝固 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作用下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 作用形成

12、;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 高温熔化 成为新的岩浆。沉积岩存器岩浆岩变质岩岩浆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冷凝)(熔化)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作用形式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太阳能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使地表趋向平坦二、内力作用及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及宏观地形(1)岩石圈由 6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 运动 (运动或静止)当中,(2) 板块相向运动,就会 张裂 (碰撞或张裂)形成 裂谷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 碰撞(碰撞或张裂)形成 山脉、岛弧、海沟 。(3)

1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二)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1) 褶皱 :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 地壳运动、 内力 作用。岩层上凸的称为 背斜 、岩层下凹的称为 向斜 。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内力 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外力 作用。 原因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各地 向斜成山: 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2) 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 地壳 运动, 压力、张力作用。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 地垒 ,如我国的 华山 、 庐山 、泰山 。下降一侧往往形

14、成 地堑 ,如我国的 渭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 断层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作用 。(3)现实指导意义: 背斜 储油、向斜 储水; 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 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较为坚固,不易积水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流水的侵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的 千沟万壑 地貌。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 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凸(凹、凸)岸形成 冲积平原,山口 冲积扇 。 风力的侵蚀地貌: 风蚀沟谷 、 风蚀蘑菇 。 风力的堆积地貌: 沙丘 、 黄土高原 的形成。第三节 大气环境(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 温度

15、、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的垂直差异 对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及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选择性 性。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汽、CO2 吸收红外线; 反射: 无选择 性。 散射: 有选择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削弱作用用大气逆辐射太阳 地面 大气 宇

16、宙空间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因素 、 下垫面因素 、 气象因素 。第三节 大气环境(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原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 气温 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 差 异,引起大气运动 受热上升形成:地面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 气压 差异水平运动 冷却下沉 形成热力环流(二)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及等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压线平行 风向和等压线 斜交 摩擦力:(近地面、方向及风向 相反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

17、布形成因素: 热力 因素,如 赤道 低气压带和 极地 高气压带 动力 因素,如 副极地 低气压带和 副热带 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030)中纬环流和西风带(3060)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6090)地面表现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南半球则相反第三节 大气环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及大气活动中心海陆 热力 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北半球气压

18、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 高低气压 中心,因为北半球 陆地 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时间亚洲大陆北太平洋北大西洋7月 亚洲 低压( 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1月 亚洲 高压(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 带 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 海洋 面积占优势(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及季风环流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 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 东部和 南 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 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东亚 西北 季风亚洲 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南亚 东北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

19、 夏季 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东亚 东南 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南亚 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第三节 大气环境(四)常见的天气系统四、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及天气1、气团: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 物理 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 高 的气团。 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 低 的气团。2、锋面系统概念:冷暖气团之间的交界面分类概念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实例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和 气团移动 阴天、大风、降温、降雨 等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气温和湿度骤降 、气压上升、天气转晴冬季的 寒潮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 冷气团移动云、雨(多为连

20、续性降水)等天气现象,雨区多在锋前气温 上升 、气压 下降 、雨过天晴春、夏南方降水(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及天气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及天气气流状况气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天气状况实例气旋低 气压四周向中心辐合 (北逆南顺) 上升 阴雨 台风反气旋高 气压中心向外辐散 (北顺南逆) 下沉 晴朗 伏旱2、锋面气旋系统及天气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 移动 ,以及及之相伴的运动 状态和 物理 状态的变化。在 太阳能及 地球重力 的作用下,水在 陆地 、 海洋和 大气 间通过吸收 热量 或放出 热量,以 固、 液、 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

21、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 地表形态 。过程:读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 地表蒸发 、人工增雨及 跨流域引水 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二、洋流概念:洋流又叫 海流 ,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影响: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洋流及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 25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顺 时针方向,南半球呈 逆 时

22、针方向。大洋东侧为 寒 流,西侧为 暖 流。bd00ecaf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 逆 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 暖 流,西侧为 寒 流。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 西风漂流 ,就性质来讲属于 寒流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 波浪 、潮汐 。洋流形成的成因有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a、b、c、d形成是由于 盛行风的吹拂,a、d由于 中纬西 风吹拂,b、c由于低纬信 风吹拂。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 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 加利福尼亚寒 流和 秘鲁寒 流。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 加那利寒 流和 本格拉寒 流。第三章

2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及环境变迁一、生物进化、灭绝及环境(一)生物进化及环境变迁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 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 生物 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生物进化及环境演变简史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 海洋 中的 单细胞 生物,生物学上统称为 原核细胞 生物。其中,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使大量的 自由氧 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 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 无氧环境向 有氧 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经过了大约 20 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 1

24、4 亿年前,从原核细胞中演化出了 真核细胞 生物。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 海洋 和 大气 中的积累,也使太阳 紫外线 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从 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动物发展阶段:元古代: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前期(寒武、奥陶、志留) 海生无脊椎 动物时代古生代中期(泥盆纪)鱼类 时代 古生代后期两栖类动物时代中生代 爬行 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 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 时代。植物发展阶段:元古代及古生代早期

25、 海生藻类 植物时代古生代中期 孢子 植物时代古生代后期、中生代中前期 裸子 植物时代中生代后期、新生代 被子 植物时代。(二)环境变迁及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 和 中生代末期 时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 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 原始鱼类 和古老的 两栖 类全部灭绝,蕨类 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 恐龙 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 无脊椎 动物种类也灭绝了。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人类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因素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 自然 ,使其更适合人类

26、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利方面: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不利方面: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例如,人类燃烧 化石燃料 、砍伐森林 等,致使大量 二氧化碳 、甲烷、氧化氮、臭氧、 氟利昂 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及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

27、境是 岩石圈、 大气 圈、水 圈、 土壤 圈、生物圈、人类 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及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一)成土母质及土壤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 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 基础和植物 矿物 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2、成土母质的粒度及土壤 质地关系密切。粉砂 和 黏粒 较多,含 砂粒 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

28、粒较多,含 粉砂 和黏粒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 石块 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 质地分层 特征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 化学元素 和养分 。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铁、镁、锰、钙 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硅、钠、钾 含量高(二)气候及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及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 和 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 水热状况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 性质 及 强度 。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 风化 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 和 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三)生物及土壤 生物是土壤 有

29、机质 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 肥力 的产生及生物作用密切关联。(四)地形及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 物质 、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及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 气候 带和 植被 带,导致土壤的 组成成分 和 理化性质 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及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坡度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发育土壤厚度陡峭较快浅薄平坦较慢深厚坡向温度状况水分状况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 多 ,温度状况好 。蒸发量较 大 ,水分状况 差 。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能 少,温度状况 差。

30、蒸发量较 小 ,水分状况 好。(五)人类活动及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 成土因素 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及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 生物状况 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 水稻土等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 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资源综合利用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这是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及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

31、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 有序 性和 普通 性。分异规律定 义成 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 纬线 延伸、随 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热量为基础。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 沿海 向 内陆 有规律地更替。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垂直分

32、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 山脚 到山顶 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地方性分异规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 有序 性和 重复 性。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三、主要陆地自然带分 布植 被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分出的种类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 半湿润 地区(年降水量大于450)森林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 、 半干旱 的内陆地区(年降水量250450)以草本植物为主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 干旱 地区(

33、年降水量小于250)旱生植物(旱生小乔木、灌木、仙人掌)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因地制宜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是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概念: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聚落 及及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分类: 城市 和 乡村 北方平原地区:规模一般较 大 ,多呈 团聚 型、 棋盘 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较 多 。地形的影响 南方丘陵和山区:规模一般较 少 ,空间分布相对 分散。 聚居的人口较 少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气候 、 水文 等影响交通

34、线路分布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 、资源、城镇分布 、工农业生产水平 等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差异:西部 稀疏 ,东部 稠密 平原地形:限制较 少 ,一般呈 网 状分布地形的影响 山区地形:限制较大 ,多呈 之 字型分布,造价较 高 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 等;交通线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选择有利 地形,避开 不利 地段,尽可能降低 工程造价 ,设法减少对 生态环境 的破坏科学技术的影响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 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 地质时期、历史 时期和 近现代 时期三个阶段(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历

35、经了三次大冰期: 震旦纪 大冰期,石炭二叠纪 大冰期, 第四纪 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 大间冰 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 波动变化 之中, 冷暖干湿 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 较长,寒冷期 偏短; 湿润期 及 干旱期 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 湿润期 为主。(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 5000 年到前 1500 年的 温暖 期;另一次是 15世纪 以来的 寒冷 期。在过去的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 冰盖 曾经消失,海平面要比现在高出 75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 和英格兰。在寒冷期,出现于 14-1

36、7 世纪的小冰期,使 传统农作物 频频歉收甚至绝收。(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 上升趋势,由此造成了:1.近现代全球陆地 降水量 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 雪盖 和冰川面积减少,二十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3.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二十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 0.10.2 米。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一,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 条件的变化。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原有 生态系统 的改变。第四,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

37、第五,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 和 气候 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第三节 自然资源及人类活动一、自然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概念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 经济价值 以提高人类 当前和未来福利的 物质 及 能量 的总称。属性: 有限 性, 整体 性, 地域 性, 多用 性, 社会 性。(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按自然属性分: 矿产资源、 气候 资源、 水 资源、 土地 资源、生物 资源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 可再生 资源、 非可再生 资源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一)前煤炭时期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以 木柴 、 水力 等为主,煤炭的开发利用程度 很低

38、,而木柴 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 木柴 时代”。(二)煤炭时期 以 蒸汽机 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形成了十九世纪俄国的 顿巴斯 、德国的 鲁尔 、美国的 阿巴拉契亚 矿区等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骨干的大型工业区。至二十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 “ 煤炭时代”。(三)后煤炭时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石油 消费量超过了煤炭,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 石油 和 天然气 所取代,世界能源进入了“ 石油 时代”。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 化石 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 能源 ( 太阳能 、 水能 、 风能 、 生物能 等)为主的能源多样

39、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 石油 、 天然气 、 煤炭 为主。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农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 自然环境 和 自然资源 的依赖程度很大。(二)工业社会阶段 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 矿产 资源,对 性产业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如:石油工业城市: 大庆 、克拉玛依、 东营 钢铁工业城市: 鞍山 、 本溪 、 攀枝花 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金昌 、铜陵 、 个旧 (三)后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的后期,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 ,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 、 智力资源 、 信息网

40、络 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 低 ,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 减少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 弱化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 地球表层系统 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 自然 事件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 频率 、 影响范围 和 危害程度 。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 、气象灾害 、 生物灾害 、 海洋灾害 等。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有复杂劳动 性、潜在性、群发性、 多因性、实发性、周期性。二、自然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不仅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 和 人员伤亡 ,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 和 干旱 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三、中国的洪涝灾害(一)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