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简答题85 道.pdf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3999513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3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简答题85 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简答题85 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简答题85 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简答题85 道.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简答题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简答题 85 道道 教育学简答题必胜版教育学简答题必胜版 31题题 1、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第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五,终身的多元化。 2、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能有效协调和控制学生的发展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特

2、殊作用? 第一,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二,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第三,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对策?、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对策? 第一,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第三,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 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教育者的发展潜力。 第四,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 5、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内涵? 1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第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 长期性和间接性, 主体性和示范性, 连续性和广延性。复杂性和创造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7、建立学制的依据?(简答准备多选) 、建立学制的依据?(简答准备多选)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人口发展状况,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第一,教师的知

4、识素养:政治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必备的教 育科学知识 第二,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自我调控和反思能力 第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第四,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8、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 2 9、教师如何热爱学生? 、教师如何热爱学生? 第一,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第二,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第三,要全面关爱学生, 第四,要关爱全体学生, 第五,对学生保持积极稳

5、定的情绪。 10、师生关系的内容是什么?、师生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 11、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简答准备多选、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简答准备多选) 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1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 师生矛盾。 1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 心理相融 1

6、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统一,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5、泰勒的课程目标模式?(简答备考多选)、泰勒的课程目标模式?(简答备考多选) 学校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16、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的基本任务? 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

7、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1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18、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激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19、四大教学原、四大教学原则?(备考案例分析)则?(备考案例分析) 第一: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 学知识,提到

8、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二: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知识经验,通 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包括:实物 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育和教学手段,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 言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第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 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

9、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贯彻要求和定义吻合) 第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运用 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学实践,做到教学与技能训练结合,必要的乡土教材补充。 58 20、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注意讲授的方式,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要讲究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加强与其他教学方法的配合。 21、运用谈话法的要求?、运用谈话法的要求? 要做好计划,对谈话的内容充分准备;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 程度;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

10、思考的余地;谈话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归纳和总结。 22、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依据?、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依据?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不足:最大的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2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两个三) ;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

11、定 25、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的标准?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内容准确、 教学结构合理、 方法恰当、 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6、布置作业的要求?、布置作业的要求? 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 分量适当,难度适宜; 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教师要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6 27、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8、考试中常出现的德育原则?、考试中常

12、出现的德育原则? 疏导原则(导向性原则) 、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29、班集体的特征?、班集体的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心理相容的氛围 30、班主任如何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如何转化后进生? 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爱护后进生; 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 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培养学习兴趣; 抓反复、反复抓 31、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简答备考多选)、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简答备考多选) 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促进教

13、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增强教师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提升, 促进教师反思意识 7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必胜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必胜版 25 题题 3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第一,培养学生注意紧张的品质, 第二,扩大学生注意的范围 第三,发展学生注意分配的能力 第四,对学生进行注意稳定性的训练,培养学生形成坚韧、沉着的个性,是形成注意稳 定性的有效手段 第五,培养学生注意转移的品质,训练学生遵守严格的作息习惯 33、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 无关动作的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3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 对兴趣的依从性 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5、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创设良好的环境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 36、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变成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抗干扰的能力 37、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前:明确目的,提出方法观察中:个别指导,一一培养观察后:整理结果,交流汇报 8 38、如何合理组织复习?(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复习?)、如何合理组织复习?(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复习?) 合理

15、分配复习时间 及时复习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把握复习的量 39、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40、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 强烈的创造愿望 丰富的表象储备 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 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的作用 41、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 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

16、的基础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充分利用“变式” 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应用于实践中 9 4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 培养学生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4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如何

17、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45、如何依据性格倾向对学生因材施教? 、如何依据性格倾向对学生因材施教? 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对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 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 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检查,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 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 对于粘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培养开朗的个性特点 对于抑郁质的学生,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关心、

18、爱护 4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一大题) (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一大题)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10 47、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二大题)(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二大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48、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影响学习迁移的因

19、素?(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三大题)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三大题) 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习的定势和态度认知结构的特点 学习的策略和水平 49、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教育心理学部分第四大题)(教育心理学部分第四大题) 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50、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深度加工材料 有效运用记忆术适当过度学习 合理进行复习 51、如

20、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点 1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5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确运用变式 科学地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5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情境 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 54、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训练逻辑

21、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55、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是什么?、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是什么? 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5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一道大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一道大论述)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2 5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五大题)(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五大题) 保护好奇心 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重视逻辑思维能力 法

22、律法规简答题必胜版法律法规简答题必胜版 2 题题 58、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有损害事实 损害行为必须违法行为人有过错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59、教育法律法规作用?、教育法律法规作用?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 强制作用 60、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 师德必胜版师德必胜版 3 题题 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梁可以为社会造就人才 实现了科学的再生产 促进了人类的自我完善 6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 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2)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书和育人) ; (3)

2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标准要求高) ; (4) 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示范性) ; (5)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 (6) 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13 6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磨练健全的职业道德意志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新课改必胜版新课改必胜版 22 题题 63、教学过程本质?、教学过程本质?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反思过程、社会过程复合的整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以交往互动、平等对话为表现形式的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 教学过程是生命力量呈现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于

24、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 64、“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内涵?的内涵? 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面向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65、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简答备考多选)、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简答备考多选) 是教师自我反思重新学习、不断调整和改善知识结构的过程 是教师与他人沟通交流、扩大视野的过程 是教师挑战自我、提高教育研究能力的过程 66、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 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

25、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 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67、现代教学观的变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现代教学观的变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从教师中心转向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14 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68、新课程提出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有哪些?、新课程提出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有哪些? 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寻求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69、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26、是什么?、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70、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71、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1) 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 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 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4) 课

27、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72、新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任务是什么?、新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任务是什么? (1) 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 念。 (2) 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3)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73、新课程的教学观包括哪些内容?、新课程的教学观包括哪些内容? (1)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 教学不但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 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4) 教学不但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 15 74、“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

28、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教学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 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 (3)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75、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应努力做到:(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

29、础上的情感关系。应努力做 到 :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 76、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77、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

30、化?、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78、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

31、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79、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 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16 (3)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 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分层化。 (5) 评价方式多样化。 (6) 评价主体多元化。 (7) 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80、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启示?、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启示? 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

32、育观”。 81、新课改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新课改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82、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怎样来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怎样来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呢? (1)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2)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3)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4)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5)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理解。 83、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原则是什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原则是什么? (1) 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 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3) 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84、试论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试论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2) 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 (3) 重视能力的培养 (4) 重视个别差异 17 85、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基本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 建立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 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让学生体验成功;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医药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