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5篇.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40102366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5篇 品尝完一本论语后,信任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5篇,以供大家参考! 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篇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训练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耀着才智的光线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学问后,就会有新的发觉,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

2、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学校时的课原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觉一些以前不曾留意的新的学问,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厌烦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爱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_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假如她/他发觉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立刻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当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假如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妙,多么的和谐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

3、,才会知道松柏是最终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当顽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顽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_员贾起面对.的严刑拷打,但他镇静冷静,勇敢不屈,严守党的隐秘这些烈士,他们这种顽强不屈的品行,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当顽强面对,鼓起士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篇2 论语中的很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旧肤浅,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宏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似乎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观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的伦理

5、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训练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训练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_来讲,要想胜利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特别喜爱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掌握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共性和鲜亮的思想特征。人应当充分发挥自己潜

6、在的才能,才能使共性获得全面的进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宏大的训练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同学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日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许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日所提倡的和谐.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家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

7、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篇3 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尝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锐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它的思想主见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盼望人与人的相处应当多一点宽容和敬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

8、何其大,人生何其简单。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唯恐是不行能吧。由于,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很多多的小事,为什么肯定要他人明白,肯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敞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

9、人为乐的雷峰常常被人称赞,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假如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I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由于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由于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仰头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谈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篇4 我读完论语,也算是

10、对论语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爱好,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解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爱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尝就偏偏不一样。我喜爱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_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判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肯定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来宾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假如他生活在现代,应当是一个精彩的外交官弄不好当

11、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现在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么着也算得上是特殊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么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现在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外套的?在史书上,好像没有记

12、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肯定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应当与他的力量与才能是分不开的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是我在这本论语中最喜爱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爱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篇5 妈妈告知我,.岁之前是人记忆最好的时候,所以,我始终坚持诵读经典。四班级的时候,我背完了论语上册,班上进行“国学经典”考查时,我总是高高

13、地举起手乐观回答问题。每次我背诵原文都很流利,但老师让我讲解意思的时候,我却许多都不知道,于是便下定决心要好好看看论语的译文。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论语上册,书中在每一句原文下都做了解释,阅读这本书可以一边复习原文,一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这使我收获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学而第一”,这是论语的第一篇,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关于“学习”主题的对话争论,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学习”,还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 有子,姓出名若,他是孔子的同学,他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擅长发觉别人优点的眼睛,常常提出孔子的优点,并心向孔子学习。其为人处世也深得孔子的欣赏。 曾子,姓曾名参,也是孔子的同学,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14、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他的学习方法之一,他每天都会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了心呢?与伴侣交往是不是诚恳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是不是都复习了呢?” 子禽,姓陈名亢,孔子的同学之一,他的特点是特别好问,遇到什么小问题也要请教孔子,所以进步总是又快又大。 孔子是一位学问渊博、很有才智的思想家和训练家,他的弟子很多,同学们又称他为“圣人”和“师仙”。在同学有困难时他总是乐于关心并急躁讲解。他那么博学却始终保持虚心,很擅长从别人身上学习,人们夸他他也从不傲慢。他总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假如三个人走在一起,当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特长去学习,以他的短处为自己改正的参照。”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要擅长发觉并学习别人的优点,就算有天大的学问,也要像孔子那样谦逊好学。 有子懂得观赏他人,曾子坚持每日三省,子禽总是勤学好问,孔子更是擅长以他人为师,这些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以后我还要进一步研读论语,做一个有思想、有学问;爱反省、善学习;不傲慢、不自满;懂礼貌、又孝顺,拥有美妙品德和更多学识的真正优秀的人。 论语读书的心得体会5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