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反思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反思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反思【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普遍受到重视及其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多媒体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技术、应运新媒体。可以说,没有多媒体就没有现代新课堂,新课程理念就不能很好地被落实。但实际中运用不当、流于形式的案例比比皆是,不但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反而对教育教学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学生的能力没有提升,基础知识却给弄没了。如何合理地、科学地运用好这一技术,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思考着,希望自己的拙见能与同仁交流,一起成长。【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反思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实验教材以专题的形式编写,传统教学方式受到极大的冲击,新课程教学三年来,我深感运用多媒体
2、教学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多媒体运用就没有现代化历史课堂。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比较好地应用多媒体,让它服务课堂,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会制作课件,并理解课改的实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化建设方案(试行)中指出: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大力推动学科信息化,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各个方面,逐步实现学科课程内容信息化,课程实施过程信息化。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老师,不会制作课件(参加过教师技能培训的,有的还是不会),或者是仅仅会放课件,就在课堂上大量运用。哪里来的课件,网络上随便下载的。网络啊,亦喜亦忧,靠网络下载过日子日趋沉积出来的是老师的懒惰和
3、虚誉,以及带给学生的欺骗和做人的虚伪。网络上有大量的课件和历史知识网页,但是比较实用、内容充实的、和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却非常缺乏。我们在应用中务必要注意到这一点。课改之后,局面显得更为槽糕,一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解的偏差,在教学中过多地向形象化、生动性、趣味性方面靠拢,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整合性课改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方式上的变化;另一方面是课程内容上的革新;前者为外在的、形式上的,后者是本质上、实质上的。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要更彰显为课程内容的革新,课改以来,种种教学模式纷呈,事实上,重视教学方式大于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但绝不是唯一和最重要的。
4、反思课改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更为重要。那为什么更多的教师却愿意从教学方式上的方式显现自己课改的魅力呢,一则误认为教学方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4 页 -式的改变就是课改,就是课改的实质;二则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工具性的,显效快;而教学内容改革是内涵式的,显效慢。三则是革新难道不同,教学方式各科几乎通用,无论哪种模式,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形式易学而且费心较少,实施起来也较容易,而教学内容的革新灵活多变,考验着教师对历史知识的积累、理解程度和能力素养,比较难把握和实施,也很难有现成的东西可以“拿来”,即使“拿来”有些也消化不了,驾驭不了。二、多媒体的应用目
5、标明确,而且规范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表”而非“里”。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教学问题的解决而选择、运用多媒体,不能为了用而用;该用的要用,不该用的坚决不用;可以不用的坚持不用;立足于正确的多媒体观,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第一需要。衡量一节课是不是教学革新,要看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程度等环节中新课程理念革新程度,而不一定是看多媒体应用的程度。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不一定就是科学的,也不一定就是教学改革。教师应明确以下两点:第一,多媒体运用追求课堂的活泼、开放,但绝不是为了好看、热闹才运用的。教师在课件中加入声音、运用图片、引入视频、网络等等,目的是服
6、务教学,切记画蛇添足。第二,历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目的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现代历史人文素养的公民。学生是生成的主体。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探索,在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同时让学生跨越历史学科内外时空,拓宽学生历史知识面和视野。以多元化、多样化的手段、途径,帮助学生生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历史文化素养。“学生在45 分钟的时间内能够理解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都有个限度,既要最大可能的利用这个限度,又不能超越这个限度,要充分考虑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第一、在上课前应根据课程内容对课堂的教学流程作精心设计,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课件运行、设疑、学生的反馈等细节
7、教师要心中有数;第二、灵活运用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资源,打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扩大学生知识面。如讲罗斯福新政中关于罗斯福历史评价,教材提供一部分,老师找一部分,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再如游刃有余地实现必修1、2、3 之间的知识转换与迁移;第三、运用资料注意其内在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技术性。教师要把罗列在一起的资料进行必要的信息过滤和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无关的、容易引起歧义的资料要删除。避免在多媒体中向学生罗列太多的资料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的倾向,选材坚持求真求精。克服懒惰习惯,不要下载不符合自己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实际的课件。第四、教师作为
8、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要充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4 页 -分尊重学生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主体地位。教学中容易形成老师强势,学生弱势的现象。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学会自主学习,使多媒体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和探究手段,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工具。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学生获取、加工、整理和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相信学生,给他们以信心和机会。同时经常提醒自己,给学生一个个尝试机会,因为你永远不可能代替他。第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呈现要与教师讲解,学生观察、提取、认识过程要同步。切记用放电影的方式呈现多媒体。否则,课堂效果将会更糟。三、把“讲”好历史和多媒体运用相结合教
9、学中如何选择正确的教学媒体?根据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媒体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的特征、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的安排等因素选择最恰当的媒体。当前实际课程改革中有一个形式主义的误区,即教学中过分迷恋多媒体技术手段。据学者们调查,许多学校的课程改革无非是一些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教学模式一如既往。教师使用多媒体,更多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与之符合。我在教学实际中不因循守旧,但比较反对否定传统,任何事物的发展它都不可能割裂历史,只有在传统上有更好的创新与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应如此。放弃传统的“讲”,用多媒体教学代替是完全不可取的。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
10、基础和载体。这是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时刻牢记的,也是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与设计必须明确的根本。教师仍应有自己不可缺少课堂地位,多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的作用,它的存在是为了增强教师的作用,加强师生互动,而不是要削弱或代替教师的作用。多媒体仅仅是“锦上添花”,一节课的灵魂不是多媒体所赋予的,而是教师对这节课内容的设计和主题的把握。实践中,先是设计好这节课,然后才是寻找恰当的方式,而不是漫天找材料。记得2010 年暑假在兰州培训时,结业会上,姬秉新教授用了好多个“讲好历史课”来总结培训,我当时比较纳闷,现在知道了,“讲”好历史多么重要。当前,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尽管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努力研究,扬长避短,采取一些措施,以推动多媒体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甘肃教育网,教育论坛;2 人民教育网,论坛热点;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4 页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