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9271795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第 7 页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导读: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文/Lucienne本书以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为基础,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谈话展开论述,以56篇千字短文组成。提起心理学家,知名度最广的是弗洛伊德吧,梦的解析是各大必读书目里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学电影评论上被广泛采用。相比之下,阿德勒远没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观点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对立面。这本书并非阿德勒所著,而是两位作者基于他的理论撰写而成的通俗类心理自助读物。阿德勒理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识”,颠覆之前的认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基本问题。本书语言非常通俗,因此阅读感非常好,阅读速度快的人,1小时就能

2、读完第一遍。第一遍阅读时我习惯划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经典的例子,以后翻阅的时候只要看勾画出来的重点就足够了。本书论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一 如何摆脱过去的创伤:我们的不幸是由自己选择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灵创伤论,要从目的去看待现在的行为,而不是从过去的经历找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二 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源头:追求别人的认可,害怕被别人讨厌,对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机关系痛苦的原因,采用“课题分离”让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简单,达到“共同体感觉”能得到幸福的人际关系。三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写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理论:目的论目的论与“原因论”正

3、好相反。原因论认为,人生是线性发展的。我们的现在由过去决定,是过去的心理创伤导致了现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现在常被社会舆论提及的“原生家庭”祸害论、“父母皆祸害”。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否认心灵创伤的存在,一个人目前采取什么行动、有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过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现在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形成的。高三有找过一个心理咨询师,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创伤理论,这种原生家庭原因论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难以改变”的消极心态中。第一次听到目的论的时候,我是相当难以接受的。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改变”看起来又容易多了。心理学有很多派别,各家理论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例子s:一个足

4、不出户、无法工作、无法回归社会的年轻人,是为了此刻“不出门”,为了不出门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资源,所以才“制造出对出门的恐惧情绪”。不是因为被对方的行为激怒,而是因为未掌握其他沟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气去震慑对方,所以才产生了“愤怒”情绪。不是因为过去的心灵创伤,所以导致现在的抑郁,而是因为想获得关注,想得到关心,想成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选择了抑郁情绪。不是因为有一个无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也没有拒绝命令的勇气,才把责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这和初高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一个颠覆。目的论对常规思维

5、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变的可能。课题分离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不应该愤怒。辨别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某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的承担者是谁?例子1孩子不愿意学习,最终的后果是孩子来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所谓“为了你着想,你必须好好学习”,为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为了满足父母自身对孩子的期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阿德勒

6、理论建议采取的方法是:在了解孩子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守护。我们只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要学习的时候,父母时刻准备着提供应有的资源和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进行干涉。不去命令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我能够好好学习”的自信以及能力。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例子2回报思想的束缚回报思想就是对他人课题的一种干涉,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被回报思想束缚,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什么,所以你就应该给与相应的回报”。我选择为你做了什么,这是我自己的课题。至于你如何对待我为你做的事情,则是你的课题。例子3我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当我下定决心要修复和父亲

7、的关系时,父亲如何看待我对他的靠近,这是父亲的课题,与我毫无关系,我也无法左右。发生改变的只是我自己,不应该抱着“我改变了,你就必须有所改变”的期待,不把“改变自己”当做操纵他人的手段。必须有人先开始,由我来开始,即使对方不合作,那也是对方的课题。共同体感觉把他人当做伙伴,并能从中感觉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是对伙伴持有无条件的信任。不去想“别人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而是专注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启示1 不评价他人,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去鼓励。“你画得很好。”“你做

8、菜的手艺很好”。“表扬”也是一种评判行为。这个行为透露了位高者对位低者的俯视视角,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我比对方高一等”的视角。表扬和批评这种赏罚教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很容易让对方形成“我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去做某事”。如果把反馈换成:“我很喜欢你的画,它的色彩让我想到xxxx,画里的场景让我联想起xxxx,产生xxx的感觉。”“我很喜欢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让我想到我妈妈的手艺。”不去评判他人,而是说出更加真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悦。对方也会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这里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共同体感觉”提到的:关注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不是想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表扬,不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可,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幸福感、带去帮助,为了让对方感到开心,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启示2 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信赖。虽然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还是选择相信,这就是信赖。如果把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这样必定建立不起积极的的人际关系。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拥有更加深厚的关系。信赖是自己的课题,至于对方要不要去背叛,则是对方的课题。我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