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传统文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与传统文化.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源於印度的佛教,其基本教义大体涉及密 切关联的两个方面: 其一是关于人生的伦理宗教理想学说,阐 述了人生现象的本质,指出解脱人生苦难 的途径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 其二是从人生问题出发,进而对人与宇宙 的关系问题进行哲学的讨论。 佛教的宗教教义在理论上具有相当严密的 逻辑性,其虽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但对 人们忍受痛苦,期盼来世,获得精神上的 慰藉,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 佛教也是一种具有印度特色的文化,其影 响不限于宗教,而是广泛涉及思想文化和 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佛教约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汉末及魏晋 南北朝处于“乱世” ,战争频仍,社会动 乱,佛教凭借其精神上的慰藉作用,得以 迅速传播
2、和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 种外来的异质文化,不仅受到诸多客观条 件的限制,还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强烈排 斥。 佛教传入之初,其教义与儒家的忠孝伦理 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冲突。 遵循“孝”的原则,子女必须尽心侍奉父 母,努力繁衍后代,不能毁伤受之父母的 发肤。而佛教徒出家必须离开父母,剃除 须发,不能婚配生子,更要宣称将自己的 身心性命皈依佛、法、僧三宝。故佛教与 孝道形成强烈碰撞。 “忠”要求人们遵循“为臣之道”,以君 为纲。佛教徒却视自己为脱离现实社会的 方外之人,因此,不必受世俗道德的约束, 也不须恪守“礼敬王者”的传统礼制,故 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君臣之道”。 面对
3、强烈的排斥,佛教以极大的灵活性和 调适性积极依附和融合本土文化思潮,迎 合中国的风俗习惯,改变自身面貌,以 “中国化”的方式消解种种阻力。 佛教在教义上迎合中国的宗教观念和文化 思潮。附会中国盛行的神仙方术、谶纬之 说、魏晋玄学等,许多佛教学者兼精老 子、庄子、周易等本土论著。 佛教对中国的民间信仰、民间风俗也积极 迎合,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来宣 扬经义,传播佛教。 佛教还在政治、伦理上竭力融合中国的传 统观念。典型的事例是,许多佛教学者根 据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调整佛经中有关 人际关系的说教,翻译乃至制造出许多与 “孝”有关的经典。如佛说父母恩重难 报经、佛说孝子经等。 天台宗,由陈、
4、隋之间的智顗所创,因其 晚年居浙江天台山,学者称其天台大师, 故名。天台宗依据法华经阐明诸法实 相的道理,因此也称“法华宗”。 华严宗,由唐初杜顺所创,因依据华严 经立宗而得名。 法相宗,由唐僧玄奘创立,因玄奘常住长 安大慈恩寺,也称“慈恩宗”。 律宗,由唐代道宣所创,因依托戒律而得名。 戒律是僧尼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印度律典本 有五部,我国翻译了四部,其中以四分律 最为流行。律宗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中国僧 徒出家受戒以及日常生活,仍依照道宣这一派 行事。 净土宗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求往生西方极 乐净土为宗旨,由此得名。该宗追溯东晋的慧 远为初祖。其实,真正创立者为唐代的善导。 净土宗的修行
5、方法简便易行,只要专心称念 “阿弥陀佛”名号,不须探究烦琐的义理,因 此在民间产生了极大影响,逐渐成为最流行的 佛教宗派之一。 禅宗堪称最典型的中国佛教。禅是梵语“禅那” 的音译,意为“静虑”,即用静坐思维的方法, 以求得大彻大悟,故名禅宗。相传南朝宋末年, 菩提达摩从南印度华,居嵩山少林寺。他将禅 法传授给弟子慧可,遂成为中国禅宗的祖师。 唐代以来,禅宗又分成南、北两宗。北宗不久 便失传衰落,唯南宗盛行于世。禅宗主张不必 累世修行和大量布施,也不须恪守繁琐的宗教 仪制和讲诵浩如烟海的经卷,只要凭借每个信 徒的信仰和良心,就可修成正果,即所谓的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 佛”。禅
6、宗这种通俗明了、简便易行的主张和 修行方法,更适应中国的特点,更容易为人们 所接受,因此得以广泛流行,宋明理学即深受 禅宗的影响。 河南嵩山少林寺 随着佛教的日益“中国化”,佛教与中国 本土文化的矛盾已逐渐缓和乃至消除,唐 宋以后,儒、道、佛之间交相渗透,明显 地表现出三家合一的趋势。 明代,儒、道、佛都倡 导三教合一,明代画家 丁云鹏所作的三教 图,巧妙地虚构出释 迦牟尼、孔子、老子三 人围坐论道的情景,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 文化思潮。 对中国哲学的影响:理学是哲学化、精致化 的儒学,其形成的基础是“援佛入儒”。理 学的主题和基本倾向是,借助佛、道宇宙论、 认识论的理论成果,将伦理学说提
7、升到本体 论的高度。程颢、程颐提出“天理”这一超 越万物、永恒存在的精神本体,即直接源于 禅宗的真如佛性。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的“心即理”、 “致良知”,皆明显取鉴于禅宗的“直指本 心”、“即心即佛”。 对中国伦理政治的影响:宋代以来,佛教 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日益深入,其 “因果报应”之说与理学的“天理良心” 之说,成为世人道德说教的两项主要内容, 由此起了重要的社会规范作用。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经翻译给中国文学 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遣词造 句方法。大量的佛教经典本身就是宏大富 丽的文学作品,空灵的文笔,美妙的辞藻, 为文学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8、。古印 度佛学家、诗人马鸣的佛本行赞以 9300多句,46000多字,叙述了佛陀一生 的故事,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 华、维摩、百喻诸经启迪了晋 唐小说的创作;宣扬佛教的变文、俗讲以 及禅宗的语录体也都与中国话本、曲艺之 类的俗文学很有关系。著名诗人陶渊明、 王维、白居易、苏轼等都深受佛教影响。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 鸟,时鸣春涧中。” 明代胡应麟诗薮称:“读之身世两忘, 万念皆寂。” 对中国语言的影响:因佛教经典的翻译而 输入的新词汇、新语法,使汉语语汇不断 扩大,语法也有所变化。据丁福保佛学 大词典和日本佛学大词典所载,外 来语和专用名词多达35000余条。
9、 源于佛教的俗语、成语:世界、来世、如实、实际、 实相、觉悟、刹那、净土、彼岸、因缘、衣钵、三昧、 公案、烦恼、解脱、方便、涅槃、婆心、回向、众生、 平等、现行、相对、绝对、知识、唯心、悲观、泡影、 野狐禅、清规戒律、一针见血、一切皆空、一超顿悟、 一念万年、一弹指间、三生有幸、三头六臂、不二法 门、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功德无量、丈 六金身、恒河沙数、隔靴搔痒、拖泥带水、大吹法螺、 大慈大悲、生老病死、六根清净、心猿意马、本地风 光、得未曾有、唯我独尊、骑驴觅驴、不可思议、冷 暖自知、僧多粥少、味同嚼蜡、快马加鞭、皆大欢喜、 表里不一、百尺竿头、苦中作乐、菩萨心肠、昙花一 现、大千世
10、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 刀,立地成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 源于佛教的典故:火宅、化城、诸天、一 丝不挂、三十三天、三千世界、五十三参、 开山祖师、天龙八部、千手千眼、观河皱 面、天女散花、天花乱坠、当头棒喝、醍 醐灌顶、极乐世界、拈花微笑、罗刹鬼国、 现身说法、众盲扪象、百城烟水、井中捞 月、香南雪北、泥牛入海、口吸西江、香 象渡河、借花献佛、呵祖骂佛、痴人说梦、 蒸沙成饭等。 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魏晋以来,中国绘画常 以佛经中的动人故事为题材,绘画史上曹不 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 道子等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著称。唐宋 以后的文人画以水墨写意见长,则与禅
11、宗思 想有关。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的壁画和 雕塑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特点与传统的民族风 格,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音乐方面, 公元二世纪,源于古印度的梵吹已在中国流 行。唐代,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 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敦煌杂曲中即保 留了一部分佛曲。 我国古代建筑保存 至今的,以佛教寺 塔最多。现存的河 南嵩山嵩岳寺砖塔,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 佛光寺的唐代木构 建筑和应县大木塔, 福建泉州开元寺的 石造东西塔等,都 是研究我国古代建 筑史的珍贵实物。 许多佛教建筑已成 为我国各地风景点 突出的标志。 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影响:伴随佛教传入的 还有天文、医药等。如唐代高僧一行创 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 了卓越贡献;隋唐史书上记载由印度翻译 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佛教的刻 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被保存 下来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刷品,几乎都 是佛教典籍。 佛教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对中国传 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出了重 要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正是 因为各种新成分的注入才变得更加宽 阔浩荡。 有缘学习更多+ 谓y g d 3 0 7 6 考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