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唐诗(小学篇)(6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家读唐诗(小学篇)(68页).doc(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编辑者语那些年读过、背过的诗,可还记得?现在再读到或看到,你会有什么感受?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还是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估计更多的,是后者般的感觉。鉴于此,“学点语文”公众号特开设“大家读唐诗”专栏,每周向大家推荐唐诗及鉴赏。唐诗的选择由浅入深,先依据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再依据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诗歌原文和鉴赏大多出自三本专业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周啸天主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年版;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初版,2004年修订版;唐诗鉴赏大典,肖剑、林力主编,长征
2、出版社1999年版。至于鉴赏文章偶有雷同,先直管录来,心中不免“天下文章”之感。不奢谈什么“诗和远方”,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一些知识,也不枉编者一番整理。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鉴赏这是作者七岁所作,至今广为传诵。这首儿童诗好处何在?它何以能够在唐诗中占有一席地位,又流传至今呢?一般人往往会拈出后两句,认为它对仗得好,色彩字用得好。其实,后两句的好,只是初级水平的好。因为它更多的是运用技巧的结果。对仗的基本技巧是什么呢?是增字法先写“白毛”,对上“红掌”;再加“绿水”,对上“清波”;上句添动词“浮”,下句对上一个“拨”。旧时代私塾先生教学生对课,就教这个技巧。这两句
3、在声律上(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也过得去。其中“浮”“拨”两个动词尤其妙,很到位,不能替换。对一个七岁孩子来说,能对到这样子,也难能可贵。然而,这首诗最奇特的,还是前面两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不整齐。如果遇到颟顸的、自以为是的老师或家长,可能会给他改得整齐一些,可能改成:“湖中一只鹅,曲项向天歌”,可能还很得意。然而,这样做是整齐了,但它原来所具有的童趣和奇趣,就被破坏了。何以这样说呢?因为原作前两句虽不整齐,却很天真,出口成章,纯乎天籁。一改,那点儿天真、那点儿童趣、那点儿特色就没有了,很生动的句子,变得很落套、很老套,就把一个可爱的儿童,变成了一个小大人了。此外,
4、“曲项向天歌”这句,活画出鹅的长脖子和鹅叫的样子,而且纯凭观察灵感悟得,没有技巧成分,所以更好。而“鹅鹅鹅”三字重复,也不能简成一个“鹅”字(像词中十六字令的首句),为什么呢?因为这里不仅是在说家禽的名称,而且是在象呢?因为这里不仅是在说家禽的名称,而且是在象声,也就是描摹它“曲项向天歌”的叫声(喔喔喔),这也是七岁孩子根据他的感觉的神来之笔。这里的诗歌意象,就是诉诸听觉的有声音的意象,这首诗就是一首绘声绘色的诗。首句改作一个“鹅”字,或改成“湖中一只鹅”,这首诗一下子就“哑”了,失去了它原来的生动性。所以这首儿童诗在唐诗中占有一席地位,是有充足理由的。这也表明,在诗化的社会氛围中,唐代儿童受
5、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时人没有乱改此诗,表明了唐代人普遍具有的鉴赏水平。(周啸天)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鉴赏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
6、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
7、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赋”意指“直赋”“赋陈”,由物即心,直面陈说,直接表白。“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
8、”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综观此诗,诗人通过抓住“叶”“花”“浪
9、”“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让人真切地感受“风”之魅力与威力。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而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问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百度百科)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鉴赏1这是一首歌咏新柳的绝句,又像是一幅新柳的特写。是诗,也如画。开篇,诗人运用拟人手法直接将新柳描摹成美人。而且这位“美人”非大家闺秀式的雍容华贵,却如小家碧玉清纯可爱。“碧玉小
10、家女”(南朝梁萧绎采莲赋)、“碧玉破瓜时”(晋代孙绰碧玉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碧玉”几乎已经成为妙龄美少女的代名词。因而,篇首一提到“碧玉”,人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浮现出一位风姿绰约、顾盼生情的美女形象。在诗人眼中,刚刚吐芽的新柳就是用碧玉装扮而成的,青翠的玉色和新柳的嫩绿色,两者搭配恰当,极为和谐,给我们以鲜活、清新的视觉感受。早春时节的新柳,亭亭玉立,生气勃勃;万千枝叶,随风摇曳,婀娜多姿!酷似花季少女,浑身上下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洋溢着摄人心魄的美丽。这位“柳美人”就这样袅袅婷婷、轻轻悄悄地款款向我们走来了!据南史记载:益州刺史刘悛之,为讨好君王,曾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11、”。齐武帝将杨柳植于殿前,称之“风流可爱”。诗人化用这一典故而成“万条垂下绿丝绦”句。“绦”,是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花边或穗子等装饰品。“丝绦”两字将新柳婆娑、飘逸之态描摹到了极致。春风杨柳,如丝如缕,随风起落,柔媚而披拂,散漫而张扬,自有一种迷人的意态和神韵,因而风流,因而可爱!其实,前人咏柳的作品不少,后人受贺知章诗句启发和感悟,另有心得的词章也不乏佳句。然而,终究比不过此篇深入人心、老少共赏。究其原因,除去开篇比拟手法的成功运用,末句所展示出的诗人超常的艺术想象力和概括力也备受称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语言朴素之极,简单之极,虽妇孺白丁皆能诵读,以至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家喻
12、户晓。春柳是美人的化身,那么,精巧玲珑的柳叶又是如何得来的呢?如果狂风是“大力士”,可以飞沙走石、移山倒海、改换河山,那么和煦的春风能做什么?它就像一把掌握在能工巧匠手中的剪子,仔细地裁、小心地剪,把一片片精致的柳叶奉献给新柳,奉献给春天,奉献给人类!那么,也许人们要问“能工巧匠”又是谁?也许是自然,是上天,是神灵,无须说得太白,读者只需要被感染,被打动;只需要去想象,去体味!(秦岭梅)鉴赏2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
13、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
14、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
15、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马茂元)鉴赏3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这是古典诗人和画家的共同追求。贺知章虽非画师,但他的咏柳诗却象悬挂于祖国古代艺术大厅中的一帧工笔画一样,虽经千年风雨剥蚀,而其艺术魅力不减当年。头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落笔就运用新颖的比喻描摹出春风中碧柳生意盎然的秀姿。柳枝新绿,色泽鲜亮,仿佛碧玉雕饰而成,浓密的柳枝柔嫩轻盈,纷披下垂,在春风中
16、婀娜多姿,迎风漫舞,如同万条绿色的丝带一般,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则以别出新裁的想象,独特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想象这细叶是巧匠剪裁出来的。以问句引出春风似剪的比喻更显生动,同时问句还隐去了持剪裁春的主体,诱人在吟咏中体味大自然造物者的灵巧慧美。虚实结合的艺术构思,也是咏柳成功的一个要素。诗歌以非常之笔为事物传神写照,获得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前两句基本上是实写,虽有虚笔,但仍不失为富有生活依据、从现实生活中锤炼出来的艺术形象;而后两句春风裁细叶的妙比,实为以特写式的镜头,运实入虚,生动地揭示了“春风”与碧柳间的密切关系,虚实相生,别具情致。正因为虚实得体,富于哲
17、理,所以,“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也就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刘名英)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鉴赏1这是一首著名的唐诗。它的内容是如此家常,语言是如此质朴,几乎看不到文采,然而,人们却有太多的理由喜欢这首诗,喜欢到代代相传,喜欢到家喻户晓。值得好好玩味。人们在年轻时总想离开家,而年老时又总想还家。故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按一般人的经验,久别还乡的人,通常与亲友邻里会面的时候居多,儿童相见只是插曲。作者不写一般的情况,而只写这个插曲,这是诗人的高招。只要是儿童,谁不是人来疯,对客人到来总是兴奋莫名,总是问这问那。杜甫赠卫八处士就这样写道:“昔别
18、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儿童问客,如查户口,是一定要问“客从何处来”的。明明是家乡人,却被家乡孩子当做外乡人。诗人敏感地觉察到这一日常生活对话中的喜剧性(本质与现象的矛盾),从而赋予抒写世事沧桑的这首诗以风趣和隽永。此外,这一偶然事件还包含着必然性,儿童天真的问话捅破了天机。“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古诗十九首其十四)天地间没有永久的主人,只有永久的过客昨天先入为主的,明天会渐行渐远。“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人生易老,规律无情诸如此类的人生慨叹,诗中并没有直接说出,但言外之意读之悠然可会。所以这首诗又非常富于神韵。少小离家老大回家,亲切感和疏离感同在,熟悉
19、感和新鲜感并存,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生经验。然而,具体到每个时代,具体到每一个人,感受则是不一样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虽然道逢家乡人,却感到透心的凄凉,这是汉末乱世的人生况味。而贺知章这首诗大不相同。儿童问客内容是生分的,态度却是礼貌和友善的,字里行间有太多的人情味。古人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毛诗序)这首诗的情调就是安乐、就是和谐,是典型的唐音。世世代代的读者热爱这首诗,也包含对安乐、对和谐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比较贴近口语,句式却比较考究,多用句中排,所以饶有唱叹之音。具体而言,首句“少小离家”(人生旅程之始)和“老大回”(人生旅程
20、之末)构成对比,是一重唱叹。次句“乡音无改”(暗示乡情依旧)和“鬓毛衰(cu)”(暗示形容变尽)构成对比,是另一重唱叹。三句“相见”(亲和感)和“不相识”(疏离感)构成对比,是第三重慨叹。末句不再对比,以笑问作收,是重复中的变化,是整饬中的活泼。唐人绝句最重风调,即宜于讽咏、神似民歌,这首诗就很有代表性。(周啸天)鉴赏2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
21、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
22、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
23、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陈志明)鉴赏3这首诗为天宝三年(744)诗人归隐永兴时所作。偶书指因偶有所感而即兴写下来的文字,原作二首,这是第一首。诗中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细致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重返阔别数十年的家乡时那种既感喜悦又觉陌生的复杂感情,读来觉得入情入理,亲切自然。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以简洁平实的语言概括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通过“少小”与“老大”、“离”与“回”等词语的反比,突出离乡时间之久。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则通过变(鬓衰)与不变(乡音无改)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尽管客游他乡多年但思恋故土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的老而弥笃的情怀。三、四句“儿童相
24、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从诗人的角度宕开,以儿童的角度描写故乡人对自己还乡的反应,其中也暗含了诗人这家乡原来的小主人与今天的小主人 儿童之位置变换的对比,使画面顿时呈现为欢快明朗的喜庆色彩。你看,见到诗人这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陌生人扶杖归里,孩子们立刻蹦蹦跳跳地围拢来,不等诗人开口,他们就很有礼貌地抢着称诗人为“客”,“笑问客从何处来”,真是妙笔神来,谐趣无穷。一个“笑”字就把诗人多年的思乡之恸都一下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首诗虽名之为“偶书”,但在语言运用上也是颇具匠心的。语言通俗自然,很接近口语,但同时异常凝炼,富于概括力,令人回味无穷。(刘名英)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
25、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鉴赏1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
26、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将进酒)”,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
27、,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做好了准备。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
28、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
29、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周啸天)鉴赏2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作。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将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
30、川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联想到历史和未来,使人体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流,云,使人感到宇宙的宏
31、大与旷阔。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
32、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两句诗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 与“思长”偕音)之意。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空旷的山野间萦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如今,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必借
33、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并非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本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征人,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而不顾。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李淑琴)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鉴赏1此
34、诗是登楼题咏之作。一作朱斌(唐芮挺章国秀集)诗。唐代河中府的一处高阜上,有一座三层的高楼,正对中条山,俯瞰黄河水,因为楼高,时有鹳雀来栖,故名鹳雀楼。这里历来是登临胜地。唐人题咏甚多,而这首五绝当推第一。诗的前半写登楼望见苍茫壮阔的景象。诗句排空而起。“白日”,写傍山的太阳,圆而益大,明朗璀璨。映衬它的是恢恢天宇,显得气势磅礴。用一个声调永长的“依”字,更状出了太阳靠山缓缓沉下的壮丽情景,这是只有登高远望才可能得到的生动感受。天地悠悠,气象恢宏。读者的胸怀为之大开。在鹳雀楼上,事实上看不见大海,诗人却用丰富的联想写出了“黄河入海流”这样声势赫赫的句子。而声调短促的“入”字与舒缓永长的“流”字配
35、合,一仄一平,一张一弛,音情摇曳,成功地表现了黄河一泻千里东到大海的雄伟气势。诗句的韵律与所表现的情感水乳交融,完美统一。短短十字,日、海、山、河,并吞万有,气象开张。写落日,写河流,却绝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伤。相反,这景象的豪迈壮阔,激起的是人不能自已的豪情。于是后二句把诗的意境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歌颂了大好河山,表现了诗人的襟怀抱负,常被人简单概括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当然不错,不过在诗中,这样的哲理是寓于形象,饱含着丰富情感的,所以激动人心。(周啸天)鉴赏2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
36、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37、。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
38、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
39、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
40、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陈邦炎)鉴赏3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阜上,共有三层,站在这座楼台上,前望可看到莽莽的中条山,下瞰可观滚滚东流的黄河水,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诗人首先运用粗线条大笔勾勒画面,这里,其着眼点不在楼之一隅,而是从远眺及鸟瞰的角度去把握山水楼阁的总体,腾挪跌岩,摹山绘水,让读者从山水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中看到诗人笔力扛鼎、大气磅礴的风发意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
41、,给读者展现的是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的壮阔远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立体图画。在这幅图画中,落日飞霞、远山如黛、黄河耀金、大海涌波,都表现了登高远眺的特点。“依”、“流”二字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经过它们的点染,自然景物顿时具备了活泼泼的生命。“依”字一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种感伤凄凉的语调,展现了落日告别远山时含情脉脉的神态,显示了其充满生命和力量的内质;“ 流”字仿佛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让我们领略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昂扬、壮阔的气势,俯视到喷珠溅玉的惊涛骇浪,甚至可以谛听到奔腾咆哮的黄河的涛声。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运用,更使画面具有了立体的层次
42、感。诗的前两句着力渲染登楼所见的山水壮观,绘下了极其壮阔的境界。但是诗人兴犹未尽,他接着用如椽大笔,饱含激情,写下了千古佳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若要穷极千里之遥,让全部的山河之美尽入胸怀,就需要不断前进。这虽然写的是当前实感,却已隐约地表现了诗人的胸襟抱负。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后两句既是诗人深邃思想经过感情浓缩后的结晶,又与前面的景物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从而就使全诗的境界大大拓宽,构成一幅表兮独立、逸乎凡响的登楼远眺图。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拘泥于山水楼阁本身的具体形态,而是善于迅捷地抓住山水与鹳雀楼之间最突出的视觉特征,给读者创造一种豪放的眼界开阔感。纪游诗难为,而那种奔意气,
43、耸高格的览胜纪游诗为之则更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之绝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意境雄阔,意气风发,咫尺之间而能给人以千里万里之感,读后令人眼界开扩,襟臆浩荡,使人受到鼓舞,从中汲取到向上的精神力量。登鹳雀楼的意境雄阔与诗人气吞寰宇的襟抱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王之涣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心振奋,使他具有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和恢宏的政治气度。没有吞吐千山万壑于胸间、指挥重峦叠嶂于掌下的大气度,难成大手笔;有了这包举宇内的大气度,诗人才会挥遣自如,神思泉涌。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摩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
44、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李淑琴)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鉴赏1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从励志的角度说“春晓”。这首诗不同,它是从审美的角度说“春晓”,短短二十字,包含了春花、春鸟、春风、春雨等元素,给人
45、以春意盎然的印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写春晓的感受。首句从春困写起,就写出了春暖的感觉,语极通俗而易于传播。“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经豳风七月)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鸟声与春暖的关系,而黎明时分更容易听到鸟叫。所以,“处处闻啼鸟”就写出了春晓的感觉,写出了鸟儿在枝头飞来飞去的感觉,写出了天气晴好的感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写回忆夜来风雨而引起惜花之情。从晴好的感觉忽然跳到“夜来风雨”,是逆转。这一逆转使诗意产生出波折,末句则是由想到风雨而引起的惜花心情。春眠中人并没有直接看到落花,但他回忆起夜来的风雨声,根据以往的经验,而产生出这样一种担忧。这种担忧,换言之即“怜春忽
46、至恼忽去”(红楼梦中葬花吟)。不过,诗中的伤感成分并不重,被冲淡在春晓的那一片欢快的鸟声中。总之,三句的一转,四句的一问,使得全诗于一气贯注之中饶有跌宕之致。这首诗意境的构成特点,是主要采用听觉形象。鸟语和风雨声是天籁,是大自然的音乐,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据说,有人尝试用带有雨声的枕头,或鸟语啁啾的录音来治疗神经衰弱等由现代文明带来的病症,实际上就是让病人在鸟声、雨声中回归自然,放下精神负担,得到心理抚慰。人们喜爱春晓,或许也有这方面的潜在因素。宋代李清照对春晓诗有一个创造性的演绎:“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设计了两个人
47、物,加入了一些对话,便有了戏剧性。融入了时代气息和作者心情,所以要伤感一些。(周啸天)鉴赏2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48、”(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