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 .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目的: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理清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3、背诵课文。才能目的:1、通过反复朗读,加强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才能,进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3、理解比照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情感目的: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教学重难点:1、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2、 理解文中比照手法的运用。设计思路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拟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明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纳
2、比照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根底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法、质疑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示范朗读带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练,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擅长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二、解
3、题,简介作者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文”,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主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说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谈论性散文。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早年家境贫寒,因能刻苦自学,终以文人称世。元末被推荐为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就。隐居山中,潜心著述。明初应聘到应天(今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后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一,参与明初礼制重建,遭
4、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器重。后因事牵连贬谪四川茂州,客死茂州。作品有宋学士全集。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妨碍最大的一篇。宋濂和刘基、高启被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1、在学生课前朗读的根底上,分两大组竞读,并互相指出对方读书过程中的缺乏(字音、停顿、重音、语速、语气等)。2、 老师播放示范朗读带,要求听读。(留意上述几个方面)3、 齐读。4、 自主与合作学习:处理字、词、句的意思。5、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找出难译词语。四、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1、选定一名学生朗读。2、分小组进展制造性复述。老师提示:以“宋濂求学记”为题。能
5、够完全用本人的话来复述,合理概括其求学经历,抓住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这么做的缘故。老师依照学生讲的情况,协助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五、小结:作者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分别表达他的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学习的毅力。据此可知,在艰辛的条件下,作者勤奋学习,意志坚决,毅力非凡。六、布置作业:课外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背诵课文二、字词句练习1、学生课堂解释以下画线词语。(1)余幼时即嗜学。嗜:喜爱。(2)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家。 致:得到 假:借。(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咨询。 游:交往(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到。(4)同舍
6、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被:披 腰:腰戴。2老师引导学生掌握句子。(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2)弗之怠:否认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3)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不断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4)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5)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辛的情况大体确实是如此。三、分组研讨文章内容要求:按照语文课堂的分组学习,各小组在组长的带着下研讨以下几个咨询,然后每小组安排一位学生针对五个咨询题中的任何2各咨询题发言:1、作者求学的条件怎么样?作者如何表现这一点的?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作者“虽
7、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缘故是什么?“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确实愚笨吗?他为什么如此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3、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假设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4、作者在表达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意图?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作者最终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5、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本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四、探究写作技巧:1、本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2、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截了当以本身经历相告,如此写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