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国经济开局总体良好2021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摘要: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苗接种速度差 异较大;全球经济加速恢复的同时一,分化态势持续,未来如何退出宽松政策将是 全球经济金融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或非兴旺国家的通胀和货 币贬值压力较大,经济修复相对偏弱,与兴旺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或将引发风 险。我国经济开局总体良好,面临的通胀风险可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在“保 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政策基调下,新增社融同比下降、存量社融增速回落。 展望二季度,全球的疫情防控形势、美对华战略遏制、全球经济修复、全球地缘 政治等因素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开
2、展面临的外部压力与挑战依然较大。 在消费和制造业投资的修复带动下,我国经济料继续复苏向好;积极财政政策的 效应会持续释放,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考虑到偿债高峰,央行 公开市场操作可能会阶段性加大投放力度,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 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同时,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 支持。-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21年4月21日,全球新冠疫情累计确诊1.44亿例,全球有25个国 家确诊超100万例,累计确诊人数前三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和巴西,分别为 3260万例、1592万例和1412万例。分国别或地区看,美国疫情防控表现出向
3、好 趋势,今年以来美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I而欧洲多国面临第三波 疫情并重新采取封锁措施,其中疫情最严重的是法国,3月31日法国宣布为期1 个月的全国封锁,并在4月8日单日新增确诊人数8.5万例,创历史新高,同时 意大利、德国、匈牙利、波兰和捷克等国家均宣布不同程度地延长或重新封锁。 另外,印度也正经历新一轮疫情爆发,单日新增和累计确诊新冠脑炎病例不断创 新高,同时日增病例人数连续多日超20万人,而南美洲国家新增确诊病例持续 维持高位,其中巴西平均每天新增病例数超6万例。整体上,全球疫情形势仍然 严峻,特别是2021年3月份开始,全球的日新增确诊病例再度明显上升。图表10不同产品类型
4、季度出口增长情况(单位:%)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m9TZOZ ZTOZOZ 606Z0Z 9OOZOZ V3Z0Z ?6Toz 696Toz 9。,6Toz 6Toz 60OOT0Z 90OOT0Z moooTOZ rZJOZ69二。Z 9。4县 moTOZ ZT9Toz699Toz 999T0Z m。9Toz-20.00-40.00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玩具医疗仪器及器械汽车及汽车底盘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家具及其零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绘制总体来看,在全球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出口的竞争力将
5、延续;随着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生产消费回升,加 之美国新一轮刺激政策落地,海外需求改善,我国出口增速将维持高位。三、稳杠杆下新增社融增速明显回落2021年一季度,我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0.2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 8853.25亿元,同比下降7.55%,打破2019年以来的持续正增长态势。截至3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4.55亿元,同比增速为12.3%,较上年末下降1.0个百分点。货币供应方面,3月M2同比增速为9.4%,较上年末低0.7个百 分点,Ml当月同比增速为7.1%,较上年末低1.5个百分点。总体上,2021年一 季度新增社融的少增以及存量社融增速
6、的回落是“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 表达。图表11新增社融及存量社融增长情况(单位:、亿元)0.000.0060,000.0050,000.0040,000.0030,000.0010,000.00T9TZ0Z TTOZOZ 606Z0Z zoozoz soozoz moszoz Toozoz 696I0Z 36m S96T0Z m96Toz T96Toz ?8Toz 60OOT0Z 38T0Z SOOOTOZ m98Toz社会融资规模:当月值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绘制人民币贷款方面,第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91万亿元,同比多增6571亿 元,同比增长9.1
7、%,是新增社融的重要支撑,但增速水平较上年的两位数相比 回落幅度较为明显。从贷款期限结构看,实体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继续高增, 融资期限结构继续优化。第一季度非金融企业新增短期人民币贷款1.2万亿元, 同比少增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785亿元,同比多减1.11万亿元;相比之 下,一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47万元,同比多增1.43万亿元,且连续三月 超万亿元。随着消费的持续恢复以及房屋成交快速增长,居民短贷与中长期贷款 均有改善,第一季度居民短期贷款增加5829亿元,同比多增6338亿元,居民中 长期贷款增加1.98万亿元,同比多增7200亿元。债券融资方面,一季度政府债券融资和企业债
8、券融资是拖累新增社融少增的 主要分项。第一季度新增政府债券融资6583.69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9197.31 亿元,主要是因今年地方政府债新增额度下达时间较晚所致;第一季度新增企业 债券融资8591.57亿元,同比少增9184.43亿元,与债券发行本钱较上年同期明 显上升以及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加剧有关。表外融资方面,第一季度新增委托贷款减少49.68亿元,同比少减970.00亿 元,新增信托贷款减少3568.69亿元,同比多减3439.69亿元,委托贷款和信托 贷款的压降趋势延续。一季度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3244.87亿元,同比多增 2984.87亿元,但3月当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9、减少2297亿元,同比多减5115 亿元,亦存在减弱迹象。Ui、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2021年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健恢复,我国在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提升创新能力、扩大内需、推动构建“双循环”开展新格局等长期政策 的同时,保持了宏观逆周期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提供必要 支持力度并加强定向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仍较大2021年一季度,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万亿元,同比增长24.2%,与 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7万亿 元,同比增长6.2%,支出绝对规模与2019年持平。从公共财政支
10、出的分项来看, 在提升创新能力的政策导向下,教育和科技实现了较快增长,稳定经济和社会发 展用途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继续稳定增长,而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 通运输的公共财政支出同比下降。一季度,教育支出同比增长13.8%,科学技术 支出同比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6.1%,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 长8.3%,城乡社区支出同比下降4.1%,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下降5.5%,交通运 输支出同比下降7.8%O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债务付息增 长较快,一季度付息支出1994亿元,同比增长27.4%。与往年财政政策基调相比,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在提质增效的同时,增加了“更 可
11、持续”的要求。今年拟安排赤字率“3.2%左右”,较2020年的“3.6%以上” 有所下调,但明显高于2019年的2.8%;政府债务融资方面,今年不再发行抗疫 特别国债,拟安排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规模较2020年仅小幅缩 减1000亿元,比2019年增加1.5万亿元。整体上,赤字率的下调、抗疫特别国 债退出、新增专项债规模小幅缩减,均说明积极财政支出力度较去年有所减小, 但新增专项债绝对规模依然很大,财政政策将在今年的经济复苏中特别是促进需 求端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的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已于2021年3月18日下达,额度为1.77万亿 元。从地方债的发行规模来看,3月专项
12、债发行进度较前两年有所放缓。根据4 月21日财政部发布会解答,今年地方债发行放缓主要是由于2020年发行的专项 债规模较大,为了防止资金闲置,让资金跟着工程走,政策效应在今年后期会持 续释放。(二)货币政策操作平稳2021年一季度,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基本延续了去年下 半年以来的宽松力度边际减弱的态势,逐步回归常态。一季度,央行公开市场操 作净回笼5505亿元,操作利率维持不变,一季度DR007均值为2.2074%,较去 年四季度的2.1626%小幅上升约4BP,但与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2.20%基本一 致,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围绕公开操作利率平稳运行。;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
13、21年第一季度例会决定将直达实体经济的两项货币 政策工具续作至今年底,强调稳字当头、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但 相比去年四季度例会,删除了 “不急转弯”的表述,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将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健恢复及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的物价 上涨压力在加大,但通胀风险总体可控,货币政策对此做出明显反响的可能性较 小。同时,考虑到二季度偿债高峰的到来,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力度可能会 阶段性加大,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 同时,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五总结与展望2021年第一季度,美国疫情防控向好,而欧洲、印度等国家
14、或地区疫情确诊 病例数量再度飙升,南美洲国家新增确诊持续高位,全球的疫情防控形势仍严峻; 全球的疫苗接种持续推进,兴旺国家接种速度普遍偏快,而开展中国家相对落后, 全球疫苗供应存在缺乏和分配不均的问题。全球经济加速恢复的同时一,经济体间 修复分化态势持续。全球的通胀担忧加剧,局部新兴市场国家率先加息应对通胀 和货币贬值压力,且非洲、亚洲及南美洲地区的局部国家同样面临较大的压力。 在经济体修复分化局面下,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或非兴旺国家的经济修复相对偏弱, 同时又面临通胀和货币贬值压力,假设美元持续趋势性升值,它们面临的资本外流 压力将明显上升,或进一步冲击其本就脆弱的经济修复,且可能继续扩大与兴旺
15、 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引发风险。同时,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修复,特别是兴旺 经济体可能较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更快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情景下,前期为应对疫 情而出台的宽松政策面临退出压力,这或将是未来全球经济金融面临的一项重大 考验,我国经济开展仍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开局总体良好,面临的通胀风险可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工业生 产保持较快增长,行业增长面显著扩大,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经营绩效均同步 提高;消费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 而餐饮消费仍偏弱;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修复,地产投资增速较快,基建投资有力 度,制造业投资仍在恢复中;外需改善带动出口增速维持
16、高位。在“保持宏观杠 杆率基本稳定”的基调下,受债券融资拖累,新增社融少增且存量社融增速回落。 我国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积极财政政策强调更可持续,赤 字率有所下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仅小幅缩减,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仍较 大;货币政策操作平稳,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围绕公开操作利率平稳运行展望二季度,全球的疫情防控形势、美对华战略遏制、全球经济修/ 全球 地缘政治等因素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开展面临的外部压力与挑战依然较 大。在消费和制造业投资的修复带动下,我国经济料继续复苏向好。随着新增专 项债发行的推进,政策效应会持续释放;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对物价上涨压力
17、做出明显反响的可能性较小,考虑到偿债高峰,央行公开市场操 作可能会阶段性加大投放力度,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 济增速基本匹配的同时.,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定向支持。图表1全球及局部地区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单位:人)350,00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疫苗接种方面,今年以来全球疫苗接种持续推进,目前,全球平均每天有超 过1000万人接种新冠疫苗,今年年初至4月21日,全球新冠疫苗累计接种超 10亿剂,每百人接种剂数从0.12剂次提升至12.26剂次。但全球疫情接种速度 在国家间差异较大,兴旺国家接种速
18、度较快,而开展中国家相对落后,全球疫 苗供应存在缺乏与分配不均的问题。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全球供应超过7亿剂 新冠疫苗,其中超过87%的疫苗被富裕国家所拥有,在高收入国家中,平均4 个人中有接近1人接种疫苗,低收入国家每500个人中只有1人接种疫苗,且 还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开始接种。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 0J少6少万仑66 分代夕 c十学分 彼希彼彼彼解彼材 /彼祉祉祉美国 巴西 法国 印度 全球(右轴)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二)全球经济加速恢复的同时
19、分化趋势明显随着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全球经济景气程度加速回升。3月摩根大通全球 综合PMI为54.8%,较2月回升1.6个百分点;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 55.0%,较2月回升L1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处于扩张期间。IMF在4月初发 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1年和2022年,全球GDP增速将 到达6%和4.4%,较年初的预测分别高出0.5个和0.2个百分点。同时,经济体间修复分化态势持续。美欧等兴旺经济体景气度指数要明显快 于新兴经济体。美国3月ISM制造业PMI为64.7%,较上月提高3.9个百分点, 创1983年12月以来新高;3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62.5%,较上月提高
20、4.6个 百分点,创历史以来新高。日本经济呈前低后高的微弱反弹态势,年初日本新冠 疫情再度爆发,经济因此受到一定冲击,1月制造业PMI仅为49.8%,但2月和 3月景气指数呈上扬态势,2月、3月制造业PMI分别为51.4%、52.0%0而印度 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疫情仍在恶化,尽管各国陆续开放疫苗接种,但总体进程相对较慢,遏制了其经济复苏力度和进程,印度3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5.4%, 较2月下降2.1个百分点至,为近7个月的低点;巴西Markit制造业PMI为 52.8%,较2月下降5.6个百分点。65.0055.0045.0035.0025.00图表2摩根大通及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
21、(单位:%)6OOZOZ9OOZOZmoozoz?6Toz696T0Z996I0Zgo6TozZIOOTOZ60OOT0Z 90OOT0Z moooTOZ ZTTOZ 6。*。、 99二。Z moIOZ ZT9T0Z 699T0Z 909T0Z mooTOZ75.00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PMI全球: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欧元区:制造业PMI日本:制造业PMI巴西:制造业PMI印度:制造业PMI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三)全球通胀担忧加剧2021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全 球通胀担忧加剧,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水平加速上涨,美元升值预
22、期上升。在此 背景下,新兴市场面临的本币贬值和资金外流压力加大。今年3月,巴西、俄罗 斯、土耳其率先加息来应对高通胀和货币贬值压力,4月23日,俄央行再次大 幅加息50个基点,将关键利率提高至5%,说明通胀预期还在不断增强。除这三 大新兴经济体外,非洲、亚洲及南美洲地区的局部国家同样面临较大的通胀和货 币贬值压力。2021年,全球经济的主旋律为修复,但兴旺国家在疫苗分配、疫苗接种进度 方面要明显优于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且经济基础较好,这使得兴旺经济体的经 济修复普遍快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在这一分化局面下,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或非 兴旺国家,不仅经济修复相对偏弱,同时又面临通胀和货币贬值压力。假设美
23、元持 续趋势性升值,他们面临的资本外流压力将明显上升,或进一步冲击其本就脆弱 的经济修复,且可能继续扩大与兴旺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引发风险。同时,未来随 着全球经济的持续修复,特别是兴旺经济体可能较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更快恢复至 疫情前水平的情景下,前期为应对疫情而出台的宽松政策面临退出压力,这或将 是未来全球经济金融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二我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初步核算,2021年一季度,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93万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同比增长18.3%,较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o 一季度GDP大幅回升是低基数效应下经济不断稳健复苏的结果。但从环比折年 率看,202
24、1年一季度仅为增长2.4%,剔除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一季度,创2015 年以来各季度新低,这说明我国经济在受疫情影响后的阶段性复苏已趋于平稳。(-)国内通胀风险可控2021年一季度,我国CPI同比涨幅温和上升,1-3月的同比涨幅分别为-0.3%、 -0.2%和0.4%。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修复,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明显上涨, 国内的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但距离“CPI涨幅3%左右”目标仍较远。同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1595万头,同比增长29.5%,其中能 繁殖母猪存栏4318万头,增长27.7%,生猪存栏已连续六个季度环比增长,猪 肉价格预计会进一步下行,可对CPI中食
25、品项增长形成压制,国内的通胀风险可 控。图表3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速走势(单位:%)25.0020.0015.0010.005.000.00-5.00-10.0039T0Zm99Tozm3T0ZITOZOZ N06Z0Z moozoz ?6Toz 36T0Z mo-6Toz TTOOIOZ NOOOTOZ moooTOZ 1soz 生息CPI:当月同比月CPI:食品:当月同比月CPI: M食品:当月同比月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计算、绘制PPI方面,一季度我国P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2.7个百分 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8%,影响PPI上涨约2.12个百分点,生活
26、资料 价格下降0.1%,影响P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输入性因素是推动PPI上涨的 重要原因。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一季度,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关联程度较高 的石油、钢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2.13个百分点,超过 PPI总涨幅。一季度PPI的上涨主要集中在上游生产资料行业,其中采掘工业价 格上涨6.6%,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4.0%,加工工业价格上涨2.0%,涨幅随产业 链自上而下逐级递减,而下游生活资料行业价格趋势相对平衡,其中衣着价格下 降1.1%, 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7%,说明PPI结构性上 涨特征显著,且对消费端带来的涨价压力有限。(二)就
27、业形势总体稳定2021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较2019年同期减少27万人。 从单月新增就业情况看,1月和2月新增就业人数低于疫情前历年同期水平,但 3月新增就业人数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正常水平。总体来看,我国一季度就业形 势总体稳定,但是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随着6月份 毕业季的来临,青年人就业仍存在较大压力。3月当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较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较2 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分月来看,1、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加之年初局部地 区出现散发疫情,失业率环比有所上升,进入3月份,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企业 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失业率开始回
28、落,现已基本处于疫情前平均水平。图表4我国单月新增就业及年度高校毕业生情况(单位:万人)年份 月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1月89898987888669762月10211083101888839723月1511451531461461541501211494月1281291211251311411351255月1321341361341341421381066月1231301371401361391401047月1191211231181201281301078月1121151111131191101171109月110109114119123
29、11711311710月9810010510194939611111月787980818993869012月6861616571687397当年新增就业总计13101322131213141351136113521186当年毕业生合计699727749765795820834874909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计算(三)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制造业PMI呈先降后升态势,均处于临界点以上。 3月当月,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大幅回升1.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 和新订单指数为53.9%和53.6%,分别高于上月2.0和2.1个百分点,说明行业 供需两端均
30、有大幅改善。工业生产方面,2020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比 2019年同期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6.8%,处于较高水平。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最快,一季度同比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6.9%;采矿业以及电 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10.1%. 15.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 4.0%、4.8%。图表5 2021年1-3月主要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单位:%)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绘制分行业来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显著扩 大。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39.9%和 31.2%,
31、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7%和12.3%,增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从产品来看,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同 比增速均超60%o同时,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 77.2%,较去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也是2013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值。工业企 业经营和利润情况亦同步显著改善,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同比增长1.37倍,两年平均增长2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6.64%,较去年同期提高2.76个百分点。U9)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升2020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3.4%,拉动GDP增长
32、1L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 的最主要动力。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显效落地,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市场 持续恢复。图表6最终消费支出对当季GDP的拉动率14.0012.0010.00- - - - -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绘制2021年一季度,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万亿元,同比增长33.9%, 两年平均增速为4.2%。3月当月同比增长34.2%,两年平均增长6.3%,环比增 长1.7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较快增长,一季度同比增 长30.4%,两年平均增长4.8%;餐饮收入增长75.8%,两年平均下降1.0
33、%,恢 复情况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商品类别来看,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好,其中金银 珠宝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分别同比增长93.4%、 52.3%、48.9%、42.4%和 41.4%。总体来看,商品零售、餐饮收入增速较疫情前水平仍有差距,但消费活动在 持续恢复。根据公开数据,“五一”假期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1651.8万人次,较 2019年同比增长10.9%, “五一”假期的交易金额高达1.91万亿元,同比增长 5.5%,已出现了补偿式出游,消费者的热情高涨。随着疫苗接种面积扩大,二季 度的消费活动将进一步逐步回归正常,同时叠加低基数效应,消费有望保持恢复 态势。图表7
34、 2021年1-3月主要消费大类累计同比增速(单位:%)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绘制2021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 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7%。较2019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两年平均名义增长7.0%,实际增长4.5%,居民收入保持稳定恢复性增长, 将为拉动居民消费支出提供支持。(五)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修复2021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延续恢复性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一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5%,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
35、, 两年平均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2021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 含农户)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2.9%,较上年四季度增长2.06%。图表8资本形成总额对当季GDP的拉动率(单位:%)006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绘制CYULCUCo O o OL2.o o o o o O o o o o o O 5.43.Z LO.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29.7%,较 2019年同期增长4.7%,两年平均增长2.3%。基建投资的两年平均增速由1-2月 份的负增长回到正增长,说明今年的基建投资仍有力度,后期随着专项债开始逐 步启动发行,基建投资
36、有望保持平稳增长。:n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 长7.6%,仍保持较快增长。从房地产销售来看,房地产需求仍处于高景气度,一 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63.8%和88.5%,说明需求依旧 处于高景气区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分别同比增长28.2%和11.2%, 为后续房地产投资提供了韧性。但随着政策逐步收紧,在“三条红线”及宏观审 慎政策下,预计房地产投资在融资端或将面临压力。制造业投资方面,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下降2.0%, 说明制造业投资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仍处恢复之中,往后看,在产能利用率 处于
37、较高水平、政策定向支持和碳减排驱动下的设备更新需求等多因素推动下, 预计制造业投资仍将继续修复。图表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单位:%)50.00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计算、绘制(六)外需改善带动出口增速维持高位2021年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2%,
38、拉动GDP 增长2.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 额为8.47万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出口额为4.61万亿元,同比增长38.7%, 进口额为3.86万亿元,同比增长19.3%;贸易顺差7592.9亿元,较上年同期扩 大 690.6%。分国别来看,一季度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对东盟、欧盟、 美国和日本以人民币计价的累计出口额分别增长26.1%、36.4%、61.3%和20.8%。 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到达1.24万亿元,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 的14.7%;欧盟、美国和日本分别为第二、第三和第四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分 别为1
39、.19万亿元、1.08万亿元和5614.2亿元,分别占出口总值的14.1%、12.7% 和6.6%。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 21.4%,占外贸总值的29.5%;对14个RCEP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 2.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2.9%,占外贸总值的31.5%。分产品看,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为拉动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一季度我国 出口机电产品2.78万亿元,同比增长43.0%,占出口总值的60.35%,较去年同 期提升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和汽车分 别增长54.5%、38.5%和98.9%。另外,防疫物资和“宅经济”商品亦均保持较快 增长,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医疗仪器和器械分别增长30.6%. 49.7%;玩具、 家具及其零件和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分别增长60.3%、61.0%和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