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佛教_空_义解析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40219578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佛教_空_义解析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佛教_空_义解析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佛教_空_义解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佛教_空_义解析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年第 6 期JOURNALOF RENMINUN IV ERSIT Y OF CHINANo.6 2003收稿日期2003210208作者简介方立天(1933-),浙江永康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佛学和中国哲学。佛教“空”义解析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系、宗教学系,北京100872)摘 要 “空”是佛教哲学的根本概念和核心范畴,也是佛教义理的最高范畴。在佛教“空”义演变的历史中,一些佛教学者对空的义理进行了不同的区分,其中以十八空最为著名,也最为重要。十八空说是对空的义理的系统分类和全面总结。佛教尤其是大乘空宗的“空”义具有多重内涵,具体可以从

2、空性、空理、空境和空观四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在佛教的“空”论体系中,交织着诡辩与真理、糟粕与精华、偏见与智慧,“空”论在人类思辨认识史上实是独具华彩的篇章。关键词 佛教;空;空性;空理;空境;空观中图分类号 B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25420(2003)062 0055 207“空”是佛教哲学的根本概念和核心范畴,也是佛教义理的最高范畴。“空”因适应佛教人生归宿学说解脱论的需要而成为佛教哲学的第一个关键词。谈空说有,亦即空与有、自性与空性、无常与有常、无我与有我等关系,成为佛教哲学探讨、论辩的中心问题。在佛教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空”成为佛教徒从种种束缚、烦恼、痛苦乃至

3、生死中解脱出来的主导观念。佛教因倡导以观照空理、证悟空性而趋入涅之门,号称“空门”。诸佛被尊为“空王”。众生归命佛法,归依佛教,谓为遁入“空门”。入佛门出家者,被称为“空门子”。在大量的佛教经典里,不同派别对“空”的含义各有不同理解,彼此纷争,相互批判,反复论辩,致使“空”义的内涵极为复杂多样,产生了诸如我法俱有、人空法有、人空法空、假名性空、识有境空、非有非空、亦有亦空、真空妙有等等论说,真可谓众说纷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空”论体系。面对人类和宇宙万物的客观存在,有人包括一些佛教学者对佛教各派各宗的“空”论产生了种种理论疑难和困惑,例如:由各种原因、条件和合而成的真真切切、确确凿凿的事物为什

4、么是假有,而不是真有?为什么说事物是性空,而不是性实?如果说人是空,那么轮回主体是否存在?轮回又有什么意义?否定了人的真实存在,怎么能肯定业力的作用?契入涅境界的主体又是什么?一切众生本性空寂,为什么又有“如来藏”、“佛性”?而且“如来藏”和“佛性”还是本有的呢?除此之外,佛教讲空,是否会否定人们追求现世福祉的努力呢?会不会由于说空而导致对邪恶认识不够,对善良肯定不足,并产生负面的作用呢?诸如此类。可以说,佛教最富思辨色彩的“空”义哲学,就是为了回答、消解这些矛盾、疑难而展开的。55?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5、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6 页 -佛教的“空”论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产生异议,被指斥为虚无主义。这种指斥虽有一定的根据,但实际上,“空”论是和佛教的理想归宿、修持方法等紧密联系着的,是有丰富的实质内容的。就“空”论的思想主流而言,既非实有主义,也非虚无主义,而是一种不能简单地以有或无论之的价值哲学理论。佛教的“空”论是对人类通常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挑战与反动,这一方面使它陷入背离常识的片面、局限乃至谬误,另一方面也使它具有超越常识的见解、判断乃至超凡的智慧。可以这么说,在佛教的“空”论体系中

6、,交织着诡辩与真理、糟粕与精华、偏见与智慧,“空”论在人类思辨认识史上实是独具华彩的篇章。对于佛教史上“空”思想的复杂演化过程,笔者将有专文论述。本文试图透过丰富的历史资料,集中解析“空”概念的类别与内涵,特别强调佛教的“空”义可从空性、空理、空境和空观四个方面予以把握,并对佛教的“空”义学说给予总体评价。一、“空”义的类别在佛教“空”义演变的历史中,一些佛教学者对空的义理进行了不同的区分,有二空、三空、四空,直至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等多种分类,而其中以十八空最为著名,也最为重要。十八空初由大乘般若空宗的重要经典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提出,后龙树的大智度论做了集中的诠释和发挥。空的义理是般若经系

7、统的根本思想。十八空说是在佛教内部围绕空有问题的理论斗争中形成的,是对空的义理的系统分类和全面总结。下面,我们就以般若经系统的十八空说为中心来论述佛教“空”义的类别。对于为什么讲十八空,龙树解释说:“若略说则事不周,若广说则事繁。譬如服药,少则病不除,多则增其患。应病投药,令不增加,则能愈病。空亦如是,若佛但说一空,则不能破种种邪见及诸烦恼;若随种种邪见说空,空则过多。人爱著空相,堕在断灭。说十八空,正得其中。善恶之法皆有定数。以十八种法中破著故,说有十八空。”这是说,讲十八空,一是从法(对象)上讲,法的分位是有定数的,说十八空与法的定数相应;二是从对治众生的邪见上讲,说太少不好,说太多也不好

8、,而说十八空,不简不繁,应病投药,适得其中。十八空的具体内容是:(1)内空。“内”指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也称内法。内空即认识器官空无自性。(2)外空。“外”指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处”,也称外法。外空即认识对象(境界)空无自性。(3)内外空。合内法空与外法空为内外空。(4)空空。内外法空即一切法空,此空亦属假说名言,对此“空”概念也不应执著,应当空却。(5)大空。十方世界本无固定方位,是空,也即宇宙空间是空无自性的。(6)第一义空。“第一义”指诸法实相。诸法实相空无自性,不能执著,为第一义空。(7)有为空。种种因缘和合之法与因缘之法都无自性,故空。(8)无为空。无为法无因缘

9、,有为法与无为法相互依存,无为法是通过有为法的否定来实现的,由此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此无为法指涅,无为空就是涅空。(9)毕竟空。有为空无为空,一切法毕竟无有遗余,皆不可得,名毕竟空。(10)无始空。一切法皆无有始,然无始也是假名,执著无始也是一种邪见,应当破除,是为无始空。此是破除对有始与无始的时间观念的执著。(11)散空。诸法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因缘条件离散,则空无所有。(12)性空。“性”指自性、法性,是不待因缘而自有的,而诸法都从因缘生,是故自性不可得,法性不可得,为性空。(13)自相空。此指诸法的总相与别相均空。(14)诸法空。诸法既无自性,又无自相,也即一切法空。(15)不可得空。

10、诸法因缘和合而成,无自性空,故实无可得,是为不可得空。(16)无法空。诸法终归灭无,无法可得,故为空。(17)有法空。诸法因缘和合而有,为有法;然有非实有,是名有法空。(18)无法有法空。无法与有法,两者俱空,故名。以上所讲十八空,是大乘空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复地论述空的各种含义、形态,其间的组织排列既有交叉性,也有逻辑性。按顺序来说,“内空”、“外空”、“内外空”是破主体和客体的实有观,是以空破有。“空空”是破执著以上空的空见。前三种空是破因缘和合的有为法。“大空”是破空间的自性,破无为法。“第一义空”是破诸法的实相。随后是概括为“有为空”和“无为空”,并归结为“毕竟空”。七、八、九三

11、种空都带有总括的性65?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6 页 -质。此后第十至第十五种空是从时间、生灭、自性、相状等视角去阐发空义,并总结为“诸法空”,“不可得空”。最后三种空是再次从生灭有无的角度提出“无法空”和“有法空”,并合为“无法有法空”。可见,大乘空宗对诸法实有自性的破除是全面的、系统的、彻底的。十八空又可大别为两类:一类是破除众生主观执著而讲的空,有“空空”、“大空”、“无始空”

12、;另一类是破除诸法实有而讲的空,除了以上三种空,其他十五种空均可归于此类。大乘空宗破除诸法实有主要从内与外、性与相、有为与无为、生与灭(有与无)八个方面来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性与相两个方面,性空与相空实可概括第二类所讲的各种空。性相相对,相由性摄,性空不仅可以统摄相空,也可统摄其他十三种空。由此又可说,诸法的十五种空都可归结为性空,性空是大乘空宗十八空说的核心。二、“空”义的内涵在论述佛教“空”义的演变与类别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揭示佛教尤其是大乘空宗的“空”义的内涵。中论卷四 观四谛品 有颂云:“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就是说,若不知道空的多重含义,就会产生疑难、苦恼

13、。颂文所讲空的多重含义是:空的本身;空的因缘,即为什么要讲空,或者说讲空是为什么;空义,此指空的意义,包含空的境界和空的用处两层意思。由此颂文“空”义的内涵可以扩展为四个层面,即空性、空理、空境和空观,以下分述之。11 空性在佛教史上,佛教各派对空的诠释各有不同,就其影响来说,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乘空宗的“空”说。如上所述,大乘空宗有十八空之说,内容丰富复杂,而就其核心内容来说,“空”主要是指“空性”而言。所谓空性,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也就是既无主宰性(不自在),也无实体性(无实在不变的体性),现象当体即空。诸法无有自性的“空”,更切实地说,诸法“空性”被认为是诸法的共同

14、实相,共同的真实,共同的本质,这也就涉及我们现在所说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可以说在佛教尤其是中观学派看来,世界万物都统一于空性。大乘空宗又强调,空绝不离开有,空并非虚无。诸法虽然自性空,但是由因缘条件产生的非实在的现象即“假有”(幻有)是存在的。性空与假有不能分离,两者是诸法的一体两面。又如中论 卷四的名句“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既是对构成诸法的恒久的实体的否定,也是对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无常变化的非实在的假有现象的肯定。空性说,可以说是佛教的根本观念,包含了丰富的理论思维,其荦荦大者有:关系论。佛教讲“众因缘生法”、“法不孤起”,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的、独立

15、的存在,而是和其他事物互为因果、互相依待的。如人是“五蕴”和合而成,山河大地是“四大”和合而成。这是说,缘起论是一种关系论,认为人和万物都是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关系,并不是独自本有的实体,也就是说都是空的。过程论。由因缘条件产生的人和万物,只要某一因素发生一点变化,与其相连的其他因素也就随之变化,即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生住异灭。人与万物既然是一个“无常”的过程,也就说没有不变的自性存在,都是空的。本质论。缘起就是无任何实体。一切缘起法性空假有,也就是本质是性空,现象是有,是假有,这是一种性空的本质论。价值论。佛教的空性说是为众生提供一种通过对共同的实相认识以了解事物对人生

16、的意义的学说,它强调在因缘和合的无常的现象上去苦心寻求主观客观的恒常自在的实体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实体并不存在。众生若要寻求和执著性空为实有,必定会带来无穷的迷惑、烦恼和痛苦。佛教要求众生空却对实体的执著,体认空性,归于寂静,获得解脱,求得自在,以达到人生理想的终极归宿。21 空理如上所述,龙树认为,之所以要讲空,是在于显示佛教的真理、佛法的真义。佛教把佛说法分成不同层次,以便于了解佛教义理,其区分层次的标准称作“谛”。佛教通常以二谛为标准,以俗谛(世俗谛)说诸法是有,以真谛(胜义谛)说诸法皆75?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

17、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6 页 -空,也就是说,讲空是为了显示真谛。显示真谛的空是一种理,空这种理称为空理。一般说来,佛教真理称作“真如”,“如”即如其本来状态的真实相,也即是无自性的实相。空是无自性的寂灭相。般若经系统将“如”立为空,认为空是一切因缘和合事物的本质状态,是事物的无自性、空寂性的理论概括。一切皆空的空理,是最高的绝对的真理。作为区别于俗谛的真谛空理,排除一切分别,排除一切成见,排除一切定见,尤其是排除有见(常见)、无见(断见)。有见是偏执世间实有,实体不灭,常住不

18、变。无见是否定因果相续之理,视一切法都会断灭,化成乌有。空理远离有与无、常与断二边,非有非无,非常非断,合乎中道。从道理看,空作为最高的绝对的真理,只有般若智慧才能把握。这就要求对缘起事物进行直观体悟,当下证取对象的无自性之理。史载南唐中主李在与禅宗法眼宗开山祖清凉文益论禅道后,同观牡丹花,中主命作偈,文益即赋曰:“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需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形象地表述了随时随地当下悟空的智慧诉求。31 空境佛教大乘空宗的空义的另一重含义是指对象、境界。此宗认为要了解众生生存世间的意义,必须分清自相与实相。世间的自相只是言说的构想,而众生执

19、为实有,就会带来痛苦。但若通过表面的自相,深入实相,就能了解实际上世间是自性本寂的。这性寂(空)就是实相,就是众生证悟的对象,而证取了性寂,也就进入了空境 大解脱大自在的境界。大乘空宗把世间的实相归宿为无自性的“空”。中论 卷四 观涅品云:“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无得无至,不断不常,不生不灭,就是涅状态,涅境界。也就是说,众生悟入一切法空的境界,就是进入涅境界,从而也就摆脱执著、束缚,获得精神解脱。41 空观在大乘空宗看来,空的实际运用,一方面是空掉不正确的看法,以便于佛法的安排。如有空,才能讲苦、集、灭、道“四谛”,讲佛、法、僧“三宝”等;如没有空,世间诸法都有自性

20、,就不可能从空的方面讲四谛、讲三宝等佛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修证方法,观想世间诸法空寂无相,构成为空观。空观是佛教各派修持的重要法门,我们稍做论述。佛教各派由于阐说“空”义之不同,随之而立的空观法门也有差异。总起来说,佛教空观法门有三:一是从缘起事物的彼此依存,即透过事物的空间关系去观空;二是从缘起事物的前后延续,即透过事物的时间变化去观空;三是从缘起事物的当体,即透过事物的现象直入本质去观空。这也就是横观彼此、竖观前后和直观当体的三种空观方法。大乘空宗和中国天台、华严等宗都不赞成通过分析诸法而观空性的方法,重视从事物当体直观空性。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云:“观自在菩萨行深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

21、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说,观自在菩萨在修持深入的般若直观时,当下观照五蕴皆空。中观学派在般若经系统空观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中观。中观作为空观的补充、发展,强调不落于空与假有两个极端,以避免虚无主义与经验主义,而又综合此空与假有两端,以臻于超越的中道境界。天台宗人认为空观有多种,如析空观、体空观和偏空观(于假、中以外观空)等,但都不圆满,他们提出空、假、中三谛圆融论,摩诃止观 卷一下云:“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空、假、中三谛是相即互具、圆融无碍的。天台宗的三谛圆融论是对中观学派的中观论的发展。华严宗人也重视空观,提出了“真空观法”,在华严发菩提心章 中展开为四种:

22、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和泯绝无寄观。前两种又各有四个观法,共为十个法门,为空观提供了周密、具体的方法。三、佛教“空”义学说的评价佛教“空”义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内部不同教派对“空”理念的看法也很不一致,然就大乘佛教尤其是大乘空宗来说,一切缘起事物空无自性,即“诸法皆空”的观点是对世界万物、人的构成和人生现象的本质的根本看法,并奉为最高的普遍真理。佛教“空”义是对人生和宇宙的事实判断,但主要是价值判断;是理性思辨,但主要是悟85?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

23、ved.http:/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6 页 -性直觉;是解脱论的理论需要,但主要是众生解脱的修持实践要求。“空”义关涉人生和宇宙的有无、真假、虚实等根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人类认识史上既留下了理论误区,也留下了辩证思维,在人类社会史上既带来了消极的作用,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11 理论思辨的价值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说,佛教尤其是大乘空宗的“空”义,论及了事物的形成、变化、现象、本质等诸方面的关系:空与缘起。空宗认为宇宙间纷然杂陈、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由因缘生起,由此也是空的。这是承认世界上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同时又由此推论出事物无

24、实体、无自性,即空的结论。空与无常。佛教认为缘起事物是“刹那不住”的运动,“念念生灭”的变化,由此无恒常不变的自性,是空的。这里对一切事物不断变化的论断,是辩证思维的突出表现,但又由事物的无常变化片面地推导出事物是空的论断。空与自性。空宗强调自性是自有、不变、恒常的,而世间不存在这样的自性。否定自性即是空,无自性即是空。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所谓诸法无自性,就是说事物的本质是空的。这种论说在哲学思维上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空与假名。空宗认为因缘所生法,既是空,又是假名。假名指现象假有,空指现象的本性,假有与空是统一的,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在空性的基础上得到统一。假名说揭示了名言与对象、名与实的差别。空与

25、诸法。中论卷四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自性空而缘起有。强调空对成就一切法的作用,即为一切法的形成提供可能。这也逻辑地包含了空与诸法互不分离、互不排斥的思想。联系大乘佛教反对“顽空”(偏空)、“断灭空”的观点,也是在于肯定空与有的对立统一。佛教提出“空”的否定性概念,阐发“空”义的否定原理,体现了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认识和体悟: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和运动变化的,都将走向自身的反面,由肯定走向否定。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反常识、反常规、反世俗、反现实、反传统和反权威的意义。这是一种深邃的思想,也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中国道家老子、庄子都重视“无”的作用,西方一些哲学家也强调“虚空”的意义,这都不是偶然

26、的。至于由“空”发展为“非有非空”、空、假、中三谛圆融等论说,其间所包含的辩证思维合理因素,是更加值得注意的。21 一些疑点的理论思考从纯学术立场来看,佛教“空”的义理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局限的一面。佛教“空”的思维如果讲过了头,越过了度,就会引向极端,导致偏颇。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反思“空”义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疑点,值得进一步地深入思考。在佛教的缘起性空命题中包含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预设:自性是自有的、恒常的、不变的本性,而这种自性是不存在的。万物都是缘起而有,不是自有。不是自有,就会引生无常变化,而人的生活又希望保持恒常,这就产生了人的恒常要求与事物的变化不居的矛盾,然而这个矛盾又是不可克

27、服的,“无常故苦”。烦恼、痛苦意味着人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这种不自在,就等于失去了“我”的意义,这就是“无我”,就是“空”。人是“空”,事物也是这样,也是在不断变化,没有自性,也是“空”。但是,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一是“自性”的恒常不变与缘起事物的变化不居是否截然对立呢?能否说在事物的变化中包含不变的成分呢?变中有不变,不变的也在变,这是否合乎事实,也合乎道理呢?二是“空”原是佛教的价值判断,但实际上又扩展为事实判断,在我们看来,划清这两种判断的界限也是有重要意义的。缘起事物的条件性与真实性是否绝对对立呢?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把事物的联系绝对化,进而否定事物的实体性,实质上易于割

28、断因与果的联系,导致因与果的分离。佛教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寻求人生和宇宙的真实(真如实相),要求体悟不受思维和语言影响的、如其本来面目的真实相状。这种实相被归结为无差别的共相、无自性的空相(空性)。这就导致自相有与共相空的对立,即现象有与本质空的对立,这是淡化甚至抹杀了两者统一的一面。佛教深刻地揭示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的区别以及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同时又过度强调认识主体与客观物自体(实相)的绝对对立,认为人类认识的本性不可能把握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和本95?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29、reserved.http:/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6 页 -质。凡被认识的对象,都是人们施设名相的结果,是虚幻的现象,是假有,其本质是空。而我们认为,名言概念作为人们表述思想的工具,凡是副实的名言概念,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和本质的反映,其认识意义是不能低估的。在我们反复审视以上一些理论疑点时,发现正确认识和把握相对与绝对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相对指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绝对指无条件的、永恒的、无限的。相对与绝对的差别是相对的,彼此的关系是辩证的。绝对的东西只存在于相对的东西之中,同样绝对真理也只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如果这一理论得以确立,我们

30、似乎可以说,相对与绝对是存在于同一事物之中,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也是存在于同一真理之中,而不是分别存在于有的世界与空的世界、世俗的世界与出世俗的世界之中。由此又可以进一步说,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既由因缘生起而有,也由无常生灭而空,是有与空的统一。这个有是实有,事物是实有与空的统一。31 社会作用的两重性佛教“空”义在社会历史上产生过两方面的作用。从其积极作用来看,主要有:一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共处。“空”义由因缘和合推演出来,空就是缘起。佛教的互为因果的缘起论,要求人们“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广结善缘”。也就是要重视因缘、珍惜因缘、感恩因缘,依照相依相存的因缘理论,处理好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乃至

31、人与民族、人与国家的关系。这无疑有助于社会的和睦、互助和发展。二是有利于树立忘我观。按照缘起性空的理论,人生是一个变化无常的过程,这就要求人们从长远的终极的眼光客观而冷静地反思人生的历程,重视人生过程,珍惜人生过程,把握人生过程,审视人性弱点和自身缺陷,破除我执、我贪、我慢,不计一时的利害得失、成败荣辱。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达观豁然,以缓解人生的痛苦,充实人生的意义,完善人生的品格。从消极作用来看,一些人可能由于对“空”义的误解,而形成虚无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谓看破红尘,消极悲观,无所作为,得过且过,这是无助于社会发展的。也有一些人以空破有,破而不立,同样也易于堕入消沉悲观的泥潭而无所建树

32、。(责任编辑李 理)Sunya:An Interpretationof a BuddhistConceptFAN G Li2tian(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Department of Studies of Religion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Abstract:Sunya is a fundamental concept and a core category of Buddhist philosophy,as well as the mostunderlying category in th

33、e creedsof Buddhism.In the conceptual evolution of sunya,someBuddhist schol2ars haveconstrued the meaningsof sunya differently,among which the most notable and significant is theEighteen Meanings of Sunya.The doctrine of the Eighteen Meanings of Sunya was derived from the theo2retical arguments arou

34、nd the issuesof sunya within the circles of Buddhists,and it is a systematic classifica2tion and a complete conclusion of the doctrine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sunya.The concept of sunya con2tains many strata of connotations in view of Buddhism,especially of the Mahayana School adhering to theconv

35、iction of sunya,and to be detailed,they could be understood from the four aspectsof the Nature ofSunya,the Principles of Sunya,the Realmof Sunya and the Meditations of Sunya.In the systemof sunyatheory are entangled sophism and truths,dregs and elites,biasesand wisdoms,and the theory of sunya isinde

36、ed a scintillating piece in the history of dialectical epistemology of mankind.Key words:Buddhism;sunya;the Nature of Sunya;the Principles of Sunya;the Realm of Sunya;theMeditations of Sunya06?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6 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