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骨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骨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 年度骨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预防足下垂1.有预防足下垂的用具、护理指引。2.护士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下肢牵引、下肢外固定制动患者。3.瘫痪、腓总神经损伤、足部不能背伸的病人卧床休息时保持足中立位,踝关节背伸 90 度。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跟悬空。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外固定制动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 次,每次 5-10分钟。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足部不能背伸的患者被动运动,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每日4 次,每次 15-20 分钟。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目标二
2、:正确摆放病人四肢体位1.肢体体位摆放必须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3.外固定病人肢体建议功能位摆放:肩关节保持外展45 度,前屈 30 度,内旋15 度;肘关节保持屈曲90度;腕关节保持背伸20-30 度,尺倾 5-10 度;髋关节保持屈曲 15-20 度,外展 15-20 度,外旋 5-10 度;.膝关节保持屈曲 5 度-15度;踝关节保持背伸90 度。4.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或骨折未行外固定的病人摆放的体位建议取休息位:上肢-曲肩 90 度,屈肘 90 度,前臂中立位,腕关节背伸30 度,拇指对掌;下肢-曲髋屈膝 15-20 度,
3、髋外展 15-20 度。目的是使韧带及肌肉处于放松状态。5.指导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6 页 -病人将肢体摆放在有利于受伤组织复位和修复的位置上:股骨干上段骨折应采取曲髋外展位;尺骨鹰嘴骨折复位时,将肘关节固定在半伸位或伸直位;脊柱的胸腰段骨折建议取仰卧后伸位。6.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的发生。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发生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2能够准确采用 AUTAR DVT 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
4、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 分钟。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7运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目标四: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子。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护理单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3保持患肢外展 15o-30o中立位。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5教会患者离床时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即离床
5、坐时屈髋不能 90o)。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6 页 -6指导患者 6 个月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7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架/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8按照跌倒护理单中的内容,防跌倒护理。9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出现弹响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护理单中记录。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骨牵引1制定和掌握骨牵引护理的指引、建立健康教育单。2保持牵引两端平衡,保证牵引绳在滑车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3下肢牵引床尾摇高2025cm。4保持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成一直线。5牵引重量不能随
6、意增减;牵引秤砣要悬空,不能碰地上或床沿。6 严防在转移体位时放松牵引。7严防棉被/衣物压放牵引绳。8发现牵引弓脱落、移位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并记录。目标六:正确识别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循环不良1.有观察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2.按照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断肢(指、趾)再植、皮瓣移植的患者。3.建议保持室温 20-28?,术后 7 天内,应每小时测量皮温一次,并与健侧对照。4.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 周,患肢制动,正确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30cm。正确使用床托架,避免再植肢体或组织受压、扭曲或牵拉。严禁按摩与热敷患肢。指导患者术后避免吸烟、喝咖啡
7、、茶和可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6 页 -5术后 72 小时需严密观察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发现动静脉危象马上报告手术医生。动脉危象表现为患肢皮肤苍白、灰暗,皮肤皱纹加深,皮温降低,指腹张力下降,瘪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指端侧方切口处不能出血或缓慢流出暗红色血液。静脉危象表现为:患肢皮肤紫暗,皮纹变浅或消失,皮温下降,指腹张力增加、丰满、膨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动脉搏动存在,指端侧方切口出血活跃,初呈淡紫色,继之而鲜红色。6.患侧皮温低于健侧 3?以上伴有颜色改变(黑色、青紫色、暗红、苍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2 秒或 1
8、 秒提示血液循环障碍,一般再植肢体/组织均有轻微肿胀动脉供血不足则组织干瘪;静脉回流受阻则肿胀明显,需马上报告医生并及时记录。目标七:及时发现下肢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1.评估患者手术肢体摆放位置,评估发生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的风险。2.保持膝部绷带包扎松紧适宜,松紧度以能伸入一指为宜。3.按外周血循环观察评估护理单评估标准评估患肢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肢体肿胀情况并记录。4.能及时发现患肢活动或感觉障碍情况如病人患肢足部或足趾不能背伸或背伸乏力,发现患肢小腿前外侧伸肌及足背前、内侧出现麻痹感等,能马上报告手术医生。5.需要时能及时拆除伤口敷料及加压包扎绷带。
9、目标八:防止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阻塞1.收治颈椎骨折病人前及颈椎手术前常规准备吸氧、吸痰装置。2.教会病人深呼吸及正确咳痰方法。3.颈椎术后 24 小时内每 30 分钟巡视病人一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有以下异常情况,马上报告医生:引流量100 mlh,呈血性,持续 3 h,提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6 页 -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引流量术后12 h 内突然减少,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提示颈部切口有发生血肿的可能。4.在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指导下用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病人呼吸功能。5.高风险患者准备气管切开包
10、、气管插管套管、呼吸气囊等急救准备。如痰液粘稠度 III度伴排痰困难、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颈椎手术后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或颈围增粗、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目标九:执行正确的轴线翻身方法1.因创伤导致脊柱不稳定的病人、脊柱手术后的病人要严格执行轴线翻身法,避免因脊柱扭曲导致脊髓损伤。2.轴线翻身必须由护士执行。3.协助病人取右侧卧位时,护士应先将病人水平的移至左边的床边,把病人右手上移至头侧,左手放胸前,左腿屈曲,取左侧卧位则反之。4.保持患者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将病人转至右/左侧,颈椎骨折病人需专人固定头部。5.翻身后病人背部予以枕头支托,两腿之间放置一枕头,上侧的
11、腿微曲托放在枕头上。6.骨科护士必须接受轴线翻身技术培训。目标十:正确使用助行器1.根据肘杖护理单评估内容:使用前评估双上肢肌力需达到四级、双下肢三级肌力以上。2.正确调整助步器高度:患者仰卧,双手放身旁,测量自尺骨茎突到脚后跟的距离再加 2.5cm。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6 页 -3.协助并指导患者从健侧离床。4.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步行前站立在助行器中间,双足尖与扶手侧脚架在同一水平线上;行走时先向前移动助行器20cm,患侧先迈步健肢跟上并腿站稳后再行下一步。5.制定助行器使用的护理指引。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