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注规范及其盲区 下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注规范及其盲区 下6.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六、什么情况下需要引注? 1 使用了其他文献中的数据、表格、图表、图片等显在的资 料信息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 率达到51.7%。12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给资讯、办公、通信等诸 多方面带来了革命性效应。它是信息传输的便捷渠道,也是人际 互动的重要载体。所有人都可以发布、传播网络信息,也可以接 受网络信息。然而,互联网的普及性、交互性、便捷性也助长了 暴恐信息等“污染物”的滋生和蔓延。 1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 8月3日, 2017年8月2日登陆。 表1和表2为安徽省2007年-2011年五年间刑辩律师辩护意
2、见被 法庭采纳情况和辩护方式比率的统计。7 7. 王亚林:刑事辩护职业现状与经验技巧,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第9-14页。 2 . 当描述或讨论某个作者的理论、模型、实践、案例或其 他研究成果,或用他的研究成果来证实你的观点时 叶片和冠层尺度上,城市空气污染胁迫下的植物光谱特征 仅在近几年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例如,张金恒 (2008)分析了SO2污染环境下桂花叶片高光谱特征的变化 及其与叶片生理响应参数之间的关系。罗娜娜等(2013)等 通过建立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叶片滞尘质量反演模型分析了城市 道路树木滞尘对叶片光谱变化特征的影响。 张金恒. 2008. 植物大气污染响应高光
3、谱监测实例研究. 中国环境监测, 24(5): 40- 42. 罗娜娜, 赵文吉, 晏星. 2013. 在滞尘影响下的植被叶片光谱变化特征研究. 光谱学与 光谱分析, 33(10): 2715-2720. 3 用文献的释义来支持和加强你的论证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废除死刑的真正动因是人道主义观念的推行。如果对于 人道主义仍然存疑,则死刑存废问题是不可能有定论的。1虽 然对于死刑的存废众说纷纭,观点各异,但基本围绕着报应、 功利和人道主义进行分析,只有后者才是最为根本的。2因为 死刑报应论的多元化发展、功利论的难以证实与证伪,都决定 了只有人道主义才是死刑论辩无法回避的永恒主题。人道主义 的发展,将
4、推动我们不断调整刑罚结构,建立更具有人性化、 科学化,实现犯罪治理的刑法体系。 1 舒洪水:刑罚人道主义与死刑,载刑法论丛第13卷,2008年第 1期,第116-117页。 2 正如学者在分析美国死刑改革时指出,国际社会关于人权保障和废除死 刑的公约、决议是美国死刑改革的最大压力,参见徐岱:美国死刑适用的最新现 状及走向,载当代法学2014年第2期,第35页。 4 当你要强调某个在学界受到一定程度认可和支持的理论、 模型或实践的时候,需要多条文献支持 沟通理解的肢体回答是为了避免或减少与其他人的交流, 因此,我们并不奇怪沟通理解与孤独、自闭、自卑、无法倾诉 等情感和问题相关。(Daly and
5、 Stafford 1984; Mc Croskey et al. 1977; Mc Croskey and Richmond 1987; Richmond 1984; Scott and Rockwell 1997) Mc Croskey, J.C. and V. P. Richmond (1987). Wi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J.C. Mc Croskey and J. A. Daly (eds.)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12
6、9-156. 5 直接援引他人的文字或观点 如何获取幸福不是伦理学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伦理学 要研究的对象,很显然,康德不是不要幸福,而是不要把对幸 福的追求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任务或目的。正如康德(2001) 所 说:“幸福原则虽然可以充当准则,但永远不能充当适宜作意 志法则的那样一些准则。” 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康德三大批判精粹实践理性批 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如果引文作者非常著名,引用他仅仅是为了增加论文色彩, 可以不标注完整的文献出处。但是如果你对引文的作者不能十 分肯定,那么最好还是加上完整的出处。 量刑偏差直接损害审判公正, 其危害性十分巨大, 正如培根 所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 其恶果甚至超出十次犯罪, 因为犯罪 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 而不公正裁判则毁坏了法 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6 当转述某个你认为非常重要,或者有可能成为辩论焦点的 作者论文时,而且这种转述是超出常识范围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的。每个人认 识世界的角度不同、方式不同,因此对于真理的“建构”也不 同(Kelly 1955)。 Kelly, G. (195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Vol. 2. New York: Nor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