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_简爱_中包藏的历史隐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_简爱_中包藏的历史隐喻.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29 卷 第 2 期 2016 年 3 月 Vol 29No 2 Mar 2016 小说 简爱 中包藏的历史隐喻 收稿日期2015 09 26 作者简介马小朝( 1954 ) , 汉族, 山西侯马人, 文学博士,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从事世界文学、 西方文论研究。 恩格斯 :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第 52 页。 摘要小说 简爱 中的简爱与疯女人的人生态度是下层女性形象的意识与潜意识的艺术符 号。这个艺术符号不是关于性别问题, 而是社会阶级问题, 尤其是社会阶级调和理想的诗性说明。它不 但作为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
2、了一个下层女性形象的欢欣与痛苦、 生存与死亡, 而且通过女性的声音, 表 达了关于社会人生、 历史发展的深刻见解。 关键词意识; 潜意识; 社会阶级; 阶级调和; 诗性说明 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3194( 2016) 02- 0053- 06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DOI10 13951/j cnki issn1002 3194 2016 02 007 西方社会自从完成了父权制代替母权制、 宣布了 “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的 伟大历史变革后, 女性的声音往往纠缠在女人 性别与社会阶级的斩不断、 理还乱的痛苦困惑 中。我们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包
3、藏 的历史隐喻, 就是要通过细细聆听混杂着性别 与阶级的多重声音, 洞悉人类社会历史的复杂、 人类情感世界的深邃。 小说 简爱 通过描写罗切斯特与简爱的 婚礼意外中断, 引出了关在阁楼里的疯女人。 如同朱虹先生、 方平先生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 的文本解读: 正是因为疯女人的出现, 才颠倒了 “灰姑娘故事” 的人生情节。或者说, 正是因为 一位狰狞的疯女人燃起的桑菲尔德庄园的大 火, 才让一位自豪的贫苦女性得以实现救助落 难富裕男性的英雄业绩。如果没有伯莎梅森 疯狂反抗的痛苦殉难, 也就没有简爱居高临下 的宽容姿态; 没有伯莎梅森的被诅咒, 也就没 有简爱的被讴歌; 没有伯莎梅森给予男性世
4、界的致命打击, 也就没有简爱赐予男性世界的 温柔恩惠。还如同美国女性主义者桑德拉吉 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早在阁楼上的疯女人 中所指出, 疯女人与简爱的人生态度其实是下 层女性形象的潜意识与意识的艺术符号。所 以, 我们在小说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里发现, 简爱面对表哥约翰里德的侮辱, 表现了疯狂 的反抗, 从而被舅母关进了象征监狱惩罚的 “红房子” 。简爱在 “红房子” 里, 回忆起自己遭 遇的种种虐待, 终于发出了愤怒的控诉 : “不公 平! 不公平啊! ” 经历了一次噩梦般昏厥 的简爱就像阁楼里的疯女人一样, 突然表现出 无所畏惧的疯狂。她不但痛快淋漓地回击了约 翰里德的挑衅, 而且针对里德太太
5、高声叫嚷: “他们不配跟我在一块儿。 ” 甚至还更放肆地告 诉里德太太 , “除掉约翰里德以外, 世界上我 最恨的人就是你 ” 。“要是有谁问我, 我怎么爱 你, 你又怎么待我, 我就说, 我一想起你就恶心, 你对我残酷到了可耻的地步” 。难怪多年以 后, 里德太太还一直纳闷 : “怎么会八九年中不 管人家怎样对待你, 你都忍耐、 沉默, 而在第十 年却一下子火冒三丈, 我永远也不能理解。 ” 小说甚至在第六章里描写来到劳渥德寄宿学校 的简爱告诉海伦彭斯说 : “要是大伙儿对残 暴的人都一味和气, 一味顺从, 那坏人可就要由 着性儿胡作非为了, 他们就永远不会有什么顾 忌, 他们也就永远不会改
6、好, 反而会变得越来越 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 我们应该狠 狠地回击; 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 狠狠地回 击, 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 叫他永远不敢再 这样打人。 ” “红房子” 的经历使简爱完全挣脱 了心灵的桎梏, 歇斯底里地裸露出潜意识里面 的火焰般仇恨。从这个意义上讲, 禁闭简爱的 “红房子” 犹如关押疯女人的阁楼, 都只能激起 百倍的仇恨、 狂怒。倒是海伦彭斯广博宽容 的精神启迪、 谭波尔小姐真诚善良的情感关怀, 才初步破解了简爱的“红房子” 心理情结。随 着社会地位的微妙改变, 简爱通过“红房子” 经 历所释放出来的满腔仇恨, 才重新藏匿进了潜 意识, 潜意识再转化成了阁楼里的
7、疯女人。回 归和谐的意识则装扮出一个宽容却不乏人格尊 严、 高傲却不乏情感魅力的简爱。 正像潜意识往往会从通常的位置逃出来一 样, 疯女人也常常会从阁楼里逃出来, 露一露抗 争的狰狞面目, 从而迫使罗切斯特先生不得不 一次次摘下自己的高贵面具, 向简爱裸露出真 实的自我; 不得不一次次降低身份姿态, 使自己 与简爱情感交流的天平更趋于平衡。比如罗切 斯特不能不告诉简爱自己如何遭受法国歌剧舞 蹈家塞莉纳瓦朗的情感欺骗; 不得不感谢简 爱使自己从燃烧的床帐中逃命; 甚至不得不请 求简爱成为自己处理严重困窘的帮手。当然, 疯女人的疯狂还显示了对简爱的警示。所以, 简爱在罗切斯特表达了爱情、 宣布了结
8、婚日期 的一个月里, 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理智思考, 坚持 着双方的正当距离。简爱甚至还敏锐地意识到 罗切斯特的爱情里包含着施舍者的优越感。比 如简爱代阿黛勒请求一同乘马车到米尔考特而 遭到拒绝时, 她禁不住想到 : “他的神情和声音 都十分专断。菲尔费克斯太太的警告使我寒 心, 她的怀疑扫了我的兴; 一种有点像不现实的 和不踏实的感觉困扰了我的希望。我自以为有 力量控制他的那种感觉却失掉了一半。 ” 还比 如罗切斯特告诉简爱自己婚姻失败后, 同几个 情妇的生活经历时, 简爱禁不住想 : “要是我忘 掉自己, 忘掉曾经灌输给我的教导, 用任何借 口、 任何辩解, 受了任何诱惑, 去步那几个可怜 姑
9、娘的后尘, 那他总有一天会用现在亵渎对她 们的回忆的那种感情来看待我。 ” 所以, 当简 爱最终获得财产, 回到失去了往日富贵与风采 的罗切斯特身边时, 仍然富有深意地告诉罗切 斯特说 : “我现在比以前更加爱你, 现在我对你 可以真正地有用, 而以前你却处在骄傲的不依 靠人的状态, 除了做赏赐者和保护人以外, 不屑 扮演其他角色。 ” 显然,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 情故事下面隐藏着一份女性向男性世界挑战的 宣言书, 里面既有恶魔般的警告威胁, 又有天使 45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9 卷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祝庆英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年, 第 12
10、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30、 41、 311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68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347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409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586 页。 般的妥协允诺; 既有痛快淋漓的反叛, 又有温馨 幸福的安抚。 但是, 夏洛蒂勃朗特作为一个杰出的现 实主义小说家, 她的心灵里难道只有狭隘的性 别关怀吗?小说简爱 经历百余年而不衰的 审美愉悦, 难道只是性别战争的宣言书吗?或 者说, 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 进步中真的有那么惊心动魄吗?其实, 从人类 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 父权制代替母
11、权制, 无非 是人类保障社会财富的私有性质, 从而使生产 力得以充分解放的社会关系的重大进步, 这个 进步同时拉开了阶级矛盾的历史帷幕。我们仔 细阅读小说, 就不难清晰地听见贫苦阶级不得 不忍受富裕阶级压迫与摧残的痛苦呻吟。贫苦 的孤女简爱, 一生中同几个男性发生过不同形 式的生活纠缠。 第一个是表哥约翰里德。小说第一章描 写约翰里德发现躲在窗帘后面读书的简爱 后, 他一面殴打简爱, 一面振振有辞地训斥简爱 说 : “你没有权利拿我们的书。妈妈说你是个 靠别人养活的人; 你没有钱; 你父亲没给你留下 钱; 你该去要饭, 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些绅士的 孩子一起生活, 跟我们吃一样的东西, 穿我们妈
12、 妈的钱买来的衣服。 ” 约翰里德遭遇到了简 爱的蔑视与反抗。简爱一方面愤怒地怒斥: “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 又残酷 ! ” “你像个杀人 犯 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 你像个罗马的 皇帝! ” 一方面发疯似地双手反击。这种行动 无异于挑战现存世界秩序的奴隶暴动, 因而必 然会激起极度的恐慌, 必然招致十倍的暴力镇 压。可怜的小孤女被关进了象征监狱惩罚的 “红房子” 。应该说, 约翰里德的振振有辞揭 穿了简爱受到歧视与侮辱的实质。简爱与约翰 里德的遭遇不是男女性别对抗, 而是经济关 系决定的阶级地位对抗。其实约翰里德只是 阶级对抗的一线打手而已, 躲在后面的真正罪 魁祸首是里德太太。我们发现, 经历
13、了一次噩 梦般 “红房子” 磨难的简爱曾经更加疯狂、 更加 无所畏惧地表现自己的反抗, 而死去的里德舅 舅却成为简爱勇敢反抗的精神资源。简爱想起 里德舅舅“临终时还一定要里德太太答应, 把 我当亲生女儿一样扶养成人” 。 所以, 她敢于 理直气壮地质问里德太太 : “要是里德舅舅还 活着, 他会对你说什么呢 ? ” “我的里德舅舅在 天上, 你做的一切, 他都看得见。 ” 这种质问居 然使里德太太“平时冷漠宁静的灰眼睛, 被一 种恐惧般神情扰乱了” 。 我们还发现, 充当里 德太太帮凶、 严厉镇压简爱的还有同样是女性 的家中使女, 而同情简爱遭遇、 帮助简爱摆脱困 境的则还有作为男性的药剂师劳
14、埃德先生。 第二个是劳渥德寄宿学校的布洛克尔赫斯 特校长。他有非常强烈的维持现存世界秩序的 使命感与责任感。他认定自己的任务就是以严 格惩罚的方式驯化自己手下那八十多个有鲜活 生命力和青春激情的少女, 他要磨蚀掉她们身 上的 “异教” 精神, 要把她们驯化为符合上层社 会需求、 服从上层人士品位的女性, 以此拯救她 们的灵魂。小说第七章描写布洛克尔赫斯特校 长得意洋洋地表达他的思想说 : “我的天职是 压制这些姑娘肉体上的欲望, 教导他们穿着朴 素淡雅, 不把头发编起来, 不穿华丽的衣服; 我 们面前的这些年轻人, 个个头上都编着辫子, 这 都是虚荣心编的玩意儿; 我再说一遍, 得把这些 统统
15、剪掉; 想想浪费的时间, 想想 ” “布洛 克尔赫斯特先生说到这儿, 话给打断了; 另外三 个客人走进了教室, 三个都是女客。她们真该 早一点来, 那就可以听听他那篇关于服装的说 教, 因为她们都穿着丝绒、 绸缎、 皮衣, 打扮得十 分华丽。三位女客中年轻的两个( 十六七岁的 美丽姑娘) 都戴着当时流行的灰色獭皮帽, 上 面还插着鸵毛, 在这华美的帽檐下面, 是卷得很 55第 2 期马小朝: 小说 简爱 中包藏的历史隐喻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6、 7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13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30 页。 精致的浓密的浅色卷发; 上了年纪的那位
16、太太 裹着一条贵重的貂皮边丝绒披巾, 额前还戴着 法国假卷发。这几位太太小姐是布洛克尔赫斯 特的太太和布洛克尔赫斯特小姐。 ” 应该说, 三个女客的穿着打扮无意间揭穿了布洛克尔赫 斯特校长慷慨激昂的谎言, 尖锐地表明衣装的 华丽无关性别, 它们属于有钱有势的上层阶级 的特殊权利。当然, 布洛克尔赫斯特也遭遇到 简爱无言的坚决反抗, 反抗的方式是倔强的沉 默、 自尊的勤奋。简爱最后终于凭借自己优异 的成绩获得了尊敬, 同时又果决地离开了学校, 去追寻独立自主的经济、 政治地位。但是, 我们 不能不注意到, 简爱在劳渥德寄宿学校的处境 真正得到改善是以海伦彭斯和 45 位不幸姑 娘的生命代价换来的
17、整个学校景况的改善作为 前提的。 第三个就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桑菲尔德庄园 的罗切斯特先生。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关系比较 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简 爱已经从一个下层社会的弱女子上升为社会夹 心层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微妙地位变 化的意义在简爱一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就有所体 现。比如简爱面对菲尔费克斯太太的热情、 周 到接待, 禁不住想 : “我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 关怀, 而且又是我的雇主和上司的关怀, 我感到 有点手足无措了。 ” 后来, 简爱才弄清楚菲尔 费克斯太太不是雇主, 而是与自己同等地位的 管家。菲尔费克斯太太同时也告诉简爱说: “在冬天, 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最好的房子里
18、也会感到无聊。我说孤零零 莉亚的确是个 好姑娘, 约翰夫妇俩也都是很正派的; 不过, 你 知道, 他们只是仆人, 不能用平等身份同他们说 话, 还得跟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为怕失去自 己的权威。 ” 果然, 真正的雇主罗切斯特同简 爱的最初见面、 交流, 显然就不是菲尔费克斯太 太的平等姿态了。所以, 当简爱相信了罗切斯 特将要同英格拉姆小姐结婚, 自己则不得不远 赴爱尔兰谋取一个职业位置时, 她不得不悲叹: “更使我寒心的是, 想到似乎注定了要把我同 现在跟我一起散步的主人隔开的海水和波涛; 最使我寒心的是想起更辽阔的海洋 那隔在 我同我自然而然地、 不可避免地爱着的人中间 的财产、 地位
19、和习俗。 ” 另一方面是罗切斯特 的特殊生活经历, 使其精神世界里同时包藏着 对上流社会阶级的艳羡与憎恶、 对下层社会阶 级的轻慢与同情。尤其是罗切斯特过去为了物 质财富出卖了爱情婚姻, 现在为了精神情感而 渴望爱情婚姻。我们可以想象在那省略的四年 光阴里, 曾经不名一文的罗切斯特与富二代女 子伯莎梅森的结合并不幸福。罗切斯特热爱 伯莎梅森恩赐的财富, 但可能并不喜欢伯莎 梅森施舍的婚姻。本来就没有得到爱情, 同 时又失去了财富的伯莎梅森, 定然不甘心自 己的双重失败。她可能采取过积极或消极的激 烈抗争, 终于被宣布为疯子。法国哲学家福柯 通过对知识的考古告诉我们说 : “关于精神病 的话语单
20、位也许并不建立在精神病 这个对 象存在的基础上, 或者建立在某个客观性的独 一无二的范围构成的基础上; 可能这是使对象 的出现在既定时期中成为可能的那些规则所起 的作用。 ” 福柯在疯癫与文明 中, 通过考察 从中世纪到 20 世纪, 关于“疯癫” 话语所经历 的 4 次转换, 说明一个话语合理或不合理, 不能 从话语与 “物的秩序” 的对应中寻找, 只能从话 语的规定中发现 。“疯癫” 的话语自然可以建 构出“疯癫” 的性质。因此, 我们也就不难理 解, 为什么伯莎梅森被宣布为疯子后, 罗切斯 特急切地需要逃离自己在西印度群岛寄居的那 65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9 卷 夏洛蒂
21、勃朗特 : 简爱 , 第 79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121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122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327 页。 米歇尔福柯 : 知识考古学 , 谢强、 马月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 第 40 页。 个附带着 “湿漉漉花园” 的庄园, 回到自己在欧 洲大陆得到的桑菲尔德庄园; 他是要逃离属于 伯莎梅森的文化话语环境, 回归属于自己的 文化话语环境, 从而巩固自己对伯莎梅森的 疯狂定义。简爱就在这个时候闯入了罗切斯特 的生活。罗切斯特作为一个单身男性代表, 必 须同时应付两个女人的复杂纠葛; 罗切斯特作 为
22、一个上层阶级人士, 必须同时应付下层阶级 反抗与退让的辨证组合。所以, 罗切斯特对简 爱的态度经历了一个过程, 才完成了从居高临 下的俯视到相互尊重的平视。这个过程可以归 纳出三个转折点: 一是疯女人点燃了罗切斯特 的床帐; 二是疯女人咬伤自己哥哥后引发的慌 乱、 恐惧; 三是疯女人在简爱出走后纵火焚烧了 庄园。这三个转折点不断使受到警告或挫败的 罗切斯特不得不逐渐降低姿态, 使自己与简爱 情感交流的天平完成了从高往低的倾斜。可以 说, 简爱的不卑不亢、 雍容大度与伯莎梅森的 歇斯底里、 疯狂血腥, 实际上是建构起了同罗切 斯特斡旋抗争的同盟军。所以, 我们毫不怀疑 地说, 罗切斯特对简爱的复
23、杂爱恋里面, 既有对 简爱独立人格魅力的痴迷, 更有对疯女人伯莎 梅森不断疯狂出击的恐惧。 第四个是另一个表哥牧师约翰。简爱与牧 师约翰的关系比较特殊。其特殊性在于牧师约 翰是站在精神贵族的立场上理解上帝的真谛, 从而把上帝的使命、 上帝的意旨作为自己的生 命价值, 同时把希望简爱嫁给自己作为站在上 帝旗帜下招纳简爱入伍。 他的宗教观念却让 始终坚守平民意识的简爱感到自己被“铁的裹 尸布” 缠得紧紧的。简爱知道, 牧师约翰珍爱 自己 , “犹如一个士兵珍爱一件好武器, 仅此而 已。 ” 简爱把自己的两次爱情遭遇做了这样的 解释 , “那一次, 我如果让步, 将是原则的错误; 这一次, 如果让步
24、, 将是判断的错误。 ” 换句话 说, 简爱如果屈从罗切斯特的爱情, 是失去了自 己的人格尊严; 如果屈从牧师约翰的爱情, 是失 去了自己的生活意义。所以, 简爱最终听从了 心灵里的爱的召唤, 终于奔向了失去财富、 失去 风采, 但却不乏生命激情、 生活意趣, 以及珍惜 人间真爱的罗切斯特。简爱不是不信仰上帝, 而是站在平民阶层的立场上, 更把上帝的真谛 理解为社会善良人性、 道德原则的终极保证, 理 解为人类善恶昭彰的坚定信念。 小说不是关于性别问题、 而是社会阶级问 题的诗性说明, 尤其是社会阶级调和理想的诗 性表达。除了小说中作为主体的简爱与罗切斯 特的故事, 充满了反抗与妥协、 斗争与
25、退让的戏 剧性情节以外, 简爱与其他人物的故事也不乏 相应的内容。比如小说第二十一章描写简爱在 桑菲尔德庄园得到约翰里德自杀去世、 里德 太太濒临死亡而渴望见到自己的消息后, 毅然 回到了令自己曾经有那么多痛苦记忆的盖兹海 德。“ ( 尽管) 这所敌视的房子现在再一次矗立 在我面前, 我的前途还渺茫; 我的心还疼痛。我 仍然觉着自己像是地球表面上的一个流浪者; 可是, 对于我自己和自己的力量我感到有了更 坚定的信心, 对于压迫也不再感到那么畏畏缩 缩。我的冤屈的绽开的伤口, 现在已经愈合, 怨 恨的火焰已经熄灭。 ” 简爱等来了舅妈的悔恨 表示, 自己也表达了对舅妈的宽恕; 同时还走进 了两个
26、表姐冷漠孤寂的心灵世界。小说第十章 描写劳渥德寄宿学校因为斑疹伤寒事件, 引起 了公众的注意。一番调查以后, 几个富裕的慈 善家捐了大笔款子, 重建了学校、 改革了管理。 “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 由于他的财富和家世 关系, 不能受到忽视, 还保持着司库的职位; 但 是他在履行这个职务时, 由几位比较心胸宽广、 富有同情心的先生来协助。他的督学的职务, 也是和另外一些人共同承担的, 那些人知道如 75第 2 期马小朝: 小说 简爱 中包藏的历史隐喻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533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529、 531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550 页。
27、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296 页。 何把情理和严格、 舒适和经济、 同情和正直结合 起来。学校经过这样的改进, 及时地变成一个 真正有用而且高贵的机构了。 ” 我们不难发现 这里面包含着富裕阶级对贫苦阶级、 贫苦阶级 对富裕阶级的相互妥协。小说第三十三章描写 简爱把自己意外得到的遗产均匀地分成了四 份, 自己和牧师约翰三兄妹分享, 不但报答了他 ( 她) 们的救命恩情, 而且化解了父辈们的恩 怨。重要的是, 这一切艺术构思并不仅仅是一 种人类社会和谐的乌托邦幻想, 而是表现了英 国民族在很长一段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里所经受 的复杂精神磨难、 曲折心灵选择。我们知道, 西 方近代资产阶级推
28、翻封建社会大厦的革命有两 种典型: 一是法国为代表的所谓彻底的暴力革 命, 其结果是在断头台的血腥中建构起一个民 主共和体制。一是英国为代表的所谓妥协性的 “光荣革命” , 其结果是在斗争与退让中建构起 一个君主立宪体制。其实, 近代英国的政治就 一直纠缠着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的斗争与退让 的二重奏。早在十三世纪时的约翰国王就在面 对封建主的联合举兵叛乱时, 不得不在 1215 年 签署了大宪章。其内涵主要是限制王权, 对封 建贵族、 城市工商业做出一些让步。后来的继 任者又在 1265 年召开了国会, 其成员包括大贵 族、 地方骑士、 城市市民。十四世纪时, 国会分 为上下两院, 上院由贵族组
29、成, 下院由骑士和市 民组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的十八世纪 六十年代, 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作为占主导地位 的上层阶级与中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又开始 了纠缠着斗争与退让的政治博弈。当然, 小说 不是政治, 它要遵循自己的诗性智慧原则, 但夏 洛蒂勃朗特还是巧妙地创造了一些生动的细 节暗示。比如小说第二十四章里描写简爱与罗 切斯特在第一次正式结婚前有一段玩笑话, 谈 到如果罗切斯特购买了大量奴隶, 简爱将干什 么时, 简爱回答说 : “我将到你的后宫里去, 煽 动造反; 而你呢, 尽管你是个三尾帕夏, 你还是 会一转眼工夫就给戴上脚镣手铐, 落到我们手 里; 拿我来说, 除非你签署一个宪章
30、, 一个专制 君主所颁发的最宽大的宪章, 否则是不会同意 砍断你的镣铐的。 ” 这个小玩笑无疑与小说本 身的审美游戏性具有相同的深刻意蕴。还比如 小说二十六章里描写简爱与罗切斯特第一次为 结婚走进教堂时, 看见两个陌生人在看罗切斯 特家的墓穴。这时候, 小说好像是不经意地顺 便说到罗切斯特的父亲戴默尔是英王查理一世 与国会的内战时期在马斯顿荒地被杀死的。 综上所述, 小说简爱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 义代表作, 它不但作为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了 夏洛蒂勃朗特体验到的欢欣与痛苦、 生存与 死亡, 而且通过女性的声音, 表达了关于社会人 生、 历史发展的深刻见解。里德太太及其儿子 与简爱的关系, 布洛克尔
31、赫斯特校长与简爱及 其八十多个贫穷少女的关系, 罗切斯特与简爱、 伯莎梅森的关系, 正是英国近代上层社会阶 级与下层社会阶级始终纠缠着反抗与妥协、 斗 争与退让复杂关系的艺术写照。从这个意义上 说, 小说 简爱 无疑是一部充满深邃“诗性智 慧” 的社会历史隐喻。 ( 下转第 100 页) 85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9 卷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104 页。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 , 第 352 页。 will not get success through the single radical or gradual reform A good foundation
32、has been laid on for a radical reform in China after the gradual reform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 next step for China s eco- nomic transition is to advance the radical reform in some important field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realize the goal that“crucial achievement should be gained in key fields
33、and sectors by 2020” Key words:economic transition;radical;gradual;alternation ( 上接第 58 页) On the Historic Metaphor Embedded in the Novel Jane Eyre MA Xiao chao ( School of Humanities,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 Abstract:The life attitudes of Jane and the mad woman in the novel Jane Eyre
34、is an artistic symbol of a lower level woman s consciousness and subconsciousness The artistic symbol is a poetic explanation relating to the social class,especially the ideal of the class harmony,not relating to the problem of sex The artistic symbol not only mirrors the author s pleasure and pain,existence and death but also expres- ses a woman s deep opinions on social life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her voice Key words:consciousness;subconsciousness;social class;class harmony;poetic explanation 001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9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