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docx(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南府办(2022) 20号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 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南宁市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已经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 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4月21日 调开展;在乡村振兴方面,需要继续加大自然资源政策支持力度,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灾害防治方 面,需要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群防群治,持续完善和提 升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科技防灾减灾能力;在维护被征地农民合 法权益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征地信息公开力度,多元化途径妥 善安
2、置被征地农民。“十四五”时期,要大力加强和改进自然资源工 作,着眼民生短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 更便捷的自然资源保障,让广大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开展成果。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要求不断深化自然资源各项改革。党 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 化,并对完善土地等要素市场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 新开展阶段,我市与管理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自然资源制度体系尚 未健全,自然资源分散管理、重审批轻监管、信息化管理滞后等 已不能满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亟待立足“两统一” 职责,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从多头分散型向统一协同型转变, 推动自然资源改革从单兵突
3、进型向系统集成型转变,推动自然资 源治理方式从模糊经验型向数字赋能、精准治理型转变,加快实 现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 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国家、自治区及 市委、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立足新开展阶段,完 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开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开展格局, 以推动高质量开展为主
4、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 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 本目的,积极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整 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深 化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全面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 略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节基本原那么坚持新开展理念。把新开展理念贯穿自然资源开发与保 护全过程,构建新开展格局,切实转变开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 可持续、更为平安的开展。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
5、性 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推进自然资源改 革开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好发挥自然资 源保护和保障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坚持自然资源保护中利用,自然 资源利用中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 系统修复,持续加强各类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发挥 自然资源优势,形成合理、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坚持维护群众权益。把利民惠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持续释放自然资源政策红利,发挥自然资源在城乡统筹、 乡村振兴、社会保障、收入调节、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不断强化公共服务,维护群众权益,拓宽服务领域,
6、促进民生建 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围绕自然资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现代化,持续深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正确把握自然资源管 理与市场、分类管理与综合管理、资产监管与资源管理的关系, 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增强自然资源事业发 展动力和活力。-12 -第三节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紧紧围绕强首府战略,全面履行自然资源“两 统一”职责,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目标,以保护资源、保障开展、 维护权益为工作重点,通过实施系列规划任务,实现自然资源“六 新”目标,有效推动强首府战略深入实施,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 社会开展提供保障。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构建新格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国 土空间用途管制
7、制度进一步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监督 实施、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农产品主产区、生态 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协调度明显提升,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 互补、高质量开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自然资源保护展现新作为。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格局进 一步优化,守住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粮食平安底线不突破,自治区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 面积目标任务得到落实,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占补平衡。重要 矿产和保护性矿种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 环境得到全面恢复治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好转。自然资源保障取得新成效。产业开展、城乡融合、乡村 振兴等重大工程的
8、自然资源合理需求得到精准保障,要素保障机 制更加适应高质量开展要求。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大进展, 基础地质调查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显著进展, 全市大中型矿山比例到达70%,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新转变。自然资源利用总量和开发强 度得到有效控制,存量土地得到有效盘活利用,实现用地规模、 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开展。“十四五”期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 模不突破自治区下达任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 稳步下降。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矿山“三率” 水平达标率达95%以上,力争已建成绿色矿山50%纳入自治区级 以上绿色矿山名录管理。服务民生开展取得
9、新进步。不动产确权登记全面提速增 效,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地理信息社会服务功 能不断增强,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防治水平持续提升,地质灾害 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预报、应急处置和救援体系更加完备,地质 灾害防治全面覆盖隐患点。改革创新成效获得新突破。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科 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 机制基本建立,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基本明晰。深化自然资源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体系建 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自然资源监管体系更 加完备。-14 -南宁市“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主要指标表类型序 号指标目标值属性保护
10、修复1耕地保有量(万公顷)落实自治区下达任务约束性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公顷)落实自治区下达任务约束性3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万公顷)落实自治区下达任务约束性4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落实自治区下达任务约束性5森林覆盖率(%)落实自治区下达任务约束性保障 开发6建设用地总规模(万公顷)不突破自治区下达任务约束性7新增矿产资源量铅(金属万吨)10预期性锌(金属万吨)5预期性镒(金属万吨)2预期性金(金属吨)3预期性8大中型矿山比例()70%预期性集约 利用9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低比例落实自治区下达任务预期性10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95%预期性11每万元GDP水耗(平方米)4
11、9.40预期性民生 治理12重要隐患点详细勘查设计施工治理(处)22预期性13基础地理信息更 新(万公顷)1:500地形图测制更新12.19预期性1:1000地形图测制更新5.47预期性14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处)140预期性注:口内为20212025年累计数。第三章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开展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规划引领开展,构建高质量的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动区域协调 开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乡镇(街道)作为空间单元, 推动城市化开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精准落地, 细化优化
12、主体功能区布局。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进行差异化管 控和资源配置,加快完善自然资源管理配套政策,建立健全适应 主体功能区要求的配套政策体系。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由市、县(市、区)、 乡镇三级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三个类型共同构 成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完成市、县和乡镇国土 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 全覆盖,编制实施必要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落实国家 和自治区重大开展战略要求,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 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地质灾害和 洪涝灾害风险控制线等空间实体边界。统筹推进武鸣副城区、
13、东 部产业新城、临空经济示范区、南部科创新城等分区规划和控制 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对特定区域、流域、领域空间 开发、保护、利用作出专门安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 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严格规划审批权限和程序,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那么,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分级审批制度。 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各类开发建设 活动。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16 - 明确规划修改条件要求和修改程序,强化规划的实施监督。建立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和国土空 间规划“一张图”监督实施信息系
14、统建设,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 据共享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规划实施监管水平。建立健全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将国土空间 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内容。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定 期评估和适时调整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健全完善 “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制度。从战略定位、底线管控、规模结构、空间布局、支撑体系、 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体检评估,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开展实际和体 检评估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体系。按照国家、自治区统一部 署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政
15、策,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编 制审批、配套法规政策和实施监督体系。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审批 生效过渡时期的制度衔接,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顺利推进。专栏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市、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编制和审批,至2023年完成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专项规划: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划城市快速路 网专项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专项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城市修补专项 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密度分区专项规划自然保护地体 系专项规划中心城区生态绿环保护规划南宁市土地综合整 治规划(2021-2035年)南宁市旧城改造专项规划南宁市综 合交通
16、规划(修编)等六十二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分区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武鸣副城区、东部产业新 城、临空经济示范区、南部科创新城等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 划编制和审批,积极推进县、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村庄规划:有序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全市域国土空间规 划全覆盖。第二节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实行“详细 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按照主导用途 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十分区准入”的管制 方式。强化自然保护地、重要水源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特殊保 护,完善相关管控制度,为地方管理和活动预留空间。健全用途 管制许
17、可制度,提升规划许可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完善新增建设 用地计划指标考核奖罚制度,实行差异化计划管理机制,满足全 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加快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测体系。加强政策执行情况评 估和核查,逐步开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测评估,加强对国土空 间用途管制实施效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建立实施反应机制, 确保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各类政策、措施取得实效,利用“卫星遥感 +无人机+地面核查的方式对建设用地进行全过程动态跟踪监测, 逐步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测运行体系。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指 标、年度计划指标等,重点监测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等区域,监测各类空间要素的生态状况、开发利用-18
18、- 状况、变化趋势等情况,监测评估重点规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 年度指标、空间准入、转用审批和许可制度执行等情况。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据信息化建设。以建设工程为单元, 贯穿工程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建设用 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以及乡 村建设规划许可等管理环节,表达工程按规划逐步落地的全过程, 构建“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用途管制数据标准 体系。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与现行各类业务管理系 统的相互融合。加快用地审批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市用地审 批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实现审批、监管、服务功能的集成和优 化,实行网上审查、网上
19、补正。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信息二维 码,实现快速检索和查看建设工程电子监管号、许可或审批单位 名称、信息公示和查询链接网址。第三节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落实南宁都市圈建设。坚持区域统筹协调开展,以南宁中心 城区为中心,重点向南、向东,构建南钦、南玉、南柳、南河、 南百、南崇城镇开展轴,加快形成“一心六轴南宁都市圈。加强 规划战略协同、产业协作共赢、公共服务共享、基础设施共建、 生态环境共治、科技资源开放共用,落实南宁都市圈建设。合理 扩大城市规模,向南向海拓展城市开展空间。支持实施新一轮南 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保障市域(郊)铁路建设,支持产南宁市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
20、是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关键时期和重 要战略机遇期。南宁区位、生态、交通等优势明显,在国家构建 新开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编制南宁市自然资源“十四 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 西总目标,深入实施强首府战略,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提升 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规划按照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 决策部署,依据广西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和南宁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 规划是落实自治区和南宁市经济社会开展目标任务的重要部 署
21、,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自然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 关专项规划、部署年度工作、配置资源要素、完善政策体系的重 要依据。第一章现状与形势进入新开展阶段,我市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成效显 著,为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开展环境和条件发生新 的深刻复杂变化,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业园区、南钦产业融合开展试验区建设,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重 要农产品仓储和生产加工基地用地,落实综合交通圈、产业圈、 生活圈建设。构建“一屏四片一带一区,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坚持全域统筹,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国家和区 域开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引领,构建“一屏四片一带一区
22、” 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图3-1南宁市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示意图构建“一区三城多节点”市域城镇格局。落实重大区域开展战 略,促进区域协调开展,加快构建“一区三城多节点”市域城镇空 间格局。支持南宁中心城区建设开展,包括主城区与武鸣副城区、东部产业新城、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南部科创新城四个副城新城, 形成南宁城镇空间格局的核心,促进高端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区集 聚。立足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县域经济基础,支持横州城区、 宾阳城区和黎塘镇三个地区建设开展,实现与中心城区产业功能 联动开展。支持上林、马山、隆安县城及五塘、金陵、坛洛、那 桐、校椅等多个市域节点城镇建设开展。优化城市更新布局。继续支持以老旧小区、老旧
23、厂区、老旧 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完 善老旧社区市政配套、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设施体系。落实城 市更新专项规划,将城市更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保障重构型城市更新片区和调整型城市更新片区的 城市更新,以危旧房、棚户区以及其他低端、低质的城镇低效用 地等为主要对象的重构型城市更新片区,优先落实公共配套设施 及交通市政设施,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更新方式,加快推进 片区内更新工程实施。以老旧小区、老旧产业功能区、传统商圈、 特定历史文化区为主要对象的调整型城市更新片区,坚持“双控、 双增、双优”,循序渐进推动“微更新”,重点推进“一带一核四
24、片区” 综合整治。提升城市宜居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进以 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支持乡镇集 镇建设,强化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 载体功能,促进城市和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开展。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支持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防洪 排涝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向城镇转移并定居落 户。优化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保障各类交通服务设施用地。优化 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以及城镇布局形态和功能结构,保障新型城镇 化和经济开展对开发空间的合理需求。积极配合开展城乡环境综 合整治提升行动,支持市政基础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和公共 服务配套
25、设施建设,保障各级各类公园用地和城市基础设施提升 工程用地需求,加快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促进舒适便利的 宜居城市建设。完善支持城镇化开展土地政策。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 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完善与人口城镇 化相匹配的土地政策,健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土地政策,落实 同吸引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和提供保障性住房规模挂钩机制。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 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建设用地供应机制和土地出 让收入分配机制。加强公租房和社会租赁房保障机制、政策、措 施研究,确保保障性住房、租赁房用地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不同 层次的居住需
26、求。助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强化文化保护控制线,在国土空间 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推动城市非物质 文化遗产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构建市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其他22 遗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支持创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工作,继续支持和推进“三街两巷、中山路、蒲庙老街、陈东村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工作,优化历史 街区空间布局,挖掘历史建筑及文化特色。支持建设文化开展新 高地,重点推进百益上河城、老木棉匠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 保障人文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用地需求。专栏2城市更新保护工程旧城改造:配合
27、做好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补齐既有老旧小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TOD站城一体化工程:保障火车站片区、中尧路片区、五一中路片区等城市更新工程和屯里、二号线东延、新营房、金沙湖 西部华侨城等轨道TOD (公共交通导向开展的城市规划建设模 式)站城一体化更新改造工程用地和建设。一带一核四片区”综合整治:推动邕江和心珏江、竹排冲、朝阳溪等内河水系的滨水公共空间整治,提升滨水地区的活力与 品质;推动老城区三街两巷及周边核心区综合整治,重点修补城 市风貌,注重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挖掘整合明月湖周 边、竹排冲沿线、良凤江沿线以及蒲庙老街等片区,以特色资源 利用和公共
28、空间“微更新”为抓手,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历史文化保护:落实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规划要求,推进“三街 两巷”、中山路、蒲庙汉林街、陈东村历史文化街区、宾州古城历 史文化街区、雁江古镇街区、扬美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改 造提升工作。开掘和保护顶蜿山文化遗址,深度挖掘古村落和古 建筑群,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体系,助推成功申报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第四章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助力提升“中国绿城”品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整治 工作,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 护、系统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节推进城市生态格局修复构建多层次生态空间格局。以城市
29、修补和生态修复为出发点, 通过控制城市功能结构形态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落实主体功能 区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发挥森林、自然保护 地、绿地、湿地、沿江防护林生态综合功能。以大明山等主要山 脉为北部生态屏障,以西津和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等为主体河网 湿地,以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青秀 山和五象岭森林公园等为生态绿肺,以右江、邕江、郁江、甘棠 河、八尺江一滑石江等河流水系为生态廊道,构建“一屏、一带、 两片、十廊”南宁市域生态平安格局,构筑完整山水城市形态控制 体系,形成“山水城田融合”的空间格局。开展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坚持尊重自然生态本底,深入践 行山水林田湖草
30、生命共同体理念,围绕山水园林城市、生态宜居 南宁的目标定位,以国土空间生态平安格局整体保护为前提,恢 复城市中被破坏的山体、水体、绿地,修复和再利用城市棕地。进一步提高城市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城市滨水空间连续性、可达 性,营造高品质强活力的蓝绿网络,建设覆盖主城区的无障碍城 市慢行绿道系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 治理,持续提升“中国绿城”品质,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第二节 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开展具有南宁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坚持高 起点全域规划、高标准整体设计、高效率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农 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全域土地综合整 治,推进农田适
31、度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适度集中集聚、居民适度 集中居住。通过开展“三清三拆十”环境整治、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乡村企业用地整治、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等模式的乡村全域土地 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建成一批农田集 中连片、农业规模经营、村镇美丽集聚、环境宜居宜业、产业融 合开展的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实施交通沿线土地综合整治。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考虑 交通工程沿线资源禀赋和交通工程用地需求,实施高速公路、铁 路、国省道交通工程沿线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交通工程所经乡 镇(全域或局部村庄)为整治单元,整体推进土地整治和沿线生 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对农用地、闲置低效利用土地以及环境受到 破坏的
32、区域实施综合治理。综合整治工程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和提质改造耕地指标,优先用于保障交通工程耕地占补平衡。专栏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西乡塘区石埠半岛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推动西乡塘区石 埠半岛、上林县爱长村等9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开展区 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推进宾阳县宝水江湿地国土 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上林县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系统 修复工程。第三节推进矿山治理修复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一步完善分地区分行业绿色矿山建设 标准体系,引导矿山企业加大投入,以更高绿色矿山标准要求进 行建设,逐步提高绿色矿山建设质量。完善绿色矿山管理制度, 采矿权数量指标、矿业用地指标优先
33、向绿色矿山倾斜。稳步推进 西乡塘区、武鸣区绿色矿业开展示范区建设,引领矿业转型升级。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加 强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整治,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强化矿山 开采扬尘、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合理开展矿山生态重 建,促进矿区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和增强。强化生产矿山“边开 采边治理”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矿山动态监管 模式,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进行监督,将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的责任与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矿山企业信息社会公示的重 要内容。-26 -专栏4矿山治理修复工程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分阶段实施自 治区下达的历史
34、遗留矿山恢复治理工作任务,力争到2025年全 市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率到达60%o绿色矿山创立:深入宣传绿色矿山理念,制定细化绿色矿山 建设年度计划,抓好绿色矿山创立申报工作,提高绿色矿山创立 覆盖率,力争到2025年全市已建绿色矿山50%纳入自治区级以 上绿色矿山建设名录。第四节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科学推进造林护林。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按照“宜耕那么耕、宜 林那么林、宜草那么草的原那么,科学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立足森林及 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和公益林保护 管理,加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力度。正确处理美化和绿化的关系, 强化对城市、村庄和景区(点)可视范围区域空间绿化树种的引 导和管
35、控,加强国土绿化与城乡特色风貌的协调性。推进国家森 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加大森林、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 复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湿地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 网络,加强外来物种管控,筑牢南方生态平安屏障,提升生态系 统质量和稳定性。推行林长制,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 治理。专栏5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重大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大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力度,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 域的森林资源保护。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和 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
36、护网络。科学开展国土绿化 行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第五节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水资源治理工作。持续打好碧水攻坚战,推进重点河湖 湿地生态功能区修复,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 源保护,推动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态保护转变。推进城市内河水体 环境综合治理和内河专项整治。配合推进郁江(邕江)、武鸣河流 域及大王滩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做好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支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 理,推进市内重要支流和城市水体水质好转,地下水水质保持稳 定,支持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巩固提升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 利用成果,加强邕江两岸天际线规划和管理,加快建设世界级城
37、市滨水空间。支持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等建设,推进城 镇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补齐污水管网等设施短板。专栏6水资源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水生态空间格局,开展生杰脆弱 河流和重点湖泊生态修复,加强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开 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保护饮用水水源以及农业灌溉等用水安 全,巩固提升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成果,保障水资源、提 升水平安、改善水环境,提高水生态平安保障能力。28第六节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控生态空间占用,充分发挥森林、 草原、河湖、湿地、土壤、岩溶的固碳作用,稳步提升生态系统 碳汇增量。持续增加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
38、汇能 力。全面实施退化湿地保护与修复,遏制湿地流失和破坏,确保 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碳汇能力。开展农田碳汇提升行动。 通过人为干预增加岩溶碳汇通量和稳定性,提升岩溶碳汇能力。探索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工作任务,组 织开展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和评估;探索研究生态系统碳汇核 算方法,对我市生态系统碳汇进行核算,探索碳排放权交易。探 索建立能够表达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将碳汇功能 重要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转移支付的重要因素。第五章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粮食平安生命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 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强化耕地数量稳定、质
39、量提升、 生态保护,抓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守住粮食平安底线。第一节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落实自治区下达的耕地保护任第一节“十三五”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在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 和自治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开展理念,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立足自然资源 “两统一核心职责,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全市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自然资源保障力度逐步加强。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开展大 局,实行市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核销制,加大用地用矿供给 力度,全力做好资源要素保障服务。全市累
40、计落实新增建设用地 计划指标11283.12公顷;完成收储并出让储藏土地2885.60公顷, 成交金额1727亿元;获批建设用地13956.22公顷,供应国有建设 用地19454.05公顷,有效保障全市重点工程用地需求。找矿突破 战略行动取得显著成果,新增14种矿产资源储量,其中铅矿新增 金属量9.63万吨、锌矿新增金属量16.80万吨、铜矿新增金属量 2.71万吨,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耕地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 过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强化刚性管控严守耕地保护 红线,强化动态监管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强化宣传教育增强耕地保 护意识等措施,构建了耕地数量
41、、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 局。全市累计补充耕地数量指标9597.48公顷、水田指标3121.18 公顷、粮食产能指标10180.958万公斤,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 务,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 线。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 志共同保护耕地的责任,推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守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强化用地预审“闸门”作用,构建保护有 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新格局。强化 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一般建设工程不得占用永 久基本农田,重大
42、建设工程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 要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严格论证, 采取工程技术等有效手段优化选址,切实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全 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占用 与补划,加强用地审批阶段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方案审核和上 图入库工作,实时更新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立健全永久基本 农田储藏区制度,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新建高标准农田增加的优 质耕地应当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藏区。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集 中连片建设,推动永久基本农田整合归并、提质改造,有序恢复 耕地功能、整治补充耕地、完善田间道路和水利配套设施,确保 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43、生态有改善。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严禁 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禁占用永 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 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坚决遏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强化建设用地预审论证,落实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的管制规那么,从源 头上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建立多元化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健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 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评价的重要指标, 提高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的应用价值。完善耕地保护补偿 激励机制,耕地保护补偿遵循“使用者、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利” 的原那么,拓宽耕地保护激励资金来源,通过
44、经济手段,引导和激 励社会力量保护耕地,推进严管和补偿两手都硬,全方位保护耕 地的良好机制。专栏7全面推进耕地保护“田长制”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厅发 (2021) 45号)、南宁市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 等文件部署要求,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加快落实“一总 四级田长设置,全面压实各级田长责任,着力完善工作机制, 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推动耕地保护机制改革创新,实 现耕地保量、提质、优生态的目标。第二节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严格落实“以补定占、先补后占、占 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
45、田补水田”,严禁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 地,积极拓宽补充耕地途径。做好新增耕地核定工作,严把补充 耕地质量关,确保新增耕地位置、地类、面积、耕地质量等别真实、准确。完善耕地指标交易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作用,以公开竞标、指导价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交易补充耕 地指标,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和补充耕地指标统筹调剂力 度,做好全市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和置换,切实解决区域间补充耕 地指标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保障重大工程用地占补平衡需求能力。 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全面实施耕地用途管制,耕地转为其他 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进出平衡”。系统谋划补充耕地工作。组织开展补充耕地潜力调查,重
46、点 调查新增耕地潜力、耕地提质改造潜力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潜力。科学布局垦造耕地区域,推行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制度,坚持生态造地,集中攻坚地形地貌平缓、田皈集中连片、 土壤生态良好、整治规模较大的垦造耕地工程。多措并举拓宽补 充耕地渠道,统筹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 地增减挂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发挥市财政作用同时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充实补充耕地指标储藏库。第三节加强耕地保护执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加大督查 督办和案件查办力度。加强自然资源与纪检监察、检察院、法院、 公安、审计、发改等单位和部门执法联动。建立健全“增违挂钩” 制度,
47、建立违法行为与年度新增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约束性指标挂32 钩制度,完善联合惩戒机制。巩固“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违建 别墅问题清查整治成果,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加强耕地动态监测监管。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影像、大数据、 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 台,打造“天地网一体化的耕地保护监测监管系统,实现智能化、 精细化管理。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实地核实举证工作。严 格落实耕地卫片监督制度,结合实地巡查等方式,定期对耕地和 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特别 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行
48、为,实现耕地保护日常监测监管工作常态 化。第六章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精准赋能强首府战略聚焦强首府战略,优化要素保障服务机制,挖掘空间开发利 用潜力,多措并举强化自然资源要素精准供给,加快打造引领全 区高质量开展的核心增长极。第一节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强化空间布局保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布局战略“留白” 空间,保障强首府、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中国一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港型国家物 流枢纽、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实施用地需求。统筹城 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全面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和战 略性新兴产业用地,合理保障副城、新城建设用地指标,完善产 业功能区周边生活配套,实施差异化资源要素配置,全力支持重 大战略实施。精准有效配置资源。坚持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新增建设用 地计划指标跟着工程走,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