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8849400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秋季)七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局部。A卷1至4页,B卷4到8页,共8页,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前须知:1 .答题前,务必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带走,仅将答题卡交回。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2、)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羞怯(qi6) 攒成(cuan) 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羞怯(qi6) 攒成(cuan) B.狭隘(yi)*C.棱镜(leng)D.怅然(chang)呈报(cheng )应和(he)*粗暴(kuang)贮蓄(chti)蜷伏(quan) 莅临(11)*禁锢(gu)怪诞不经(dAn)咄咄逼人(duo) *畏罪潜逃(qian )恍然大悟(huang)2.以下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浑为一谈。B.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C.他不住帐莲

3、,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D.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3.以下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多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屡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B.每个人都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工作,让他们各得其所。 C.生活是美好的,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败而怨天尤人。 D.报纸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而致多人中毒。 4.以下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析】【详解】A.浑为一谈混为一谈;C.帐莲帐篷;D.砰砰怦怦;应选Bo3.以下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多穗高粱,成

4、熟期参差不齐,屡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B.每个人都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工作,让他们各得其所。 C.生活是美好的,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败而怨天尤人。 D.报纸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而致多人中毒。 【答案】A【解析】【详解】A.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不符合“多穗高粱成熟期需要屡次分别收获” 语境,使用错误;B.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使用正确;C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使用正确;D.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使用正确;应选A o4.以下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

5、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随着对阅读能力考查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培养。C.人类来到这世界就一直面临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二是来自大自然。D.新学期,记者又来到学校采访了许多李老师的事迹。【答案】C【解析】【详解】A.否认不当,滥用否认词,可删去“不”;B.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掉“随着”或“使”;D.语序不当,把“许多”放在“事迹”的前边;应选C。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故

6、。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5.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B.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 C.眈眈相向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D.屠暴起暴:突然 6.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投以骨 静以修身B.久之

7、,目似瞑 闻之于宋君 C.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D.而顷刻两毙学而不思那么罔 7 .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翻译: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8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翻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C.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翻译:(只见)另一只狼正在积薪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去攻击屠夫的后面。D.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翻译: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也把狼杀死了。8.以下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8 .

8、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C.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 胜。D.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屠夫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答案】5.B6. D 7.D8. C【解析】【5题详解】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 用、古今异义等现象。B句意为: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敌:攻击;应选Bo【6题详解】考查对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A.以:介词,把/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B.之:助词,调整音节,

9、不译/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 一事;C乃:副词,于是、就/副词,才;D.而:均为表转折,但是、去U;应选D。【7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 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到达词达意顺即可。D. “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也把狼杀死了”有误,本句的意思是: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 把狼杀死了。应选Do【8题详解】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C ”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有误,文章结尾运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 应选C。【点睛】参考译文:一个屠夫黄昏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10、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 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 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 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 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 见柴草堆的

11、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 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 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 了。第II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以下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君问归期未有期,O (李商隐夜雨寄北),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水何澹澹,O (曹操观沧海)(2)请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12、遥有此寄和谭嗣同的潼关中选择一首默写,在答题卡上写出 题目再默写。【答案】 .巴山夜雨涨秋池 .岐王宅里寻常见 .山岛竦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潼关) .杨花落尽子规啼(终古高云簇此城) .闻道龙标过五溪(秋风吹散马蹄声) .我寄愁心与明月(河流大野犹嫌束) .随君直到夜郎西(山入潼关不解平)【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 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此题中应注意“岐、竦峙、啼、君、郎、簇、蹄、犹、嫌、 束”这几个字的写法。注意(2)题中要求两首古诗选择一首默写,并且要写上题目。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薄暮下的刀锋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望去的人与 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 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 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 ”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至楼口,我说:“你且等一等。”他笑笑:“好,不急。”我住的是一楼,出门来时,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一大一小,两把刀,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心想,其实是无须磨

14、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 已。接过刀,他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刀,虽光亮唬人,却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 么可能? ”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撼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 印。” 一试,果然。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锂 刀,一点一点地铿去刀刃上多余的局部。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 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有些不耐烦:“干吗不用砂轮,不过是把切菜 刀。”他说:“您这把是合金做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是论

15、 件数,还是论工时? ”他说:“论件,一把四块。”说完,他似乎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红了。脸 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了,让我心生一丝惭愧。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 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不断反复。其间,他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 上,因为温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个样子,让我惊疑:他这是出来做买卖的吗?这把刀好了,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看了一眼那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他也笑着摇了摇 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他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 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他把

16、刀固定,然后再点燃了烟袋,重复着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不耐烦地进了 屋,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不知为何,我总不时到临街的阳台看一眼那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一如土地。 到了后来,余晕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知他快完成工作了,走出去,掏出十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他坚决把两元毛币塞进我 兜里,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贪心了。”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望着匠人,突然想起 一句台词,情不自禁喊了一句:“磨剪子来做菜刀磨剪子来缺菜刀“真有数邻人拿刀出户,没想到他却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 “他 说:“天黑,看不清物件了。

17、我说:“不是有路灯吗? ”他说:“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模糊,会磨 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哪”,便仓皇骑远,一如逃。最先来到的是教历史的张老师,他满疑惑,听我言说后,他唏嘘不已:“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一 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我站在昏黄的路灯下,打量着匠人磨好的菜刀,那刀锋闪过一丝光芒,夺人心魄,竟让人不敢直 视。9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磨刀人具有怎样的品性?10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章第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11 .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我”,还是匠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0.他是一个老实不贪、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耐心细致、品德高尚)的人。11

18、.比喻,把匠人在夕照下的身姿比作剪纸,形象的表现了匠人磨刀时的专注,也映衬出匠人的淳朴,引发 读者的情感共鸣(或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12 .文章的主人公应当是匠人。因为文章着力刻画磨刀匠人的形象,来揭示文章的主旨。“我”只是一个线 索人物,文章内容通过“我”的见闻来展开,同时也起到从侧面烘托匠人形象的作用。【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第段“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 施以锂刀,一点一点地铿去刀刃上多余的局部。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 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有些不

19、耐烦:干吗不用砂轮,不过是把 切菜刀。”他说:“您这把是合金做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可知,磨刀人为了不让“我”的刀 崩出豁口,即便费时费力也用铿刀,可见其是吃苦耐劳之人;第段“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 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不断反复”,通过磨刀人反复磨刀的过程;可 见其对待工作认真;根据第段“知他快完成工作了,走出去,掏出十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他坚决把两元毛币 塞进我兜里,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贪心了。他表情严正”可知,磨刀人拒绝多收“我”给的钱,可见其朴实不贪、品德高尚的人。【1

20、1题详解】此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语句。“余晕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 一句中将磨刀人在夕照中磨刀的身姿比作 剪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第段“他把刀固定,然后再点燃了烟袋,重复着既有的程序和动 作。我不耐烦地进了屋,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可知,此句在“我”离开后磨刀人一如既往的认真磨刀, 表达了磨刀人的专注,衬托出其淳朴的形象,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表现了 “我”对磨刀人的钦佩。【12题详解】此题考查主人公。明确观点:文章的主人公是匠人。文章第段“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 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

21、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 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运用外貌描写,细致地刻画了磨刀人的形象简朴、质朴。 文章记叙了磨刀人为了不让“我”的刀崩出豁口,即便费时费力也用神刀,磨刀人坚持将“我”的刀磨 完,磨刀人拒绝“我”多给的磨刀钱,磨刀人为了磨好刀拒绝天黑以后还磨刀,文章只是围绕“我”的见 闻来展开,“我”是文章中的线索人物,是为了通过“我”,侧面衬托磨刀人淳朴、吃苦耐劳、不贪财、 品德高尚的形象,赞美了匠人精神,揭示主旨,可见文章的主人公是匠人。五、作文(60分).作文。生活处处皆美好,人间一切都值得,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灵。朱自 清借此发现了美丽

22、的春日图景,老舍借此感受到孕育生机的济南的冬天,史铁生借此从一些细节中体会到 博大的母爱,莫怀戚借此从一次散步品味出生命的感慨,莫顿亨特借此从一件小事中感悟到成长的快 乐。那么,你呢?现在带着你的眼睛和心灵,出发吧。请将题目“少有人发现的”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认真审题: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范文:少有人发现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情,幸福是一种体验;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互 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送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来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仔细 回味成长中

23、的点点滴滴,如果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灵,我们就很少发现,幸福, 其实就在身边。早上起床,头晕晕乎乎的,但没怎么在意就去上学了。坐在教室里,头更晕了,感觉天旋地转的,脸 色也变得煞白。同桌发觉到我的不对劲,紧张地问我怎么了,我挤出笑对她说没事,头晕,可能是发烧 To她听了,就用手摸摸我的额头,吓了一跳,说我的头很烫。后来,她去帮我请假,带着我去医院,在 她的宿舍里,她把药递给我,又端给我一杯热水。我望着她眼中关心的神色,心里暖暖的。那一瞬间,我 是幸福的。小时候,过马路时都是母亲拉着的。有一次,陪母亲上街买东西。回去时,我们手中拎了很多东西。 要过马路时,母亲把手中的袋子都用

24、左手拿着,右手习惯性地拉起我的手向马路那边走去。看着被母亲紧 紧握住的手,心里泛起一阵阵的涟漪。那一瞬间,我是幸福的。放学了,天空却下起了雨。早上匆匆忙忙地到学校时才发现忘记了带伞。我叹了一口气,在走廊上来 回踱步。这时,一位老师拿着一把伞朝我走来。我礼貌性向老师打招呼,老师问我怎么还不回家,是不是 忘了带伞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嗯” 了一声。老师笑了笑,把手中的伞递给我,说:“这把伞你拿去用 吧,我办公室里还有一把伞,快点回家吧,路上小心点。”我接过伞,笑着对老师说谢谢。伞上残留的老 师手上的温度,使我的心也热热的。那一瞬间,我是幸福的。回想着曾经的点点滴滴,强烈的幸福感顿时涌上心头。心,像

25、是被注入了一股暖流。原来,我一直被 幸福包围着。【解析】【详解】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一、审题立意。以“少有人发现的为题,写一篇文章。什么少有人发现呢?审题可知,幸福、欢乐、 美景、关爱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灵,就会发现它们就在身边。立意 上抓住我们补写的内容,突出表达其情感,另外还有表现出“少有人发现”。二、选材构思。成长的路上,许多点点滴滴足可感人心怀,就选材而言,可写的事例自然很多。我们可选 取生活中让你感到最温暖的事情来写,这些温暖来自某人(事、景、物)的触动,最重要的是要写出自己 的感受和独特体验。平凡的事才是最温馨、最温暖的,只有平常的人才是最感人的。或者我

26、们以“少有人 发现的幸福”为中心写作。幸福,确实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你无时不在感受着幸福的欢乐,这方面同 学们不管从哪个角度,只要抓住“幸福”这个中心,去写自己感悟最深刻的事,便能扣题。还可以运用对 比的方法来刻画家人的爱,“我”以为家人不爱“我”,可在经历一件事情之后,“我”发现,他们原来 一直都是爱“我”的,是“我”误会了,忽视了他们的爱。记叙事件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更要恰当地 表达你的感情。有了真实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有肉,才能打动读者。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

27、中庭桅子花。【注】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拈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答案】(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桅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 (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桓子花的闲适自在。【解析】【详解】(1)此题考查诗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作答时要理解诗意。“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 意思是: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第一句以动衬静,以“鸡 鸣”衬托山林的幽

28、静;第二句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山林的幽静,所以这两句写出山林宁静幽美的特点。 此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通过 对景物的描来表达山林的静谧,第三句写妇女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第四句的意思是“只有那桅子花 开,单独摇曳在庭院中”,通过对花的“闲”来反衬当地人的忙。全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 景。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 军惨惨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

29、下知与不知,皆为尽衷。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注释】传这里指论语。其:副词,表示估量、推测、不肯定,可译为“大约”。惨惨 (quan):诚谨忠厚的样子。14 .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虽令不从从:遵从*B.余睹李将军惨惨如鄙人睹:看C.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信:信用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15 .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16 .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一句中的“小”指什么? “大”又指什么?【答案】

30、15.C16. (1)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使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2)等到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17. /b: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做人的道理,只要自己的德行端正,那么不需用言语去宣扬, 也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就像李将军一样,虽然“口不能道辞。”但是“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 尽哀。”【解析】【15题详解】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C句意为: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信:信赖;应选C。【16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

31、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 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正,行为端正;令,命令;行,实行;从,听从。(2)句重点词语:及,等到;知,认识;皆,者B;尽,尽情;哀,哀悼,哀痛。【17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根据语境理解。“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中的“此言”指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故“小”指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 别人。“大”指的就是谚语的比喻义,即做人的道理,像李将军“惨惨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32、”,但“及死之日, 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他得到了众人的尊重和信赖。【点睛】参考译文: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 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B.随着对阅读能力考查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培养。C.人类来到这世界就一直面临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二是来自大自然。D.新学期,记者又来到学校采访了许多李老师的事迹。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

33、,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5.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B.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 C.眈眈相向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34、D.屠暴起暴:突然 6.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投以骨 静以修身B.久之,目似瞑 闻之于宋君 C.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D.而顷刻两毙学而不思那么罔 7 .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翻译: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8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翻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C.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翻译:(只见)另一只狼正在积薪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去攻击屠夫的后面。D.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翻译: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也把狼杀死了。8.以下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

35、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管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 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 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阅读语段,完成题目。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 ”即变了三个行者,连 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 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

36、,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 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 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1)简要说说哪一故事情节直接导致了上述事件。(2)选段中我们看到了孙悟空重情重义的一面。他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结合西游记的其他 情节,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 “尸魔三戏唐三藏”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例如:大闹天宫时,面对神通广大的天兵天将,面对权力至尊的玉皇大帝,面对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 孙悟空毫不退缩,勇往直前,一直打到凌霄宝殿。从中

37、可以看到孙悟空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解析】【小问1详解】此题考查名著情节。从“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 受了一拜,可知语段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选文写的是“三打 白骨精”后,悟空被师傅误会,与唐僧告别的情形。所以直接导致了上述事件的故事为:“尸魔三戏唐三 藏”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结合作品内容作答即可。如:孙悟空成为大王后发现猴子们不能长生不老,于是就要到海外去学习仙法。孙悟空一个人划着小木筏 漂洋过海来到菩提祖师的洞府学艺,菩提祖师开始都不相信,因为傲来国花果山距离菩提老祖的洞府

38、太远 了,由此可见孙悟空真的是吃苦耐劳,而且在菩提祖师座下勤奋好学。(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 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 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 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39、。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 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 ”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 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 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 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 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

40、,眼泪都流干 了”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 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 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 的0 ”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 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 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41、。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 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 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 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 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 “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

42、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 “娘”这个字拖 得老长,喊得格外响。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 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18 .请你梳理全文,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1)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2) (3) ,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4) 。19 .如何理解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20 .品析以下句子。(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

43、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方法? “挫败 感”具体指什么?21 .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请简述理由。【答案】19.不让眼泪落下来.不哭 .父母不去打工.终于掉下眼泪。20 . “头疼”的意思是烦恼、苦恼;因为李想上课不认真听课;和别人打架;性情冷漠,不愿意和老师沟通, 所以老师会感到“头疼”。21 . (1)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李想冷漠、倔强和对人不信任的心理。(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卸下心理负担的李想的欢快与轻盈描绘了出来。22 .心理描

44、写想消除孩子内心的忧郁、漠然但最终没有成功的失意。23 .第一种:原题更好,它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且形象生动。第二种:“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更好,它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引发了读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思考。【解析】【19题详解】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注意题干关键词“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 变化过程”,并且根据给出的范例进行归纳整合,根据范例 的提示,前一空是李想的个人经历,后一空是李想面对这段经历他是如何表现的。第一空:根据前面文字“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提示,定位至第段“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可以概括为“不让眼泪落下来”;第二空:根据前面文字“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

45、像没事人一样”提示,定位至第段爷爷对于李想的冷漠 反响很生气,并给出这样的责骂“连滴眼泪都没流”,可以概括为“不哭”;第三空:根据后面文字“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去找此时他发生的事情,将答案定位至第段父母所说 的话“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可见此时父母表态不再外出打工 了,可以概括为“父母不去打工”;第四空:当他终于获得了父母的温暖时,他的表现可以定位在第段“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 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李想最后的表现是“终于掉下眼泪”。【2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中词语含义。答题思路从词语本身含义入手,即头疼”的意思是烦恼、

46、苦恼;再联系上下文从李想的表现来分析老师头疼的原因。从第段可见李想上课走神,对于老师的突然发问难 以回答;从第段“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可知,李想还 经常和别人打架。老师企图与他沟通,得到的回应却是“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 了。”,由此可见李想的性情冷漠、不愿沟通。21题详解】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根据提示分析。(1)提示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思路为:点出描写方法+人物特点+作者情感(如有)。从“冷冷地看 了”“转”“头也不回地走了”可知是神态或者动作描写,从“冷冷”“头也不回”可见李想冷漠、倔强 和对人不信任的心理。(2)提示从修辞手法

47、入手,思路为:点出手法+表达效果+作者情感(如有)。从“轻盈得像一阵风”可以判 断为比喻,从“轻盈”二字可知李想此时的心情是愉悦而又轻快的。【22题详解】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需要联系上下文分析。从“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可知,本句描述是自己的心理感觉,因此是心理描写。从第段可知,老师通过家访得知李想平时并没有父母的照顾,生活很是孤单。老师知晓这个情况后,对 李想平日表现出来的冷漠与孤僻有了一定的理解,身为师长想要去弥补孩子的内心,但是老师也有些无能 为力,从第段“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可知老师内心的无奈,当听到村民的议论时,老师深感自己 作为师长,却丝毫没有帮到孩子。【23题详解】此题考查标题含义。需要从文章中心主旨、文章内容、修辞手法上来理解标题含义,自圆其说即可 如果是原题,它的好处在于它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而且语言优美,较为含蓄,富有诗意,能够引起读 者兴趣。如果是第二个更好,它既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