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性代谢综合征治疗_老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性代谢综合征治疗_老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特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肥胖性代谢综合征治疗_老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治特点 摘 要:老年头谢综合征以肝肾阴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肝郁脾虚为关键病理环节,中医学讲究整体观和辨证施治,运用治未病的思想,在防治本病方面显示出肯定的优势。 关键词:老年头谢综合征老年人辨证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839-02 代谢综合征(metablic syndrome,MS)又称为X综合征或胰岛素反抗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整受损、高血压、血脂异样为主要内涵,以胰岛素反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
2、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峻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更,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急剧上升,由MS导致的心脑血管损害也明显增多。目前现代医学对M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治疗。中医学讲究整体观,通过异病同治的方法对老年MS进行辨证论治,显示出肯定的优势。 1 病证特点 1.1 肝郁脾虚 肝脾功能不调,多导致气机紊乱,就会发生代谢异样。若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及膏梁厚味,损伤脾胃;或情志激烈使肝失疏泄,肝失条达,水谷精微无以正化,津液输布及代谢减弱,液从浊化,凝合成痰,酿成脂膏。肝郁脾虚,痰浊内盛,浸淫脉道,血行不畅而成瘀,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导致气机升降失常
3、,气化功能紊乱,又进一步加重肝脾异样及各脏腑间的功能失常,发生代谢功能紊乱。 现代医学认为2,3,人在发怒及精神高度惊慌时可引起内源性儿茶酚胺增高,导致高血压、高血脂。抑郁使皮质醇、生长激素分泌亢进,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促使糖异生使血糖上升,同时水钠潴留也可使血压上升;焦虑还可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使升糖激素水平增加,造成血糖上升。在生活方式方面,MS以肥胖者及脑力劳动者多见,多缺少运动,肝藏血,有调整血量的作用,活动后肝脏排出血液,使四周循环血流量增多,若缺少运动,气血运行受到限制,肝脏调整血液功能随之减弱,使肝疏泄功能下降,肝细胞消退或削减有害物质实力下降,从而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老年人
4、久坐少动,能量消耗明显不足,人体的代谢产物未能刚好有效清除,潴留于体内,日积月累而成病源。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肝有自衰的现象,肝疏泄功能减退,气化功能减弱,引起一系列代谢失常。因此,可以认为肝郁脾虚是老年MS发病的关键病理环节。 1.2 肝肾不足 肾藏精 肝藏血 精血同源即肝肾同源,随着年龄的增加,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肝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妄动化火,也可下劫肾阴,又可造成肾阴不足,终致肝肾阴虚。 老年MS中多种病证与肝肾阴虚亲密相关4。如老年高血压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虚中夹实,本虚多肝肾阴虚,标实多为肝阳上亢,阳亢则化火、生风、动痰
5、、致瘀。老年糖尿病病机主要责之苍老所致气阴不足,日久阴损及阳,标实为燥热、血瘀,病变的脏腑以肾为关键,仁斋直指方消渴说:“肾水不竭,安有所消渴哉。”盖老人天癸已竭,肾精亏虚,阴血化源不足,必致肾阴虚,肾阴虚乃五脏阴虚之本,阴虚内热消烁津液,津不上承则发为消渴。因此,老年MS多以肝肾阴虚为其本。 1.3 痰瘀互结 痰为津凝,津液是滋养人体的水液,水液代谢障碍,停滞则为痰。瘀为血滞、血凝,即血脉运行不畅或停滞凝聚形成瘀血。津血同源,二者皆属阴精,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具有滋润、养分作用,生理状况下无痰、无瘀。痰浊、血瘀均为有形之邪,停滞于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津液输布、排泄,故痰可
6、生瘀,瘀可生痰,二者互为因果,痰瘀胶着,恶性循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各种代谢失衡,最终导致MS。故言痰瘀为老年MS的重要发病因素。 痰湿的本质是指在人体生理过程或病理改变过程中,应当排出体外而未排出,在体内积累起来的代谢产物或病理产物;以及虽属于正常范畴,但过量蓄积的物质5。痰湿既是病理产物,生成之后又可作为致病因素,渗透到机体的各个脏腑、经络,引发多种病变。“百病多为痰作祟”,“痰为百病之母”,景岳全书杂症谟痰饮说“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这与MS所引起的糖、脂、血压等多项指标的异样,及其最终所致心脑血管、肾脏等多器官的损害是相一样的。作为生理物质的胰岛素和瘦素一旦超出了
7、正常范畴,过量蓄积起来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引起胰岛素反抗和瘦素反抗。刘敏6认为,胰岛素是阴物,表现为寒凉之性;痰饮湿浊均为阴邪,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胰岛素过多,因而胰岛素反抗程度最为严峻。李惠林等7探讨发觉痰湿内蕴组的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高于非痰湿内蕴组,说明血清瘦素、胰岛素、HOMAIR与痰饮湿浊有相关性,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越高,积聚越多,机体痰湿积聚越甚,胰岛素反抗程度亦越重。 过食肥甘厚味而静坐少动,热量摄入多消耗少,养分过剩,使过多的肥甘厚味得不到正常的运化转输,转化为痰、湿、浊、脂积累体内。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无以运化和布散水谷精微,水湿津液代谢障碍;精神惊慌导致肝失疏
8、泄,日久气滞血瘀,是产生痰浊瘀血的根本,形成肝郁脾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的病理因素,使精微物质不能正常利用,导致腹型肥胖、血糖上升、高胰岛素血症、血脂代谢紊乱等MS的出现。柴可夫8等结合IR的临床表现如中心型肥胖、血压上升、糖耐量下降、高胰岛素血症、血脂紊乱、纤溶活性异样等,按中医辨证多属于“痰瘀”范畴,认为IR的形成是痰瘀的实质,痰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流窜经络肌肤,无处不到而形成MS。血证论分析到:“痰亦可化为瘀”,“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可见,痰阻则血难行,血凝则痰易生。痰乃津液之变,瘀乃血液凝滞,由于津血同源,所以痰、瘀不仅可以相互转化,因痰致瘀,或因瘀成痰,互为因果,相互渗透,相互
9、搏结。李庆生9认为不论何种缘由发病,病至MS阶段,均易出现痰湿内蕴、瘀血阻滞之痰瘀互结。 2 治未病思想的运用 中医对于老年病的防治,有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其中最主要的有中医“治未病”理论,素问四气调神论篇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探讨表明,对MS患者提倡早期干预,可减轻或延缓胰岛素反抗的发生和发展,人们对于本病的防治观已经从单纯的降糖、调血脂转向以防治心脑血管事务为中心的多种危急因素。王文健教授10认为,这一防治理念的转变为中西医结合开拓了广袤天地,若从单纯降血糖、调血脂或降血压的效果
10、来分析,中药作用相对较弱,起效较慢,但中药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爱护、脂代谢调整、血凝纤溶系统的功能改善、微血管病变的治疗、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乃至对糖代谢某些环节的作用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辨证结合辨病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王教授依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结合其气化障碍、不运不化的中医病理机制,创立了攻补兼施的益气散聚汤,用于治疗早期MS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理论虽无“代谢综合征”一词,但其临床表现特点可见于消渴、脘痞、胸痹、眩晕、头痛、湿阻、肥满等病证。MS是全身性、多系统的疾病,涉及脏腑、气血、津液、阴阳,产生热、湿、痰、瘀等多种病理产物,
11、病位主要在脾、肝、肾三脏。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水,在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如饮食不节、久卧少动、忧思劳倦等与禀赋体质因素共同作用,常可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失蒸化,可引起机体气血津液输布、运化失常,以致气滞、痰阻、血瘀而发为本病。痰湿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能成为致病因素,进一步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脏腑气血阴阳虚损,痰湿瘀血阻滞,终致虚实夹杂的MS。因此,运用疏肝活血化痰的方法治疗老年MS,常可获得满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浩祥,李赛美.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规律及加味桃核承气汤干预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高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
12、2 谢淑芸,霍艳明.试述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J.中华好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3):1187. 3 陈广峰,郭宏敏.代谢综合征整体观治疗初探J.陕西中医,2006,27(11):1398. 4 郭宏敏.老年头谢综合征中医临床辨治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9,41(8): 12-13. 5 乔振刚,韩冠先.好用中医痰病证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9. 6 刘敏.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反抗的中医实质初探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4,2(1):14-16. 7 李惠林,张志玲,李增英等.代谢综合征患者痰湿内蕴证与现代医学指标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07,48(12):1108-1110. 8 柴可夫,王亚丽.从痰疲论治胰岛素反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9):542-543. 9 李庆生.诊治代谢综合征应重视痰疲互结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9(2):6-9. 10 刘毅.王文健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综合征的阅历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