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1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80298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论文-《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1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本科毕业论文-《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1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研究-第 16 页学术诚信承诺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佳木斯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_ 日期:_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佳木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签

2、名:_ 导师签名:_ 日期:_摘 要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它吸收了文言小说在此前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创造了一个瑰丽奇特的人性美世界。研究聊斋志异有多种不同角度和观点,但是去全面总结此书在人性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追本溯源式的发掘探寻却是这个研究领域所欠缺的。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从中国文言小说的发展史和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聊斋志异的女性美研究划分为三个部分:女性美表现、女性美探源、女性美阐微。首先,从人物方面对聊斋志异的女性美进行探析,总结该书女性美的表现方式。其次,对女性美的表现,进行“溯源”式的探索,从中国文言小说史的具体作品中考

3、索其艺术成就的来源,分析它在文言小说史中“集大成”的原因。最后,将在前两章“源”“流”考论的基础上,在聊斋志异女性美的价值方面,结合文化、哲学、美学、文学史等多方面知识,进行发掘和思索,力图提出创新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此外,这一部分将充分展现聊斋志异女性美价值的卓越性和丰富性,以期更清楚的认识其在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和创造性发展。关键词:聊斋志异;文言小说;蒲松龄;女性美Abstract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is a master of classical Chinese China for novels, it inherits the clas

4、sical Chinese novel art experience accumulat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reating a unique beauty of human world. To deeply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book made in the beauty of human achievements and the source of style, is a vacancy in this research field.Based on summarizing an

5、d absorbing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and China history works, the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female beauty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beauty of the female, female beauty of female beauty interpretation. First,

6、female beauty chat Zhai Zhiyi to female beauty value, from culture, philosophy, aesthetics, literature and thinking angle, and all aspects of the deep mining, trying to put forward innovative ideas and insights in addition, This part will show excellence and richness of the female beauty value Stran

7、ge Tales from Liaozhai,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meaning an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 classical novels.Key Words: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 classical novels; Pu Songling; female beauty目 录摘 要2Abstract3一、绪论 5 (一)研究背景6(二)研究目的及意义61.研究目的62.研究意义6(三)国内

8、外文献综述61.国外文献综述62.国内文献综述7(四)研究的主要内容7二、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美7(一)狐的“善”与“美”71. 娇狐青凤82.笑狐婴宁83.人狐恋以外的情9(二)鬼的“善”与“美”101. 倩女幽魂10 2. 连锁10 (三)花妖的“善”与“美”111.香玉122.黄英12三、聊斋志异女性美的探源13(一)善美特质的横向传递13(二)女性美的纵向发展141.狐鬼花妖的人情化141.现实人物的理想化14四、真、善、美的完美统一15(一)人真、事真、情真15(二)“善”的追求16(三)真、善、美的统一16结 论17致 谢18参 考 文 献19附 录 一19附 录 二21一、 绪 论

9、 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文言小说,在文言小说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继承了文言小说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艺术特点,创造了文言小说发展的新境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可谓是著文章之美,传要妙之情,对其的研究是永恒的热点。(一) 研究背景 聊斋志异享誉中外,对其的研究也是当前学术界一个新兴的热点,称之为蒲学。它开始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人重视I。聊斋志异刻画人物手法精妙,全篇佳人辈出,其中有很多女性堪称美丽与智慧的统一体,它在小说艺术方面成功的实践,形成了一种阅读上的快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悦和丰富的审美体验,这是它能在海内外得到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对聊斋志异艺术美方面的研究进行总

10、结,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中的人性美,为深入研究聊斋志异中的狐鬼花妖人性美提供更多的资料,也有助于推动蒲学的发展。(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1. 研究目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狐鬼花妖注入性化的特点,不浓墨重彩去写狐狸鬼怪的残暴杀戮,反而着力于去展现它们背后的纯真善美,歌颂他们真实情感的宣泄,这在以往的文言小说创作中是极为罕见的,其中不仅蕴含着作者本人思想意识的转变,也是文言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理应从文言小说的发展史出发,对此创作心理创作手法等进行解读,以期更好的了解文言小说发展的历程。2. 研究意义聊斋志异塑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平等对话、和谐共处的生态理想世界。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

11、,将作品中传递出的真善美进行传承和发扬,应用于当下的生态文化建设和现代人的精神生态发展,那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和价值。为了应对当下社会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危机问题,我们应该打开新的思路,尝试着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出路和解决的办法。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以当代人的眼光重新认识文本,去重读经典是极其必要且非常有意义的。(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内文献综述 聊斋志异是一部传世经典,俗名叫做鬼狐传,共计491篇。现存版本众多,半部手稿本,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乾隆时期的刻本,注解本,评语本以及各种拾遗本不计其数,进入现代社会白话本也开始出现,甚者有图文并茂的儿

12、童版。本文主要以2009年大众文艺出版社发行版本为主要参考文献,以马瑞芳教授的学术思想为指导,辅以各种网络图书资源,对聊斋志异女性形象进行浅要的解读。2. 国外文献综述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巨作,在海内外影响广泛,但是因为古文的限制,国外对此的研究还处在比较薄弱的阶段。The world of chinese里对聊斋志异狐狸形象的演变有详细的分析,Lirong Jiang写的 Praise and Censure toFemale,Beautyor EvilRecognition of Noble Concubine Yang, ClassicalBeautyof China把传统女性形

13、象和狐狸相结合, Sharmila Pudaruth著有Gender-based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urchasing patterns of eco-friendly cosmetics and beauty care products in Mauritius也侧面为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 聊斋志异是“风行天下,万口传诵”的经典小说,既是古之大家研究的重点,也是时下学者研究的热点,其所蕴含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发展。其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更是热中之热,是这部巨著最富有魅力的一环。 聊斋志异本写

14、狐鬼笑妖,却在蒲松龄的笔下通过精雕细刻,惟妙惟肖的描写塑造了一系列人形,人情,人性完美融合的女性形象。例如,娇狐青凤,笑狐樱宁,宦娘,香玉,黄英. 笔者通过对聊斋志异的仔细阅读,全篇共塑造女性人物形象二百五十多个,从文化精神的渊源性和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两个角度出发对此进行深入的挖掘,总结出其中女性形象的典型特征-真 善 美的统一。聊斋志异全篇人真,事真,情真,由细碎的故事所组成,但都体现着狐鬼笑妖对善这一核心本质的追求。褪去魑魅魍魉的外壳,她们都有着一颗追求人间平凡生活,人世间真情的本心。 二、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美 恩格斯曾说:“文学典型必须要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1而聊斋

15、志异的总特征就是人性化。狐狸,鬼怪,花儿,妖精在以往的文学作品狸是并没有灵性的生物,它们大多具有残暴的本性,只会无端的杀戮,是不详和灾难的代名词。而蒲松龄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趣为这些生灵注入了人性化的特质,让这些带着神异特征的狐鬼花妖以女性角色出现,带着人的品格,具有人的性格心理。让动植物的物性和人类的人性达到一个完美的融合,不再着笔于展现它们的残暴杀戮,而去精雕细刻她们纯美善良的内心,既具有美感又不失真实,既有人的韵味又有神秘的色彩,从而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展现着别样动人的女性美。(一)狐的“善”与“美” 狐的形象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国和各地不同的文化圈中狐狸狐狸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不

16、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里,狐狸多是以女性形象出现的,它是妖媚、诱惑、奸猾、善变和欺诈的代名词。但是蒲松龄却打破这种传统的塑造手法,采取颠覆传统的写法,去刻画塑造了一系列可亲可爱可敬的狐狸新的形象,使人眼界大开,兴趣盎然。在他的笔下,它们多数是美好的、善良的,给人们尤其是书生送去温馨、欢乐和幸福,带给他们安慰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圆满人间情爱,以弥补现实的缺憾,既是寄托意愿,也是一种补偿。无论哪国的小说创作,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聊斋志异也不能免俗。在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狐鬼花妖们独特的个性和各不相同的品行。聊斋志异中描写人狐恋的大约二十多篇,下面我们就摘取

17、一些典型进行简要的分析。1. 娇狐青凤 狐女青凤也是苦命的小狐狸,她是由叔父抚养长大的,长得娇俏可人,脑子也十分聪慧,凡是见过的书目都可以过目不忘。书中描写耿生见到她的心理是时说“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2。“弱态生娇,秋波流慧”这八个字,就是青凤“性格刻画的纲领”3,也是人物塑造的关键点,她妙就妙在一个“娇”字上。笔直称青凤为“娇狐”,其原因就在于她的言行举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女儿家的“娇”。青凤性格可以说是文静而贤淑,含蓄而内敛,从小在叔父家接受严格的家教长大。她与耿生之间暗生情愫,其实早就心向往之,但是每每叔父有所察觉她就“俛首倚床,拈带不语”或者“低头急去”更为甚者就“嘤嘤啜泣

18、”,把一个封建家庭小姐样子演绎得淋漓尽致,淑女形象跃然纸上。面对叔父的严厉苛责和管教,青凤既无反抗之心,也无反抗之举,完完全全的听天由命,不争不愠。如果不是耿生机缘巧合从犬下救下了她,二人怕是再没有机会可以重逢,更不提此后双宿双飞了。青凤的性子不免胆小羞怯,但是青凤的善良却是真诚可贵的,也有着一颗知恩图报的心。当初叔父对她和耿生棒打鸳鸯,而当叔父遇险有难时,青凤丝毫不计前嫌,和耿生一起营救叔父。为了报答叔父的养育之恩,青凤还特意向耿生借了一处楼宅安置叔父一家。即便说青凤逆来顺受,不知道反抗斗争,傻傻的屈从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但是她温柔敦厚和温顺纯良的性格却是难得的。青凤的娇与弱,既是她的致命缺陷

19、,但又恰巧因此她才吸引人,这是她使人心生怜惜的魅力所在,这样复杂矛盾的多重性格,反而使得青凤活了起来。后来蒲松龄在狐梦中写到其好友毕怡庵对青凤“恨不一遇”,也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青凤的诱人魅力。 2.笑狐婴宁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婴宁是一个崭新而又经典的形象。“婴宁”出自庄子大宗师篇:“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4“撄宁”是道家的一种精神境界,心神宁静,不为外物所扰,最初的婴宁也确是如此,活泼烂漫如婴儿不为世俗所累。形象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纯真浑朴的至高境界,她身上也寄托着作者美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婴宁一篇通过婴宁嗜花爱笑的特点展开,塑造了一位天真

20、无邪、淳朴聪慧的活泼少女形象。她一出场便是与花相伴“撚梅花一支,容华绝代,笑容可掬”,“执杏花一朵”,“含笑撚花而入”,“豆棚花架满庭中”5,有婴宁之处即有花之处,贯穿始终,既暗含着赞誉婴宁的容貌天资,也写出了嗜花的特点。 婴宁的另一特点便是爱笑。在王子服与婴宁见面还未见其人,先闻其笑;“良久,闻屋外隐有笑声”;“鬼母唤她嗤嗤笑不已”;被推入门内“犹掩其口,笑不可遏”;遭斥责后方“忍笑而立”,但转瞬“复笑不可仰视”6,真真的将婴宁爱笑的特点刻画到了极致。婴宁痴笑,憨笑,浓笑,笑不能止,笑不能支,笔者亦是边读边笑。好像婴宁就在眼前,嗤嗤然,灿灿然,我不笑就对不住她桃花般的目光似的。 不夸张的讲,

21、有花之处有婴宁,有婴宁之处有欢笑;而相比嗜花爱笑,她天真淳朴近似娇憨的一面更为动人。王子服向其传达爱意之时,婴宁回答等到郎君走的时候,园中娇艳的花儿换老奴去摘一束送给郎君,王子服告诉她是夫妻之爱时,思考良久的的婴宁却冒出一句我不喜欢与生人睡,还要张罗着告诉母亲大哥想与我一块睡觉,还傻傻以为睡觉多么习俗平常的事情没为什么要避讳呢。当真让人哭笑不得,她如此可爱无邪,天真得有些痴憨。 婴宁的名字本身就有隐喻。有人说隐而后宁,未尝不可这样解读。婴宁的天真,烂漫,狡黠,嗤笑,是如此浑然天成,不可方物不融于俗。少时罢了,悠悠翠翠的山水涵养了她天真的性情,多么美好,不着人间一点尘。爱花爱笑的婴宁虽是娇憨,但

22、是绝对不是蠢笨痴傻,不解风情的,她是善解人意、心思细腻、聪明慧黠的姑娘。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她“一笑即解”;戏惩邻家好色之徒,令人拍手称快。虽由鬼母抚育,也一直将生母放在心上,她“对生零涕”,希望将父母合葬。嫁作人妻后,在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的教义将她均化。为了走向宁,她慢慢隐去了自己的笑,失掉了无邪的天性。她不再是一笑了之的单纯痴傻女子,而渐渐成长为心思缜密、有着丰富内心世界、孝顺知礼的女子。不能说这样的改变是不好的,因为人本身就是社会的。人必须要社会化,即便野朴如婴宁,她尚小的时候,也接受了社会的驯化,时时不忘孝道。笔者也读出了蒲松龄的“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

23、大有母风云。”7他不曾料到,竟为世人写出了这样一个讨人心喜的狂笑不失其媚的奇女子,笔墨尽处,归于平淡后,自己都不免追忆婴宁初现眼前时,惘然若失。异史氏评价婴宁说:“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郭者焉。至凄念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83.人狐恋以外的情 蒲松龄描了除写爱情之外的人间各种情感,像记录鬼女李氏狐女莲香友谊的莲香,彰显阿喜与青梅的主仆情义的青梅,咏叹范十一娘和封三娘的姐妹情深的封三娘等。而其中最让人称奇的还是孔生雪笠与狐女娇娜之间坦坦荡荡的异性友谊。女主人公娇娜在整篇文章中占据篇幅短少,归纳为两场,且两次都与孔生雪笠的救治有关。乔娜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孔生患

24、病而痛楚呻吟之际。“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生望见颜色,嚬吟顿忘,精神为之一爽。”9文中简洁却详细的描写不仅从展现了娇娜的形体美,更是巧妙的从孔生的震撼生态之中突出了乔娜无限光彩。不仅乔娜是把脉时,孔生“觉芳气胜兰”,亦或是为孔生治疗过程中孔生贪念娇娜的美貌,一靠近居然不觉得苦痛了,做手术丝毫没得感觉,只觉得病痛很快好了,这些惊叹都表现了娇娜高超神奇的医术,更从侧面烘托出了娇娜惊为天人的美。娇娜的第二次出场便是与孔生的生死互救,这场同生共死是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的体现。当皇甫面临“天降凶灾殃”的绝境,孔生誓与皇甫一家共进退,仗义的孔生牺牲自己从怪物手中救下娇娜,而娇娜看到为救自己而死的孔

25、生时,大哭着说孔郞为了我而死,我可怎么活下去。而接下来,娇娜为救治雪笠的付出则更是令人崇敬:“娇娜使松娘捧其首,兄以金簪拨其齿,自乃撮起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红丸随气入喉,格格作响。移时,醒然而酥。”10没有男女之别的顾忌,亦无小女儿家的羞怯,娇娜毅然选择以自己的些许牺牲救活孔生。而孔生和乔娜深厚的友谊便在这场悲戚却又美好的同生共死中悄然形成,成为了莫逆之交。当娇娜得知丈夫吴郞一家也未能幸免的噩耗,她悲从中来,泪不能已。娇娜为家人、为朋友的真性情流露使得乔娜的形象愈加完美无瑕。无怪乎她能被但明伦冠以“能用情,能守礼,天真烂漫,举止大方,可爱可敬”11的称赞。这便是蒲松龄笔下一个内善外

26、美的狐女形象。结合与孔生的荡气回肠的深厚情谊,我们看到了娇娜一个敢爱敢恨又重情重义,不拘于礼法又大方得体的人格魅力。(二)鬼的“善”与“美”蒲松龄是封建社会大文豪,从小受到许多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仁义取舍、忠孝两全这些儒家传统观念在他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所以那些在蒲松龄的作品中被大篇幅讴歌的人物,不但具有极其高尚的品德,甚至拥有牺牲自己以成人之美的无上气节。这些被赞美,被向往的高清亮节在那个人情冷落、黑暗腐朽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聊斋志异写鬼的篇目众多,塑造了形形色色的鬼怪形象,甩掉了残暴血腥的标签,以人世间的温情去丰盈鬼怪。将善美于鬼怪相结合实在是一种冒险之举,蒲松龄却做得滴水不漏,游刃有余。

27、本文选取倩女幽魂,连锁两个经典篇目进行简析。 1.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是聊斋志异的经典篇目,可以说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个鬼怪故事,讲诉的是鬼女小倩与书生宁采臣的爱情故事。年轻貌美的小倩不幸逝世,埋葬在古寺旁边,却被妖所控制,被迫的吸血杀人,看似冷酷残暴,杀戮无数,却有着一颗善良的本心,遇到宁采臣之后终于得到解脱。她美丽动人,一眼见到便可摄人心魄,无论在姥姥眼里还是宁采臣的眼里她都美艳无比,这是她最为典型的女性美特征,也正是这样的容貌使得她的色诱每每成功。当她遇到宁采臣时色诱不行,留下的黄金也被一并丢了出来,她确认宁采臣是正人君子后,便再无加害之意。一开始她的为害四方就是被迫之举,一旦遇到善的启发,

28、她心里便长出善的种子,不仅不再害人,反而全身心的去帮助宁采臣复活,还把自己的事情也托付给他。 小倩的形象我们可以以被宁采臣解救为分界线来解读。前期她是可怜的女鬼,让人怜爱让人害怕,在姥姥的控制下为祸人间,虽然有着美丽的皮囊,却是残忍的杀戮。后期被解救后在宁采臣为她取回骨灰后,她知恩图报委身为奴,照顾在宁采臣的生活起居,在宁府她端庄大方,聪慧可人,深受宁母的喜爱,在宁母的支持下最终与宁采臣成婚。小倩在这样的情况下并没有恃宠而骄,反正是更加尽心尽力的去维护这段爱情,为人妻为人媳的智慧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善良的本心被释放,嫣然一副人间小媳妇儿的样子,看似柔弱无骨,却有着自己内心的坚韧。她渴望平凡

29、安逸的生活,贪念与宁采臣美好的爱情,在预知姥姥会来抓她的时候,当机立断设下陷阱杀死了姥姥,这不是她的残暴,而是她的彻底救赎。在杀死姥姥是她内心也有犹豫,但是对自由对爱情对未来的渴望战胜了这种胆怯有犹豫,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为爱勇敢的女斗士形象。 倩女面容姣好,似若若无骨的娇女子,内心却坚韧善良,为我们展示了错综复杂的鬼女形象。2. 连锁连锁一篇讲的是她与书生杨于畏的美满爱情。她是与小倩性格截然不同的女鬼形象,也是与以往的女鬼形象差别最大的,身上全无女鬼的痕迹,活脱脱就是一个娇俏女儿家。以往的女鬼都有着高深的道法,杀人剜心与无形之间,连锁却是个瘦弱得连风都可以刮走的弱鬼女,当被小小鬼差逼迫为妾便全无

30、办法,只能求助杨于畏。这是其一,其二便是她怕见生人的性子,大多数的女鬼都是爱四处游荡,搜寻目标,她却怕急了人,杨于畏见到她读书,她便立即躲起来,是对上了她的诗她才出来一见。有趣就在这里,怕了相见的是女鬼连锁,而盼着相见的却是书生杨于畏,着实令人发笑。连锁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古代女儿家的温婉贤惠,才情趣味她都为我们一一展现。连锁不仅人美,而且心善。书生杨于畏倾心与她,想与她结合,她却害怕自己损了他的气数,伤了他的身子。当人面对生命做出道德选择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人性的伟大,而“完美的人性正是这种同情别人胜过同情自己的精神,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12一个女鬼却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

31、了善美。(三)花妖的“善”与“美”聊斋志异中描写花妖的文章只有寥寥四篇,卷五的荷花三娘子、卷十的葛巾以及卷十一的黄英和香玉,但是却给每个读者四个不一样精彩。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中,有许多通过花来比喻女子艳丽容貌,婀娜身姿的诗词。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亦如李白的清平调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又或秦观的春日中的“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还有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3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蒲松龄的充满创造性的妙笔之下,这些千娇百媚的花儿却幻化为形态各异且被给予了深远意蕴的女子。这些花精、花神幻化的的懵懂女子秉承了花朵摇曳多

32、姿,芳香宜人的美好本性。荷花三娘子中由红莲花偶结的何氏三娘子,“着冰榖帔”且“遥闻香泽”,形象堪比芙蓉出清水,天然清丽无需任何雕饰;香玉中的红牡丹香玉和白牡丹绛雪,“袖裙飘拂,香风洋溢,追过短墙,寂然已杳”俨然形成一幅迷人的人物换卷。蒲松龄把关于牡丹的笔墨更多的倾注在于葛巾一文。紫牡丹葛巾一出场便是“宫妆艳绝”,令人迷恋。而“近曳之,忽闻异香竞体,即以手握玉腕而起,指膚软腻,使人骨节欲酥”14详细的描述了葛巾身为身为花仙子的袅袅仙姿。抱之时,则“细腰盈掬,吹气如兰”,又“玉肌乍露,热香四流”而“觉鼻息汗熏,无气不馥。”突出了葛巾作为牡丹的芬芳艳丽。文章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反复刻画渲染,一朵芬芳

33、而诱人的牡丹花跃然纸上。不过,更打动人心的则是花妖们美好的品行,从香玉、黄英两篇文章稍作分析。1.香玉蒲先生在香玉中倾入大量笔墨塑造了一对惹人怜爱的姐妹花牡丹香玉,“秀外惠中”;耐冬绛雪,“性殊落落”。整篇文章虽以“香玉”为题,然香玉、绛雪花开并蒂,且两者均被施以浓墨重彩,两者的形象塑造的平分秋色,耐人寻味。情之一字贯彻香玉全文。黄生因香玉之美,所以爱之弥切,并且为之“题句树下”。当香玉知其为之而题,奉黄生为“乃骚雅士”,为之动心且最终以身相许,寻之为“情”字。而当香玉香消玉殒,黄生悲痛万分,为之“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15。此时迟迟未曾露面的绛雪终于登场,只因为这时的她才了解到黄生“

34、固至情人也”,因而相互抚慰,是为“情”也。先为香玉,后是绛雪,两者均为黄生的才华与痴情所感动,然后与之交往。温柔可人的香玉以其痴情而感动花神,令之复活;善解人意的绛雪,用“以情不以淫”的宁静之情来“少慰君寂寞”。香玉与降雪情谊深厚,且均拥有一份对黄生的至真至纯之情,这份情意感动天地,超脱世俗。不怪乎黄生之感叹“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16”而这个故事有个悲戚的结局,黄生难逃轮回,红白牡丹亦归寂于大地。如异史氏所述,二人因情而生,为情而死。这是世俗之人也很难做到的,这样至情至性的花妖,简直就是美丽善良的天使,有此一妻一友,夫复何求!2.黄英黄英这篇,又是另一番景象。菊花精灵陶氏姐弟被“好菊尤甚

35、”的马子才感动而经历的一段奇遇。在整个故事的前半部分,作者极力刻画弟弟陶三郎的形象,其姐姐黄英却隐而不见。当马子才娶了姐姐黄英之后,姐姐的形象才逐渐丰满。姐姐黄英言语不多且沉着稳重的性格与其弟弟陶三郎活泼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嫁入马家之后的她开始“鸠工庀料,土木大作”,不料此举却惹怒丈夫。对此,黄英给了相公一个出乎意料却又令人折服的解释:“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人谓渊明贫贱骨,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17性爱菊的东晋诗人陶渊明正直刚健,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高清亮节,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闲适,因而与菊渊源颇深。以陶渊明的后人自居的黄英,不仅表现了其祖上不恋

36、财富、品行正直的先古气节,又展现了她以雅化俗和用自己的奇巧言语化解了夫妻之间的拌嘴戏谑的聪明才智。文中黄英的虽语言稀少,但却字字珠玑。这些描写巧妙的地表现了黄英的人物性格,又使得整篇文章风趣幽默,可谓故事叙述中人物塑造的亮点。当“马耻以妻富”,想将马、陶二家财物“作南北籍”之时,黄英一句笑语“陈仲子毋乃劳乎”就令马子才自行惭愧,接纳爱妻意见;后来却又因马子才的“不愿富”导致夫妻两人分居时,黄英巧妙的“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令“马亦自笑,无以对”。面对黄英充满善意的调侃,不仅不使听闻者生厌,反而能使其愉悦的接受,从而使得劝谏的目的达到。与此同时,让读者领略到她不仅是务实勤劳、持家有道的贤内助,

37、亦是一个拥有独立自强人格的商品经济时代的新女性形象,因此被冠以“象征性的文学意象”。18马瑞芳曾言:“聊斋中这些风姿绰约、八面生风的女性,不仅有动人的故事,有独特的个性,还成为某种思想符号的代表,某种可贵精神的象征,某类珍贵情感的形象化体现。”19在谈聊斋志异之时我们关注的范围应该更大一些,不应被重女轻男所束缚。蒲先生通过他那能生花的妙笔,为读者塑造一个拥有狐鬼花妖等光怪陆离的精彩世界。被赋予鲜明个性和高尚品格的狐仙鬼怪花草是蒲松龄打破传统,抨击黑暗的旧社会,向往美好世界的体现。读者能从他们的善良中读出不一样的美丽。聊斋先生这一抒“孤愤”之作,写活了千万形态各异的鬼怪狐仙,同时奠定了蒲先生在文

38、学历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真与善的情感流淌于聊斋志异的字里行间。不管时是真诚助人的陆判,亦或是重义勇敢的小谢,还是知恩图报的大力将军,又或自爱自重的乔女、仇大娘等塑造出的活灵活现的形象可谓是震撼人心,他们助人于危难,又或是以德报怨、舍生取义,都体现了他们极强的道德感。这种高尚的品德在那些身体柔弱的女性身上显得异常光辉。蒲松龄先生寄托自己道德理想于这些人物,用形形色色的真善美揭露了现实社会中的假恶丑。尽管这些美好的形象带有一些过于理想色彩,但它却不空洞虚幻。这些美好品德都是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高尚人格的概括,藉此来达到自己的劝世目。三、聊斋志异女性美的探源(一)善美特质的横向传递聊斋志异里塑造

39、了许多“典型性”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或者品德高尚,助人于危难之中,或是对爱情忠贞,生死不渝的守候。它们宁愿牺牲生命来保护自己的所爱的品质,在那个世俗社会里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真善美化生的她们是对人间挚爱最好的诠释。中国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视美与善的关系,论语有几段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20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1论语这几句简短的语录中,我们看到了孔子对于美和善统一的重视。孔子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建设的地位不言而喻,后世的孟亚圣在传承孔子思想之后,也提出了人格美的论点。

40、随着历史的发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在思想上逐渐获得独尊的地位,孔子的思想逐渐传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再历经后世的心学,宋明理学的不断发展完善,善美发展成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标准之一。蒲松龄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承袭了关于善于美的审美标准。他也是道教思想的受益者,“齐万物”的思想指导下,他的创作都有着善待世间万物,发掘美的意味。在聊斋志异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饱含深情,对心目中的“真人”给予热情的赞扬,对那些假、丑的人物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与批判,在这里对真、善的追求,便是对美的追求。在这种强烈的爱憎中,蕴含着蒲松龄的审美标准,也是他对艺术美的追求,女性美的渴望。聊斋志异中作者广泛

41、地描写了社会各阶级、各层次的人物,作者不但在作品中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性风貌,而且还剖析了中国人精神的美和丑。通过美丑对照,来完成对美与丑的赞扬和批判,最终寄托了作者弘扬人性美的愿望。而蒲松龄美学思想正是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的继承。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美,是蒲松龄对中国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高度概括,而这种优秀的民族品质,正是我们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聊斋志异思想的深刻之处,也是其历史人文价值的所在,更是其人性美最核心的渊源。这个艺术核心展现在聊斋志异中便是纷繁复杂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女性美跃然纸上。(二)女性美的纵向发展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美”除了在文化精神上的渊源性,

42、我们还可以从文言小说发展角度,来进行纵向的考论。从这一角度出发,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花鬼狐妖的人情化。第二,现实人物的理想化。这两个部分中前者更为重要,它们之间又有互通的部分。其实,聊斋志异中的这两个方面,都有很深的渊源,它并不是蒲松龄凭空臆想出来的。1. 花鬼狐妖的人情化花鬼狐妖的人情化,在文言小说发展的早期就有了萌芽。山海经中精卫填海的故事就很典型,由人变为鸟,展现了人类早期征服自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六朝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由物变人的故事,他们变化之后,都具有着物与人的特点。如搜神记中的越地冶鸟、毛衣女,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这些故事的题材以及构思方式都给后来的文言小说创作

43、提供丰富的素材。比起人物变化,这一时期写“鬼”的小说更具有代表性。鬼不仅憨厚可爱,而且能与人相恋,助人为乐。它们的身上,具有了更鲜明和理想化的人性特点。这样故事集中于搜神记和幽冥录这两部作品,成为了“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到了唐代,传奇小说使花妖狐鬼的形象变得血肉丰满,甚至还具有高尚品德。如冥音录、李章武传等,汪僻疆在李章武传中说:“此文叙述婉曲,凄艳感人。蒲氏志异,专学此种。”22在这里,唐人小说对“狐”形象的塑造,一方面使“狐”摆脱了六朝小说中害人狐的形象。另一方面,让“狐”有高度的人性美,成了真善美的形象。如任氏传中的“狐女”,敢于为自己心上人献出生命。“狐妖在从宗教民俗文化进入审美文化后

44、经历了全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改造,成为最具魅力的审美意象。”23蒲松龄对于唐人小说艺术的深刻领悟,由此可见,他不仅仅继承了以往文言小说关于狐鬼花妖典型形象的塑造,抓住了已有的特点,在聊斋志异中去一一呈现,将这些传统写法加以吸收规整,也开拓了新的领域。2. 现实人物的理想化人性美的第二种是现实人物的理想化,这一点在唐人小说中表现明显,也为后世小说家所继承。他们或者是道德高尚,或者是痴情,或者是狭义智慧,这里面,唐小说家对第三种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见义勇为,洒脱不羁的豪侠和有勇有谋的侠女,如冯燕传、聂隐娘、红线、虬髯客传等,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典型化。“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的唐人,虚构

45、的这些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家的审美理想和真善美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人物成为文言小说的经典,给无数读者的心灵带来感动,被后代小说家不断的丰富演绎。时代改变,朝代更迭,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理想的渴望。唐人小说开始了作品和作家审美理想的结合,这一点对于文言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一切都在聊斋志异中扩展开来,与作家的生命相结合,让文言小说走向了另一种高度,不再简单的通过文笔去抒发自己的意志,以故事文本为载体,以人物为寄托的对象,从着重抒发志趣转变为抒发志趣和雕刻文本相结合。聊斋志异刻画人物形象用笔十足,从外貌到心理都毫不吝啬笔墨,正是这种精雕细刻让人物活灵活现,从现实的人物投射,转变为作家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让人眼界大开,不得不叹服于人性的美好。四、真、善、美的完美统一(一)人真、事真、情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表面上只是创造了一个花妖狐鬼的虚幻艺术世界,实际上无论是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描写,故事结局的涉及,处处都在暗示着读者一切都源于真实的世界,都是现实社会客观真实的反映。蒲松龄寓真实于幻笔的艺术手法,就是让读者在鬼狐的虚幻中认识到社会的真实。马瑞芳曾说道:“蒲松龄的聪明,就在于,他能在最不现实的形式上,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