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单元素养检测(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同步练习(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单元素养检测(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同步练习(教师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单元素养检测(三)(第三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20浙江高考)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解析】选B。两宋时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瓦解,“更为开放”,突破了空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全天候”经营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故选B;A只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排除A;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材料反映出原有“市”的管理没有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因此须要突破原有限制,排除D。【补偿训练】唐政府规定:市场上的商品分三等定价,每旬估价一次,每年八月商人都需要到官府校正度量衡;手工业者制造的器物要按官方规定,刻上姓名才可出售;纺织品要合乎质量和尺寸要求。材料说明唐代()A.用法规来维护市场秩序B.贸易受时间空间限制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低下D.国家垄断了商业经营【解析】选A。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政府对工商业活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说明唐代用法规来维护市场秩序,因此A正确。B、C材料并未体现;D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活动被严格要求,说明私商仍然存在,国家并未垄断商业经营。故
3、正确答案为A。2.(2020全国卷)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解析】选B。结合图文信息可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货币得到发展的共同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因此商品交换是其发展的内在原因,B正确。三类货币中商周时期使用的是贝壳,A错误,排除;货币的形制能够反映文化特色和不同时代的审美,但其主要决定点应是其实用性而不应为是否美观,C错误,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货币、尤其是金属货币得到较快发展,此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D错误。3.(2021丹东高二检测)下表为明代经济发展简表(节选)。这可
4、以用来说明当时()史料出处明中叶以后“夏税一概征银,实起于隆庆中”赵翼陔余丛考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胡我琨钱通A.白银的货币地位被政府认可B.赋役征银加重了百姓负担C.银贵钱贱成为社会普遍现象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解析】选A。根据简表可知,明中叶以后在征税、买卖当中,白银已经成为官府确定的主流货币,这表明白银的货币地位被政府认可,选择A;简表只是叙述了“夏税一概征银”这一现象,没有反映其影响,排除B;银贵钱贱是指银两与制钱并行流通下,银与钱在流通中的比价失衡,导致人民手中的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材料并未体现银两与制钱的
5、比价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商业态度的变化,排除D。4.(2021大连高二检测)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A. 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B. 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C. 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D. 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解析】选B。由题目中的信息“若到六月(租价)不了罚”“若不得田佃者罚”即可选出B;题目中只涉及敦煌地区的土地租佃,排除A;均田制彻底废弃于唐代中后期,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初期”不符,排除C;汉朝时期,农耕经济即在全国推广,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不符,排除D。5.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示意图。
6、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三次英荷战争的影响B.圈地运动的开展C.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D.世界市场的拓展【解析】选D。图片数据反映了1500年到1700年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大量增加,当时欧洲列强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故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大量增加,故D正确;A、B与材料无关,故A、B错误;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错误。【补偿训练】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主要说明()A.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内燃机的运用使得交通运输条件大为
7、改善C.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D.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解析】选C。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世界贸易进一步发展,材料“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说明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故C正确。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B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革新的原因;D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 (2021菏泽高二检测)如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解析】选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在1670年达到顶峰,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以后,荷兰逐渐衰落
8、,故选B;西班牙主要在16世纪强盛,排除A;所代表的国家一直在增长,且在18世纪超过了荷兰,据所学可知所代表的国家应是英国,在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排除C;所代表的国家发展趋势和英国相一致,但速度相对较慢,可知这是法国,排除D。【补偿训练】据统计,英国在1700年至1851年,制成品在进口商品中的比例从28.4%下降到4.9%,原料从45%上升到58.2%,1831年曾高达70.4%,食品从26.6%上升到36.9%。英国进口商品结构出现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A.工业革命开展带来的客观影响B.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更多的原料C.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日益饱和D.圈地运动造成农
9、业生产持续下降【解析】选A。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从1700年到1851年,英国原材料和食品进口比例上升,制成品进口比例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故选A;此时的英国已经渡过了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的阶段,故排除B、D;国内市场日益饱和的结论无从体现,故排除C。7.(2021泰安高二检测)下表是“1870-1900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的相关数据,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年代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1870年2445.51880年3668.811890年
10、4994.21900年68118.2A.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加强B.资本主义各国代议制得到巩固C.英国占据了世界工厂的地位D.欧美各国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解析】选A。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该时段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均不断增加,说明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资本主义代议制得到巩固的结论,B错误;材料没有突显英国的贸易地位,C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普遍推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错误。8.(2021盘锦高二检测)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
11、.A=EB.B=HC.B=GD.D=H【解析】选B。结合题干,由数据及所学史实可推断出C是斯大林时期,G是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在经济所有制形式方面是一样的,都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结合示意图可知B阶段是新经济政策,H阶段是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B正确;A阶段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公有制为主,E为新民主主义阶段,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A错误;B阶段为新经济政策,多种经济形式并存,G是单一公有制,C错误;D阶段苏联经济改革走向停滞,而中国经济全面开放,迅速发展,D错误。9.下图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曲线图,当“滞胀时期”来临后,各国采取的
12、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是()A.自由竞争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D.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自由竞争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材料中滞胀时期不符,故A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罗斯福新政之后,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滞胀时期不符,故B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以后,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出现了一种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故C正确;“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中滞胀时期不符,故D错误。10.如图所示,贸易战没有赢
13、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挥舞贸易关税大棒,最终必然反噬自身。之所以说特朗普的贸易战难以达到目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美国缺乏盟友支持 C.全球化进一步发展D.中国强有力的反制【解析】选C。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是逆潮流而动,它只能增加世界经济的混乱和不确定性,也会给挑起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困难,C符合题意;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实力依然强大,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缺乏盟友支持的信息,B不符合题意;D是重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11.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世界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变化,从中
14、可以推知()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C.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D.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选D。图示反映了初级产品比重不断减少,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体现了技术革命导致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故D正确。国际贸易比重的变化不能说明经济的不平衡,故A错误;图示没有涉及国际组织,故B错误;C反映了初级产品的变化,但没有体现制成品的变化,表述不全面,故C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6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引自美房
15、龙著,马晗、治梅译房龙地理材料二荷兰、英国部分历史事件表国家事件荷兰1602年建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亚洲贸易17世纪控制了波罗的海和印度、美洲的贸易,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续表国家事件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殖民扩张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打开“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的重大事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交往的影响。(1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发展的因素。(10分)【解析】第(
16、1)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打开“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的重大事件是新航路开辟。关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经济交往的影响可以从世界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表格信息“1602年建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亚洲贸易”可归纳为殖民掠夺;“17世纪中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可归纳为殖民扩张;“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可归纳为殖民战争;“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可归纳为殖民贸易。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影响:推进了世界性的贸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因素:殖民扩张;殖民掠夺;殖民战争;殖民贸易。【备选习题】1.(26分)从大航海时
17、代到互联网时代,贸易战关系着国家的命运。阅读材料,完成要求。2021世纪初美欧历次贸易战时期发生背景相关行业相关举措贸易战结果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期众多行业提高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并没有阻止大萧条的来临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带来经济“滞胀”农产品、钢铁在关税总协定的框架下通过“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等合法途径来变相提高进口关税税率第三方市场受损,双方贸易状况改善,财政赤字明显上升20世纪90年代美欧多国经济下行公共采购领域规定商品自产比例限制及自产商品的采购优先权,丰富了贸易战的策略美国损失显著低于欧盟续表时期发生背景相关行业相关举措贸易战结果21世纪初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钢铁根据国内贸易法条
18、款进行调查后制裁、提高关税税率、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向WTO申诉等欧盟、亚洲钢铁行业受损显著,美国钢铁行业受益摘编自西欧与美日之间贸易战的新发展请根据材料,探讨对“贸易战”的基本认识,并选取历史上任意一次贸易战加以论述。(要求:至少明确两点认识,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解析】认识:根据“发生背景”可得出贸易战一般是在经济遇到危机的状况下爆发,根据“相关举措”可得出,贸易战是国家通过建立关税壁垒等措施,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史实论述:可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为例,从贸易战的背景、各国的应对措施和结果三
19、个方面阐述说明。结论:可从贸易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和维护贸易的正常秩序的角度分析得出结论。答案:示例认识:贸易战又称“商战”,一般是在经济遇到危机的状况下爆发,国家通过建立关税壁垒等措施,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写出两点要素即可)史实论述: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为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供需矛盾尖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转嫁危机,纷纷提高关税税率,同时实行货币贬值,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但最终贸易战并没有使欧美逃脱经济大萧条的冲击,相反全球贸易大幅度衰退。同时
20、贸易战也使各国关系紧张矛盾加剧,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需要从背景、措施、结果三方面说明)结论:贸易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反而会加剧经济困境。因此保护自由贸易,维护贸易的正常秩序,才能实现互利共赢。2.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析】选B。A的重心体现在了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这与题干主旨不符,且结合中国古代绘画的相关知识可知,明代以前的中国传统绘画中已出现了动物类题材;从题干可以看出,朝臣用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来解释朝贡的奇珍异兽,“麒麟”体现了中国文化观念,就是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B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明成祖时期为防止东南沿海一带百姓与倭寇相勾结,继续实行海禁政策,故C说法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的结论,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