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德育渗透.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59919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德育渗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德育渗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德育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德育渗透.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海口市海瑞学校 高天华叶圣陶先生说过:“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小学生作文更是他们稚嫩心灵的写照,是他们对客观世界初步认识的再现,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在小学生作文过程中育人,在育人过程中作文,这是小学生作文教学德育渗透的辩证法。一、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追求“德育”理想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之约发表的教育声明中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德育,是整个

2、教育的灵魂,当然也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理想追求。传统的小学生作文教学也认识到应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努力实现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但实践过程中往往仅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夸大为作文教学的终极性目标,其结果是教师在小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忽视了学生德性养成的基本规律,而失去了帮助学生自觉地创造真、善、美人格的有效途径。我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纵然你有“锦上添花”的表达能力甚至“无中生有”的创造能力,但没有道德,学问和本领越大,就会为非作恶越大。因此,德育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应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二、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树立“对话”观念“对话

3、”,是小学生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方式。它决定了我们的德育理念。相当长时间以来,由于小学生作文教学过多地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塑造作用,用一种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方式,认为德育内容有什么,学生作文就应该表现什么,想方设法只为使学生就范,使其语言文字及表达方式成为教师所想要的那种模式。教师没有真正懂得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隐藏在语言文字以外的一片神秘而陌生的森林。在社会发展日益走向自由、平等、民主的今天,学生更喜欢懂得平等、尊重、理解、信任与宽容的教师,喜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握分寸的具有时代感的教师。只有将作文教学视为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时机,视为师生间充满爱心的双向

4、交流的时机,才能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使教师的作用得以重新建构。下面摘录的是一位班主任为了了解班级学生情况而写给学生们的班主任的自白的一部分。问: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答:成绩不佳却在不断地努力。问:你认为最不好的是什么?答:没有志向。问:你认为最可爱的品德是什么?答:关心别人。问:你的座右铭是什么?答:“不要像一般人那样生活和学习,否则就会成为一般人。”当自白发给学生们时,他们先是鸦雀无声,既而切切私语,最后一片哗然。显然,他们被新奇的自白吸引。随即,教师将准备好的调查问答发给学生,其部分摘录为:“你在班上觉得心情舒畅吗?”“最有趣的班级活动是哪一次?”“班主任说的哪一句话使你伤心?”“严格要求

5、有必要吗?”“上什么课时你觉得最难熬?”学生或洋洋洒洒,或言简意赅地认真完成了调查问答。一次师生间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通过这种看似平常,却又新颖的方式完成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要求和道德思想等都隐含在调查问答的字里行间;而教师的新鲜的信息传递方式同样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这种写作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需要师生间平等对话氛围的创设。三、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架起“情感”的桥梁情感沟通对于小学生道德生命自由生长至关重要。“美德袋式”的教育之所以受到批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忽视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动的主观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6、。种种现实告诉人们只有道德认识、道德思维是不够的,道德只有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让学生在各种关系中产生积累,孕育情感经验,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道德能力。假想把一个小学生六年左右时间内完成的各类习作汇编在一起,你将不难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的工作是在“儿童世界”中进行的。教师想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主动走近学生,走入学生七彩的情感世界。1、习作命题,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在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一个有高度情感素养的教师,不仅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且善于通过多种作文命题方式,用与学生共鸣的思想

7、感情去分担他们的忧虑和激动,这就是“设身处地”。2、习作指导,教师语言要充满感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首先不是作为交往的工具被使用的。因此,语言不但是用来传递信息的,而且也是用来沟通感情的。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教师的话语不只有一份“理”,更多应多一份“情”、一种“趣”。如果教师语言失却了这样一种吸引人、感染人的魅力,习惯于用居高临下的口吻说话,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会迟钝。3、习作讲评,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苏步青小时候十分贪玩,学习不用心。连续三个学期,“背榜”与他相伴(“背榜”指最后1名将前面所有的人的姓名都背在背上)。父亲对他仍寄托期望,让他转了学。一天傍晚,他被教国文的谢老师叫去谈话。谢

8、老师指着手里的一篇作文问他:“这篇作文是你做的?”苏步青拿过作文一看,脱口做出肯定的回答。谢老师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你是怎么做的?”苏步青听后感到莫名其妙。要知道,他虽然上课不用心,但特别喜欢阅读优秀的古典名著;有些篇章还能背诵出来。“就这么做的,怎么想就怎么写?”这下可惹火了谢老师:“走吧,抄来的文章再好,也只能骗自己而已。你还能做出这种文章?”听了这番话犹如当头一棒。从此以后,苏步青学国文的兴趣一下子降到了零点。谢老师的做法之所以失败,问题在于,他暴露并伤害了学生心灵中最大的最敏感的痛处:自尊心。对学生的过失像成人那样加以揭发批评,会使学生心灵上留下终生伤痕。 苏霍姆林斯基曾就丰富学生的

9、精神生活提出了三点措施:一是在启发和吸引学生完成各门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还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科,让他们在这门学科上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自己去钻研更多更深的问题;二是要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样自己最喜爱的劳动项目和科技活动项目,使他们在业余时间去搞自己的发明创造和科学试验;三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喜爱的书籍,热爱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我们的学生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投入这些活动,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担心的呢?“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将以广阔的空间,丰富的活动,唤起师生间平等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以使小学生道德生命获得自由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