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标准答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2 作者:日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3 补充:建立假说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解释性原则: 这是指假说与已知事实的关系。提出假说不能和研究对象范围内经过检验的事实相冲突,而应能对它们作出统一的说明与解释,这是一条基本原则。2对应性原则:知识指假说与科学理论的关系。科学假说不能与经过检验的科学理论相矛盾。3可检验性原则:提出的假说原则上要能够用观察、实验进行验证,从而
2、判别它是否具有真理性。一、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是哲学的分支学科、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中介和桥梁。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总论与分论)自然辩证法概括了19 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描述了自然发展史,即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天体、地球、生命与人类的演化) 。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哲学性质的科学,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科学技术与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总论:自然观 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科学技术
3、观人们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特征、价值、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科学技术方法论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作出的哲学总结。三者的关系:以科学技术为中介,运用各种方法去认识客观自然界。科学技术和各种方法属于主观的范畴,也是自然界客观辩证法的主观反映。分论: 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是总论在医学中的具体化。其在本课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医学模式与人体观、疾病观;临床思维,医学方法论;医学与社会、医学与人文等。医学生之独特要求: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批判性反思培养与提高:哲学素质、人文素质自然辩证法(辩证法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4、方法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交叉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同时又是人类认识自然(科学)和改造自然(技术)的方法中国 科学哲学家 李醒民教授于上个世纪80、90 年代对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以及20 世纪科学革命的主将爱因斯坦作了数年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哲学家: 一身二任式的人物:他们主要是具有开创性科学贡献的第一流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对人类思想和文化具有深刻影响的哲学家或思想家,即集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彭加勒、玻尔、普里戈金哲人科学家的特征:他们很少自诩为哲学家,不企图构造庞大的哲学体系,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却迸发出闪光的思精选学习资料 -
5、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4 想火花,可以当之无愧地列入人类的思想宝库。他们都是科学的人文主义者,具有自觉的人文主义思想、精神和实践。哲人科学家的历史作用不可低估:他们是人类思想史上路标的设置者,是沟通科学和哲学的桥梁,是科学家和哲学家联盟的纽带,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承载者和缔造者。讨论题 1: 结合爱因斯坦关于 “ 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的论述,谈谈你对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认识。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
6、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至少主要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青一代的。当我把“ 人文学科 ” 作为重要的东西推荐给大家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个,而不是历史和哲学领域里十分枯燥的专门知识。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做同样的工作,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和强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对于对象的诚挚的
7、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因而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天赋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要记住, 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由世界上每个国家里的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产生的。这一切都作为遗产交到你们手里,使你们可以领受它,尊重它,增进它,并且有朝一日又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这样,我们这些总是要死的人,就在我们共同创造的不朽事物中得
8、到了永生。如果你们始终不忘记这一点,你们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并且对待别的民族和别的时代也就会有正确的态度。二、自然观历史上的自然观(谈谈你对 “ 自然观以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自然观: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母体;自然观以自然科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以古希腊自然哲学为代表,从整体上考察自然界,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特点。认识是笼统、模糊的。( 如:关于自然界的本原、运动与否等的观点) 近代前期,形而上学自然观:1618
9、 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处在分门别类收集材料的阶段,以分析方法为主,发展了实验科学,对自然界的局部和细节进行了初步考察,力学成为带头学科,使自然观带有唯物主义和机械论、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特点。(如:伽利略的实验、热素说、燃素说、物种不变论等)近代后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中叶,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各个学科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使自然界本身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性质被揭示出来,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说明。天体演化,地质渐变,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人工合成尿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0、-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 物质观 2. 运动观 3. 时空观 4. 规律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新的表现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新的表现形式: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重点)生态自然观: 1 人工自然 环境危机 观念变革 走出危机的途径。2. 体现了若干对辩证关系(对立统一)。(一)人工自然的扩展与生态危机(属于“全球问题”之一) 1. 人工自然如:农牧业、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和变革。 2. 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 资源短缺:包括物质资源、能源资源。 环境污染:工农业生产、生活(人类实践活动)大
11、气、水、土、电磁辐射、噪音、生物等污染。如:数次重大公害事件 , 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3. 生态失调:如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上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视角评价“ 技术悲观论 ” 和“ 技术乐观论 ” ;(二)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寂静的春天 1. 西方有代表性的观点: 技术悲观论 : “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72), 提出使人口、 粮食生产、 资源消耗、 工业产值、 环境污染等实现“零增长”的限制性意见。“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 、 “工业化问题” 、 “不可再生资源问题” 、 “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人类增长的五个极限。技术乐观论 : 科技拯救人类今后二百年卡恩、
12、托夫勒等则认为: 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能够拯救人类以上两种观点各有片面性,又都值得借鉴;其共同的主要缺陷是“科技决定论”,片面强调科技因素和自然因素,缺少对社会因素的考察。2. “人类环境会议” (1972) 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但是只强调了环境保护,没有更多地涉及发展问题。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的 “ 对象性关系 ” 的含义(三)生态自然观的建立: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核心,注重保护生态平衡。1. 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两种价值观的对立:人类中心主:自然界物质的价值表现在对于人类的价值,道德关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类的自身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把伦理原则扩展到人之外的
13、其它存在物上。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普通成员,认为道德关怀的对象是所有存在物。环境论理学“动物解放 / 权利论” - “ 生物中心论” - “生态中心论(自然中心论)如何评价“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实际上是 “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和责难:“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没有把非人类自然界视为伦理学考察的范围给予平等的对待,而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使这种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四面楚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6 在这个前提下二者争论的焦点:主体与客体的
14、关系(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价值关系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人依赖于自然界,又能动地改造自然界;体现出受动性和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人在自然界中起着主导作用。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即包含着保护环境意识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2.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从只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传统发展观) 为保护环境而限制发展(技术悲观论)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 理论的基本原则3.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能力的这样一种发展。(联合国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原则 :发展原则 可持续原则(当代和后代)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公
15、平) 共同性原则(全球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战略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 合理地发展与应用科学技术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 利、弊交织( “双刃剑”) 。应兼顾人类实践活动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新技术革命),才能深入认识自然规律,提高预测性,以及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例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2) 推动社会进步辩证地认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自然因素受社会因素制约。人和自然的关系- 表现为生产力;人和人的关系 - 表现为生产关系及其他人际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协调与人和人的关系不协调密
16、切相关。应推动社会变革,改善人和人的关系;建立和谐社会。人的“两次提升”的思想:“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 出来,正象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 出来一样”。(3)实行全球合作建立“全球伙伴关系” ;分清责任、义务和不同国家的发展重心。2. 可持续发展战略战略制定的标志:“环境与发展会议”发布: 21 世纪议程 p (1992)根本战略: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我国率先发布 中国 21 世纪议程 (1994)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 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体现了其主要精
17、神。讨论题 2:如何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保护环境与人类发展相悖吗?兼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如何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7 人类中心主义、后人类中心主义的异同点及自己的看法?)如何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本质上看:人是自然界中的高级动物,源于自然, 依赖自然界的资源生存,自然界好比一个母亲,人只是她众多子女中的一个。从竞争角度来看:人是众多生命中最强势的一个,拥有最强的竞争力,完全可以担当任何生命的主宰。从共存的角度来看: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
18、依存,拥有复杂的食物关系和共生关系,人位于食物链的最高端。但人类同样不能脱离食物链,所以人类应对食物链进行保护,即保护环境。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对自认的改造有重大的影响,这也意味着,人可以对自认进行破坏,也可以进行保护。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然与人的关系,从而更好的认识人对自然的作用,以保证我们能正常的与自然共存。保护环境与人类发展相悖吗?不相悖。可以并行。顾及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发展方式虽然会使得经济的增长幅度减缓,却能很好的防止环境的剧烈恶化所带来的危害和不必要的开支,能基本实现生态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平稳进行,能确保人类乃至整个自然界的生生不息,长远来看这绝对是明智之举。环保需要公众的
19、广泛支持和参与。讨论题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 “ 双刃剑”? 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及对策有哪些?(科学技术社会后果的两重性)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双刃剑”效应正面效应:运用科学技术开采并加工自然资源,使其转化为社会物资,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人类生活水平,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与部分琐碎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人类自身的更好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与改造世界,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由”。负面效应:灾难性威胁: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阻碍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成为恐怖分子与激进势力伤害无辜民众的帮凶。(例如核化生武器的滥用)
20、争议性应用:例如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违背伦理,或具有潜在的危害性)科研项目中大量社会资源的投入加重了社会负担:(例如美国超级超导对撞机工程的“下马”)三、科技观8.马克思对科学的本质的论述“科学”一词的拉丁文是指“知识”的意思。 18 世纪,哲学家康德提出了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的见解。黑格尔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5 页8 为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指出:“一堆知识的集聚,并不能构成科学。”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属于认识范畴,是科学认识活动的最终成果一,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 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出发指出: 科学和工业是人
21、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马克思、 恩格斯在 神圣家族 一书中,把自然科学看作“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把工业看作是“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应该被理解为是形成、产生和应用科学知识的实践活动。科学劳动的特点是它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继承为条件,而科学属于一般劳动,属于“精神生产领域。 ”马克思这一思想揭示出科学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三,科学是生产力马克思在考察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后认为:大工业把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他最早提出了“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
22、学在内”的观点。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贡献。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科学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科学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被资本用作致富的手段,因而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们可以给出“科学”这样一个整体的理解: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属于社会实践范畴,是形成和产生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强调实践过程);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属于认识范畴,是科学认识活动的最终成果(强调成果的形式);科学这种知识体系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标志了人类改造自然、控制自然、
23、 驾驭自然的能力 (强调生产力功能)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是指科学活动具有自身的职业化的组织和研究机构,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强调社会子系统)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表征了科学认识活动所遵循的途径和运用的各种方式与手段(强调认识论);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是指科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强调创造功能);科学正是上述一切表现的统一体。9.科学的性质和主要特征科学的性质(科学作为知识体系)科学是特殊的生产力第一,科学在未与生产过程结合之前,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生产力;第二,只有当它并入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直接生产力。(2) 科学是特殊的意识形式第一,科学不是上层建筑。 ( 不依赖于
24、特定的经济基础的) 第二 , 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 (世代继承性)科学的特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5 页9 第一,客观真理性:科学具有经验和理智的诚实性;第二,可检验性:科学能够预测、控制和改造自然第三,科学知识具有系统性10.科学与医学性质的比较科学与医学在内在目的、成功标准及道德原则上均有存在差别。科学是以获得知识、理解和阐释世界为目的;以可靠的理论说明和解释自然界为成功标准;科学有其行为规范,但缺乏医患角色关系的独特义务。医学始终具有二重性。它运用医学知识、技术来解决人的问题。因此包括技术要素和人道要素
25、两个方面。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医学,使医学中技术因素大大膨胀起来,由于人道要素在新的社会转型中没能得到相应的改善,于是出现了失衡的状态,出现了过分商业化、技术化的倾向。医学是以预防治疗疾病,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其成功的标准是实践层面或控制上的成功;医学实践者对个人健康负有道德责任;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同时有观念和情感。综上,医学在整体上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具有多重属性,即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的多重结合,是技与道的结合。11.20世纪 20 年代以来科学哲学各流派关于科学划界问题的不同观点了解科学划界的意义与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划界问题的基本观点。逻辑经
26、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1)逻辑经验(实证)主义的观点1926 年,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首,形成了维也纳学派。1929 年发表科学世界观:维也纳学派,宣告逻辑实证主义的建立,同时标志着现代科学哲学的诞生逻辑经验(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家们从观察、实验等感性经验出发,通过归纳得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命题集合,这些集合构成科学知识。科学中不存在先天综合陈述,只有符合逻辑和得到经验证实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命题。此即“意义的可证实标准”。如果一个命题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那么这个命题就有意义,反之就没有意义划界标准: 可证实性科学是可
27、证实的,科学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就在于它的可证实性。此即“经验(证实)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的局限性:“纯粹”事实?; 称陈述全称陈述?“观察渗透理论”: 国哲学家汉森(N.R.Hanson ) :观察陈述渗透着理论;理论始终指引着观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5 页10 (2)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20 世纪中叶,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开始产生重大影响。波普尔提出证伪主义,将科学看作是一个不断批判、不断证伪、不断变革的动态过程,将理性等同于批判的态度,捍卫开放社会与思想自由。科学家们从问题出发,提出各种假说,通过判决
28、性实验对理论进行批判、证伪和修正,从而不断获得科学知识。“假说演绎法”科学知识的本质是假说;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批判和创造的精神;通过猜想和反驳,科学知识实现了增长和进步,保证了科学知识的合理性与客观性;关键词: 可证伪性 (即证伪主义)可证伪性就是具有用可观察的证据与之比较的性质,也就是可检验的性质。局限性:观察事实也是可错的;证伪也是可错的批判理性主义与逻辑经验主义的划界标准本质上是相近的,它们都强调经验的判定(证实或证伪)把理论与经验事实的关系看作划界的标准。(3)库恩 (Thomas Kuhn) 的历史主义 1962 年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奠定了历史主义学派的基础。库恩主张从历史的角度研究
29、科学的理论和命题。科学发展的实质是科学革命所造成的“范式”转换。范式: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是他们在一定时期内开展科学活动所遵循的规范。科学发展的模式库恩提出科学的发展有两个重要阶段:一是常规科学阶段,二是科学革命阶段。常规科学阶段(范式统治期间),基本的理论体系很少受到批判和质疑。当异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危机,进而导致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时期的范式转换包含大量科学之外的力量(哲学、神学、社会学等)划界标准: 是否占据范式地位局限性: 库恩坚持科学发展的实质是范式转换,模糊了划界标准, 使之成为相对标准,其问题在于导致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4)邦格( M.Bung
30、e)多元划界标准邦格给出科学知识领域的12 个条件,任何不能满足这12 个条件的知识领域都是非科学。科学划界被置入更为广阔的视野, 为科学划界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多元标准. 12 与非科学区别的根本标准、伪科学的特征;为什么说伪科学不同于科学中的错误,而是一种社会现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5 页1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 科学 区别于非科学的根本标准。非科学 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理论,无法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评价的领域,如道德、哲学、宗教信仰、
31、神话传说、艺术等科学与非科学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它们只是标明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非科学是与科学相对应的、科学以外的知识集合。伪科学 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它实为非科学, 却要伪装成科学,起着破坏科学的恶劣作用。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不可检验性 , 伪装和主观故意性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讨论题 4:结合“ 太空竞赛 ” 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表现在哪些方面?)(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发展水平则是对生产关系优劣性的形象写照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角度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回眸历史,由
32、英国、德国和美国分别领衔的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将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对一个国家而言,如果没有先进的体制与良好的社会环境,就不可能实现“大国崛起”的目标,科技领域的突破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互动:应当坚持“科学发展”的观点,合理应用科学技术,使其为正当的需求服务。以科技进步促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必须植根于深厚的社会土壤,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科技意识相对淡漠。因此,在公众中普及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刻不容缓。以社会发展促科技进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要强调“互利共赢”,
33、弱化“对抗”思维,这样才能避免美苏“军备竞赛”的历史重演讨论题 5 影响艾滋病防治的社会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理解医学的属性)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 广大群众面临着传统道德的约束和科学知识的匮乏,既对患者歧视,又对病魔恐惧。再加上宣传引导的力度不够,相关的情况不够透明,不断地干扰人们的判断力。全社会如何面对艾滋病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的防治艾滋病工作,是向左还是向右。性,血液,母婴喂养,吸毒,婚前检查,人口大量流动,社会忽视和冷漠ABC 禁欲,忠贞和安全套。13.莫顿提出来的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即科学的精神气质 )是什么?当代科学精神的含义?结合医学专业谈谈如何理
34、解莫顿所提出来的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即科学的精神气质) 。一、科学精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5 页12 是指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可将其概括为: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ethos )科学精神的含义:普遍性;共有性;去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性莫顿四条普遍性:评价科学知识的标准是唯一的;科学共同体超越了国家集团, 科学是国际性的,共有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并且应该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发现者和发明者不应该据为私有。公开,道德原则去私利性:反对欺骗、诡辩、夸夸其谈、滥用专家权威等等,主张发扬为人类
35、造福的利他主义有条理的怀疑性:强调了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有根据的怀疑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主要是指影响人们世界观的、重大的科学观念。如牛顿力学的机械论思想、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观念等。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主要是指观察与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包括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非逻辑方法(直觉、想象、灵感等)当代科学精神的内涵:其一,求真务实精神其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其三,开拓创新精神是“ 实事求是”。14.结合自己专业分析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见双刃剑讨论题 6:试论 “ 马太效应 ” 的利于弊?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该词来自于圣
36、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其中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也可以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成功和进步。科研领域,越著名的科学家越有更多人合作,越容易出成果。越出名的科研文献越容易被人引用,从而变得更出名“马太效应”的提出者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将其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利:集中优势资源;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提高效率;推动社会更快发展弊:抑制
37、人们创造竞争的积极性;优秀的人及其后代永远是优秀的,衰败的人及其后代可能永远都不能翻身;社会不公平性增加;使大部分人失去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总结:1)马太效应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2)对于整个社会,马太效应有利于提高效率,却不利于公平;3)对于个人,马太效应无法从根本上影响到人生的成败,对个人发展具有瓶颈作用和温室作用;4)“态度”是决定人生成败核心因素中的核心因素,转变“态度”可以转变劣势,更好的利用马太效应讨论题 7:由“ 巴尔第摩事件 ” (科学不端行为)想到的巴尔的摩事件是美国科学界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巴尔的摩实验造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事件在现代,科学的体制化、科学家角色职业化,
38、使得追求真理不再是科学活动的惟一要求,功利性已开始成为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由于科学内部的运行机制是通过奖励系统实现的,谋求独创性的成果,争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5 页13 社会承认, 自然会成为科学家行为内在的激励因素。当科学家有了对社会承认的强烈渴望以后,就难以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研究。因此,仅仅依靠科学内部的规范机制则难以防范科学家的越轨行为。在作假事件日益增多的今天,特别需要健全科学内部的评价机制和建立权威的查处机构。讨论题 8:“ 黄禹锡事件 ” 对我们的启示(试论科学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
39、及对策)科学制度不完善科研项目商业化,科学家职业化,学术评价标准利益化,学术研究物质化,论文数量压力远超论文质量压力研究人员学术道德教育匮乏,个人功利心,强于追求真理正直心造假奖惩制度不够严明,轻而易举坐收其利,何乐而不为?监督学术不端行为政府责无旁贷建立切合实际的考核和晋升制度有效地监督惩治制度法制讨论题 9: 从施韦泽看医学人文精神他的“敬畏生命”的思想闻名于世, 15. 什么是医学人文精神?简述现代重新审定的“ 医学目的 ” 以及如何体现了在医学人文方面有所加强?现代医疗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和,是现代医学的理想目标。“医学的升华” :现代医学发展面临困境,呼唤医学发展应从追求理性和实证的知
40、识体系升华到具有高扬人性特征的综合性科学理论。医学是什么?医学是人文科学中最科学的,并且在科学中是最人道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只有实现两种精神的理想整合,才能促进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现代“医学目的”的重新设定:“救死扶伤 ”医学目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医学目的。新的“医学目的”要点: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 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疾苦。照料和治愈有病者,照料那些不能治愈者。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现代医疗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和,是现代医学的理想目标 。四、方法论16. 科研选题的含义?科研选题有哪些基本原则?选题的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精选学习资
41、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5 页14 第一,确定研究方向;决定研究人员在较长时间内,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第二,选择研究的课题。是在这个大方向下,选定的突破口,明确具体的课题任务。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经济效益原则讨论题 10: 如何看待科学研究中的机遇?科学研究中的机遇,就是在进行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某个意外或偶然的机会,出乎意料地遇到新的自然现象,并由此而导致新的科学发现。机遇的作用:科学上的发现,技术上的发明,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先导科学机遇是偶然的、意外的,然而并不是神秘的、虚幻的,它的产生
42、有着深刻的客观原因: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对待机遇: 重视机遇而不崇尚机遇捕捉机遇而不等待机遇利用机遇而不浪费机遇捕捉机遇: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判断力丰富的科学知识重视机遇: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宽阔的视野发现机遇:对科研的执着,好奇心运用机遇: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实验论证;努力揭示隐藏于偶然性现象的必然性的因素新的发现机遇:讨论题 11:科学假说方法在科研中的作用科学假说应具有以下四点基本特性:来源的科学性,解释的系统性,说明的推测性结论的可验证性1. 假说是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一种科学的推测,研究者可以根据这种推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测和实验,避免盲目性
43、和被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理论思维的作用,因而又往往能够作出惊人的科学发现2. 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不同假说的 “争鸣” 有利于学术繁荣:不同的假说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它们之间的争论,3. 有助于揭露矛盾、启发思考、相互补充,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讨论题 12:类比方法在科研中的作用类比 是指在新事物同已知事物的类似方面作比较类比推理:特殊特殊由于推理的根据不充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分类: 经验类比源于经验的类比,是建立在简单的经验知识基础上的主观推导。科学类比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类比作用: 类
44、比对知识创新有导向和启动功能,能直接导致新的发现,对技术发明也有其地作用。凯库勒梦见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提出了苯分子环状结构理论类比方法是提出科学假说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相对论”,类比方法是模型实验的逻辑基础,具有模拟作用。蛋白质同源建模,飞行器的模拟风洞试验。局限性 :首先 , 事物间的差异性导致由类比推出的结论的或然性很大。其次 , 过分强调类比的作用有可能导致科学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先验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5 页15 最后 , 类比方法只能得到与已有知识相似的知识, 科学发展如果全靠类比, 就可能阻碍新思想的出现讨论题 13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辩证的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知识其内部始终存在着经验与理论的对立统一, 它们相反相生、 相辅相成 , 科学的发展既不单方面取决于经验, 也不单方面取决于理论, 而是取决于经验与理论的矛盾运动。正是经验与理论两者的对立统一, 引发了科学危机和科学革命, 由此推动了科学向前发展。既不能说观察先于理论, 也不能说理论先于观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