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 回延安.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9277614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 回延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 回延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 回延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 回延安.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回延安贺敬之教材分析回延安是一首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现代诗。全诗写出阔别十年重回母亲延安的怀抱, 以及与亲人相见的喜悦,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 情。全诗有鲜明的抒情层次:先写回到延安时的兴奋和激动,再回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情景, 接着抒写与延安亲人欢聚的感人场面,再写延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最后赞颂延安在革命进程中 的重大功绩,并展望它的美好前程。教学目标01. 了解诗歌背景,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2 .把握诗歌的写法特点,掌握比兴、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 .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4 .了解“信天游”的文体知识。教

2、学重难点1 .重点:(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感受作者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情感。(2)品读 重点语句,分析诗作的语言形式特点。2 .难点: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们会想起什么呢?(预设:黄土高原、劳动人民、延安)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老一 辈的革命者都对延安怀有深切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贺敬之,走进他的诗 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糜子(m0i)脑畔(p

3、dn)油馍(m6) 眼眶(kudng) 窑洞(yao)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几回回:一回又一回。登时:立即,立刻。白生生:形容非常白。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2 .了解作者贺敬之,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峰县(今山东枣庄)人。1924年出生,1945年与丁毅执笔集体 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该剧剧本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他的作品以 政治抒情诗为主,擅长从比拟开阔的角度反映时代的重大问题,并以在生活中提炼的某种思想作 为构思的线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作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十年颂歌等。3 .背景链接1940年,诗人到延安投考

4、鲁迅艺术学院,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与当地军民结下了深厚的 情谊。1956年,诗人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延安,目睹了延安的巨大 变化,内心无比兴奋,因此写下了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 的无限热爱。三 了解文体知识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曲调淳朴、高亢、 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每句四个节拍 (有时有衬字),与七言诗略同。短的只有一两节,长的可达数十节。每节的上下两句都押韵,多节 可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多节时,用同一曲调(有时稍加变化)

5、反复演唱。回延安全诗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同时,大量 采用比兴、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质朴,感情热烈。全诗始终洋溢着浓厚的民歌风格,而对 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四 学习新课步骤一:朗读诗歌,读出韵味指导学生朗读。(可以先提示指导,然后让学生读;也可以先让学生读,然后指出缺乏,加以指导)提示: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五个局部,第一局部速度较快, 突出心情的激动;第二局部,适当减慢,突出怀念、感激;第三局部,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热 烈;第四局部,注意用明朗的语调,突出喜悦、赞美;第五

6、局部,注意朗读时加强力度,以歌颂的语调 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所谓力度并不等于放开喉咙大叫,而是以深沉的感情,充足的音 量,加以处理。总之,既要注意每一节的特色,又要注意五个局部的对照、比拟,这样,诗歌内容 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才可能表达出来;诗人的情感,才能印进听众的心坎。步骤二:概括内容,梳理线索1 .朗读诗歌,概括每局部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局部,表达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之情。第二局部,回忆当年在延安的革命生活。 第三局部,写与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第四局部,写在延安城看到的新貌。第五局部, 回顾延安城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2 .从下面选择恰当的动词,按回延安的写作

7、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颂、话、看、忆、回回延安忆延安T 话延安T 看延安T 颂延安3 .这首诗抒发思想情感的线索是什么?明确:全诗以诗人离别十年后重返延安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为线索。步骤三:精读课文,学习比兴手法“信天游”常使用比兴的修辞手法,试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比兴”手法的运用。明确:比,比喻;兴,先说其他事物来引起所要说的事物。“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 “兴,目的是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如“长江大河起浪花”,比喻与亲人围坐在炕上,说的话像江河 的浪花一样没完没了。“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运用兴的手法,先说羊羔吃奶之事,以引起“我”吃 延安的小米、长大成人之事,含有延安是“我”家的

8、意思。此句也可视为比兴兼用。“东山的糜子 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均是以“兴”开 头,感物起兴,形象地写出了 “我”在延安的学习和斗争生活;写出了革命事业在延安开展的旺盛 之势。五、课堂小结这首诗以回延安为题,突出一个“回”字,描述“我”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追忆过 去在延安的难忘岁月,展现延安的风土、人物、革命传统等。诗作内容丰富,许多事物精选后点染式呈现,同时以大量笔墨抒写激情(回到延安时激动万分)、喜情(见到亲人时的喜不自胜)、豪 情(展望延安未来豪情万丈),一个“情”字贯串全诗。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本诗的主

9、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这节课我们来品味诗歌的语 言及其表现形式的特点。二 学习新课步骤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特点1 .这首诗的叠音词运用得很有特点,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有表情态和颜色的,请从诗中 找出叠音词,并加以分类,体会这些词语的特色。明确:表事物的:树根根、羊羔羔等。表数量的: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等。表情态的: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表颜色的:白生生等。叠音词的大量使用,表达了陕北口语的特色,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对形象、生动地抒发诗 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10、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生动地描 写出亲人团聚的热闹场景,品析其特点。明确:“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的,通过富有地方色彩的物 品和众人围坐的情景,营造出团聚场面其乐融融的气氛。“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是从听觉角度来描写的,用“不透风”这个补语形 容“围得”,用“脑畔上”这个状语修饰“还响着脚步声”,表现出来相见的人之多。步骤二:深入研读,把握情感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蕴深刻。作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表现出对延安浓烈的情感, 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写作技法表现了哪些情感。明确:(1)善用修辞表达情感。如第一局部中“双手搂定宝塔山”运

11、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激动,传神地写 出了作者怀念延安的热切感情。第二局部中,“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达出诗人对延安的怀念、热爱和感激。第三局部中,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一口 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 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 由十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第四局部中,“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 在我心中”综合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表达了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一条 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2、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 然纸上。“母亲延安换新衣”把延安比作母亲,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性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热爱 延安的强烈感情。第五局部中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运用兴的手法,先说杨家岭红旗的事,以引起下文 说革命事业在延安开展的旺盛之势。“延河滚滚喊前进”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延河以人的 行为,寓意革命形势大开展。(2)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在第三局部中,描写亲人欢聚的场面时,突出描写了烧热的炕,地上生起的木炭火,还有地方 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亲人相见的喜悦之情。(3)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感。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词语带有延安的地方色彩;诗中“登时”“莫要

13、”“几根根” 等词语,取自陕北方言。诗歌的形式、诗中景物的描写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 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到达了和谐统一,同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步骤三:拓展延伸,品味陕北文化下面是陕北民歌的一些歌词,请说说这些歌词的意韵。(1)五谷里(那个)田苗子,唯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那个)兰花花好。(兰花花) 明确:这句歌词运用了兴的手法,用物引出要描写的人物,并用“最高的高粱”比喻“兰花花”, 写出她的出类拔萃。(2)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东山上糜子西山上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 (抓一把黄土撒上天)明确:这句歌词形象地写出了陕北的地理特点

14、,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喜怒哀乐。 三、课堂小结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并表达了诗人对于延安母亲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描写更 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相信同学们从中也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就让我 们从这节课出发,去品读沉淀在岁月中的中华文化吧!四 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三、四。2 .背诵全诗。附:【板书设计】回延安叙事线索 感情线索激动抓“贴搂“扑:忆延安养活、 教会感激皿工/你们费了心 “好女I革命大开展真挚看延安i i(杨家岭)颂延安宝塔山热爱(枣园)课后反思0回延安是一首文质兼美的新体诗,很有必要多朗读。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 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利于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心灵的共鸣。教学时,对学生 课文朗读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将听读和自读相结合,再进行小组朗读比赛,最后与学生一起共同 探讨重点词句的朗读。如此一来,给学生朗读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气氛,使学生与作者的思想碰撞, 情感相激,产生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读诗、背诗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