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八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1其书被书论家评为“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其人被欧阳修评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这位唐代大书法家是()A颜真卿B张旭C王羲之D黄庭坚2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歌颂的高僧是A弘法大师B鉴真C玄奘D阿倍仲麻吕3有人评某书法大家常在醉酒后的书法创作神态是:“笔飞墨舞,其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犹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下列书法作品与之风格一致的是()A BCD4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据此判断他所擅长的书体是A小篆B行书C隶书D
2、甲骨文5如图是一块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地砖,被专家鉴定为秦朝遗物,其上阳刻铭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铭文字体是A楷书B草书C小篆D行书6某同学在参加一次科普知识竞赛时,无法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说法正确与否。他有一次向场外好友求助的机会,作为他的好友,你认为他应该选择A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C华佗因发明“麻沸散”被尊奉为“医圣”D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7关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两宋时期楷书进入盛世阶段草书极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ABCD8唐代诗人白居易主张“
3、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成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的这一思想继承了A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B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C汉赋的慷慨激昂、文采华丽D魏晋文学的抑郁隐逸9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书议中形容某种书体:“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下列书法作品与其形容的书体相同的是A乙瑛碑B九成宫醴泉铭C祭侄文稿D自叙帖10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趋向平民化。下列文学艺术表达形式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A词的兴起和流行B元杂剧的形成和繁荣C唐诗的兴盛和多样D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11阿倍仲麻吕(汉名见衡)是日
4、本奈良时代的遭唐留学生之-。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脯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体现出唐朝的开放自信B科举制度被日本所仿效C科举制度没有身份限制D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12下图所示是在唐代流行的大秦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中国碑。此碑可以用来说明唐代A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B中欧直接交往较频繁C中国书法艺术的西传D儒学正统地位被挑战13“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BCD14唐代
5、传奇小说大多由科考士人所作,题材丰富,多为神怪、爱情、历史、侠义等类,描写了现实中各种世态,生活气息浓厚,主人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这反映出当时A科举考试内容出现革新B小说发展为传播民俗的主要媒介C开放且丰富的社会风貌D“弃武从文”逐渐成为时代风尚15汉代成书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讲到了丈量土地面积,计算方仓、圆仓的容积,测量距离远近,计算筑城、凿渠的土方的方法等等。同时,农学方面出现了汜胜之书四民月等农书。可见,汉代科技A意在展示劳动人民的智慧B源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反映出小农经济的主体性D闸释了传统民本思想16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著名书法名家的作品。该书法作品的字体A通行于汉魏时代B笔画圆匀且富
6、有图案美C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D体现了作者最高的书法艺术成就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唐代,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 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性,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并起,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
7、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囤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盗寇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史实。分析这种文化包容状态形成的背景。(2)依据材料二,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反映唐代历史的一句诗,并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18唐代文学创作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呈现出盛唐气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唐朝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
8、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局面下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太宗时,丝绸之路向西南(指南亚)延伸。当时从广州出发到达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广州港中外商船云集,带把壶、高足杯等外来物品不仅满足了贵族的奢侈需求,也引起了仿制的兴趣,直接借鉴外来造型的“胡瓶”,成为唐代相当流行的器物。由于唐朝的稳定和强大,当波斯被大食呑灭时,波斯王选择投奔唐朝,在长安度过自己的晚年。中华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2)依据材
9、料二,概述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唐朝对外交流发达的原因。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A2B3D4B5C6A7D8A9C10C11A12A13A14C15C16C17(1)史实:外来人口众多(客商及文化使者等);外来服饰成为时尚;手工业生产吸收外来技术和风格,充满异域风情;背景:帝国统一疆域辽阔;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开放的社会风气。(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18(1)诗人和作品数量多;诗人身份广泛;诗歌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诗歌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2)特点:以经济交流为主;影响到唐朝的社会生活,交流的范围扩大。原因:国力强盛,对外开放;水路交通发达;经济繁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