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2.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第一章?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公认的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自然科学客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及其它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部分;自然辩证法主要包含自然观、自然科学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二、简述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流派以及学术观点?(1)、逻辑实证主义:20 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的。(2)、证伪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
2、2;(3)、历史主义:英?Kuhn 库恩于 1982 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三、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共分六个部分:1、自然辩证法的导言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成就,阐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十九世纪以来的重大科学发现,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个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自然科学与哲学;主要论文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论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研究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才能在研究过程中避免盲目
3、性,少走弯路,排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干扰,加速研究进程,科学为哲学提供资料和依据;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重点强调了辩证法是客观的,包括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三大规律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性与可能性;4、物质的运动形式;主要论文:运动的基本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科学分类是以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依据的。5、各种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主要论文:运动的度量功、潮汐与摩擦重点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问题。6、劳动创造人论;主要论文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
4、程中的作用论述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第二章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古代自然观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探讨世界本源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元素论。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认为某些具体的要素组成了世界万物,并且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原子论。包括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说,伊壁鸠鲁的原子,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物性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并且用原子的重量、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
5、以及其他力学原因,解释了事物的形成和消失。宇宙论。对天体的形状和状态进行了描述及勾画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概念。这些思想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源,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二、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思想;1、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分乾、坤、震、坎、离、兑八种,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由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
6、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将这八种要素分为两个层次,乾、坤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可形成其它事物,矛盾存在其中。通过阴、阳的相互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发展及消亡,这是辩证法的思想;2、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提出“五行”相生相克和无常胜,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这是辩证法的思想;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1 页,共 5 页 -三、试比较L-D 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相同点:(1)它们都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原子在虚空中存在运动着;(2)认为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数量无限;(3)原子即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物质不灭论)不同点:(1)伊氏原子论在承认L-D 原子论提出的始原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原子分为始原原子和结构原子;(2)L-D 原子论认为原子有大小、位置、形状、次序等数量上的差异,本质上没有区别。而伊氏原子论在承认量的差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原子有性质方面的差异,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了性质上的差异;(3)L-D 原子论认为原子的波动形式是一切事
8、物的动因,并把它归结为自然界的必然性;伊氏提出原子运动的偏斜学说,原子除了由于重力引起的下降运动外,还有偶然的偏斜运动,克服了L-D 原子论否认偶然性存在的缺陷,确立了偶然性在运动中的地位,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四、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征;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源,解释其他万物现象的产生及存在。从事物出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上,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解释,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2、直观性:将世界本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将物质的形态等同于物质的本身;3、猜测性:不清楚自然界的内在联系,用
9、理想的或幻想的关系代替现实的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去填补事实空白;4、思辨性: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密的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于付诸于实践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五、结合古代具体科技成果,论述方法论取得的重大成就?古代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科学知识和技术成就,运用和完善了研究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实验方法、数学方法、解析方法等等;主要表现在:1、数学方法(1)毕达哥拉斯学派:运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对数进行了研究,再运用归纳方法提出完全数和友爱数,创立解析方法,把数与形的研究结合起来。(2)苏格拉底的成就;利用数学来论证哲学问题,提出演绎法、佯谬法;(3)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内容丰富,
10、体系壮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运用演绎方法构建科学体系为后来科学家著书提供了模板;(3)阿基米德的成就;成就突出,方法独特,在数学研究中较为广泛地运用和完善了实验方法,将数学与力学相结合,同时还注意演绎方法,发明了称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待续)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一、简述现代初期天文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天体运行论从天文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了挑战,主要表现在:首先,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日心说的主要内容为:(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着太阳运转;(2)重点突出地球在运动,地球携月球绕着太阳转,周期为一年,地球本身存在着自转,周期为一天;(3)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
11、地球运动一周29.5 天;(4)各大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规道绕太阳运行,离太阳越近,周期越短,反之越长。哥白尼日心说的意义:(1)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对宗教神学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言书,揭露了宗教的荒谬与虚伪,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向宗教神学发起了进攻,要推翻宗教神学对科学的桎梏。(2)将颠覆了2000 年的日地关系重新正立过来,使近代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自此进入大发展时期,保证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也对其他学科摆脱宗教进步独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日心说的传播与发展:(1)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布鲁诺于 1584 年写成 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
12、界 一书,并因捍卫和宣传日心说于1600 年被教皇烧死;(2)伽俐略为宣传和发展日心说于1630 年写成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二、简述形而上学自然观?1、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原因:(1)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除力学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之外,其他学科仍处于搜集,整理材料的阶段。(2)科学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分门别类研究具体领域特殊事物运动规律,只看到本领域的发展及取得的成果,无视甚至排斥其他领域的成果。久而久之,孤立、片面的观点形成。(3)阶级的原因: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已经确立,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需要从哲学方面寻找依据,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正合乎其需要,在统治阶级的呵护下,传播推广开来
13、,产生了很大影响。2、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征:自然界绝对不变。(1)机械性:用牛顿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观察解决问题;(3)不彻底性;没有把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主义的。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5 页 -3、对其评价:贡献:(1)对于推翻封建专政统治,解放人们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自然观是与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排斥了唯心主义和总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干扰和侵害;(2)为自然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得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对近代前期自然科学探讨具
14、体事物的运动规律,并获得大量科学成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局限性:(1)对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难以形成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多层面的探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也难以在广泛联系的基础上讨论对象的动态特征。(2)为资本主义制度永恒性辩护,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三、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展过程以及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做出的重大贡献;1、发现过程:能量守恒是19 世纪 40 年代不同国籍不同领域的十几位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的;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提出该定律,焦耳从热力、电学、运动学的角度提出该定律,霍尔母赫兹从数学、化学、生理学、热力学、声学角度提出该定律。恩格斯总结前人的成就,站在哲
15、学的高度,运用辨证思维,科学界定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的力及机械及其补充,所谓的位能、热放射、电、磁化学能都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因此当一种形式的一定量消失,必然有另一种形式的对应量代之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运动都归结为有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无限转化的过程。”2、重大贡献:(1)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依据。(2)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静态的联系,还进一步揭示了运动过程也是相互联系的。(3)是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最沉重的打击,为新的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四、结合六个
16、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以原始星云为基础,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力学、热力学原理,论述了宇宙天体的起源与演化,从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出发,探讨了天体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天体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具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2)维勒的有机化学成就:1828 年论尿素的人工合成一书中总结了自1824 年以来运用普通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巨大成就,揭示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统一,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再次打开了缺口,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再添基石;(3)地质渐变论:1833 年赖尔发表了地质学原理,运用地
17、球的内力(地震、火山爆发)和外力(风、霜、雨、雪、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力原因)解释了地质岩层的形成与演化,充分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思想,对形而上学自然观再次给予沉重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证据;(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依据;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静态的联系,还进一步揭示了运动过程也是相互联系的;是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最沉重的打击,为新的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5)生物细胞学的成就:19 世纪 40 年代,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先后提出的植物细胞学和运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证明了整个生命有机界的内在统一,并在细胞层次
18、上揭示了生物的发展、变化,又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一次沉重打击。(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推翻了物种不变论、神创论、偶然论的观点,揭示了生物的承序性和变异性,给形而上学又一沉重的打击,给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如此众多的自然科学大发现,恩格斯概括:“新的自然界的基本点已经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凝固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看作是永恒不变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无限循环发展的。”也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是必然的了。(待续)第四章科学技术观概述一、简述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
19、(一)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基础1、社会生产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1)早的科学技术起源于科学生产;(2)科学生产不断向科学技术提出新问题,促使科学前进;2、社会生产不断为科学技术提供新的手段(1)社会生产是检验科学技术真理性的标准;(二)社会制度和军事战争的影响1、社会制度的影响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5 页 -(1)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对科技发展有重大的制约作用,技术成果适合统治阶级的意志,表达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能得到支持,对科技发展起推动作用,相反违背了统治者的利益或对其利益构成威胁,科技遭到压制,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科技政策对科技发
20、展有重大作用,良好先进的科技政策能充分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技发展,相反,落后的反动的科技政策压抑了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科技发展。2、军事战争的影响(1)主要表现在对科技的巨额投资,刺激科技发展;(2)军事战争向科技提出急需解决的题目,加速科技发展;(3)能够使相关学科得到加速发展;3、哲学的影响哲学为研究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二、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1、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以理论为指导从事科技探索,会出现新事实新现象,原有理论难以解释,暴露出了原有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根据新事实对原有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或以新理论取代旧理论,从而把科技推向前进;2、不同学派,不同
21、理论,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由于采用的立场、观点、理论不同,对同一事物认识得出不同的结果相互订正就产生了争论,争论可以活跃学术气氛,加速科技进展,特别是有利于年轻学者脱颖而出;争论可以促使人们放弃错误观点,接受正确观点,保证科技探索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争论可以促使人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理论;3、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基础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使理论更全面更准确,提高可信程度和可靠性,使理论应用范围更加广阔;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渗透,加速理论向现实的转化,使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更充分更迅速体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出现了横断学科和综合科学,促使科技的整体发展;4、继承与创新的矛盾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既包括
22、对前人成果、方法、经验的继承,也包括继承前人留下的难题,吸取失误所导致的挫折和教训;创新是研究者最高追求,创新是分层次的,提出前人未涉及的新定律称为科学突破;取得的成就使自己所涉及的领域达到了完善的程度,称为重大突破;取得的成就使整个科学产生飞跃,或者创建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新方法,称为科学革命;获得的成就使整个人类思想发生变革称为科学的重大革命;三、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入二十世纪以四大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分子生物学)为标志的科学革命和以四大科技群(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相继兴起。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越来越明显突出的表现出来,科学技术是
23、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1)通过教育途径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劳动者素质,保障劳动者健康,在生产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2)通过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使科学技术物化到生产工具中,研制出新的生产工具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直接生产力;(3)通过新工艺新发明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合理节约使用资源,不断开发新资源,增加生产力的物质内涵;(4)管理科学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协调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降低内耗,使各要素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提高生产力水平;(5)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总之,科学技术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是生产力,就社会发展而言是推动力,对
24、政治而言是影响力,就军事而言是威慑力。第五章科研课题及选择一、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论述选题过程中如何贯彻好有关原则?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包括科学需要和科技自身需要两方面,选择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选择科技发展过程中矛盾尖锐、焦点突出领域的问题,贯彻需要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选题要看是否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长期需要和近期需要向结合,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之间的关系;(2)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就是就是要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可获得预期成果的课题,既包括提出新理论、新见解、新发现,也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遵循创
25、造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到学科前沿阵地选择课题,保证研究的起点高、水平高、一旦获得成果就能实现超越;要到矛盾尖锐、焦点突出的领域选择课题;要到学科的交叉区或被人忽视的无人区选择课题;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5 页 -(3)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必须以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应注意的问题:基础性研究选题必须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以增强理论成果可信程度,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应用性研究选题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加快研究的进程;(4)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选题应以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可具备的条件出发,加以确定
26、;贯彻此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应从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课题,包括知识的水平、知识的结构、研究能力(主要是指观察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个人特长爱好及其对本学科发展状况以及趋势的把握;从已经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选择课题,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等等)、经费、时间、人力、设备、导师特长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情况等等;发挥优势、扬长特点、弥补不足(待续)第六章科技研究中的经验方法一、简述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反映,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以假说为指导的观察更力戒先入为主;2、全面性原则: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对象,以保证观察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
27、性;3、典型性原则:选择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同时应注意时间、地点、条件的典型性,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辨证思考原则:对观察结果的处理要注意其条件性、相对性和可变性,超过范围进行外推必须慎重;二、简述科学实验的重大作用?1、多种仪器设备的综合应用可获得更丰富更可靠的感性材料;2、排除次要因素干扰使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以更加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3、揭示极端条件下的特殊运动规律;4、节约人力、物力,降低消耗;5、多种手段工具的运用,为获得新发现提供了机会;6、迅速验证和排除某些假说,加速科学进程;三、简述把握机遇要求研究者应具备哪些素质?1、留心意外之事,观察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每一次细节,对于奇异现象
28、必须多问为什么,直至做出圆满的解释,决不轻易放过;2、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只有奇异现象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发生共鸣,才有希望获得发现,否则机遇只能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3、要有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机遇的开端只提供获得发现的机会,要想获得发现的结果要经历艰难探索,不懈努力,才能成功;4、要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于反常现象要勇于用逆向思维进行处理,提出新见解新思路突破传统知识的束缚,开创新领域;第七章一、简述科学抽象的原则;1、含义:研究过程中将那些在当前对研究对象影响不大的因素加以排除,抽取出其固有特性、本质、规律的研究方法;2、原则:(1)实践是科学抽象的基础;(2)把握丰富可靠的资料是科学抽象的重要前提;二、简述假说如何发展为理论;假说发展为理论的途径:(1)越来越多的事实、假说与其一致;说明假说大体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假说发展为理论;(2)根据假说做出的预测得以验证,说明假说不仅反映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还把握了对象的发展趋势,可作为理论看待;(3)经得起判决性实验验证的假说可作为理论看待,这适用于两种对立的假说,并且分二择其一的情况(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