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之话题作文“教育惩戒”写作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新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之话题作文“教育惩戒”写作指导.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新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之话题作文“教育惩戒”写作指导【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日的,以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材料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材料三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傳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荀子大略关于“教育惩戒”,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审题立意】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适合“先分后总”的原则。需要将每一则材料的内容高度概括后,提取核心语句和关键词,然后再综合起来,概括为比较切合实际的观点。第一则材料两段话,一是从法律法规层面强调了对教育惩戒权的明确;一是以下定义的方式阐释了“教育惩戒”。有几处需要考生注意:1、法律法规可以看作本题的价值取向
3、,也就是作文在立意时应该肯定“教育惩戒”,不能否定,更不能批判。2、定义中的关键词应该划下来,如“规范”“前提”“目的”“特征”等。3、“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这其实已经为考生指明了写作方向,也就是“惩戒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是立意的三个方面,也可以看作构思并列式作文的三个分论点的基础。第二则材料注意“有一条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是不常用”,这其实是指出了“惩戒”的“度”的问题,适度惩戒,用而不滥。另外考虑鲁迅是成功人士,那么这则材料也在告诉我们在个人成才路上,惩戒的必不可少。第三则引用荀子的一段话,此则材料的核心应该是“尊师、法度、国兴”三者的关系,反之亦然。
4、无非是在说明“惩戒教育”多社会规则和国家兴亡的重要性。综合三则材料,第一则其实已经做了较为全面的阐释,第二、三则不过是对第一则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本题的审题难度并不大,相信绝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在写作中围绕“教育惩戒”展开。但是如果想获得高分,则需要在事例丰富、观点新颖、思维辩证上下点功夫。比如:一味大赞特赞“教育惩戒”的价值和功能,有可能走入极端或僵化思维,成了奉行粗暴教育、打骂教育,扼杀孩子的天性,背离教育的初衷。所以注意辩证认识,辩证评价,尤其注意辩证思考惩戒的价值。布局谋篇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模式: 分论点并列式。在提出中心观点“没有惩戒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后,依照规则意识、承担责任、承受挫
5、折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一个分论点,进而通过举例,进行论证分析。 正反对比式。中心论点同样是肯定“教育惩戒”的价值和功能,然后用正面例子证明其合理性,然后用反面例子证明缺失惩戒带来恶果,通过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 层层深入递进式。围绕“教育惩戒”分别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文章的重心应该在“为什么”和“怎么办”,比如可以重点分析“为什么需要教育惩戒”“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惩戒的作用”等,依据思维的层层深入,展现考生思维品质的严密。参考立意:1惩戒也是良药。2明确教育惩戒权是社会的进步。2无金箍,不成佛。3惩戒是素质教育的钙质。4惩戒乃师之担当。5教育惩戒是教师的权利。6从
6、“刑赏忠厚之至论”谈教育惩戒的必要性。【下水作文】心怀慈悲,高举戒尺一场球赛要想精彩绝伦,除了运动员精湛的球技、观众的文明观战,还需要裁判的准确执法。正是裁判对比赛规则的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场上运动员最佳状态的发挥,该吹哨时就吹哨,该亮牌时就亮牌,甚至可以罚下场去。惩戒恰恰是为了让比赛更精彩。人生如赛场,既有硝烟弥漫的竞争,也不乏波涛汹涌的暗战,虽不说是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但也是你争我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是充满竞争的地方,越需要惩戒的存在,没有了规则的参与,一盘散沙,甚至是乌烟瘴气都在所难免。曾几何时,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许多教育方法蜂拥而入,不仅冲击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而且也带来了社会思
7、想的不断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界一时间真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于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标语张扬在校园上空,保护孩子的天性成为纵容娇惯的借口,无私地爱护成为“小皇帝”们的庇护伞,发展的眼光成为学生任性妄为的障眼法。戒尺的悄声消退,恰恰是飞扬跋扈的粉墨登场;惩戒的众人喊打,恰恰是无视规则的肆意生长;教师权威的颜面扫地,恰恰是目空一切的横行无忌。当我们感慨“巨婴”的横空出世,当我们悲叹“啃老族”的层出不穷,当我们哀伤“精神缺钙”的难以理喻时,是否想过,高悬在教育头顶的那把达摩克利斯剑的陨落,恰恰是许许多多教育怪相诞生的缘由。环顾我们的周围,蔑视
8、规则者有之,逃脱责任者有之,心理脆弱者有之尽管不能把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归罪给教育,但是缺失了惩戒的教育变得软弱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今日的问题青年,今日的柔弱中年,今日的蛮不讲理的老年,多年以前,他们可都是在接受教育的少年啊。惩戒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了惩戒的参与,教育成为了苍白的说教,成为了“滥好人”的爱护,成为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混日子。曾经,我们是那么厌恶“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粗暴式教育思想,我们是那么厌恶“道貌岸然”的学究式的师道尊严,我们是那么厌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等级森严的依附关系。于是我们迫切地希望打倒这一切,希望引入西方的教育思想,希望用国外的教育方法改造我们的教育,希望在教育
9、上的“不破不立”。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教育,如果眼中无“人”,那终将是一种失败的教育。“过犹不及”的古训恰恰在说明任何事物都应“有度”,将所有的惩戒视为“封建余孽”,直接导致的就是“斯文扫地”“规则殆失”。当然,惩戒不是教育的唯一手段,更不是教育的万能法宝,它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我们在承认它的价值和功能时,也没有必要将其推崇到无上的地位。适度是惩戒的必备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惩戒就可能沦落为“滥施暴力”,成为“丧心病狂”的代名词。理想的教育惩戒应该是什么模样呢?不由得想起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想起他手中的那把戒尺,“有,但不常用”,“有”说明了惩戒
10、的存在,“不常用”说明了适度的必须。归根结底,教育惩戒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引以为戒,而在教书育人。给我那把戒尺吧,我会把它轻轻打在犯规学生的手掌,然后师生会心地相视一笑,有真诚的关爱,更有严厉的督导。【精选时评】近日,商洛市商丹高新学校初一年级学生婷婷(化名)向媒体反映称自己被班主任王某辱骂已有半年时间,这名老师不仅在课堂上频繁辱骂自己,还诱导同学一起对自己进行人格侮辱。记者7月14日晚从商州区有关部门获悉,该教师已被记过并撤销教师资格。(7月15日,西安日报)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陕西教师辱骂初一学生长达半年”一事终以该教师被逐出教师队伍暂告一段落。虽然学生及家长表示接受涉事教师的道歉,但从
11、长远来看,对于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教育惩戒权的讨论,不应草草收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要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明确实施教育惩戒权的原则,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工作,保障教师有效行使教育惩戒权。可见,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已经意识到规范、明确、细化教师教育惩戒权的紧迫性、必要性。教师、学生、学校是教育活动的三大主体。教师是教育惩戒权的实施主体,学生是教育惩戒权的接受主体,学校是教育惩戒权的监督管理主体。任何一方的行为超出了合理范围都
12、会导致教育惩戒权的走样、变形,从而使其“泛滥成灾”或形同虚设。在“陕西教师辱骂学生”事件中,涉事教师王某正是滥用了教育惩戒权,对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婷婷进行言语羞辱、谩骂,甚至人身攻击,致使婷婷沮丧、厌学。那些不堪入耳的字眼,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管理、批评、惩戒的界限,已涉嫌对学生进行了人格侮辱和精神摧残。这当然是极端的个案。但从另外一个极端考虑,如果教师缺乏责任心,对于调皮捣蛋、不求上进、影响教学秩序的学生不敢管、不愿管,一味忍让,逃避矛盾,明哲保身,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样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有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毋庸置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指导、管教,小树苗总要
13、去掉多余的枝枝叉叉方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有用之才。因此,细化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就显得迫在眉睫。要让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教育惩戒才能有底气、有规矩、有边界、有效果。这既是对教师的保护,更是对学生的保护。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所言,“教师具有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现象的义务,也就是说,他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但是由于过去这些年一些程序性的规定不是很严密、不是很规范甚至缺失,也影响了教师正确地行使教育惩戒权。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对教师惩戒权出台细则进行规范和明确。”教师实行惩戒是教育的手段,促使学生成才才是教育的目的。如果每位教师使用教育惩戒权都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保护,且能做到实施过程的规范、明确,相信学生、家长都能对教师给孩子的批评予以理解,从而避免很多矛盾激化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