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315650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 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 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 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 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疫情反复与三重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开展同期水平,但仍因多地提倡“就地过年”而低于疫情前水平。1月全国客运在公路、民 航方面表现萎靡,铁路、水路方面出现好转。1月全国公路客运总量总计33801万人, 同比下降28.9%,相比2019年下降68.26%, 1月全国铁路客运量总计17874万人,同比 上涨13.7%,相比2019年下降36.93%0民航方面,1月国内旅客运输量总计2951.3万 人,同比减少2.2%,相比2019年下降45.66%。水路方面,1月全国水路客运总量达908 万人,同比上涨6.6%,相比2019年减少39.99%。由于疫情防控对

2、于跨省市公路封闭的要求,2月以来全国人口流动规模虽然随返工 逐步恢复,但距离疫情冲击之前还有一定差距。公路方面,2月全国公路客运总量达33328 万人,同比下降22.8%,仅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27.3%。铁路方面,2月全国铁路客运 总量达19052万人,同比增长33.1%,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65.4%。3月初,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BA.2进化分支在全国多地流行,其隐匿传播的毒株 特性为现行防疫细那么带来了挑战,导致全国人口流动规模萎缩明显,并持续走低。长三 角、珠三角以及吉林、山东等多地进行交通管制,禁止跨省跨地区人员流动。3月全国 公路客运总量仅29759万人,同比下降26.1%

3、,环比下降10.7%,仅到2019年同期水平 的 27.6%。(4)劳动力市场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动态调整,结构性矛盾加剧就业市场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招聘需求开展不同,大企业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影响 较小,承压强,而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大,招聘更加谨慎。2月以来,疫情在全国各地 的多点散发限制了人员的跨区域流动,依赖线下经营的小微企业活跃度受到影响,根据 智联招聘研究院发布的2022春季人才流动新特点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22 年节后首月中小企业招聘需求下降,20人以下、20-99人、100-499人和500-999人企业 招聘数分别同比减少7.8%、3%、4.7%和11.6%。大企业承压能力

4、强,招聘需求保持强 劲涨势,1000-9999人企业招聘数同比增长6.5%, 10000人以上企业涨幅23.4%。就业市场不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构性错配现象依旧严峻。根据boss直聘研 究院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报告显示,高端制造业招聘规模同比增长超过 40%,远超金融(37.4%)、电子商务(29.8%)、互联网(12.8%)等行业,但工程技术人 才普遍紧缺,大局部细分领域人才缺口均大于20%。受2021年政策调控以及互联网大 厂裁员等原因影响,互联网行业的高速扩张放缓。2022年春季,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规模 同比增速为12.9%,仍然保持增长趋势,但增幅处于2019年以来的低点

5、。同样在政策调 控的影响下,2022年春季,教育培训和房地产行业收缩了招聘规模,其中整个教育培训 行业的岗位规模收缩幅度超过30%,教育培训行业岗位吸纳能力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市 场岗位供应的短缺,加剧了相关行业人员求职竞争激烈程度。而报告显示,房地产和教 育培训行业的从业者们在转业过程中的首选行业均为互联网,这进一步加剧了互联网行 业的竞争程度。(四)金融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从货币供应来看,截至2022年3月末,Ml和M2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7%和9.7%, 较2月别持平和上升0.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4个百分点和上升0.3个百分 点。从社会融资规模的存量来看,3月末

6、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64万亿元,同比增速 为10.6%,较2月上升0.3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75个百分点,信用扩张速度处 于5年来的地位,且低于疫情前水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分项中,政府债券的同比增 速为17%,比社会融资存量的增速高出6.4个百分点,政府债券是拉动社会融资规模存 量增长的主要力量。社融增速与M2增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融资需求来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06万亿元,同比多增1.77万 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4258亿元,金 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750 亿

7、元,同比少增9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82亿元,同比多515亿元;企业 债券净融资1.31万亿元,同比多405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58万亿元,同比多9238 亿元;表外融资减少437亿元,同比少减3631亿元。从流动性投放来看,一季度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为0,但通过中期借贷便利 (MLF)共计净投放约4000亿元一年期的资金。此外,4月25日,人民银行全面降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并额外对局部城商行和农商行多降0.25个百分点, 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3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37%,比上月低0.02个 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14个百分点;3月

8、末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 2.08%,比上月高0.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07个百分点。金融系统流动性总体保 持平稳。1月20日,一年期和五年期LPR报价分别下降10个和5个基点,这带动企业 综合融资本钱稳中有降,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上年12月下降8个基 点。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GDP同比实际增长4.8%,尤其是工业领域增 长较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但我国经济仍面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日益复杂和本土聚集性疫情频发带来的考验。从国际环境来看,一方面,自2020年疫 情爆发以来,国际金融条件持续处于超宽松状态,全球大宗商品价格

9、持续上涨,导致通 胀高企。叠加2月末爆发的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另一方 面,美联储已开启加息和缩表进程,今年全球金融条件开始收紧几乎是确定的,这不仅 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也将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贬值压力。从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的开展来看,对消费和产业链供应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 其是对小微企业的冲击比拟明显。一季度,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较去年同期上升0.1 个百分点,与全年目标水平持平。居民收入增速和GDP增速基本持平,但需求未现明 显反弹迹象。这与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保持高位亦有所印证。综上,不管是为了应对输入性通胀和国际金融条件收紧带来的考验,还是

10、为了最小 化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的影响,课题组认为人民银行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 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是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脆弱群体的支持。(五)贷款总体需求与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均有所上升,但融资缺口呈扩大态势贷款总体需求指数是反映银行家对贷款总体需求情况判断的景气扩散指数,由中国 人民银行针对全国约3000家银行机构开展调查获得,其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以50% 作为信贷需求的分界线,数值高于50%以上意味着企业贷款需求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 72.3%,比上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比上季度上升4

11、.6个百分点,且升幅在过去五年 中仅高于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2020年,说明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偏弱。分行 业层面来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70.3%,比上季度上升3.3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 贷款需求指数为62.7%,比上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为67.3, 比上季度上升6.5个百分点,是近3年同期最高的升幅,说明稳增长相关政策效果逐步 显现;房地产贷款需求指数为47.2%,虽比上季度上升2.8个百分点,但依然低于50% 的荣枯线。与之相对应的是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它是反映银行家对贷款审批条件松紧的扩散指 数,其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数值高于50%以上表示银行放款审

12、批条件较为宽松。截至2022年3月,CPI和核心CPI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1%和1.2%。而PPI累计同比增速为8.7%。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在荣 枯线上方继续上行,数值为54.3%,比2021年末上升2.7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 明银行贷款审批逐渐转向宽松。综合来看,虽然第一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与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均有所上升,但两 者差值却在不断扩大,数值高达18%。假设以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与银行贷款审批指数的差 值来刻画融资缺口,不难看出,实体经济融资缺口呈扩大态势。为此,课题组将分别从 资金需求端和资金供给端两个视角,就融资缺口

13、的变化给出解释。从资金需求端来看, 一季度以来,受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实体 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仍未得到完整修复,投资意愿不高,导致其对贷款融资需求 偏弱。另外,近期国内多地疫情散发,给实体经济正常经营秩序造成明显干扰,严重侵 蚀其利润空间,导致实体经济部门预期偏弱,投资策略也会更加谨慎,贷款融资需求偏 低。下一阶段,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企业投资信心和预期将得 到修复,使其更有意愿扩大生产和投资规模,叠加有关纾困实体经济融资困境的相关政 策落地,实体经济贷款融资需求或将进一步攀升。从资金供给端来看,得益于金融支持 实体经济开展的一系

14、列政策落地和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的稳步提升,促使银行贷款审 批条件有所放松。为缓解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有力支持,稳定 宏观经济大盘,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政策力度, 从而降低银行资金本钱,促使其放松贷款审批条件,增加信贷资金投放。分企业规模看,各类规模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均上行;其中,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 为60.3%,比上季度上升3.2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为63.7%,比上季度上升3.2个百分点; 小微企业为74.0%,比上季度上升3.5个百分点。综合当期银行贷款审批有所宽松可以 看出,信贷资金供给分化现象更加明显,大型企业信贷条件有所改善,但中小

15、微企业依 然难以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支撑。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以来,国内 多地疫情散发给中小微企业开展带来的冲击尤为突出。在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专利创造、80%以上的城镇就业,帮扶 中小微企业成为缓解融资难题,是当前夯实稳增长基础的关键环节,也是金融支持实体 经济健康开展的重要内容。面对中小微企业居高不下的信贷资金需求,一方面,商业银 行应积极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不应对受疫情冲击暂时出现财务困境的中小微企业抽贷、 断贷;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应落实落细金融纾困政策,继续用好普惠中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工具

16、,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六)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贬值压力不可忽视2021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双向宽幅波动上升,2021年底升至6.37o进入2022年, 外部环境异常严峻,叠加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季度尽管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增 加,但总体稳健,保持上升态势。1月26日,人民币与美元的中间价汇率上升至6.32, 2月,人民币继续在波动中升值,2月底3月初更是一度升至6.31。进入3月中旬,随着 国内新冠疫情在多点爆发,人民币开始震荡贬值,4月22日贬至6.48。2022年第一季度 1-2月人民币在岸与离岸的汇差(离岸减去在岸)较2021年底有所减小,显示人民币做空 压

17、力得到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自3月中旬以来,随着国内疫 情形势逐渐严峻,人民币在岸与离岸的汇差(离岸减去在岸)4月19日到达406个基点。 外汇储藏方面,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藏规模为31880亿美元,较2月末下降 258亿美元,环比降幅为0.8%。2022年第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动乱主要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俄乌冲突、地缘政治 局势、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总体下跌。今年1- 2月人民币升值主要是由于我国出口强势,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长,结汇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推出,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底”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增强了 对人

18、民币资产的配置。但进入3月中旬以来,随着国内新冠疫情爆发,进出口形势不容 乐观,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其次,课题组注意到,2022年2月,银行即远期(含 期权)结售汇由顺差转为逆差,海关贸易顺差和银行贸易结售汇顺差均大幅收窄,从数 量上看人民币升值动能进一步减弱。另外,由于加息效应已被市场充分消化,美联储宣 布加息25个基点对国际和国内市场影响不大。但从美联储3月利率决议发布的点阵图 来看,美联储官员对未来的加息次数预测为4-7次,相比去年12月更加激进。此外,持 续的俄乌冲突会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和波动,能源贸易领域受涉及使得欧美国家的 通胀形势更加严峻,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美联储在

19、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将更 加困难。综上,短期来看,今年年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计仍将在6.55之间维持区间震 荡。金融对外开放方面,2月14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 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启动,9项资本工程改革措施和4项经常工程便利化措施由此 落地实施。4项经常工程便利化措施,包括便利优质企业经常工程资金收付,支持银行 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有序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企业范围,货物贸易特殊退汇 免于登记。9项资本工程改革措施包括两方面,一是拓宽企业跨境投融资渠道,支持中 小微高新技术企业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 境内有限合伙人

20、(QDLP)试点,稳慎开放跨境资产转让业务,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 体化资金池试点。二是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 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资本工程外汇登记直接由银行办理,扩大资本工程收入资金使用 范围,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选择跨境投融资币种,适度提高非金融企业境外放款规模上 限。贬值预期假设使用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衡量,一年、两年与三年期远期外 汇交易显示出人民币的贬值预期逐步下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 4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主要受国际金 融市场走势和市场供求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与国际主要货币相比,

21、今年以来人民币汇 率走势相对稳健。课题组认为,在美元指数升破100且持续强势的背景下,此轮人民币 对美元汇率较快回调,属于汇市正常波动。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贬值预期持续回落(1 年 NDF: 2021/9: 2.65%; 2021/12: 2.75%; 2022/3: 1.6%。2 年 NDF: 2021/9: 4.75%; 2021/12: 4.57%; 2022/3: 2.3%。3 年 NDF: 2021/9: 6.45%; 2021/12: 6.5%; 2022/3: 3.5%)o但受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上升、全球地缘政治和国内突发新冠疫情的影响,人民 币贬值压力仍不可忽视。首先,中

22、国外汇储藏仍然具有弱点,纵使相较进口额度以及短 期外债,外汇储藏均十分充足,大大高于IMF所提供的警戒线。但是外汇储藏/M2比例 近来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底已经下降至11%以下,远低于IMF建议资本账户开放国 家所该具备的20% (或是比对亚洲国家平均约有25%)o今年以来,外汇储藏/M2比例 下降幅度明显增大,3月降至约8.66%的水平。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2018年净 误差与遗漏项所隐含的资本流出有所减缓,仍呈现了相当大的规模。其二,中国经济下 行压力犹存。其三,需要关注国内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和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开展。其四, 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包括中国在内

23、的新兴市场面临一定程度的资金 外流压力。更长期汇率走势将受到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各国货币政策、中国经济转型开展以 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到位等基本面影响。(七)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大幅提升,债务压力仍然较大2022年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中 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949亿元,同比增长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3088亿 元,同比增长9.5%。全国税收收入52452亿元,同比增长7.7%;非税收入9585亿元, 同比增长14.2%。随着经济的稳步回暖,财政收入较2021年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虽然受今年一季度全国局部地区疫情冲击造成

24、的影响以及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 大多数税种同比增速大幅回落,但财政收入情况在稳定中边际改善。其中,国内增值税 累计同比增长3.6%,企业所得税累计同比增长9.8%,国内消费税累计同比增长15.8%, 个人所得税累计同比增长9.8%,说明我国实体经济持续在合理区间内恢复,这也与经济 增长情况基本匹配。增速回落较多的是证券交易印花税,累计同比增长21.3%,较去年 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这与一季度以来国内资本市场的震动有关。与土地和房地产相 关的契税累计同比增长为一22.4%,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趋势,表达了国家坚定“房 住不炒”的政策理念。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稳健增长。1-3月政府性基金收

25、入为13842亿元,累计同 比增速为-25.6%,较2021年同期下降-73.5%。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为853亿元, 累计同比增速为-7.9%;地方性基金收入为12989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26.5%。值得一 提的是,地方性基金收入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增速为-27.4%,较2021年同 期下降了 75.5%。这也意味着“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延续背景下,由于房地产市场遇 冷,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将不断降低。但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依旧 较大,应考虑拓展新的税源。2022年1-3月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上升8.3%,相对2021年同期累计同比上升 2.1%,呈现稳步回升

26、趋势。其中,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和城乡社区 事务支出同比累计分别上升8.5%、22.4%, 6.2%, 7.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 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农林水事务累计同比分别上升7.7%、 6.8%、6.2%, 10.9%, 8.4%o在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继续攀升,截至3月23 日,地方政府债券余额31.80万亿元,同比增长22.21%,城投债余额13.46万亿元,同 比增长15.74%,地方政府债券形式的显性债务合计4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02%。根 据课题组估算,负债率较高的省份除天津外,主要集中在

27、西部,包括青海(85.84%)、贵 州(76.92%)、天津(74.15%)、甘肃(58.75%)、新疆(57.33%)、吉林(56.79%)等。 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规模超2万亿元的债务大省包括江苏(4.70万亿元)、浙江(3.64 万亿元)、山东(3.28万亿元)、广东(2.64万亿元)、四川(2.54万亿元)和湖南(2.20 万亿元)。2022年为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作用,政府加大了稳 增长支出力度,并加快了支出进度。财政部在2021年底已提前下达了 2022年局部新增 专项债额度1.46万亿元,1-2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券8775亿元,占全年新增专项债 规模

28、的1/4左右,较去年同期发行进度明显加快。2022年1-2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 1077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001亿元、专项债券8775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1284 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40亿元、专项债券944亿元。合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2060 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341亿元、专项债券9719亿元。随着债务存量不断攀升,在未来五年地方政府持续迎来还债高峰期。假设将城投债纳 入在内,且不考虑后续增发债务,2022-2026年间,每年存量债务到期额均超过4.5万亿 元,其中2022年到期额达5.23万亿元,2023年到达5.62万亿元,2024年到达5.84万 亿元,2025年到达4

29、.61万亿元,2026年到达4.75万亿元。未来债务还本付息压力还将 不断累积,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较大的局部违约风险。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借新还 旧不断滚动债务,但这只是饮鸩止渴,并非长久的解决之道。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 关键在于要让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超过债务负担的增速,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增强风 险防范意识,适度举债,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并通过加快改革步伐充分释放经济潜力, 在改革中求开展。在地方政府债务政策方面,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序推进地方政 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稳妥处置重大金融风险事件。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和国 内多地疫情反复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2022

30、年需要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 险的同时、也将更加注重积极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助力经济稳中向好。2021年11月、 今年1月和4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对更好发挥地方专项债资金带动社会资金的作 用,扩大有效投资进行了部署。不到半年时间,国务院常务会议已三次对加强地方债使 用管理作出部署,试图优化债务资金投资结构,完善债务资金的管理制度,拓宽债务还 款来源,以提升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在下一阶段,既需厘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外溢的机 制,努力做好防范工作,同时地方政府又要保证稳增长的支出力度,因而需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平稳运行。(A)数字人民币和数字美元数字人民币的测试稳步进行中,主题探索

31、更加系统化。包含日常小额、高频支付场 景,绿色低碳场景,多地联动和B2B等,并在冬奥会上展现数字支付实力。美国总统拜 登签署行政令,敦促财政部、司法部和美联储等联邦政府机构在限时内提交一份关于数 字美元的立法提案。受国际形势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和跨境支付领域的竞争日渐加剧。(1)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展数字人民币的系统测试仍如火如荼地进行中。2022年1月4日,数字人民币App由 Beta版升级到版,并在苹果、华为等各大手机应用商店公开上架。据官方介绍, 该App是数字人民币面向个人用户开展试点的官方服务平台,提供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 的开通与管理、数字人民币的兑换与流通服务。测试主题的探索更加系统化,

32、既包含日常小额、高频支付等传统场景,也加入绿色 低碳、多地联动和B2B等全新场景模式。止匕外,在年初的北京冬奥会中也出现数字人民 币的身影。试点覆盖了 40多万个冬奥场景,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医等七大重 点领域需求。国内外消费者在冬奥安保红线内的商户、签约酒店、定点医院均可体验数 字人民币便捷支付。通过碰一碰、扫码付、网络购,即可实现非接触支付,能够充分满 足冬奥的防疫要求,助力平安奥运。这一崭新的移动支付方式在赛场内外实现大规模覆 盖,也让数字人民币第一次站上了国际化舞台。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7月16日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从 研发背景、定义和目标愿景、设计框架、央

33、行数字货币的可能影响与数字人民币体系的 应对策略、工作进展等五个方面对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进行了概括。明确了数字 人民币不计付利息、可控匿名等特点。关于央行数字货币是否应当计息,及其作为新的 货币政策工具的讨论,依然是国内外学界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姚前(2019)提出,央行 数字货币技术的提高在长期中有助于提高经济产出,且其利率可为央行创造了一种新的 货币政策工具。Fernandez et. al (2020)认为在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下,存在“金融稳定性 -价格稳定性-最优风险分担”的不可能三角,该理论在学界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从根本特性上说,央行数字货币通过加载不影响其基本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

34、可编程 性,可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那么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促进业务模式创新。未来数 字人民币通过加载智能合约,其灵活性可以适用于多种环境和关系,比方定向用途、定 向人群、定向场景等。例如,农行和华为联合推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在租赁资金监管 领域的落地应用。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更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前,数字人民币系统的网 络与信息平安是摆在第一位的。民建中央关于完善数字人民币体系的提案中就提出,要 从技术层面加强数字人民币的平安性。建立数字人民币数据保存制度,严格双层数据管 理,防止个人数据泄露。(2)数字美元和跨境支付竞争国际方面,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均加快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和讨论。在央行数字货

35、 币领域,各国已正式进入多边合作与竞争阶段。2022年1月20日,美联储发布数字货 币白皮书,但未对是否推出数字美元下任何结论。同年3月9日,拜登签署名为“关于 确保数字资产健康开展”行政令,敦促财政部、司法部和美联储等联邦政府机构在210 天内提交一份关于数字美元的立法提案。可见,美国已经意识到其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 的落后,并有意识进行追赶。此事件中另一值得玩味和思考的点是,该行政令除针对财政部、美联储和商务部等 经济相关部门,还涉及到了如司法部、国防部、甚至国土平安部等部门。可见,美国政 府已将对数字美元和数字金融资产的研发与监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和平安的高度。本 工程组过往报告中就已指出

36、,美国对加密金融资产的合规化进程较快,相关法律法规和 平台监管也在不断完善。因此,受其监管的几大交易平台已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假设其 开始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发力,必将给数字人民币,以及由中国主导搭建的跨境数字支 付系统(mBridge)带来竞争和挑战。近日的俄乌战争中,美国使用SWIFT对俄罗斯施加了严格的金融制裁。因SPFS在 国际间的使用十分有限,俄金融机构的跨境支付、清算几乎停滞。CIPS、INSTEX等的 情况也很类似。而此前在跨境支付领域被寄予厚望的加密数字货币,在此次国际冲突中 也表达出其局限性。日前,加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冻结了 25000个与“涉嫌非 法活动的俄罗

37、斯人”有关的加密钱包,以支持美国政府对俄的制裁。像USDC、USDT、 WBTC此类的中心化托管资产,发行商一样可依据本国法律直接冻结账户资产。这些事 件背后的核心因素是:加密资产本身可以是去中心化、匿名和无国界的,但承载其快捷 交易的中心化平台不是。美国较早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对数字金融资产的合规化进程较 快,并已将几大交易平台纳入其监管范围内。目录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3(一)消费增速放缓,投资增速回落,对外贸易增速放缓3(二)CPI和PPI剪刀差逐渐缩小6(三)劳动力市场承受压力 9(四)金融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货币政策保持稳健11(五)贷款总体需求与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均有所上升,但

38、融资缺口呈扩大态势 12(六)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贬值压力不可忽视14(七)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大幅提升,债务压力仍然较大16(A)数字人民币和数字美元 18二、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20(一)房价预期走弱叠加疫情扩散,居民贷款意愿减弱、扛鼎能力堪忧20(二)房价回落,聚焦探索房地产业健康开展道路21(三)对外贸易增速放缓,逐步恢复至常态,但面临较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22三、以系统观念与综合施策化解三重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23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的地位和作用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存在明显的不 对称。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而人民币仅是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 大

39、储藏货币。这与中国经济开展速度快,而国际货币的使用具有路径依赖和改革本钱等 原因有关。出于经济独立性和未来台海问题的考量,中国急需建立一套跨境支付的“备 用方案”。而人民币的数字化、智能化,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作为国际货币竞争 的一个新赛道,数字形式是人民币提高国际地位、打破美元垄断格局的一次重要契机。二、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因素依然很多,下面主要从家庭部门、房地产市场、全 球经济环境等相比照拟突出的风险维度进行剖析。(一)房价预期走弱叠加疫情扩散,居民贷款意愿减弱、扛鼎能力堪忧家庭金融配置方面,2022年一季度家庭部门债务继续攀升,但增幅较去年同期大幅 下降

40、。居民户新增贷款总量下降至1.26万亿元,与2020年同期(新冠疫情元年)相当。 其中,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L0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0.91万亿元,是2016年以 来的同期最低水平。新增人民币短期贷款1943亿元,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从新 增贷款的增速来看,2022年一季度,居民户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大幅下降,降幅高 达50.7%,其中短期贷款同比下降66.7%,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下降46%,并且保持增 速下跌趋势已经持续了一年。如果按月度数据来看,那么家庭局部债务扩张放缓的形式更为严峻与突兀。2022年2 月,居民户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自从有数据统计以来首次跌破负值,不但没有增加,

41、 反而降低了 459亿元。2月居民户新增人民币短期贷款下降虽然没有疫情爆发的2020年 同期那么严重,但也超过去年的同期值,比去年同期还多下降了 220亿元。房地产市场 的疲软是家庭债务累积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2021年三季度以来,中央进一步收紧房地 产政策,限制房地产投资与购房贷款的占比,甚至提出要扩大房地产税力度和试点范围。 这些举措使得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缺乏,潜在购房者购房信心缺乏,各地区的新房和二 手房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为刺激房地产需求,从年初开始,许多地区再次实施信贷放松政策,如有些区域的 首付比已经调低到二成,房贷利率的LPR折扣指数降低到100%以下,寄希望于家庭部 门继续

42、加杠杆,从而稳住房价。这种短期的刺激政策是否是竭泽而渔?家庭部门能否继 续扛鼎?根据工程组利用结构模型的估计结果,这些信贷宽松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 刺激房地产需求,但却会使得家庭的债务负担加重,对未来家庭的消费需求产生严重的 负面影响。家庭不再愿意继续加杠杆,但存钱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一季度新增家庭存款的继 续保持自2017年以来的多增势头。2022年一季度,家庭部门新增存款7.82万亿元,比 去年同期多增了 1.14万亿元,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具体而言,2022年1月家庭部门 新增存款5.41万亿,2月新增。29万亿,3月继续新增2.70万亿。人民银行一季度的调 查问卷显示,当前我国居民

43、的就业和收入都较为疲软,且对未来一个季度的收入的信心 缺乏,导致居民储蓄意愿较高。针对疫情冲击下的家庭部门,是否采用直接发钱的财政补贴政策继续成为社会讨论 的热点。虽然课题组从疫情开始以来就持续呼吁对家庭部门直接“发钱”,但社会上仍 有许多声音认为对家庭部门进行财政补贴效果有限,因为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偏高,储蓄 动机强,给家庭发钱家庭只会存起来而并不会去消费。课题组认为,这种观点恰恰忽视 了中国家庭储蓄率高的真正原因:中国家庭的风险共享能力偏弱。因此,在考虑这一因 素的情况下,对家庭部门直接进行财政补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利用构建的结构模 型,工程组发现,直接发钱产生的消费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甚

44、至比美国的情形还要更高。(二)房价回落,聚焦探索房地产业健康开展道路在房地产业受到的压力之下,不少城市已经开始放松管制,因城施策,采取如放款 限贷限购、放宽首付比、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放购房补贴和降低房贷利率等方式, 据央行在4月召开的2022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所述,3月全国已经有 100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个人房贷利率,平均下 调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但是受疫情的冲击房地产销售仍然不是很乐观。前文所述 资金来源的紧张也反映了房地产市场销售的情况。1-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 方米,同比下降13.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6

45、%。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 下降22.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5.6%。价格方面,2022年1-3月全年全国房价整 体平稳回落。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增长0.7%,涨幅较上 个月回落0.5个百分点;3月环比下降0.1%,降幅与上个月持平,说明整体房价持续下 降。3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当月同比下降0.9%,较上月继续回落0.6个百 分点,3月环比下降0.2%,较上个月回升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房价亦持续回落。预 计3月频繁的房地产新政将在之后作用于市场并使销售略有回暖,但整个市场受到整体 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

46、 “探索房地产业新开展模式,促进房地 产业健康开展和良性循环”这一政策目标,其中“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开展”早先 由刘鹤副总理在必须实现高质量开展一文中提到。刘鹤总理提出,要坚持“房住不 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落实好房地产市场 长效机制,顺应居民高品质住房需求,更好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 康开展和良性循环。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房地产业“探索新的开展模式”。 课题组认为,在“房住不炒”的基本基调下,房地产业的兴衰对上下游相关企业、对住 房消费的影响也是决策的考量因素,特别是在如今国内疫情反复、消费下滑,外部不确 定性频发的背景下,

47、因此对房地产业的监管并不是一棍棒打入冷宫,而是寻求良性开展 方式。短期政策方面,应考虑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对房企资金来源给予一定的扶持,如 以苏州郑州为例,允许房地产企业提前申请预售证,指导银行对房地产业贷款续贷展期 等;长期来看,央行和住建部等主要部门已屡次提到地方税的管理和完善租赁房市场供 应政策,前者有助于中央政府掌握地方土地财政信息,规范化土地收入的使用,后者是 扩大完善住房供给,稳定房价。除了在供给方限制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采取供应集体 土地开展租赁房市场、提供保障性住房等手段外,还应考虑住房需求的资源分配,应优 先满足首套房刚性需求,鼓励改善型住房需求,保障大学生就地置业等,以满足居

48、民高 品质住房需求。(三)对外贸易增速放缓,逐步恢复至常态,但面临较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第一,新冠疫情和贸易保护长期化,制约内、外部需求。新冠病毒变异性强、隐匿 性强,具有长期持续性。在国外普遍与病毒共存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动态清零与严格的 防控政策将导致国内频繁面临严格的疫情防控带来的生产受阻,因此,国内出口供应链 和产业链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3月以来,我国本土疫情频发,尤其是上海自3月 底以来严格封控,人员流动被限制,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对出口供应链和出口进度均 造成极大冲击。此外,国际的贸易保护趋势长期存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仍处于缓慢 调整中,出口仍将面临较大的长期下行压力。第二,国际

49、政治经济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较高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国际贸易 活动收缩,拖累进出口增速并恶化贸易结构。当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依然没有恢复 到疫情前的水平,而俄乌冲突那么更进一步加剧了国际能源和粮食市场的动乱,并导致国 际能源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经济合作与开展组织(OECD)在2022年3月发布报告 OECD Economic Outlook, Interim Report March 2022,称俄乌冲突将导致 2022 年全球 经济增速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全球通胀率上升约2.5个百分点。尽管中国与俄罗斯和 乌克兰的直接贸易额不大,但间接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 本钱上涨;另一方面,全球通胀将削弱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的终端购买力和需求,对我 国出口形成拖累。旷日持久的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促使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供应链 和产业链的配置,这一过程很可能导致不断上升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碎片化的风险。特别 是在贸易和技术方面,较高的不确定性将导致经济活动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