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2 师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0.2 师说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10.2 师 说 教学设计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 “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而该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古代的议论性散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于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础的文言语法知识,学习如何清晰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作为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检验学生前三篇文章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关键。1. 掌握、积累文
2、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2. 理清思路,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3. 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4. 学习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1. 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2.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1. 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韩愈的生平和创作。2. 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3、3. 梳理字词,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4. 理清思路,熟读成诵,把握师说的主旨。5. 自读、品读相结合,培养和提高鉴赏文学经典的能力和方法。一、导入:积累韩愈名句,导入新课。1.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韩愈2. 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韩愈3. 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韩愈杂说4.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5. 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韩愈与李翱书6.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韩愈7.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韩愈8.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9. 业精于勤,
4、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10.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11.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韩愈原毁1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韩愈13.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与孟尚书书1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5.驾轻车,就熟路。韩愈送石处士序二、文学常识:1.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5、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2. 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
6、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三、背景及解题1.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 “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 “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 “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 “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这
7、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2.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本文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四、内容研读:(一)整体感知: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翻译全文。明确:白话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
8、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
9、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
10、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二)积累文言知识:(小组合作完成)【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u)【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11、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吾从而师之从而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5)今之众人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6)小学而大遗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12、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5)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6)
13、而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7)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
14、代童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8)其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9)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而耻学于师(介词,向)于其身也(介词,对于)皆出于此乎(介词,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10)也 师
15、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2)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4)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1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5)形容词作动词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7)动词的使动用法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文言句式】(1)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2)被动句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3)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17、)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4)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5)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6)固定格式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三)分析结构:思考,课文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以老师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
18、面论证中心论点。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四)课文精研:1.研讨课文第一段:(1)思考,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能是什么?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明确: 老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2)思考:本段是怎样论述的?明确: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
19、有强大的说服力。2.研讨课文第二段:(1)朗读第二段,思考,本段内容可分几层?有哪几个对比?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 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第一组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组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几组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
20、段首句是 “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2)思考,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进行分析。 示例(一):(板书要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句重点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示例(二):其皆出于此乎?“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
21、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3、研讨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明确: 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4、
22、研讨课文第四段:(1)齐读课文第四段,思考,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明确: 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2)讨论: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
23、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5. 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有怎样的内涵?二者又是怎样的关系?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讨论: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
24、等方面的论述有哪些积极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明确:积极意义: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
25、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局限性: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五)总结课文主题:小组合作,总结课文主题:明确: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
26、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六)鉴赏艺术特色:1.讨论:课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2) 句式多
27、样。一个意思,使用多种句式来表达。第2段一连用了两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本文是怎样展开论述的?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什么借鉴作用?明确:第一段论述从师的意义,第二段对
28、比论述“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二者之间是正反论证关系。第三段引入历史人物从师之事,是对第一段的补充,又与第二段构成正反论证关系。第一段开头“古之圣人必有师”,作者并未顺接下去说明古之圣人从师之事,而是宕开一笔,说明本人对师道的理解,第三段才补充回答了这一问题,结构灵活而不板滞。三段之间不仅构成了正反论证关系,而且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结构严谨,论证有力。第四段是总结,不仅补充了写作本文的缘起,而且又是对第二段的辩证说明:耻于从师虽然已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但青年中尊师重道者毕竟大有人在,使人从不良的社会风气中看到了师道可复的希望。这样,就使得论证避免了绝对化,顾及到了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
29、,更增强了上文论证的严密性。总的说来,第一、三、四段同第二段都构成了正反论证关系,因而使文章形成了完整而缜密的结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写作论说文仅注意论点和论据还是不够的,还要注意论证的严密性,注意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五、拓展探究:仿照课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写一段话。写作示例:也许有的人生来就是与人争的,争的是名,是利,是片刻的虚荣,是永远的欺骗。苏东坡先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凭着满腹才学,争来了官职,争来了荣誉,争来了名声,争来了一帮子朋友。但当造化将它推向人生的低谷时,一切都化为乌有,“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争,反)至此,他方悟得“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于是他放弃了恃才傲世之气,放下了功名利禄之心,这才有了“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放,正)一个“放”字,将一道神秘的天光引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从此横空出世(结论)。六、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文。2.积累韩愈名句。(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