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预习测试题(4).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42045123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预习测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预习测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预习测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预习测试题(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预习测试题(4)试卷说明: 本卷共分为 4大题 54小题,作答时间为 120分钟,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1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平衡论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白板说”是由英国哲学家洛克所提出来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让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该观点是典型的外铄论的主张。2 “狼孩”的例子从反面说明了教育促进个体()功能的重要性。 A.个性化B.社会化C.职业化D.主体化 参考答案

2、: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狼孩”和在被隔离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一样,因为脱离人的生活环境,尽管有健全的躯体,却不能有人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方式,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化的重要性。 3 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 参考答案:A 系统解析:【答案】A。解析: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 4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 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由

3、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过实验研究而提出。因此,答案为B。 5 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这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参考答案:C 系统解析:【答案】C。解析:这是知觉的理解性的概念。6 下列分别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是()。 A.教师学生B.学生教师C.学校教学仪器D.教师学校参考答案:C 系统解析:【答案】C。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包括公民、机构和组织、国家三大类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是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质财富、非物质财富、行为三类,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都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

4、仪器属于客体。 7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社会性质 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详见教材“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网友解析 8 数学课上,为了更好地形成智力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是给学生提供()。 A.原型定向B.原型模型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参考答案:A 系统解析:【答案】A。解析: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通常指那些某种被模拟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原型操作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忖诸实施以获得完备的

5、动觉映象;教师演算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操作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模拟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原型定向。9 正常行使的汽车意外的遇到了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情绪体验,这就是()。 A.热情B.心境C.应激D.激情 参考答案:C 系统解析:【答案】C。解析: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感到紧张的情绪状态。 10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参考答案:A 系统解析:【答案】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A.瞬时记忆B.

6、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C 系统解析:12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是()。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参考答案:C 系统解析:【答案】C。解析:新课改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和目标是促进发展。13 “列举圆形结构的物体”属于()发散思维。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本题共1分,您的得分 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略。网友解析 14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

7、启发性原则 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 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15 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参考答案:D 系统解析:【答案】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题干中的距离远近不同即为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感觉他没有什么变化就是指映象保持稳定不

8、变。16 学生放学回家后既想看电视又想做作业的心态体现的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单趋冲突 参考答案:A 系统解析:【答案】A。解析:双趋冲突是指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 17 ()是借助语言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的一种特殊语言。A.对话言语B.独自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参考答案:A 系统解析:【答案】A。解析:对话言语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言语活动。18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A.学习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答案】B。

9、解析:奥苏伯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指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19 品德形成的标志是()。A.道德信念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C.价值内化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参考答案:D 系统解析:【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标志。20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认知与情感成分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21 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观摩。A.正式B.非正

10、式C.组织化D.非组织化参考答案:C 系统解析:【答案】C。解析: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察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89B.1986C.1994D.1996 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3 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参考答案:D 系统解析:【答案】D。解析: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

11、识属于程序性知识。 网友解析 24 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 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25 ()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A.教师良心B.教师公正C.教师义务D.教师荣誉 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网友解析 26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参考答案:B 系统解析:【答案】B。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

12、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告诫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7 下列现象属于负强化的是()。 A.如果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就允许他们看一个小时的电视B.如果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就让他们抄课文C.如果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就不许他们看电视D.如果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就免除他们抄课文 参考答案:D 系统解析:【答案】D。解析:负强化是撒消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目标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28 使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是教育的()。 A.个性化功能B.社会化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人口功能 参考答案:C 系统解析:【答案】C。解析:教育通过使受教育者人格的提升和完善,使他们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这是教育个体享用功

13、能。29 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D 系统解析:【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30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参考答案:A 系统解析:【答案】A。解析:认同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小题。31 课堂导入参考答案:

14、课堂导入: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32 悬念导入法 参考答案:33 心智技能 参考答案: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5题。34 教师公正的核心是_。 参考答案: 对学生的公正 35 情绪和情感包括三种成分,分别是_、外部表现、_。 参考答案:主观体验:生理唤醒36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_。 参考答案: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37 _是教学

15、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填写我的答案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38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_,它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参考答案:道德认识39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_。 参考答案:【解析】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40 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_的关系。参考答案:互为因果41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是_和_。参考答案: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42 _的发展不断引起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的变革。参考答案: 43 _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象、表格和图解

16、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参考答案:生成性学习44 师生关系在教学上是关系,在人格上是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的关系。 参考答案: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45 儿童通过归纳发现某一类物体的关键属性的过程,称为_;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概念,叫作_。 参考答案: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46 教学口语的基本表达技巧包括_、_、_、和语调四种。参考答案:停顿;重音;语速。47 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_、_、_和归纳小结。参考答案: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48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_、_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参考答案:练习:反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4

17、9 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复杂性、创造性。复杂性指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简单劳动,而是一种复杂劳动。教师的劳动不仅有体力的付出,还有脑力的付出。创造性指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2)连续性、广廷性。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的时间界限,上班前、下班后都可能是教师劳动的时间。广廷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 (3)长期性、间接性。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4)主体性、

18、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50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2)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3)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影响,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4)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51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

19、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52 简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

20、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五、论述题。53 试论述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学习材料内容的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共同成分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迁移的产生既受到客观相似性的影响,也受

21、到主观相似性的影响。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是同一种现象,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正因如此,定势在迁移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2、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除以上基本因素外,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 产生。 54 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 (2)“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入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4)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