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汇总(15篇)_张九龄古诗词大全.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42220121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汇总(15篇)_张九龄古诗词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汇总(15篇)_张九龄古诗词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汇总(15篇)_张九龄古诗词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汇总(15篇)_张九龄古诗词大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汇总(15篇)_张九龄古诗词大全 张九龄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原文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二) 张九龄奉和圣制温泉歌原文 有时神物待圣人,去后汤还冷,来时树亦春。 今兹十月自东归,羽旆逶迤上翠微。温谷葱葱佳气色, 离宫奕奕叶光辉

2、。临渭川,近天邑,浴日温泉复在兹, 群仙洞府那相及。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 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三) 张九龄春江晚景原文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得意,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全文赏析 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的确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哀痛,往往布满了对美和抱负的向往,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密,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特别自

3、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五六句述其中不行言传之佳趣。中间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尾联复写春江景色。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妙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九龄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分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写作背景 张九龄喜爱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爱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会某种超然的

4、情怀。此诗即为观景之作,其作年难考。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四) 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全文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颜色,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其次句“天际共此时”,即由景

5、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劲,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际的一对情人,由于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

6、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纳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刺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光明。这天际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愿,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或许能在梦中与

7、你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异,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唯恐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当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五) 张九龄自始兴溪夜上赴岭原文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 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 数曲迷幽嶂,连圻

8、触暗泉。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 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六)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原文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全文赏析 此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张说巡边的历史背景,“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说明朝廷是由于边疆发生战事派遣燕国公巡边。同时,“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写出了出京时张说的光荣。其

9、实,张说出任朔方节度使,说白了就是贬官,把贬官写得如此荣耀,一则由于应制诗不能显出不满之意,二来这样写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宽慰。后一部分主要赞扬张说的政治才能以及对他建功立业的期望。“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形象地说明白张说的治边才能。“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以仲山甫与张良来比方张说,仲山甫与张良都是古代杰出的辅弼大臣,这充分表明白对张说的敬佩。而结联“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说“吾君”也希望张说早日凯旋,对张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此诗还有一个值得留意的地方,就是张九龄对唐玄宗兴战之心的暗中讽谏。当时唐玄宗送行诗中有“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戈剑靖要荒”等诗句,表明要耀武扬威,战服边疆,

10、与张九龄同时的其他大臣奉和圣制诗,大多顺玄宗意,对朝廷兴战歌功颂德。而张九龄此诗开篇高擎“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指出朝廷开战的目的不是战斗本身而是制止战斗。针对唐玄宗尚战,张九龄为防微杜渐,盼望能以讽谏感悟帝王兴战之心。这在“开元盛世”的背景下,实犯难得。 写作背景 公元722年(开元十年)旧历四月,大唐燕国公张说作为首任朔方节度使巡边。唐玄宗以诗送行,众大臣奉和应制,张九龄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七) 张九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原文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应言在

11、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八) 张九龄奉和圣制瑞雪篇原文 万年春,三朝日,上御明台旅庭实。初瑞雪兮霏微, 俄同云兮蒙密。此时骚切阴风生,先过金殿有馀清。 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嫭。皓皓楼前月初白, 纷纷陌上尘皆素。昨讶骄阳积数旬,始知和气待迎新。 匪惟在人利,曾是扶天意。天意岂云遥,雪下不崇朝。 皇情玩无斁,雪委方盈尺。草树纷早荣,京坻宛先积。 君恩诚谓何,岁稔复人和

12、。预数斯箱庆,应如此雪多。 朝冕旒兮载悦,想笞笠兮农节。倚瑶琴兮或歌, 续薰风兮瑞雪。福浸昌,应尤盛,瑞雪年年常感圣。 愿以柏梁作,长为柳花咏。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九) 感遇(其一)张九龄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的身世感慨,表现了的抱负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原文】 感遇十二首1 其一 兰叶春葳蕤2,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3,闻风坐相悦4。 草木有本心5,何求美人折6。 【解释】 1。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 2。葳蕤:枝叶茂密而纷披。 3。林栖者:指隐士。

13、 4。坐:因而。 5。本心:天性。 6。美人:喻指抱负中的同道者。 【白话译文】 泽兰逢春茂密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爽。兰桂欣欣生气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谪居荆州时所作,含蓄蕴藉,寄予遥深,对扭转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起过乐观的作用。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重视。高在唐诗品汇里指出:“张曲江公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风骚,骎骎乎盛唐矣。” “兰叶春

14、葳蕤,桂华秋皎洁”二句,互文见意:兰在春天,桂在秋季,它们的叶子多么繁茂,它们的花儿多么皎洁。这种互文,实际上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括全株而言。春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密而兼纷披之意。而“葳蕤”二字又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气与活力。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觉有皎洁明净的感觉。而“皎洁”二字,又非常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正由于写兰、桂都兼及花叶,所以第三句便以“欣欣此生意”加以总括,第四句又以“自尔为佳节”加以赞颂。这就奇妙地回应了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一般选注本将三四两句解释为:“春兰秋桂欣欣向荣,

15、因而使春秋成为美妙的季节。”认为写兰只写叶,写桂只写花。这样的解释未必符合诗意。这也许是将“自尔为佳节”一句中的“自”理解为介词“从”,又转变为“因”,把“尔”理解为代词“你”或“你们”,用以指兰、桂。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首先,前二句尽管有“春”“秋”二字,但其主语分明是“兰叶”和“桂花”,怎能将“春”“秋”看成主语,说“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妙的季节”呢?其次,假如这样解释,便与下面的“谁知林栖者”二句无法贯穿。再次,统观全诗,诗人着重强调的是一种不求人知的情趣,怎么会把兰、桂抬到“使春秋成为美妙季节”的地步呢?依据诗人的创作意图,结合上下文意来看,“自尔为佳节”的“自”,与杜甫诗句“卧柳自生枝

16、”中的“自”为同一意义。至于“尔”,应当是副词而不是代词。与“卓尔”、“率尔”中的“尔”词性相同。“佳节”在这里也不能解释为“美妙的季节”,而应当理解为“美妙的节操”。诗人写了兰叶桂花的葳蕤、皎洁,接着说,兰叶桂花如此这般的生意盎然,欣欣向荣,自身就形成一种美妙的节操。用“自尔”作“为”的状语,意在说明那“佳节”出于本然,出于自我修养,既不假外求,亦不求人知。这就自然而然地转入下文“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诗的前四句写兰桂而不及人,“谁知林栖者”一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感。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发生了喜

17、爱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喜爱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便运用这一典故,使诗意更为含蓄委婉、情意深厚。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又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当很愿意接受美人折花观赏了。然而诗意却另辟蹊径,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其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观赏。实际上,诗人以此来比方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

18、,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当然,不求人知,并不等于拒绝人家赏识;不求人折,更不等于反对人家采择。从“何求美人折”的语气来看,从遭谗被贬的身世看,这正是针对不被人知、不被人折的状况而发的。“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乃是全诗的命意之所在。全诗句句写兰桂,都没有写人,但从诗歌的完整意象里,读者便不难观察人,看到封建.里某些自励名节、洁身自好之士的品德。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十) 张九龄登临沮楼原文 高深不行厌,巡属复来过。本与众山绝,况兹韶景和。 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杂树缘青壁,樛枝挂绿萝。 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有象言虽具,无端思转

19、多。 同怀不在此,孤赏欲如何。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十一) 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原文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十二) 张九龄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原文 孟月摄提贞,乘时我后征。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日御驰中道,风师卷太清。戈鋋林表出,组练雪间明。 动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陪游七圣列,望幸百神迎。 气色烟犹喜,恩光草尚荣。之罘称万岁,今此复同声。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 张九龄饯王尚书

20、出边原文 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还闻出将重,坐见即戎良。 上策应为豫,中权且用光。令申兵气倍,威憺虏魂亡。 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夏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武德舒宸眷,文思饯乐章。感恩身既许,激节胆犹尝。 祖帐倾朝列,军麾驻道傍。诗人何所咏,尚父欲鹰扬。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十四) 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原文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全文赏析 辞官是一种令人无奈和回

21、味的经受。诗人此时写的诗,其名称中有“秋”、“晚”等凄凉的词语,诗的前两句也有积水和霜降等寒凉的意象。这些为诗定下了悲伤的调子。 第三、四句,诗人提到“津途多远情”,其含义有二:一是立刻就回到家,对家乡有思念希望之情;二是回望过去经受,有些不舍,留下深情。第五六句,借景物描写,隐喻为官的经受:“江山之外,看尽烟云”。第七、八句,描写许多的事情诗人都无力解决,慨叹一生劳苦不息而不见胜利。第九、十句,写诗人在凉风中,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扬,有人赞扬张九龄做了贵官,而张九龄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是被拴在槽上受束缚的马,无法行动,又像笼中的鸟,没有自由却憧憬远游行,而此时年纪老了,个人却只剩下莫名的彷徨

22、。 末四句,诗人认为,做人做事肯定要依据事物原来的情性,身心非常劳累的缘由是追求功名。诗人醒悟以往的经受,有许多做错的事,又确定了辞官的做法。诗人当前关怀的是何时天下太平。从诗句中可以见到:诗人仍旧关怀天下大事。 诗人能从秀丽山川中看到更深邃的精神内涵,抛却了赤裸裸的有用性、功利性的目光。 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张九龄辞官南归之时。 陈建森认为此诗作于张九龄在洪州时(但无佐证):“如他在被贬洪州时说:“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何考(何格恩著张曲江诗文事迹编年考,简称何考)开元十八年: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自豫章南还

23、江上作:“以上二诗疑为由洪州赴桂州任途中作。”按: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诗刘注(刘斯翰校注曲江集中的解释和简谱):“此当是开元十五年洪州任上所作。”何、刘二人系年似均与诗意不符。诗云:“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诗用陶潜归去来词:“觉今是而昨非。”陶潜是在辞彭泽令时所写,张九龄唯一与陶潜相像之时就是辞左拾遗。言“枥马苦蜷跼”,与九龄此时境况相当,且“秋晚”也与其年南归时间相符。“我来飒衰鬓”,本年九龄年近四十,叹老伤年,不必较真。 公元713年(开元元年),三十六岁的张九龄在朝任左拾遗,当年十二月,他上书姚崇,劝其远谄躁,进纯厚,任人当才,无溺缘

24、情。表现出对朝政的关注与热忱。任左拾遗后,他与右拾遗赵冬曦共同参加吏部选人的等第考评,时称平允。开元四年秋,张九龄在左拾遗职位上任满,因与宰相不合,以母老为由,辞官归家乡韶州奉养老母。九龄登楼望远,回想任职经受,反思辞官打算,写下该诗以抒发压抑而不得志的心情。 同学收录的张九龄经典古诗词(篇十五) 张九龄巡属县道中作原文 春令夙所奉,驾言遵此行。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 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 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无成。知命且何欲,所图唯退耕。 华簪极身泰,衰鬓惭木荣。苟得不行遂,吾其谢世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