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回应及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回应及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各位领导、同志们:最近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安监总局在北京、上海、昆明连续举办了三期“突发事件处置及媒体应对高层研修班”,说明国家对突发事件中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可以说突发事件是人类社会必然面对的常态。“突发事件”一词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关定义是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根据专家研究的数据,目前我国已经处于事故突发的高峰期,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去年全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45
2、50 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每人要损失350 元,我们泰州要增加农民收入,全体机关干部削尖脑袋也没办法使农民每人增加 350 元!因此,学习研究突发事件的基本规律和解决办法是预防、处置好突发事件的必要储备,是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软实力”。突发事件发生时并不可怕,因为事件已经发生,比如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9 人死亡,近 15 万人疏散,事故发生后,重庆市尽最大努力处理好了这件事,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危机。突发事件发生后最可怕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不能正确处理与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记者之间的关系,造成媒体事件时,一场危机就会来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1 页,共 9 页 -2-临了。突发事件不一定会引起危机,但突发事件一旦形成媒体事件就会形成一场危机。2001 年 7 月 17 日凌晨 3 时许,广西 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下属的拉甲坡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拉甲坡矿、龙山矿、田角锌矿井下81 名矿工死亡。事故发生后的,县委书记等人经研究后,决定对此事故不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而是将事故真相隐瞒起来。7 月下旬,有关“717”事故的消息引起新闻媒体及上级有关部门注意,国家安监局责令当地安监局立即汇报此事,安监局说经调查,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国家经贸委李荣融亲自带队到广西 南丹进行调查,证实确实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后来一位记者偷偷进山才将事实真相报道出
4、来,这个记者一报道后,全世界许多记者闻风而动,云集南丹采访,这时想隐瞒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出现一场危机,最终原南丹县委书记被处以极刑,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当今社会媒体已经十分发达,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面对的不是媒体而是媒体后面的成千上万的读者、电视观众、网民,作为某个具体单位,突发事件不会每时每刻发生,但单位领导头脑中防患于未然的责任意识和应急预案措施,正是降低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甚至不发生事件的条件保证,也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得以正确处置的重要前提。这与驾车系好安全带是一个道理:事故前是防护,事故时是保护。如何正确面对媒体,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
5、还有一个定义,凡是政府试图掩盖信息就是新闻,凡是政府公布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9 页 -3-的信息就是宣传。政府公布了,记者就不会再报道了,因为记者认为政府在突发事件出现后,没有想掩盖什么,记者们就没有必要再去现场了。2002 年 9 月 14 日上午,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发生严重食物中毒事件,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南京汤山投毒事件,也就是在十六大召开的一个月前,发生的200 多人中毒,41 人死亡,这个突发事件发生后,新华社记者立即赶到现场,对警方、附近的群众、救护人员进行了采访,在第一时间及时地、准确地、完整地报道了这件事,新华社的稿件是这样写的:南京汤山发
6、生特大投毒事件,200 人中毒,41 人死亡。新华社这个稿件发布后会不会引起全世界轰动?不会!因为政府通过官方通讯社及时报道了这件事,中毒、死亡人数十分清楚,各大通讯社认为政府没有掩盖什么信息,尽管死亡人数很多,但没有派记者去现场的价值。但是我们江苏省的领导和南京市的领导看了这个报道后很不高兴,要求新华社撤稿,新华社说,我的稿件已经发往全世界了,没办法撤。怎么办,经过商量,改稿。怎么改,将原来的“41 人死亡”改为“有人死亡”,稿子改好了,省领导很满意,放心睡觉了,但是,这个改过的稿子发出去之后,全世界沸腾了,网民们在纷纷议论,“有人死亡,已经统计不清了”,“死的人太多了”,有个网民说“我看到
7、 3000多个人抬到医院,太惨了。”,这个稿子发出后,第二天,汤山镇成了记者的天下,不恰当的比方,记者来的比维持秩序的警察还要多,政府领导不理解,我们都改了人了你们怎么还来啊,记者说,正是因为改了稿才有新闻,揭露事情背后的丑闻。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9 页 -4-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的各级领导都必须转变观点,在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中,最可怕的不是记者抢发新闻,而是记者抢发的不是出自政府发布的新闻,不是事件真实情况的报道!谁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谁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主导权。有的领导要等事件全部清楚后才能公布,这个观点必须转变,不能求全,要求快,但必
8、须准确。对于媒体不应当躲避而是面对,一定要有真诚的态度,公开透明远好于隐瞒和黑箱。第二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公众形象较佳、反应快、应对得体的同志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要保持畅通的媒体应对通道,做好报道安排,应及时成立新闻中心,统一口径,用一个声音发言,注重掌控事件处置的第一手信息,及时发布,有效引导舆论。新闻发言必须在得到领导授权后进行,上半年,我们四市二区的一个安监局就出了一次问题,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个科长,消防队员,由于说法、认识不统一,记者觉得大有报道价值,结果报道内容和实际相差太大,给工作带来了被动。如何正确面对媒体、记者还有许多具体的技术技巧,今天在这里就不再介绍
9、。下面就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组织应急救援,跟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首先说一说应急救援的基础:美国是个超级大国,9.11 事件发生后,白宫要某一个应急救援中心的助理立即赶到现场,结果怎么找都没有联系上这个人,后来美国在总结9.11 教训时下决心要建立一个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9 页 -5-即能找到相关人员的一种设备或网络,使应急救援系统能够迅速启动。我们现在很多部门都按照上面的要求编制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最后的通讯录就是为了方便迅速地找到相关人员,但我们现在编制的预案通讯录需要花大力气完善,比如某局长的电话号码只有手机和家庭电话,其它经常可能去的场所就没有
10、了,有的领导甚至只有秘书的电话,秘书如果哪天生病了怎么办?有的通讯录中没有常住地址,说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应急救援预案防止的就是一万中的万一。中美撞机事件,大家应该还记得,中美发生飞机碰撞之后的二个小时,美国大使跑到中国外交部要讨个说法。当美国大使跑到外交部时,外交部不知所措,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事件过了8 个小时后,我们中国高层才知道这件事,等高层研究后再回应美国大使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对突发事件反应上比人家要慢得多,应对突发事件要有一个快速反应的机制,我们现在建立的 110、119、112 都很好,但是它们只是接警,需要转到相关部门后再经一道道程序后才能启动
11、相应的应急处置程序,其中转环节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达不到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期目标,我们要吸取淮阴高速公路液氯泄漏等事故教训,认真思考接警部门功能的完善。特别要提升接警部门判断紧急状态的业务水平,判断紧急状态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特征:(1)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2)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3)阻止了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4)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等。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9 页 -6-第三项基础工作就是平时的准备工作,就总体而言,准备工作包括根据预案制订应急防范方案,落实应急防范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从组
12、织队伍、人员培训、应急演练、通讯装备、器材物资、检测仪器、交通工具等方面加以落实,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各类有可能危及公众,造成社会影响的中毒、污染、事故、疫情等突发事件即能迅速及时地组织力量,有效的处置,最大限度地快速处理、控制和减少危害面。准备包括三个层次,即平时准备、“战时”转换、“战时”准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平”、“战”结合与“平”、“战”转换的问题。能否迅速实现“平”、“战”转换,并尽快形成“战时”积累能力,是各个城市赢得突发事件的关键所在。当台风、地震、火灾、爆炸、中毒等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如何才能恰当地应急处置?第一,对事件进行评估。当事件爆发之后,由于信息不明、时间紧迫或是不
13、能确定哪些物资或人员处于危险当中,这时,对事件危险程度的评估显得格外的重要,千万不能盲目地通知,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这时对事件进行调查,进行信息收集,应当成为最为关键的一步,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应对机构的指挥者。指挥者根据获取的信息,对事件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根据危险程度作出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第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牵头负责处理的部门其部门处室至少要分工明确三类人必须与指挥部同时出现在现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分管新闻的负责人,主要负责人主要发挥协调、向上级汇报作用,不管是市、省领导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9 页 -7-到场均由其负责汇报等,这样能
14、够保证不管来多大的领导,能够保证现场指挥的稳定,主要负责人根据处于第一现场的分管负责人对事故情况的报告,决定是否通知调动其它部门增援。分管负责人带领技术专家与公安消防、医疗一起负责事故第一现场的直接救援工作,事先确定好专家组长,由专家组制定方案,分管技术的负责人选定,公安消防执行。分管新闻的负责人到现场后负责立即召集新闻记者准备举行新闻发布会。出现场的三类人员必须同时携带五项物品,一是个体防护设备,二是测量测试仪器,三是摄相设施,四是相关地图,五是应急救援的通讯录。第三,到达现场后,立即建立指挥部或改组地方上已经建立的指挥部。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总指挥部,负责各部门的协调调度,负责预案中制定的医
15、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公安消防等“后方”事宜,指挥部建立在事故点上风向600 米外。分管负责人负责建立第一现场指挥控制中心,在事故点上风向 150 米处,直接指挥抢险救援工作,是前线。总指挥、副总指挥等相关临时任命的领导必须配戴非常醒目的授带或其它标志,使其在混乱的人群当中立即能找到指挥者。到达现场的各单位、各部门要立即向总指挥部报告签到,留下主要负责人在总指挥部听从调度,其它人员原地待命,不得随意走动,防止意外。第四,在不明事故原因不明危险性到底多大的情况下,在第一现场负责抢险的人员在有个体防护下进行抢险救援,500 米以内作为警戒区,疏散下风向500 米上风向 200 米以名师资料总结-精
16、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9 页 -8-内的人群,负责警戒的公安人员负责对进入警戒区人员火种、个体防护的安全检查,以先救人、先疏散人群,后消除事故隐患为原则,专家方案没有制定出来之前,任何人不可私自行动。第五,消除负面影响,突发事件发生后,多多少少都会带来负面影响,最佳的处置效果是好象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件事,而不是制造轰动效应。英国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发生后,第二天,伦敦市的市长没有座小轿车上班,而是乘地铁上的班,老伯姓一看,连市长都不怕坐地铁,我们还有什么担心的。消除负面影响是处置突发事件的最后一战。1988 年南京曾发生一起冰箱爆炸事件,一台“沙松”冰箱在深夜突然爆炸,媒体迅
17、速报道,几十万用户置疑,冰箱厂家迅速聘请专家进行鉴定并要求媒体跟踪采访,最后结论是用户在冰箱内放置了丁烷气瓶,厂家迅速由媒体报道这一事实,同时还采用了一条很精彩的公关广告“生产沙松冰箱的厂家提醒用户不要在冰箱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厂家总工在电视上与广大用户见面并讲话,进一步加强了沟通与了解,不但消除了负面影响,还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针对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事故,国家民政部应急救灾指挥中心有一套非常成功的救援办法,由于自然灾害无法预料也无力控制,因此它容易得到同情和谅解,只要尽快的最大限度的弥补事件造成的损失,就不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9 页 -9-突发事件的爆发最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理,通常都会造成人们的谈论话题和新闻媒体的炒作内容,不隐瞒真相、不欺骗误导、以争取主动,特别对公安、媒体、受害群众、主管上级,都要实事求是地说明事件真相,求得有关方面地谅解、信任和支持,使事件得以尽快处理并减少损失至最低,这是正确面对媒体、恰当应急处置的不二良药。谢谢大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