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doc(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嘉祥县第四中学 曹秋红2014湖北省宜昌市一、观湖中之鱼 明世间至理(20分)【甲诗】 钓鱼不得 唐李舜弦尽日池边钓锦鳞,芰荷香里暗消魂。依稀纵有寻香饵,知是金钩不肯吞。 选自全唐诗 注释:芰(j)荷:菱叶和荷叶。【乙文】 湖之鱼 清林纾林子啜茗于湖滨(A)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B)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C)引之。鱼图食(D)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
2、,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注释:林子:林纾(sh)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肆:指茶馆。会:汇聚。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葑(fng)草:水生植物。寻:长度单位,八尺。薮(s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盛:多,频频。6.请解释【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啜( ) 逝( ) 故( ) 乃( )7.请认真阅读【乙文】,凭你的语感,将文言词“之”“以”“其”“而”正确填入文中的ABCD处。(2分)8.【甲诗】中加横线的“锦鳞”代指的是什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用法与此相同的还有不少
3、,请再列举一例并写出具体代指的内容。(2分)9.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 寻 丈 之 外 水 纹 攒 动 争 喋 他 物 如 故。10.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3分)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11.【甲诗】作者“钓鱼不得”,【乙文】也说对于丢下的食物,鱼儿渐渐“不食矣”。如果要用【甲诗】中的两句诗来概括其原因,你认为是哪两句?(2分)12.【甲诗】中的“香饵”在【乙文】的作者看来,喻指什么?请用【乙文】第三段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来回答。(1分)13.【乙文】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2分)14. 积累链接:
4、鱼儿,是可爱的小动物,小石潭记中也有精彩的描写。请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 ,往来翕忽。(2分) 一、观湖中之鱼 明世间至理(20分)6.(4分)啜:饮,喝; 逝:游开,游走,离去; 故:先前,原来; 乃:于是,就,便7.(2分)A.之 B.其 C.以 D.而8.(2分)指的是鱼或美丽的鱼;如:“锦鳞游泳”“沉鳞竞跃”“呷浪之鳞”(代指鱼);“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帆一片日边来”(代指船);“臣本布衣”(代指平民)等,任写一例即可。9.(2分)断句两处: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一处1分)10.(3分)翻译:(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离去,能够脱钩而游走的又有几个(多少)呢?
5、(正确、通畅得1分,重点关注“及”“去”“逝”“几何”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0.5分。) 11.(2分)依稀纵有寻香饵,知是金钩不肯吞。12.(1分)名利13.(2分)告诫世人,莫为名利所诱惑而吞下钓钩,而成为他人盘中之物。或:要拒绝诱惑,淡泊名利,才有真正的美好自由。(意近即可)14.(2分)佁然不动,俶尔远逝(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2014湖北株洲市(一)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6、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便要还家 乃不知有汉 21翻译下面的句子。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22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 (二)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
7、“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所至但饮一杯水 植木偶于堂 24翻译下面的句子。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25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 ,更要 。(每空不超过4个字) 三、文言诗文阅读(共16分,每小题2分)(一)20邀请或通“邀”(1分) 竟然(1分)21太守立即(随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2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22要点:政治黑暗;寄托理想;报国无门。(1点1分,答出2点即可)(二)23
8、只(1分) 树立(竖立)(1分)24害怕事情烦重而(就)不做,(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2分)25廉政(廉洁)(1分) 勤政(务实,做实事)(1分) (三)26载;(2分)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意思对即可)(2分)郑重说明:主观题意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2014辽宁省丹东市(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9、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注释】亲:指关系友好,亲近。却:退。隐蔽:指屏障。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肉食者鄙 神弗福也而齐不听 苏秦谓齐王曰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10、人。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三、阅读理解(共60分)(一)文言文(共10分)19.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赐福,保佑。但是,可是。 对说,告诉。(每词1分,共4分) 20.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21. 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2014重庆市(二)阅读三峡一文,完成9一12题。(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
11、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3)不以疾也()(4)属引凄异()9.(1)“阙”通“缺”,空缺;(2)襄:漫上;(3)疾:快;(4)引,延长。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0.(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
12、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11.A12.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4分)广告语:12.连绵三峡奇景,敞开四季温情,三峡欢迎你!2014上海市(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
13、9题(8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8.甲文选自课文 ;乙文选自论语,它是 家经典。(2分)9.甲文与乙文第 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
14、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注释: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纸鸢:风筝。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子何以知之? 12.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3分)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C要勤于观察思考。 D遇事要集思广益。8.(2分)为学(1分) 儒(1分)9.(6分)第一空:(3分) 第二空(3分)评分量表:分值等级描述答案示例3内容概括准确。(1)思学
15、结合 (2)学与思的关系(3)坚持不懈 (4)持之以恒2内容概括不够准确。(1)学与思 (2)学习需要思考(3)思考还要学习 (4)学习态度 (5)学习方法0内容概括错误,或没有作答。(1)学 (2)思10.(4分)(1)喜爱(2分) (2)生病(2分)11.(2分)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12.(3分)第一空:百姓徙避(百姓避之)(1分) 第二空(2分)评分量表:分值等级描述答案示例2情节概括准确。宫卫问故1情节概括不够准确。(1)或问之 (2)宫卫问之0情节概括错误,或没有作答。(1)宿卫不知 (2)王子病也 (3)子何以知之13.(3分)B (3分) C(2分)2014年十堰市(一)阅读与朱
16、元思书,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叫 窥谷忘反:“反”通“返”, 返回 B互相轩邈:比长远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C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D猿则百叫无绝
17、:绝妙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1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22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16分)(一
18、)(12分)19(3分)C 20(3分)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抓住“湍”“甚”“奔”等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即可。) 21(3分)D22(3分)答案示例:(1)用原文。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2)用自己的话概括。如 :写水,采用动静结合和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
19、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写了作者的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从上述任一方面作答即可,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可。有具体内容给1分,针对内容简析给2分。只有内容或简析以及内容、简析不对应不给分;简析不简洁、不明确给1分。)2014年孝感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2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20、,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
21、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穆公见之,使行求马。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
22、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12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分)9、B11、D10、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
23、遣)12、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2014四川达州市(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题。(15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
24、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
25、姓武 ( )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且焉置土石 C 以君之力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B 惧其不已 D 操蛇之神闻之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1分)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人物】 【事例】【人物】 【事例】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
26、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二)(15分)16.(2分)(1)将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说 (各0.5分)17.(2分)D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21.(2分)【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 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等。
27、(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各1分)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2014年四川省乐山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
28、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正法:正当的法制。衿:佩带。缡:佩巾。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谨敕:谨慎。 6. 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书诫之曰 书:写信。B.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汝曹:你们。C.清浊无所失 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D.郡将下车辄切齿 下车:刚到某地。7. 下
29、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轻通侠客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所以复言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陷为天下轻薄子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D.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8.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严、马敦是马援哥哥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喜欢议论别人的事,爱与侠士结交。B.马援也很喜爱和看重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季良,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良不择友而交。C.马严、马敦既没有学习伯高,也没能效仿季良,最终被天下人轻视。D.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第卷 (非选择题 126分)注意事项:1.考生
30、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本卷共五个大题,有15个小题,共126分。三、翻译、鉴赏与默写 (22分)9.翻译下列句子。 (6分)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诫兄子严、敦书 ) (3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3分) 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6D 7B 8C 三、翻译、鉴赏、默写 (22分)9(6分)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未翻译出关键词“是非”、“大恶”1个扣1分,句子不通扣1分)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
31、做到诚实可信。(未翻译出关键词“牺牲”、“加”、“信”一个扣1分,句子不通扣1分,扣满为止)2014年四川凉山州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马说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32、(受屈辱)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相同,一样) C策之不以其道(道理) D执策而临之(面对)6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策之不以其道 河曲智叟无以应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足肤皲裂而不知 D其真无马邪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这也是怀才不遇之人经常用以抒怀之句。B文中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是:“抵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橱之间。”其作用是: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同时揭示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C文中作者对“食马者”“天下
33、无马”的无知妄说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文末的“其真不知马也”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点明文章主旨。D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题。(每小题3分,共9分)5、 C(正确的方法)6、C(A第一个助词是“的”之意,第二个是放在主谓之间无实义;B第一个应是“按照”的意 思,第二个应是“来”的意思;D第一个是表反问相当于“难道”,第二个作代词翻译为“他”。)7、 B(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不能识别千里马”
34、。)三、翻译、古诗文积累(共9分)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9请根据提示填写空缺的部分。(7个小题中任选6个作答,1题1分,共6分)(1)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 ,君子好述。(诗经) (5)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 ,明亡不仕,后入山著书以终。 (6)木兰诗中写战争持续时间长而且惨烈的句子是 , 。 (7)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出有关“柳”的诗句(上下两句) , 。三、翻译、古诗文积累
35、(共,分)8、“马之千里者”是倒装句,重点字“或”译为“有时”。句式正确给1分,重点词1分,语言流畅1分。(3分)9、(1)行到水穷处(2)赢得生前身后名(3)鸢飞戾天者(4)窈窕淑女(5)张岱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漏字、多字均不给分。共6分。)2014年四川凉山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4题。 申屠献鼎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
36、,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普生物也,乃曰:“敦其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辩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注释】申屠敦:人名。申屠,复姓。云璃(ch)小指鼎上所雕的云和璃的图形。璃是传说中一种似龙而无角的动物。文:花纹。烂如:明亮有光彩的样子。如,形容词词尾。金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淬(cu ):铸造器物时把它烧红,浸人水中,以增加硬度。
37、第:但,只。2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呼金工象而铸之 象: 贵人宝之 宝: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2)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2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申屠敦遭遇的看法。(4分) 七、古文阅读(共10分)22、 (2分)象:模仿;宝:以为宝23、 (1)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2)我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每小题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共4分)24、申屠敦的遭遇完全是由于鲁生趋炎附势、攀附权贵故意造假造成的。答对这一点给2分。联系实际言之有理,观点正确,语言通顺给2分
38、。(4分)附二:课外文言参考译文 洛阳平民申屠敦有一个汉朝古鼎,是在长安一条深河中获得的。鼎上云和螭的图形交互错杂,花纹熠熠发光。西邻的鲁生看见铜鼎后很是喜欢,请铜匠模仿它铸造了一个。用一种特殊的药液淬火后,埋入地洞中藏了三年。铜鼎受到泥土和药液的腐蚀,表面上开始生锈,与申屠敦的汉鼎大致相类似。一天早上,普生拿着假鼎献给权贵人,贵人竟视为宝物,大宴宾客时拿到席间让大家赏玩。申屠敦碰巧也在座,心中知道是普生的假东西,就(对权贵人)说:“我也有一个古鼎,外形同你的这个鼎极为相似,只是不知道哪座是真的。”权贵人让申屠把鼎拿来看看,看了半晌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
39、不是真的。申屠敦气愤不过,(与他们)论理不止。众人群起羞辱他。申屠敦无奈,闭口不再作声。回家后,(他)感慨地说,“我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2014南充市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一l0题(每小题2分。共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