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附答案可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附答案可打印).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优教苑(一)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红色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田园变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他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
2、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鹭的特点?2.试把文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一句用一个成语代替,并说说这有什么好处? 3.作者为什么说黄昏低飞的白鹭是乡居生活的恩惠?4.作者为什么用“有韵的诗”而不用“铿锵的歌”来比喻白鹭? 5.试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本文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6.白鹭是美的,作者的语言更美。如果说白鹭是诗,那
3、么在你看来本文与哪种艺术形式接近?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1.从外在形态上,更主要的是从神态上表现白鹭的特点。2.淡妆浓抹总相宜。3.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4.有韵的诗,虽是在说白鹭柔婉清丽、秀美含蓄,其实也是在表现作者自己,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高洁之感,超凡脱俗之美。5“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表现作者自己有白鹭那种精神品质,有一身抱负,而被世人所遗忘。6.(1).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写出白鹭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以美感(2)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刻画出在小树绝顶,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高洁之感,超
4、凡脱俗之美。(二)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
5、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将下列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黑白长短 B、长白短黑C、长短白黑 D、黑短白长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鹭、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3、文章第五小节写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何在?为什么?(不超过50个字)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于6个字,
6、不超过10个字,包括10个字)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D、文章第四小节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的色彩。E、文章倒数第二小节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参考答案:1、C2、通过比较,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3、不同意。从文中“
7、可它真是望哨吗”的疑问中可看出。作者欣赏的就是白鹭这种没有任何目的的悠然自得的美。4、自然宁静悠然匀称和谐(能概括出意思类似的三个方面即可)5、CE(提示:C应为“由表及里”,E泛指所有的歌,不仅指其他鸟唱的歌)(三)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1、这个文段选自,作者是。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可贵() 立刻() 爱慕()3、用“”在文中画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4、文章把花生和 作比较,这样作比较
8、的用意是: 参考答案:1、落花生许地山2、珍贵立即 喜爱3、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4、桃子、石榴、苹果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四)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
9、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1. 这段话出自 。这篇文章以 为线索,依次写了 ,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 的道理,赞美 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 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 。3体会意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4.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用的人”指 “体面”指 整个句子的意思: 5. 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
10、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一写。参考答案:1.落花生 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做人 花生议花生人要做对人有好处的,默默奉献的人。2.朴实无华、默默奉献。3.爸爸告诫我们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要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贡献的品格,要做花生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4.有真才实学的人,指不求名利,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父亲借花生喻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要做对别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要做贪图名利、追求体面,光彩而不学无求的人。5.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贡献的普通劳动者,犹如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不令人羡慕,但他们切切实实为大家服务,例
11、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教师等,他们是默默为别人带去好处,为社会作贡献的人。(五)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kng kng)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zhng zhng),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hi hun)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可惜()开辟()居然()吩咐()2、从“居然”的意思是什么?你从这一词你体会到什么?3、妈妈让孩子们开荒地种花生是为了 。4、选择正
12、确的读音,打“”。参考答案:1、惋惜开垦竟然嘱咐2、“居然”的意思是出乎意料,表现出我们收获花生的意外和喜悦。3、满足孩子们爱吃花生的愿望。4、kngzhnghi(六)父亲说:“花生的好处(ch ch)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l l)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
13、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爱慕( )有用( )好处(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可贵()体面()爱慕( )3、父亲把花生和()、() 、()相比,说明花生没有 ,却具有。4、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B、父亲认为桃子、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5、画横线的句子是父亲说的话,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 的精神。6、
14、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 ,不要 的人。7、按要求改写句子。(1)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改为反问句)(2)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8、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9、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10、在当今竞争的社会里,你是想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呢?还是想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参考答案:1、厌恶没用坏处2、珍贵气派喜爱3、桃子石榴苹果外表美内心美4、C5、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6、有用的人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7、难道父亲的话没有深深地印
15、在我的心上吗?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8、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只讲体面,而要做有真正本领和内心世界美的人,并赞扬那些默默无闻,为人民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9、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如:清洁工人、农民、送报人、教师。10、我想做花生一样的人,我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美的人更难,但如若仍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做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七)桂花雨琦君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
16、但我除了记些名称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故乡靠海,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摇桂花
17、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桂花摇落以后,全
18、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果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
19、。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忧,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1第一段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_2为什么作者最喜欢桂花?_3“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说说这句话中的“浸”字好在哪?_4本文以“桂花雨”为咏叹对象,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参考答案:1介绍桂花的品种,并且与乡愁联系在一起,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意思对即可)2喜欢桂花的品格,喜欢桂花的
20、香气,喜欢“摇桂花”,喜欢吃桂花。(意思对即可)3“浸”形象地写出了香气之浓郁。(意思对即可)4寄寓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爱恋与深深的乡愁。(意思对即可)(八)搭石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才能过溪。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jin jin)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
21、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 sh)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ci chi)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 cu)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
22、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1用“”选择文中汉字的正确读音。2在“”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理所当然:_联结:_4什么是搭石?在文章中用“_”画一画。5用“”画出文章中的俗语,自己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_6文章中许多地方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找出来和同学交流一下。_参考答案:1正确读音:jinscic
23、hu2如果无论只要如果就3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4“略”5紧走搭石慢过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答案不唯一)6“略”(九)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对秦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秦王拒绝(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1.给文中画线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2.按要求改写句子。(1)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请他为赵王击
24、缶。改成直接叙述:(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拒绝 回绝2、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蔺相如说,秦王离他只有五步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拼了。3、蔺相如看到秦王侮辱赵王,他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所以逼秦王击缶。4、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人。(十)将相和选段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
25、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 诸位请想一想 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26、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1、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1)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 (2)请用“”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2、请把“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3、仿照“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这个句子的写法写一句话。 4、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5、读了本文段,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 参考答案:1.(1)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2)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2.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3.那个老人见了书本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似的.4.略。5. 蔺相如:顾全大局、大度宽容;廉颇:知错就改。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优教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