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能破则能立的常规思路,自主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一个永恒不便的字眼,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经久不衰的前进动力。随着我省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完善,但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向教师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课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焦点,提出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更多空间,以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权威,而成为学习
2、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去思索、去探讨,要帮助学生如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积极创新的习惯。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课改的需要,高中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作为教师,从我个人的教学经历和教学经验来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让人积极地思考,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历代数学大家都是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着,尽而为数学的发展描上了浓重的一笔。第一、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
3、时,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阶段和知识范畴,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并且能使学生内心充满自信地、积极主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教学知识活动中去,进而激发起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从典型问题、一题多变中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巩固,尽量减少无效的枯燥的练习。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和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提供机遇。第
4、三、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问题和知识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主要指富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教师首先应将学习的内容设置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产生疑问,在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中,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教科书中的画面和生动的例子以及贴近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的题目、也可以利用自然现象、社会生产实践、学生经验等来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去,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二、高中数学教师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5、创新意识,作为教师就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就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才能使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课程改革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自身就应具有创造性思维,才能从应试教育下的“教书匠” 成为适应课程改革下的创新型教师。教师的创新包括教师教育思想创新、教师的教育能力创新、教师的教育素养创新、教师教育风格创新、教师的教育智慧创新。若要成为创新型教师,就需要教师广泛接收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工作中去,以其独到的见解,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古语说得好,“明师出高徒” ,从学校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
6、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和熟知课程改革的内涵、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善于用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三、“合作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从2001年开始我就开始进行“合作教学法”的尝试 ,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这一教学方法是切实可行,且效果显著,尤其是适合我们农村中学教学活动的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尤其是适合我省课程改革的方法,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把学生当成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把学生当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
7、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学会积极思考、探索和实践,实现由内向外的延伸,教学服务于实践的终极目标。在“合作教学法”这一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以往的“填鸭式”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而变成了师生之间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在“合作教学法”中包含着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引导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地学习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乐学、勤学、善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在“合作教学法”中作为教师不可能强迫自己的学生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强迫学生学习就是再优秀的
8、教师也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师只有创造地建立条件和教师自身的渊博的知识和个人魅力,才能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才会乐学、愿学。基于此,我个人认为“合作教学法”是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知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能够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完成。生生合作是建立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在尊重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在友爱的基础上互相促进,学生通过互相帮助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同时,自己又得到了提高。“合作教学法”的教学试验让我深深感到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是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了,教师
9、成为了引导者,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由传统的“学会”,变为“会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了积极性,不仅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所学知识科学化、系统化,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四、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和实践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作为农村中学的初中学生,由于受到地域和家长自身素质及意识地影响,在动手动脑能力方面比较弱,另外由于我们的学校是普通高中学校,进入学校学习的高中学生的基础也比较弱,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教学中仍然需要以具体实例和形象思维作为辅助手段才能顺利进行。但作为高中教学而言,
10、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弱是学生进一步提升的一个瓶颈,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或实验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理性的升华,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五、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反思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石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学生不仅要全力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还要掌握和吸收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敢于废旧立新。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给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旨,但在创造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勇于探索、自我反思、自我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
11、在学习活动中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完善、在完善中升华。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达到系统化,最终实现自我创新。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我逐渐形成了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的教学模式。六、更新教育理念,定位教师角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保障教育事业是国家未来发展事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力的人。如果作为教师自身没有创新意识,而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简直是无稽之谈,所以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教育理念上和育人方向上要有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新课标则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着眼于对国家、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这就要求
12、我们教师在新的课程教学中首先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教学上的权威者、发号施令者,而应该是合作者、引导者。课堂上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创建一个学生能够接纳的、宽容的,能够充分释放创造性的课堂氛围。其次由讲授者转变为参与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接受他教和进行自教相对统一的过程。传统的“讲授法”的特点就是通过机械记忆,重复教学,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分数,这样很有可能只能培养一些高分低能的庸才或废才。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主题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渴望和迫切中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总之,作为我省实施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已是大势所趋。但具有创新教育艺术的教师都不是天生所具有的,应该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学习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教学工作规律并不断反思。教师应把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末,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