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38814570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 假如让你写一篇论语读后感,你知道怎么写吗?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广泛。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学校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学校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的感悟: 这段话,是文与质交织结合的意义;是君子的品行所在;同时,也是孔子这位宏大思想家对于品德和行为的极大影响所在。 我觉得,外在的文采和内在的思想,一个是礼乐之仪,落落大方,行为得体;一个是仁义之师,心中坦荡,心有对向。二者的本质区分,就在于一个“心”字

2、,过分追求内心的满意,丢了礼节,只会令人担心,失去了相互间的信任感;过分拘于礼数,装腔作势,实则空心一颗,披着一层虚伪面皮,令人生恶。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心”和无“心”的人也会常常存在。有心者助人为乐,爱打抱不平,却会在不经意间损害到他人;无心者表面安静,对旁人尽是迎合、恭维,暗地里却到处机关算计我们无法推断一个人的文与质的多少,但我们,肯定不要变成上面所说的那样。 我很可怕变成那样。文与质,外表与内含,绝不像鱼或熊掌,不行兼得。由于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词语,而不是不同的等量事物。等量事物分轻重,文质的世界却可怕偏执。只有当文与质平衡的时候,你才做到“然后君子”。 学校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

3、右2 “半部论语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闪光的语言光照古今!,一代枭雄.,对它情有独钟,就连后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远的影响也不胜枚举!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道理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吗?孔子说的这句深刻而又蕴含哲理的话,告知(用词不准,建议改为:不外乎告诫)人们修养是如此的重要。修养似乎花儿在安静中开放,胜利的果子在光明里牢固。 前苏联华西列夫斯基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在别人眼里,他好像没有什么特长,但为什么会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而立于不败之地呢? 由于司令部在集合开会时,他总会第一个到,然后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敌人应在什么地方消失,我军现在在哪?如

4、何拦住敌人的去路,而将他们一网打尽?他在那好像总是在自言自语,到会的人都说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自言自语肯定是发疯了。 华西列夫斯基听到大家的非议后并没有生气,照旧在那里想着大事开会时让他发言,他一会说这儿,一会说那儿,云里雾里,在坐开会的人都听得稀里糊涂,斯大林来回踱着步伐慢条斯理地说道:“坐下吧,我友爱的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你不要说了,还是让我来说吧!”斯大林把战斗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听了不由得心服口服。 原来,聪慧的华西里夫斯基早在开会前的自言自语,就已经把重要的信息,神不知鬼不觉地传到了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吸烟、思索的斯大林的耳朵里,他不怨恨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这不重要。只要斯大林明白就

5、可以了! 就由于华西列夫斯基对别人的指责不愿恨,才没有使自己在政坛上树敌过多,又得到了领袖的赏识,才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成就了他光辉的的一生!修养是每个人不行缺少的,只要你永久拥有它,你的人生就会拥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3 俗话说:“读一本书,会使你更加顽强,更加聪慧,更加坦然。”我这一周读了一本书叫论语。我读着这本书我仿佛在和高尚的人沟通,我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我读着论语这本书我仿佛正在孔子与他的同学身旁和他们沟通。我体会到他们高尚品德。其中有这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觉得有道理。第一句是孔子的弟子曾子说的原文是这样写得:“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6、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我为别人帮忙是否尽了最大努力,我与伴侣交往有没有撒谎不诚恳,我传授课是不是把我知道的都教了、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很深,我知道了自我反省是一种好习惯,这样就可以知错就改,让自己更加完善一些。其次句是孔子说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就是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开心的事吗?有伴侣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儿,不是该很兴奋吗?人家不知道我也不生气去教他,这样才是君子的作风、是啊!不断温习是一种好习惯。可以加强学问的印象,.这个学问,从而是你进步。 才刚刚品读了几天

7、论语,我就受益匪浅,似乎在和孔子与他的弟子在沟通心得。是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应当坚持读书。 学校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4 作为一名曲阜人,假如不读论语,可以说是极大的资源铺张。当你劳碌了一成天之后,吃完晚饭,在家里泡上一杯热茶,拿起论语细细品尝,真是一种享受啊!上学时,看着人家背论语也跟着背了不少,通过资料书浅显的弄懂了意思,但当时只是把它当成一种任务而已,从来没有一种享受的感觉。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感觉论语越来越难读懂了,有时看上一则,会品尝半天,感觉还挺有味道的呢。 对于城市道德的建设,对于个人修养的提高,论语都是一本好的“教材”。我们青年人可以从中吸取到许多的

8、养分。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收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是一个缄默寡言的人,是一个淡泊为志的人,他不会巧言令色,但是他没有辜负孔子的期望,他的见解也高出同门一筹。他知道孔子的学问其实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做事。所以他说:“我每天多次的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呢?与伴侣交往是否言而有信呢?老师教给我的东西,一些好的传承,我真的去实践、去履行了没有?”现在的青年人毕竟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反思呢?“反思能使人进步”,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假如一个人为别人办事能够尽心竭力的话,假如一个人对待伴侣能够言而有信的话,那他的本职

9、工作也确定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做好了,他在工作中也会得到更多人的赏识和确定,这对于他是有 利而无害的。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我们的城市需要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在外要友爱同门,言行要谨慎,要诚恳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学问。”“弟子”有两层意思,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同学。许多人认为应当解释为前一种,但我觉得也可以是其次种。中国古代老师把同学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而同学也把老师当

10、作父亲来敬重,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这里能体现出一种“尊师重道”的精神。而现在的我们对于“尊师”还不如古代做得好。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尊师”的人。不肯定是自己的老师,教给我们东西的人,给我们指导和关心的人,我们都要敬重。孔子还告知我们,要学会孝敬。而且把“孝”放在第一位,体现了“百善孝为先”的思想。其实,孔子说的很对: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会去爱的人还会去爱别人吗?还会“泛众爱”吗?孔子不光告知我们在家里怎么做,还告知我们在外怎样做:在外要敬重同门,言行要谨慎,要诚恳可信。我们又不得不佩服孔子语言的艺术性,从“内”到“外”,由“近”及“远”,语言严谨而又给人一种层次

11、的美感。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把培育同学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其次位的,孔子是“以德为重”,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青年人多读一下论语,对于我们自身修养的提高,对于 我们曲阜“文明道德城市”的建设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我会连续享受我的论语之旅。 学校生写论语读后感400字左右5 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行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熟悉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行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

12、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挡他逃亡。但我更喜爱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间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宏大的思想家、训练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肯定与我们今日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

13、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始终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受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高校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行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高校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究中去吗 答案是确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详细性理,而是探求.与人生的详细性情。由于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或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详细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

14、境的缘由。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见“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宏大的训练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像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定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假如仅仅是勤奋,唯恐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敬重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虚心;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论语读书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