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各地2020-2021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各地2020-2021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doc(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三)阅读老山界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
2、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
3、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和第段写景观察点分别在山脚和山腰,景物描写暗示了山之高而陡。B. “奇观”指成千上万人手持火把在攀登,瑰丽、壮观,体现红军队伍庞大的气势。C. “一步一步”每步都要非常小心,表明红军战士的胆小慎微和行军速度之缓慢。D. 文章以生动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引领读者感受红军战士美丽的内心世界。11.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1)“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4、”“我们顶着天啦!”(从描写角度赏析) (2)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从修辞角度赏析) 12. 第段写景,作者除了调动听觉,还调动了哪两种感官来描写?分别写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没鞋就光着脚走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读初一时,由于交不起学费,被迫辍学。冒着料峭的春寒,他挤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为了解决温饱,他做过杂工、保安。为学厨艺,洗碗扫厕所,什么累干什么,最后却因一件小事被老板赶出了门。后来,他又去了一家面馆,每天穿着对襟衣衫,戴着瓜皮帽,有客来便吆喝一声。一来二去,也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有一次,一个熟客对他说:“我
5、觉得你的嗓音不错,表情也丰富,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去跟他学相声吧。”他当即答应下来。倒不是他有什么艺术天赋或抱负,而是他心里明白,做服务员一辈子都出不了头。拜了师,刚开始时,师父只让他在剧场里干些杂活。半年后,才让他正式学艺。半路出家,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但是,既然选择了,他决定不给自己留后路。“不试试,不努力往前走,怎么知道此路不通呢?”他暗自打气。为此,他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将传统相声名段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次,团里准备一场演出,开演前几天,一个师兄上不了场了。师父找到他,问他能不能上。他有些胆怯,但又很想试一试,于是点了点头,开始废寝忘食地背起段子来。一天,更深夜静,师父起夜,发现他屋子里
6、的灯仍亮着。推门一看,只见他还拿着本子,在灯下念念有词。师父也是练过苦功的,看着他熬红的双眼,听着有些沙哑的嗓音,心头一动,叮嘱他要劳逸结合。第二天,一包胖大海放在了他的桌子上。然而,就像过去的许多年一样,幸运之神依然没有降临到他头上。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初次登台的他还是演砸了。表情生硬,说话结巴,上场还没三分钟,就在一片嘘声中被人轰下了台。这下,可把整个社团的脸都丢尽了,几乎所有人都叫师父赶他走。在一片指责和咒骂声中,他像个犯了大错的孩子,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可是,师父却有自己的想法,看人,看的是心。师父问:“你愿不愿意留在这儿?”“愿意。”他抬起头来,巴巴地望着师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师父的
7、手往桌上一拍:“留下吧,就算你一辈子只能扫地,我也认了。”几年过去了,凭借一系列相声和影视作品,他红遍了全国,成了观众心中的开心果。他叫岳云鹏。当有记者挖出岳云鹏成名前的经历,问他是靠着什么信念,熬过那么多苦难和艰辛,闯出一条路来时,岳云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记者说起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次,我随母亲上山打柴。扛着重重的一捆柴走在崎岖的山道上,突然脚下一滑,摔倒了。脚上那只本就破烂不堪的鞋全破了,再也穿不上了。我坐在地上哭,已经走了很远的母亲听到哭声折返回来,看了看我,只说了一句话,鞋破了,你不会光着脚走吗?就是这句话,把我震醒了。是啊,哭有什么用,天上会掉下鞋子吗?那天,我就光着脚,咬着
8、牙,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此后,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总会想起母亲的那句话。没鞋,光着脚也要走就是这句话,支撑着我这个穷孩子一直走到今天。”如今,成为知名艺人的岳云鹏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给人们带去欢声笑语,更有无数粉丝的尖叫围堵。只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站在台上风光无限的他,脸上那阳光般的笑容,不过是苦难开出的花。(选自“文章在线阅读网”2020年10月)1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写他衣着传统、吆喝像模像样,为下文一熟客推荐他去学相声做铺垫。B. 第段运用倒叙,叙述他儿时的一件事,交代了他能熬过苦难和艰辛的原因。C. 文章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升华主旨,告诉人们成功是
9、苦难开出的花朵。D. 文章以第三人称叙写,更客观真实,且先不道出人名,设置悬念,激发兴趣。14. 文中详细叙述了岳云鹏第一次登台的经历,请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这件事。事情的起因:_;事情的经过:_;事情的结局:_。15.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1)他有些胆怯,但又很想试一试,于是点了点头,开始废寝忘食地背起段子来。(赏析加点词语)(2)他抬起头来,巴巴地望着师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赏析句子)16. 文中的师父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17. 文章标题一语双关,请结合全文说说它含义。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复活
10、半刀泥明前茶跟随半刀泥的传承人老万去淘古瓷片,绝对要早起。早春,凌晨五点半,东方的云彩上刚吐出一线深橘红,瓷器早市就开张了。老万竖起他的招风耳,守着摊贩将古瓷片从麻袋里倒出来的那一瞬间,在密集的哗哗声中,忽然,他耳朵上的茸毛竖起:“停,停一下!”摊贩住手,老万眼尖手快,从一堆瓷片中捡出好几片来,他摊开它们,一一询价,摊贩早就摸准了他的脾气,直接把猛地看上去没啥花样的两片捡出来,递到老万手上:“都晓得你搞半刀泥都着魔了,还跟我装。这样,480块钱一片,你要刻出好花样,给我留一个茶盏,我来买。”老万露出无奈的笑,付钱,背过身去却一脸的愉悦,开始边走边哼唱虞姬的唱词:“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他一边哼
11、唱,一边举起瓷片对着初升的太阳望。我终于瞧见了瓷片上暗藏的乾坤:瓷片对光一照,里面的虚实纹样都透了出来,果然有梅枝,有雀鸟,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老万说:“半刀泥技法的老祖宗,就是宋瓷,准确地说,就是这种南宋青白瓷。当年,匠人以刀作笔,在干燥后的素坯上刻画出一面深一面浅的凹面与线条,就像书法中的浓墨与枯墨一样,有深有浅,再施釉后高温烧成,这种刻法,让青白瓷对光一照,上头刻绘的莲花、竹叶、昆虫和小鸟,都好像是纸窗上的投影,既活灵活现,又像浮动在空虚中,好比月光下的幻影。我淘了几百片宋瓷,再也瞒不了人。摊贩们也敬重手艺人,给我时价打八折,让我买得痛快。”我不免好奇:“宋瓷倒出
12、来的声响与众不同?”老万说:“当然,就算与宋同时代的金,留下的瓷片倒出来也会哗哗作响,宋瓷细腻坚牢,倒出来是呯呯声,听音可辨,这就像生西瓜和熟西瓜的差别。”青白釉上的半刀泥工艺,原本早已失传,是老万的师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靠翻阅史料、捡拾残瓷,一个人悟出门道后慢慢恢复的,这门工艺的难处就是:要让青白瓷发出美玉才有的透光感,坯要极薄,刻刀要在极薄的坯体上游走雕刻,还要一刀下去,刻出深浅有别的凹面来,考验的不仅是审美与刻工,还有匠人控制紧张感的能力。“我跟师傅初学时,一拿起刻刀来就忍不住喉头咕咚咕咚作响,师傅说,一感觉到自己在咽口水,手上的劲就有可能使偏了,所以,心无旁骛很重要,你一心一意去感受
13、那些块面,那些线条,刻莲花时能闻到莲香,刻小虫时能感受到触须的弹动,能感受到秋虫的喜怒哀乐,你沉浸其中,就会忘了手上的刻刀有千钧重,忘了咽口水,你就逐渐上道了。”老万说。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二十年前,师傅带着小万,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看扎灯,观玉雕,玩剪纸,瞧得最多的竟是皮影戏。皮影人偶的戏服、冠冕、动作,透过暖暖的光线投射到屏幕上,忽然让小万看到了各种运刀的可能性:挑、剔、顿、挫、拉圆、捺方,露峰起笔、侧锋运笔、出锋收笔。看完皮影,再回去看宋代的残瓷,更是豁然开朗,连千百年前匠人运刀时,心中是畅快还是愁苦,都一目了然。二十年过去了,小万成了老万,也开始收徒弟。老万把
14、自己收藏的瓷片归了档,学着师傅的样儿,让徒弟观瓷片,写两个月的心得体会,再来跟他使刻刀。他两年前收了一位京都大学的老教授当徒弟。老万约他谈了三次,看了日本教授的书法作品,同意了。拜师当天,老教授对着比自己小九岁的老万平心静气行大礼,敬茶,老万挺直脊背,泰然地受了礼。他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受这份礼,而是代表所有掌握了半刀泥技术的工匠在受这份礼,包括那些在宋瓷片上留下清雅、自在、随性之刀笔,却已经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选自文汇笔会,有删改)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万竖起他的招风耳是为了能辨别出宋瓷的声响。B. 第段中的省略号在文中表示省略了哼唱的唱词。C.
15、老万自己悟出门道后,终于复活了半刀泥的工艺。D. 第段老万说的话点出了学习半刀泥工艺的要领。11. 根据下列时间提示,概括与老万有关的内容。二十年前,老万_;两年前,老万_;早春时节,老万_。12. 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1)第段中的加点词“乾坤”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品析文章第段中画线处对老万的语言描写的妙处。13. 第段写到:“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如何理解这句话。14. 老万、老万的师傅以及“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身上都有一种可贵的“匠人精神”,请结合本文简要谈谈你对“匠人精神”的理解。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
16、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妈妈,稻子熟了袁隆平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
17、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
18、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
19、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略有改动)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母亲出于疼爱孙子,尽管已
20、习惯繁华的都市生活,仍不顾年老来到偏僻的山村。B. 母亲在中秋节去世,袁隆平却没能见上她一面,是因为他工作繁忙、责任心强。C. 文章多个段落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气势,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D. 文章用第二人称“您”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又显得亲切自然。11. 第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2.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1)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赏析句子)(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修辞角度)13. 母亲对“我”的成长有哪些影响?请结合第段内容简要概括。)14. 文章为什么多
21、次重复“稻子熟了”?请结合全文,写出你的理解。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
22、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
23、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
24、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982年5月6日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描写紫藤萝花,从花瀑、花穗到花朵,既有整体感受,又有细部描摹。B. 段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出了紫藤萝花活泼热闹,充满童趣。C. 第段插叙了十多年前紫藤萝的稀零,与眼前紫藤萝的繁茂形成鲜明对比。D. 作者托物言志,借花的命运来表现人的生命历程,表达对人生的独特感受。11. 赏析下面句中的加点词。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12. 根据课文,说说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浪漫的母亲张亚凌我一直觉
25、得,母亲从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记得小时候,切面条时,母亲总会把我喊到案板前,问,凌娃,想吃啥样子的面条?我呢,歪着脖子仰着脸蛋,边瞎想边瞎说,母亲就按我说的样子来切: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我说啥她就切成啥样的。父亲总责怪母亲,说大人没大人样,你就跟着娃贪玩吧,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父亲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了我的参与我的瞎想瞎说,我才嬉戏般吃完没油水没菜的杂粮面条,还吃得有滋有味。用糜子面玉米面红薯面蒸馍馍时,母亲更民主。只要我们兄妹没事,就可以趴到案板上参与。洗干净的各种豆子就放在旁边,馍馍的形样随便捏,可以在里面放进自己喜欢的豆子。母亲只是强调说,自己捏的馍馍蒸熟后就是自己的了
26、,得吃完,不许耍赖的。已经说好了,我们就没有抱怨地吃着其实并不喜欢吃的各种馍馍。不过就因为有几粒豆子包在里面,且是自己包进去的,吃时的感觉就好多了。想想看,几个箅子上,东倒西歪着不同形样的馍馍,谁家会这么开明?只有浪漫的母亲才会想到用种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唤起孩子们的食欲。母亲的浪漫,当然不止这些。想想,吃个苹果都像过年一样隆重的年月,院子里的苹果树上结了多少苹果,都在母亲反反复复中数得清清楚楚,我们绝对没有机会偷吃的。摘苹果是母亲亲自做的事情。高处,母亲会站在梯子上小心地摘下来,绝不会不小心撞掉一个苹果的。不过,母亲每次都会留一个苹果在树上,说是给鸟雀的。树上是结了好些苹果,可一条巷子好歹
27、也二十几户人家,每家送两个,也留不下几个让我们吃。我们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的,我们不过是用苹果一种味儿,换来了很多味儿。呵呵,人都吃不饱,还给鸟雀留。一棵苹果树让我们吃到了许多味儿。这都是母亲的浪漫啊。记得那年我要外出求学了,母亲把我和父亲送到村口。我们准备走了,母亲又喊住了我,问,你把啥忘了?我想了一会儿,没想起什么。母亲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后面还挂着一个小绒球。母亲说,把家里大门的钥匙带上,我娃走得再远,都会觉得像在自家屋里一样散坦。父亲嘴角一撇,不屑道,凌儿都上大学了还和娃玩呀,我俩还得赶路呢。“想家了就看看钥匙,家门就推开了。”我和父亲已经走了老远,母亲还在叮咛。还别说,想家了,我就掏出
28、钥匙。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我一直觉得,给我钥匙是母亲做的最最浪漫的事。母亲真是个浪漫的女人,田地分到各家各户了。人家种庄稼,都磕着边种。母亲倒好,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只是图了好看不等熟好,就被路人摘了。在父亲嘟哝不合算时,母亲说了,咱看了芽儿拱出地面,看了叶子变宽变大,还看了多日的葵花盘;人家就图了个嘴快,还是咱划算。瞧瞧母亲,算得失都算得如此浪漫!说实在的,我成长的快乐得益于母亲的浪漫。也记得三十多年前去赶集的事。八分钱一碗香喷喷的踅面,娃娃们围着吃,大人们乐呵呵地看着,不吃也香。而我的母亲则是将我拉到书摊前,慷慨地给我两毛钱,并嘱咐
29、道,好好看。母亲信奉“嘴瘾一过就消化了,眼瘾一过就留心里了”,当别的母亲给自己孩子带回来吃的东西时,她给我带回来的多是本子、笔,或者书。三十多年前的关中农村,连吃饭都是问题,母亲却给我定了一本少年阅读的杂志。巷子里别的女人不理解我的母亲,说她“不会过日子”,可我知道,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我喜欢母亲身上的那股浪漫,我今天之所以喜欢写作,多半是继承了她的浪漫吧。我更想把它作为一种财富,让孩子传承!注释:箅子:用以蒸焖食物的炊具。踅面:陕西合阳独有的传统特色面食。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题中的“浪漫”既是组织材料的线索,又暗示主人
30、公的精神品质。B. 对于苹果,母亲之前视若珍宝与后来慷慨分享这两种行为是矛盾的。C. 第段加点词“已经”“还”是为了表现母亲急于解除父亲误会。D. 文章通过“父亲”“大人们”“别的母亲”的言行反衬母亲的浪漫。14. 文章叙述了母亲多件浪漫的事,概括其中的两件事。(1)(2)15. 按要求赏析。(1)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从描写角度赏析)(2)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理解句子含义)16. 文章结尾说“我”更想把母亲的“浪漫”作为一种“财富”。请联系全文说说这种“财富”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福建省泉州市20
31、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阅读因你而更美,让我们去感受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因你而更美李江“坚持一下,习惯了就好了”已经上过很多次高原的班长从背囊里取出大衣,盖在了我的身上。翻越麻扎达坂时,随着海拔逐渐升高,高原反应也随之而来,我头痛难忍、恶心欲吐。睁开眼睛,我却看见同行的战友们都安安静静地靠在车厢板上,像一座座雕塑般齐刷刷地看着车外。顺着他们看的方向望去,云很低,阳光洒在上面,在山坡上遮挡出一块块阴影。路缠绕着远处的山,山又连着更远处的山,路边闪过一个个硕大的滚石和看不清字的路碑车队从新疆叶城出发,沿国道一路向南,我和
32、战友们坐在运输车里,透过车厢板张望着车外的风景。直到车外的山渐渐变了颜色,戈壁滩上的风吹得越来越劲,对讲机里传来领导提醒我们加衣服的声音时,我知道,更严峻的高原征途开始了。下了达坂,车队在山下简单休整,我站在群山争艳的山脚下抬眼远望,云雾缭绕在千年积雪的山顶上,宛如一位圣洁美丽的仙女正凝眸微笑。风从山间吹过,裹挟着雪莲花的味道。我似乎听见一曲曲藏歌悠扬,如一片片花瓣飘落在水面上。“真美啊!”我兴奋地对班长说。“相信我,它会因你而更美!”说罢,班长笑了。在海拔4000多米的兵站过夜的那个晚上,我因为高原反应久久难以入睡。“睡不着就吸点氧吧。”班长说。“不用了,忍一忍吧。”“给你讲讲高原的故事吧。
33、”班长起身倒了杯水,说起了曾经发生在国防施工期间的故事。多年前,单位担负国防施工任务,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生命禁区”作业,战士们在物资匮乏、高寒缺氧的条件下,风餐露宿、攻坚克难,有些年轻的战友因此长眠在了雪域高原。原营长刘克勇,带领官兵奋战在施工一线,最终倒在施工现场,献出了自己年仅36岁的宝贵生命。当300公斤模板掉落的瞬间,年仅18岁的战士张豪,奋力推开身边的战友,自己却不幸被模板砸中,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8岁班长沉默了片刻,又说,高原虽然缺氧,但不缺精神。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加上施工任务紧,战士们往往累得吃不下饭,于是大家就自发组织吃饭比赛。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大家都抢着往前冲。而面对
34、进退走留,战士们更多的是选择留在施工点,他们说:“走了,就看不到工程竣工了。”冬去春来,8年高原铸剑,全团官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荣获“詹天佑”奖并荣立集体一等功。“高原真的很美。”说罢班长低下头,就这么静静地坐着。银白色的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地上。朦胧中我仿佛看见国防工程竣工的那一天,班长笑得像个孩子,他和战友们兴奋地跳跃着、拥抱着,欢呼声响彻了整个雪域高原那一晚,我失眠了,我想我终将真正明白班长的那句话:相信我,它会因你而更美。(选自解放军报,有改动)小明批注 A:“多次”表明班长对高原的熟悉,对塑造班长的形象起到强化作用。(1)画波浪线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小明批注B:“
35、车外的山渐渐变了颜色”“风吹得越来越劲”“领导提醒我们加衣服”等,通过不同方式直接表现高原环境的恶劣。小明批注 C:画横线句与紫藤萝瀑布中“这里除了光彩, 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一样,多感官互通,增强了语言表现力。(2)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上高原的途中,“我”的感受几经变化,请你简要概括这一变化过程。(4)“它会因你而更美”,“我”真正明白了。你明白了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吧。小明批注 D:结尾与标题形成呼应,使文章显得很完整。 任务一:12. 小明对文章做的A、B、C、D 四处批注,理解不正确的一处是( )A. AB. BC.
36、 CD. D任务二:13. (1)-(4)题是小明对文章不理解的地方,请你帮助小明解决。四、读科幻探险,纵想象之翼科幻探险,是对自身挑战,也是人类对未来大胆想象的展示。阅读带上她的眼睛(节选),完成题目。“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但在飞船航行15小时40分钟时,警报出现了。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飞船显然误入了地核区域。“落日六号”立刻紧急转向,企图冲出这个危险区域。当飞船在远大于设计密度和设计压力的液态铁镍中转向时,发动机与主舱结合
37、部断裂,失去发动机的飞船在地层中失去了动力,“落日六号”在液态的地核物质中向地心沉下去。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 20 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讯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联系。在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仿佛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
38、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 6300 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讯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
39、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节选自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14.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40、第段详写“落日六号”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区域,向地心沉下去的经过。B. 第段写飞船失事一年以后,航行组仍不断把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C. 第段写中微子传感眼镜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途中,能量就耗尽。D. 选文叙述了“落日六号”失事,小姑娘永困地心却坚持努力工作的故事。15.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中,大自然的严酷和人的弱小形成鲜明的对比。B. 第段刻画了小姑娘积极乐观、不怕牺牲的感人形象。C. 选文用看似平实的语言表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情怀。D. 选文主人公是“我”,“我”是叙事者又是行动参与者。16. 选文是如何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1、。福建省龙岩市五县(市、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丁香结宗璞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白映进窗来,
42、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
43、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丁香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写出丁香生机勃勃、惹人喜爱的特点。B.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和本文的文风相似,都是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文章的
44、结尾都有对生命的感喟。C. 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文章分别从嗅觉、触觉去描写丁香花,映衬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D. 文章通过描写丁香花的形象,寄托了人生的理念、志趣,一改前人笔下丁香忧郁的形象,以开阔的胸襟为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11.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城里的丁香花、_、_、雨中丁香花”四幅画面,各具特色。调动感官,多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形状、_、_。12.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13. 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
45、面小题。从心所欲不逾矩莫言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不但字好,词
46、也好。众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坐上席。有一年,我这位先祖,去青州为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个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是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后,终于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我先祖道:“上什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写字了。”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风韵、气势、大小的统一性?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靠死了!”“靠”字是我故乡土语,大意是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了,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么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通过我父亲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笔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段“因衣衫破旧,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