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我们的数学教育在今天已经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实话实说,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学生们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可以看出学生没有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这样的教学过程很难使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更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取
2、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我们知道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是学生能主动学习的一种体现,它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知识。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学会的知识,过一段时间学生又不会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知识的获得,不是经过自己的头脑分析探索得到的,而是比较被动地听老师,听同学的分析讲解得到的。因此想要真正学好数学就必须做到对于所学的知识能够自主探索,另外通过自主探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呢?一、 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自主探
3、究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使他们能够非常积极的投入学习的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探索的目的。 1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探索。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引入、问题设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
4、时。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美丽的图形,并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组合图形。这时老师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这节课你们想探究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问题的提出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你一个问题我一个问题的提了出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后面的探究新知奠定了基础。2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崇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就感。”另外许多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能够从游戏中取得成功,得到快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
5、他们有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达到自主探索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首先让学生回答以前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老师提出“那么比有没有性质呢?”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组内成员分别汇报各自独立思考情况,相互质疑、找出问题,共同推导验证,做好记录,最后统一意见,向全班汇报。有的小组汇报说:“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从而发现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或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有的小组汇报说:“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教师为学生营造了合作交流的空间,感受到
6、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培养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积极探索,完成学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二、让学生充分思考,在自主探索上给予时间保障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说:“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成功和乐趣。”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他们乐于去想、去做。也就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发展空间。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重结果还要重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仅仅是热热闹闹的场面,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否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组合图形面积中有这样一
7、道题:聪聪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客厅形状如下图),他家客厅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 出示此题后我并没有让学生急于说出这道题的解法,而是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解法写在本子上,然后再相互交流自己的解法,最后让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学困生也能找到三种方法,优等生找到了四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把这四种方法分成两类分割法和添补法。这节课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在这样的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可以尽情的探索,尽情的享受一次次成功给自己带来快乐。三、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作为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尽快的把知识学会,为
8、了不让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就不厌其烦的给学生讲要注意哪些然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还是照样出错,最后弄得教师烦,学生也烦,教师向我已经讲了那么多遍了你怎么还记不住呢?其实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根本就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因此往往会出现当时会过了一段时间又不会的现象。大家都知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是有差异的,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还是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单纯由教师讲解必然有一部分学生不理解,另外还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引起思维的懒惰。因此应该把这样的知识抛给学生,让学生在错误中通过自身的感悟,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例如:在教学环形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形喷水池的直径是5米
9、,要在其周围修一条1米宽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这道题学生很容易理解错了,理解成外直径是5+1得来的。当教师提问外圆的直径怎么求时,果不其然,有几个学生都抢着回答5+1等于6,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立刻给予对与错的评价而是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提示学生画图研究)对自己的结果进行评价,学生们迫切需要知道这个答案是否正确,于是热烈的讨论开始了。学生们终于探究出:此题外圆的直径求错了,外圆直径应该是内圆直径加上两个小路的宽,而自己只加了一个。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出现错误,并把错误呈献给全班同学,引起大家的思考,把握时机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探究学习的最佳境界。如果长期加强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养成遇到
10、新知识、新问题能够自主的进行探索,而不是人云亦云,从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增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实践的过程,并在分工协作活动中确立起学生的“社会性”,增强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在和谐、宽松、融洽的氛围中激发学生敢说感想敢问的精神,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是一种生命与灵魂的交流,它需要用心去付出。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高 娟 201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