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卷:19版浙江省绍兴市化学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卷:19版浙江省绍兴市化学试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比较金属活动性B. 水的电解C. 过滤泥浆水D. 食物霉变2. 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选项酸碱盐氧化物AHNO3Na2CO3Cu(NO3)2Fe3O4BHClNaOHNaClC2H6OCH2SO4KOHNH4NO3H2ODH2O2Ca(OH)2ZnSO4O2A. AB. BC. CD. D3.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B. 一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C.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D. 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4. 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不同。A相对原子质量B质子数C中子数(2)第3号元素属于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第12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
3、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6.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部分装置图,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1)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_(选填“放热”或“吸热”)过程。(2)实验中涉及到的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反应。7.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选填字母)(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
4、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8. 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溶解度/克13.320.931.645.863.9(1)1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克。(2)20时,将10克硝酸钾加入4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9. 为了探究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X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取
5、50克滤液于烧杯中,先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镁溶液20克,接着向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质量与烧杯内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滤液X的pH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_。(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10. 全面开展“五星达标 3A争创”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是当前绍兴农村工作的重点。尾气达标排放,避免二次污染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焚烧温度低于800时,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有毒物质二恶英(C12H4O2Cl4)二恶英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
6、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为降低尾气中二恶英的排放量,垃圾发电厂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A减少通入焚烧炉内的空气量B焚烧过程中要不断搅动垃圾C减少垃圾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D升高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1. 材料一: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
7、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大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_。(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的假设。(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
8、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过滤只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食物霉变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
9、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答案】C【解析】解:A、硝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B、盐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C2H6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硫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10、化合物,属于酸;KOH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NH4NO3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不属于酸,故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可选用排除法进行快速排除,即只要发现一种物质不符合排列要求,即可排除该选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
11、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3.【答案】B【解析】解: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A、甲为氢气,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故A不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丙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故B正确;C、由上述反应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1,质量比是(23):44=3:22,故C不正确;D、该反应由氢气单质参加反应,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
12、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据此分析物质的类别、反应的类型等。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4.【答案】D【解析】解:Mg+H2SO4=MgSO4+H2 24 98 10g40.8g Fe+H2SO4=FeSO4+H2 56 98 10g 17.5g Zn+H2SO4=ZnSO4+H2 65 98 10g 15.1g 酸的质量小于15.1g,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酸的质量介于17.5g和15.1g之间时,镁=铁锌;酸的质量介于17.5g和40
13、.8g之间时,镁铁锌;故选:D。根据镁、铁、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金属、酸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5.【答案】B 金属 MgCl2【解析】解:(1)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故填:B。(2)第3号元素是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3)第12号元素(镁元素)和第17号元素(氯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氯化镁,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氯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镁的化学式是MgCl2。故填:MgCl2。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
14、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6.【答案】放热 化合【解析】解:(1)向烧杯中加
15、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说明符合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说明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即说明了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均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均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均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放热;(2)化合。(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说明符合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化合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BD 氢元素 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
16、解析】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D;(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氢元素;故答案为:氢元素;(3)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故答案为: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
17、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3)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元素守恒、实验对照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8.【答案】12.64 20%【解析】解:(
18、1)10时,硝酸钾人溶解度是20.9g,也就是说,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0.9g硝酸钾;(2)20时,硝酸钾人溶解度是31.6g,4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12.64g,10克硝酸钾能完全溶于4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3)设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25%x=20g答: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20g。或者设蒸发掉水的质量为y。25%y=60g答:蒸发掉水的质量为60g故答案为:(1)12.64;(2)20%;(3)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20g或蒸发掉水的质量为60g。(1)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进行分析;(2)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相关的计算;(3)
19、根据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方法进行分析。本题考查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以及溶液的稀释问题,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才能正确解答。9.【答案】大于 Mg(OH)2+H2SO4=MgSO4+2H2O Ba(OH)2、NaOH【解析】解:(1)由于由于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且加入硫酸镁有沉淀生成,且后期加入硫酸导致沉淀质量减少一部分,所以滤液X含有氢氧化钠,所以pH 大于7;(2)CD段是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H2SO4=MgSO4+2H2O。(3)加入硫酸镁有沉淀生成,且后期加入硫酸导致沉淀质量减少一部分,所以基友氢氧化钠也有钡离子,所
20、以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是Ba(OH)2、NaOH。(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时,烧杯中沉淀的质量m2的值为多少?(写出计算设加入20g硫酸镁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Ba(OH)2+MgSO4=Mg(OH)2+BaSO4 120 58 20g6% x=x=0.58gm2的值为4.66g+0.58g=5.24g故答案为:(1)大于;(2)Mg(OH)2+H2SO4=MgSO4+2H2O。(3)Ba(OH)2、NaOH。(4)5.24。根据图中的数据以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和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0.【答案】4 72:71
21、BD【解析】解:二恶英由碳氢氧氯 4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35.54)=72:71。为降低尾气中二恶英的排放量,垃圾发电厂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D。A减少通入焚烧炉内的空气量,造成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有毒物质二恶英。错误;B焚烧过程中要不断搅动垃圾,含氯垃圾完全燃烧,不易生成有毒物质二恶英。正确;C减少垃圾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造成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有毒物质二恶英。错误;D升高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含氯垃圾完全燃烧,不易生成有毒物质二恶英。正确;故选:BD。故答案为:4; 72:71。B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
22、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根据化学式计算首先要确保化学式本身正确,其次过程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要准确。11.【答案】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 空气 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 ACD【解析】解:(1)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故填: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空气的假设。故填:空气。(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故填: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故填:AC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