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传统文化教学提纲.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5795802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173 大小:16.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与传统文化教学提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佛教与传统文化教学提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教与传统文化教学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与传统文化教学提纲.ppt(1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佛教与传统文化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基本参考书目n1、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长春出版社2007年n2、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n3、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历程,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n4、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一、二、三、四),知识出版社19801989年;(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当中国春秋时期,印度恒河流域为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所征服,群雄割据,战乱频仍。婆罗门教是当时印度

2、占统治地位的正统宗教,它以吠陀为经典,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在社会上推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将人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同时又有各种新兴的反婆罗门思潮即所谓沙门思潮涌现,著名的有佛教中所说的“六师外道”。在这个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古印度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宗教、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回(涅槃)页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是种族名,牟尼意指圣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又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为觉者。“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义,具此三义者方为佛。释迦牟尼是一个历史人物,其生卒年据汉传为公元前565前485

3、年,与孔子差不多同时代。他是当时古印度北部一个小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据说,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骑着白象,在光明的照耀下,在鼓乐与鲜花的的簇拥中,自空中而降,进入她的寝宫。她因此而怀孕了。乘象入胎(二)乘象入胎(二)乘象入胎(二)乘象入胎(二)(莫高窟(莫高窟(莫高窟(莫高窟329329329329窟西壁龛顶)窟西壁龛顶)窟西壁龛顶)窟西壁龛顶)按照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路过蓝毗尼花园休息时生下了释迦牟尼,故蓝毗尼(位于今尼泊尔之派勒瓦地区)成为印度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摩耶夫人从右胁生下了释迦牟尼。据汉传的说法,时为四月初八日,故这一天被定为

4、“佛诞节”。释迦牟尼刚落地,就向四方各走了七步,还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此时天降九龙,口吐香水洗浴佛身。故每逢佛诞节,佛教徒都要举行浴佛活动以纪念释迦牟尼的诞生,“佛诞节”又被称为“浴佛节”。释迦牟尼出生后,净饭王请阿私陀仙人为他占相,仙人预言道:“这位太子如果在家,将来可以做威震四方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了,可以成为引导众生觉悟的佛陀。”净饭王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释迦牟尼出生后七天,生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后由其姨母波阇波提抚养长大。但释迦牟尼并不以做一个政治上的统治者为满足。据说在十四岁那年,他出游四门,分别见到了痛苦的病人、孤独的老人、死者的尸

5、体和出家修行的沙门。他深感人生的苦难和世间的无常,于是萌发了出家修行的想法。净饭王对此深为忧虑,为了阻止释迦牟尼出家,净饭王为他提供了各种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并在十六岁那年,为他娶了邻国公主、表妹耶输陀罗为妻,后生有一子名罗睺罗。但这些并未能动摇释迦牟尼出家的决心,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一个晚上,他偷逾出城,走上了出家修行之路。最初释迦牟尼在摩揭陀一带寻师访道,又在尼连禅河边独修苦行。据说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七天进一餐,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卧于荆棘上,如此企图通过对身体的折磨以求得精神的解脱。然六年苦行,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并无所获。释迦牟尼决定放弃苦行,他到尼连

6、禅河洗净了六年的积垢,并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然后在附近的荜钵罗树下结跏趺坐,誓言若不证得无上菩提,决不起座。如此经过七天七夜的入定,战胜了内心群魔的诱惑与扰乱,终于洞察了宇宙人生的真正本质,获得了解脱,成了佛陀。是年释迦牟尼三十五岁,悟道之日据汉传为十二月八日,因此佛教定这一天为“成道节”。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后来被称为佛陀伽耶或菩提伽耶(今印度比哈尔邦之格雅略北),也是印度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荜钵罗树则被称为菩提树。释迦牟尼出家后,其父净饭王曾选派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伴随他。成道以后,释迦牟尼首先来到波罗奈城(今印度北方邦之瓦拉纳西)外的鹿野苑,向憍陈如等五人宣讲他所证悟的佛法,这在佛教史

7、上被称为“初转法轮”。“初转法轮”意味着构成佛教的三个重要因素,即所谓佛、法、僧“三宝”皆已具备,这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创立的标志。图为阿若憍陈如像。“初转法轮”的鹿野苑也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释迦牟尼一生传道说法四十五年,足迹遍布恒河两岸,广收徒众,佛教的影响日益扩大。见地图八十岁那年,他游化到拘尸那迦城外,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头朝北方、右胁而卧,不幸去世,用佛教的说法,则是进入了涅槃境界。据汉传,是为二月十五日,故佛教徒将这一天定为涅槃节。拘尸那迦(今印度北方邦之戈勒克布尔以东)因此也成为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在全印度建造了八万四千佛舍利塔,周遍供养。图为阿育王时代建造的桑志大

8、佛塔。阿难像(天水麦积山石窟阿难像(天水麦积山石窟133133号彩塑)号彩塑)迦叶像(天水麦积山石窟迦叶像(天水麦积山石窟087087号彩塑)号彩塑)释迦牟尼去世后,在迦叶的主持下,于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邦之拉杰吉尔)附近的七叶窟举行了佛教的第一次结集,参与结集者共五百比丘。会上,由阿难与号称“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分别颂出了经、律二藏。后来又集出了论藏,从而将一切佛典统摄为经、律、论三藏。古印度的佛经大多是贝叶经本,写在贝多罗树叶上,装成梵筴装。图为西藏的贝叶经。n面向现实人生,不作玄学探讨。n以缘起论为基础、如几何,对公理体系的承认,地平线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因产生的,消亡是由于条件的消亡。

9、最基本的理论设定。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的真理。佛陀不是上帝,上帝创世于虚无,佛陀否定创世,是觉悟者,发现了世界的真理。后来越来越趋向于经验哲学。但基础不变。区别于别的哲学形态的最基本特征。以“四圣谛”为纲组织教理。四条真理,苦,集,灭,道n种姓平等,同为“沙门释种”。n苦谛苦谛众生身体状态充满了苦,一切皆苦。人的一生就是痛苦的。一切稍纵即逝,暂时的众生身体状态充满了苦,一切皆苦。人的一生就是痛苦的。一切稍纵即逝,暂时的快乐最终也是苦,无法把握,更加重了苦快乐最终也是苦,无法把握,更加重了苦 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 人的自然现象,人的交往人的自然现象,人的交往 n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

10、憎会跟敌人仇人总是见面、求不得,五阴盛n集谛集谛苦作为结果,总有原因苦作为结果,总有原因 有原因的产生,必然产生结果,原因消亡,结果也灭亡。有原因的产生,必然产生结果,原因消亡,结果也灭亡。n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n十二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n三世二重因果与业报轮回(身、口、意三业)n五阴/蕴(色、受、想、行、识)和合与无常、无我n苦、集二谛说明众生流转世间的因与果苦、集二谛说明众生流转世间的因与果十二种原因 意味着世界不断的流变,1,世界时不断流淌的河流,没有任何东西不变 时间和空间脱离 世界首先就是一个过程 过程在先,在过程中,出现了相似相续

11、的现象,当做了事物,所以可能认为是不变化的,把世界理解为事件,关系性的先在还是实体性的先在。我们现在在牛顿理论上理解世界,是时间空间分离,从爱因斯坦的,不是分离的,一体2,没有东西是独立存在的,都是依赖于他者 只要是缘起,就不存在永恒不变独立的事物:无我 我:常(永恒一(独立主(不依赖于他者宰(支配他者 后来,大乘佛教说:无自性,指同样的内容一般人,认为有永恒的。首先,自我,根基,首先由故我不变,便化的只是外表,现象的背后不变的东西;而且认为是独立的,还可以支配自我。我所。佛教认为不存在永恒的。因为他认为,所谓的我是两部分,物质的身体,精神性的现象:受情,想知,行意,识 如果没有区分就没有认识

12、 物质性的都是色无名 愚昧无知,不觉悟贪嗔痴后所为,业,外在所为 意业(思考,口业(说话,身业(打人,杀人任何事,行为本身结束,在结束后有潜在的能量保存下来,有一天会产生相应的结果。一切业报是自己造成的 不是命定,而是自己可以改变的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现在三因,未来二果n灭谛灭谛痴:无名痴:无名n涅槃:贪欲永尽我所不满足我的需要我所不满足我的需要,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杂阿含经)n道谛道谛n中道行n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n三学:戒、定、慧n灭、道二谛说明断除烦恼、获得出世解脱的因和果灭、道二谛说明断除烦恼、获得出世解脱的因和果n公元前

13、四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即在释迦牟尼去世后的100年到400年间,佛教教团出现了分裂。最初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派,史称“根本分裂”。n分裂的原因,南传认为主要是戒律问题,有所谓“十事”。北传认为是因为对阿罗汉的看法有异,有所谓“大天五事”。n其后佛教教团进一步分化,共形成二十或十八部派之多。n大乘佛教的正式形成一般认为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n大乘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n一、公元15世纪以龙树、提婆所创立的中观学派为代表的初期大乘;n二、公元56世纪以无著、世亲所创立的瑜伽行派为代表的中期大乘;n三、公元712世纪密教流行的后期大乘。n“乘”是梵文yna的意译,音译为“衍那”,原意为“乘载”,比

14、喻佛陀的教法能乘载众生从生死轮回之此岸到达涅槃解脱之彼岸。小乘小乘大乘大乘大乘大乘u佛陀观佛陀观佛在僧数,是教主与导师。只有一位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u修行目标修行目标偏重个人解脱,以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u修行方法修行方法修戒、定、慧三学及八正道等。u理论理论主张人空法有(有部)。u佛陀观佛陀观神化佛陀,从对舍利的崇拜到对佛像的崇拜。三世十方有无数佛。法、报、化三身的确立。u修行目标修行目标确立菩萨理想,致力于普度众生,以修持成佛为最高目标。u修行方法修行方法兼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六波罗蜜多)。u理论理论主张人法二空。n般若(praj)类经典的出现。宣扬一切法空

15、、不可得,如金刚般若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n中观学派主要阐发般若类经典的思想。其创始人是龙树及其弟子提婆。n中观学派的主要典籍有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及提婆的百论等。n中观学派后来又分裂为两派。清辨一系称“自立量派”或“自续派”,月称一系称“随应破派”或“应成派”。龙树又译作龙猛、龙胜,南印度人,婆罗门种姓。其年代一般被推定为公元三世纪。据传龙树自幼聪颖,学四吠陀,皆诵其文而领其义,乃至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等,无不通晓。曾与契友三人修得隐身之术,潜入王宫侵凌宫女,三友人为王设计所杀,仅龙树一人幸免。以此感悟爱欲乃众苦之本,遂诣一佛塔出家受戒。先习小乘

16、三藏,然未能满足。复至雪山(喜马拉雅山或兴都库什山),遇一老比丘授以大乘经典。又有大龙菩萨引入龙宫,更以大乘深奥经典授之。此后大力弘法,曾教化南天竺王。最后因政治或宗教方面的原因而被迫自杀。提婆是龙树的弟子,婆罗门种,传为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王子。出家后常与外道辩论,最后亦为婆罗门弟子所杀。u缘起性空缘起性空“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u八不八不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u二谛:世俗谛与胜义谛(第一义谛)二谛:世俗谛与胜义谛(第一义谛)n瑜伽行派的祖师传为弥勒,实际创立者为无著、世亲兄弟。n瑜伽(yoga)意为“相应”,是古印度一种通行的修

17、持方法。n瑜伽行派的主要典籍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无著的摄大乘论、世亲的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由玄奘传入中国后,其主要典籍为成唯识论。n瑜伽行派先后有唯识古学(无相唯识)、唯识今学(有相唯识)二系。前者以难陀、安慧为代表,后者以陈那、护法为代表。n右图为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藏古高昌国弥勒像。无著音译“阿僧伽”,北印度健陀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人。据传最初在化地部(一说有部)出家,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曾欲自杀,后得遇宾头罗罗汉为讲小乘空观,初闻悟入,然犹未能满足。乃上升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学习大乘空义,由是得悟大乘空观,并从弥勒受大乘论多种。世亲音译“婆薮槃豆”,无著之弟。初习小乘,在说一

18、切有部出家,曾去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一带)精研该部教理四年。归而作俱舍论,采经量部义评破有部,世号“聪明论”。后受无著感化,改信大乘。著述极多,与龙树并称“千部论主”。n八识说八识说n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manas-vijna)、阿赖耶识(laya-vijna)。n种习说种习说n本有与新熏n识变说识变说n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四分说)n三性说三性说n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n转依说转依说n五种姓理论的确立(声闻种姓、独觉种姓、菩萨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n回成唯识论三支作法三支作法三支作法三支作法三段论三段论三段论三段论n声是无常,(宗)n所作性故,(因)n若是所

19、作,见彼无常,犹如瓶等,(同喻)n若是其常,见非所作,犹如虚空。(异喻)n凡所作皆无常,(大前提:M是P)n声是所作,(小前提:S是M)n故声无常。(结论:S是P)n一般认为,密教开始于公元67世纪,公元8世纪以后在印度佛教中取得了主导地位。n密教是大乘佛教、印度教和民间信仰相结合的产物。密教认为,世界万物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众生若依法修三密加持,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心观佛尊(意密),使三业清净,便能即身成佛。n密教的主要经典有大日经(胎藏界)与金刚顶经(金刚界)等。n公元10世纪以后,伊斯兰势力进一步东侵,公元13世纪初,超行寺被入侵者烧毁,标志着佛教在印度

20、本土的绝迹。直到19世纪,佛教才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印度。n公元前3世纪,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支持下,佛教开始从南亚次大陆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公元12世纪,由于贵霜王朝迦腻色伽王的推动,佛教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n佛教的南北二传。北传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印度北部开始,越过阿富汗中部的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我国新疆地区,并进而传至我国内地,再经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是为汉传佛教;另一条是由中印度直接向北传入尼泊尔,越过喜玛拉雅山而进入我国西藏地区,再由西藏传入中国内地和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区,是为藏传佛教。南传则首先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

21、、老挝、马兰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以及我国云南的傣族、崩龙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Han传和藏传共是北传巴基斯坦卡拉奇国立博物馆藏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藏 西汉武帝时代,张骞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两汉之际,佛教沿着这条商路从中亚来到了中国。佛教的汉传 从下到上:天山南路 天山北路:为了绕过塔里木盆地 小的绿洲成为行进的主要路线 第三天:东汉之后启用 早起重要性不及前两条 形成原因:绕过敦煌附近的大的沙质 在玄奘西行时莫贺延碛(流沙河,实际不是河,是沙碛)佛教是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 海路:从印度中部或南部出发,到东南亚地区,传入广州一代。(今天广东广西越南一代)越南在很长时间之内从属于中国

22、 最早从丝绸之路 无历史记载佛教是否在西汉时通过海路传入中国洛阳白马寺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这与东汉明(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感梦遣使求法(派使臣出使西域)、十年(公元67年)以白马驮经而还的传说有关。为了安置这一个或两个僧人建造n永平求法并非是佛教传入之始,据后汉书楚王英传,楚王刘英在他的领地与沙门、居士一起奉佛,在永平八年(公元65年)还得到了明帝诏书之褒奖,其中称其“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n除永平求法的传说外,史籍中还有多种关于佛教传入时间的说法,如据魏书释老志,汉武帝元狩年间,霍去病讨匈奴,获休屠王金人,“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

23、。”此说出托名班固所撰汉武帝故事,可信度并不高。n现在学界相对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其依据是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魏鱼豢撰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n一、佛教对黄老神仙方术的依附一、佛教对黄老神仙方术的依附 人的肉体,就是元气的聚散,但是人的肉体,就是元气的聚散,但是灵魂不灭灵魂不灭,聚时,聚时,灵魂住下来灵魂住下来 身体死后,灵魂出来,根据在世时的善恶,重新进入新的肉体。肉体是灵魂暂时的居所。神不身体死后,灵魂出来,根据在世时的善恶,重新进入新的肉体。肉体是灵魂暂时的居所。神不灭,构成承认佛教的命题灭,构成承认佛教的命题 n

24、在佛教传入之时,中土神仙方术盛行,人们往往视佛教为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如将阿罗汉理解为寿命长久、能飞行变化者。早期来华传教的僧人也往往借助各种方技来争取信徒。同时佛教还吸收了本土传统的宗教观念,如以灵魂不灭说来发挥佛教的轮回转生理论。三国时康僧会译察微王经中即直接使用了“魂灵”一词,认为“魂灵与元气相合,终而复始,轮转无际,信有生死殃福所趣。”牟子理惑论中也说:“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佛教的“无我”由此被译成了“非身”。n二、本土文化对佛教的接受二、本土文化对佛教的接受n佛教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同时意味着人们是把佛教视为本土文化的一支而加以接受的。n老子化胡说的产生。东汉末年就已有“

25、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在用作祭祀的铜摇钱树上装饰佛像,把佛像当作神仙的一种加入青瓷谷仓罐的上层堆塑中,反映了其时民众对佛教的理解。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n早期译经很不系统,数量较少。部头较小,多为节译本。质量不高,晦涩难读。n早期译经,多引用本土固有的思想或概念来比附、解释佛教的义理或名词,使人们更易理解、接受,这被称为“格义”。如将释迦牟尼译为能仁,将涅槃译为无为,将四大译为元气,将无我译为非身,将性空译为本无等。格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佛教的原意,却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由之路。n一、安世高所传小乘禅数学一、安世高所传小乘禅数学n安世高,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他于东汉桓

26、帝建和二年(148年)来到洛阳,至灵帝建宁(168172年)中,共译出佛典数十部,主要有阴持入经、安般守意经(“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等。n二、支谶所传大乘般若学二、支谶所传大乘般若学n支娄迦谶,简称支谶,月支人。桓帝末至洛阳,于灵帝光和、中平间(178189年)译出佛典十四部,主要有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和般舟三昧经等。道行般若经相当于小品般若,与玄奘译大般若经第四会为同本异译。n昙柯迦罗,中天竺人,于曹魏嘉平(249254)中至洛阳,译出大众部戒律节本僧祇戒心,更请梵僧立羯磨法。中土自此始有授戒度僧制度。n朱士行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汉僧,也是第一个依律受戒成为比丘的汉人。他

27、于曹魏甘露五年(260年)从雍州(治所在今西安)出发,到达于阗,抄得经本遣其弟子送回洛阳,自己后以八十高龄卒于于阗。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由竺叔兰、无罗叉等将抄回经本译出,是为放光般若经二十卷。(与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十卷为同本异译,相当于大品般若。)n支谦,一名越,字恭明,祖籍大月支,其祖父于汉灵帝时归化,故支谦生于洛阳。从黄武元年(222年)至建兴(252253年)中,共译出佛典二十七部,主要有大明度无极经、佛说维摩诘经等,并为自己所译了本生死经作注,这是中国佛经注释的最早之作。支谦译经与前人不同,尚文好简,如大明度无极经是对支谶译道行般若经的改译,其中译般若为明,译般若蜜为度等(无极一

28、词应是支谦添加的)。n康僧会,先祖为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趾。赤乌十年(247年),康僧会自交趾至建业,从事译经传教活动。孙权为之建寺,是为江南建寺之始,故号建初寺。现存其译作主要有属编译性质的六度集经八卷。所谓“梵呗”,是指根据佛经所作的供歌咏之用的短偈,可伴之以管弦。据传曹操的儿子陈思王曹植(下洛神赋图中的男主人公)始制梵呗,支谦亦曾依无量寿经和中本起经制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n牟子理惑论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儒释道三教一致的著作。论正文凡三十七章,用问答的形式,广引儒典与老子为佛教辩护,论证佛教与本土传统儒道思想并无二致,从而为佛教的发展开辟道路。其中主要涉及如下三个问题:n一

29、、关于佛陀,牟子认为其实与中国的三皇五帝、道家的至人、真人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n二、关于佛教教义,牟子以儒道思想来比附,认为佛道与老子的自然之道及儒家的五常之道虽然形式不同,但最终旨归与有助王道教化的社会功用则是相同的。n三、关于出家修行,牟子认为“苟有大德,莫拘于小”,出家虽然在形式上有违孝道,但一旦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乃是最大的孝。n两晋时期,大乘般若学依附于玄学而风行。当时的佛教般若学者,往往同是清谈名士。他们兼通内外之学,尤善老庄玄学,立身行事,言谈风姿,皆似清谈之流。n译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西晋时著名的译师有竺法护等。竺法护,祖籍月支,世居敦煌。曾随师游历西域诸国,通晓三十六

30、种西域语。后搜集了大量胡本佛典,还归长安。自敦煌至长安,沿途传译,先后译出法华经、普曜经、光赞般若经等佛典共150多部300余卷。n同时兴起了西行求法的高潮,其中以法显成就最大。法显(约337422年),本姓龚,平阳武阳人。慨律藏不全,于后秦弘始元年即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出发,逾葱岭,游历印度近三十国,后经斯里兰卡浮海东还,于东晋义熙八年(412年)返抵青岛崂山,前后历时十四年,携回并由其本人或他人先后译出包括摩诃僧祇律、弥沙塞部五分律、大般泥洹经在内的大量经典。他又根据自己的旅行见闻撰写了佛国记(亦名法显传)仅有一卷),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各国的历史、宗教和中外交通史提供了第一手的

31、材料。佛图澄(232348年),西域人,本姓帛。(一说天竺人,本姓湿。)自幼出家,善解经义。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来到洛阳,后以道术神咒赢得了后赵政权羯人石勒、石虎的崇信,经常参议军政大事,被尊奉为“大和上”。佛图澄充分利用后赵统治者出身非汉族的特点(“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及其对佛教的崇信,大力弘法传教,培养弟子,使佛教这一非汉族的宗教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在北方得到迅速传播。外来之僧人 并未有切实的理论著述佛图澄主要倚杖道术神咒来赢得后赵统治者与普通民众的崇信。高僧传中叙述佛图澄的神异事迹颇多,说他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以麻油胭脂涂掌能彻见千里外之事,又能耳听塔上铃声以预知吉凶。他常服气

32、自养,能积日不食。还能敕龙致水降雨、喷洒兴云灭火等等。这是现存纪年最早的一件中国佛像。它已经不是神仙形像的附属品了,而是一件完全独立的佛像。从艺术上来看,则含有浓厚的犍陀罗风格。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本来面目越来越鲜明,非汉族的政权与其传播的相契夷夏之辨,宗“中国”之文化心理。文化层级论。文化(种族)优势心理。n玄佛合流是指两晋时期玄学和佛教般若学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其典型表现是玄学化的佛教般若学派“六家七宗”的出现。(本土学派用本土学说解说佛学(尤其是 空 之概念)的结果)n 本无宗本无宗:道安 本无异宗本无异宗:竺法深与竺法汰 即色宗即色宗:支道林 识含宗识含宗:于法开 幻化宗幻化宗:道

33、壹 心无宗心无宗:支愍度、竺法蕴(一作竺法温)和道恒等 缘会宗缘会宗:于道邃玄学之所论“有无”与佛之所谓“空”道安(314/312385),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北)人。十二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学,约公元335年,道安游学至后赵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得遇佛图澄(232348年)并师事之。佛图澄去世后第二年,即东晋永和五年(349年),石虎死,石氏内乱。为避战乱,道安离开邺地,先后在河北、山西和河南一带弘法传教。东晋兴宁三年(365年)前后,为避北方连年战乱,道安率徒南下,准备南投东晋统治下的襄阳。行至新野时,他对众人说:“今遭凶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又教化之体,宜令

34、广布。”遂分张徒众至各地弘法,自己则带领慧远等四五百人,直抵襄阳。宗教与政治之关系:印度,婆罗门,刹帝利 西方教廷和世俗权力:并非必然依附于世俗王权n道安在襄阳的十五年,是他一生中从事佛教活动的最重要时期。他利用生活上的相对安定,在佛理阐发、经典整理、创立僧规等方面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n一、佛理阐发。一、佛理阐发。受南方佛教重义理及东晋朝野尚玄学的影响,这一阶段道安的思想重心开始转向般若学。他每年讲两遍放光般若,并对不同的般若译本予以对比研究,撰有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创立了般若学派中影响最大的“本无宗”。n二、经典整理。二、经典整理。在广泛收集、详加校阅当时流行的各种佛典的基础上,道

35、安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佛典目录加以整理,严格辨别真伪,评定新旧。道安编的经录综理众经目录原本已佚,部分内容在梁僧祐编的出三藏记集(第一部佛教典籍文献目录、译本误译失译)中得到了保留。n三、创立僧规三、创立僧规(僧仪规范)。道安时,汉地戒律还很不完备,为了使僧团行有节度,道安参照当时已有的戒律,制定了僧尼轨范,划一僧尼姓氏为释,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定立寺院规则的第一人。n四、首倡弥勒净土信仰。四、首倡弥勒净土信仰。n东晋太元三年(378年),前秦苻坚遣苻丕兵围襄阳欲得道安(314/312385),道安再次分张徒众,慧远即以此时入庐山。次年城破,道安与襄阳名士习凿齿被送往长安。苻坚称:“朕以十万之师取襄

36、阳,唯得一人半。”“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n在苻坚的支持下,道安在长安组织中外僧人译出了大量佛典,共约14部183卷,其中以有部论著和小乘经典为主。n在主持译事的过程中,道安对译经的经验和困难作了认真总结,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著名说法。“五失本”是指在五种情况下翻译可偏离原本,“三不易”是指翻译在三种情形下难度最大。慧远(334416年),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少年时“博综六经,尤善老庄”,后闻道安(314/312385)之名,遂往归并从之出家。378年道安在襄阳分张徒众,慧远率数十弟子南适荆州,后欲往罗浮山,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庐山清静秀丽,足以息心,遂定居此

37、地,江州刺史桓伊更为建东林寺。从此慧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直至去世。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焉。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于此。庐山记卷一两个角度看:历史上,陶渊明后隐居江西,与慧远有近,时代与慧远约同。陆修敬主要南朝时代。洞玄洞真洞神(该时期的文献整理)。对道教典籍的整理陆修敬的贡献。陆修敬比陶释的生活时代退后80年。儒家 释家 道家 的圆融(隋唐之后深入民心的观念和期望,中国文化的面貌物质精神 观念思想等)n一、聚徒讲学,倡导念佛。一、聚徒

38、讲学,倡导念佛。慧远在庐山上“率众行道”,“从者百余”,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与北方罗什僧团遥相呼应的庐山僧团。由于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因而也受到了文人学士如谢灵运等人的欢迎。在庐山僧团周围,有一个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居士群。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存疑),慧远曾与彭城(江苏徐州)刘遗民、豫章(江西南昌)雷次宗等123人(?存疑)在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共期往生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史称这次集结为“白莲社”(?存疑,东林寺之内的白莲池或作为观世音的象征)或“莲社”,以之为中国净土宗之始。故亦称莲宗,净土宗的祖庭n二、组织译经,弘律传禅。二、组织译经,弘律传禅。慧远有感于江南佛经未备,“禅

39、法无闻,律藏残阙”,至庐山后,即遣弟子法净、法领等西行求法。太元十六年(391年),罽宾沙门僧伽提婆(众、天)自长安转至庐山,慧远特请其重译阿毗昙心及三法度论等,推动了毗昙学由北向南的流通。义熙七年(411年)前后,佛陀跋|陀罗(觉贤)及其弟子慧观等因所传禅法与罗什不合,遭罗什弟子摈斥而南下庐山,慧远请之译出达磨多罗、佛大先一系的达磨多罗禅经(又名修行方便禅经)二卷。相对于罗什所译、号称为“关中禅经”的坐禅三昧经,此经则被称为“庐山禅经”。在戒律方面,先是罽宾沙门弗若多罗在长安译十诵律,未竟而卒。后慧远闻昙摩流支携此经来华,乃致书请求补译,由是十诵律方成全本。n三、勤于撰述,阐发佛理。三、勤于

40、撰述,阐发佛理。慧远曾随道安学般若,从僧伽提婆学毗昙,从佛陀跋陀罗学禅法等,罗什入长安后,慧远即主动修书通好,并常与之探讨佛学问题。罗什见慧远所撰之法性论,叹曰:“边国人未有经,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在庐山期间,慧远写下了大量佛学著作,现存主要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沙门袒服论、三报论、明报应论等论文。n慧远的主要思想:1、法性论: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2、形尽神不灭:薪火之喻。3、三报论:现报、生报、后报。n四、结交权贵,调和儒佛。四、结交权贵,调和儒佛。慧远实际上并没有绝离尘世,相反,他与上层社会始终保持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在理论上,他为沙门袒服和不敬王者进行辩解,强调佛法和名教在形式

41、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协和王化等根本问题上却是完全一致的:“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庐山东林寺被称为中国净土宗的祖庭,慧远亦被推尊为净土宗的初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鸠摩罗什(344413年),意译“童寿”,祖籍天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曾随母游学罽宾、沙勒(即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等地。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遣骁骑将军吕光西伐,于384年破龟兹,获罗什,强以龟兹王女妻之。归途中闻苻坚被杀(前一年即383年淝水之战苻坚为东晋所败,国内大乱。),吕光遂据凉州(今甘肃武威)称王,是为后凉,罗什因之羁留凉州达十六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年

42、),后秦主姚兴西伐吕凉,凉军大败,罗什被迎往长安奉为国师。在姚兴的支持下,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后移至长安大寺)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迄弘始十五年(413年)罗什卒,近十二年中共译出佛典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据祐录),主要为般若系的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派论书。罗什代表了玄奘以前中国佛典翻译的最高水平。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苏巴什佛寺据说就是当年龟兹国著名的雀离大寺。拜城克孜尔017窟主室券顶及前壁逍遥园即今陕西户县之草堂寺,是当年鸠摩罗什的译经之处。n罗什在译经的同时便行开讲,因而在译经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佛教学者,其中著名者号称“四圣”(僧叡、僧肇、道生、道融)、“八俊”、“十哲”

43、等。n僧肇(384414年),俗姓张,京兆长安人。罗什羁留凉州时,僧肇慕名“自远从之”。后罗什被迎往长安,僧肇亦随之同至,协助罗什译经并从之受学。僧肇跟随罗什多年,对罗什所传般若三论之学深有领会,他深感其时中国佛教界对般若学理解有误,遂写下了一系列论文,在批判总结当时玄学化的般若学各派学说的基础上,系统阐发从罗什处所学得的中观般若思想。罗什在读到僧肇所撰般若无知论后说:“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挹。”庐山隐士刘遗民亦赞叹道:“不意方袍,复有平叔。”后人将僧肇的论文汇编成肇论一书流行于世,其中包括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答刘遗民书等。僧肇以“不真空”来诠解中观般若思想,指出所谓“空

44、”者,“非无物也,物非真物”,不真故空,不真即空,“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僧肇用本土化的语言,第一次较为全面准确地阐明了印度佛教中观般若思想的要旨,因而被罗什称为“秦人解空第一”。n南朝各帝,大都崇信佛教,其主要目的,是希望“神道助教”,“坐致太平”。宋文帝时有释慧琳,曾著均善论(又名白黑论),主张佛、儒二教“殊途而同归”,见赏于文帝,遂参与政事,权倾一时,被称为“黑衣宰相”。萧齐时竟陵王萧子良,对佛教“敬信尤笃”,曾召集众僧,首次发动了对宣扬“神灭论”的范缜的围攻。梁武帝萧衍在历史上更以佞佛著称,号为“皇帝菩萨”。他广建佛寺、盛造佛像、大量布施财物,还曾四次舍身同泰寺,每

45、次都是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继萧子良后,他又一次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对范缜神灭论的围攻。梁武帝所提出的“三教同源说”和“神明成佛论”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他还连续写过四篇断酒肉文,规定出家人不得饮酒吃肉,从此汉族佛教徒形成了吃素的传统,另外,佛教的“忏法”也首创于梁武帝。当然在政治上梁武帝实行的还是三教并用的政策,在宣布佛教为正道的同时,又下诏设五经博士,倡导儒学,并与茅山道士陶弘景保持着密切关系,以致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称。n南朝时继续译出了大量佛典。这个时期最重要的译者有晋末宋初的佛陀跋陀罗及稍后的求那跋陀罗,还有梁陈之际的真谛等。n北朝各帝,亦多有崇佛者,如北魏道武帝、明元帝

46、皆对沙门法果崇敬有加,道武帝以法果为道人统(即沙门统)统摄僧徒,明元帝更对其封侯加爵,法果虽固辞不受,卒后仍由其子袭之。由于帝王的扶植,佛教在北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据魏书释老志,至北魏末,有寺院三万余所,僧尼达二百万人。北魏分裂后,佛教继续有所发展,如在北齐时,仅皇室立寺就有四十三所。n在北朝,佛教的迅速发展也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批评和攻击,如儒家指责佛教有违纲常名教,不利安邦治国,道教则攻击佛教“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同时统治者从现实的政治需要出发,也往往下诏对佛教的发展作出某些限制,其极端表现即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时两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不过继位者又很快恢复了佛教,总体上并

47、没有阻止佛教的发展势头。n北朝也译出了大量的佛典。最重要的译者有译出十地经论的菩提留支和译出大般涅槃经的昙无谶等。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冯受受造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金铜佛像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密檐式砖砌佛塔。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始建于北魏正光(520524)年间。塔高约40米,平面为等边十二角形,外部以密檐分为十五层,内部以内檐分为十层。塔身以腰檐分成上下两部,下部为光素白砖面,上部角隅均砌出六边形倚柱,柱头饰火焰宝珠与覆莲,柱下为莲瓣形柱础,柱间四面有对称的四门,其余八面壁外各砌佛龛,龛座上刻有狮子,为北魏砖雕艺术珍品。塔身十五层密檐之间,均砌有门窗,外廓为曲线造

48、型。塔顶的刹在覆莲上,以仰莲承受相轮、宝珠,高约3米多。此塔形体独特,雄健秀丽,为中国古塔中的孤例。n一、义邑与法社等民间组织的产生。一、义邑与法社等民间组织的产生。义邑最初是民间为共同修造佛像而建立起来的信仰团体,后逐渐发展,从事凿窟造像、举行斋会、写经、诵经等各类活动。义邑的成员称邑子或邑人、邑徒等,其首脑称邑主或邑长,另有作为指导者和传教者的出家僧尼为邑师。法社与义邑相似,不过主要由达官贵人、知识分子和一些僧尼组成。n二、斋会和礼忏等法事活动的繁兴。二、斋会和礼忏等法事活动的繁兴。1 1、水陆道场。、水陆道场。谓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济六道四生,故名。据传梁武帝在梦中得神僧启示,醒后复受宝

49、志禅师指教,历三年,于天监四年(505年)在金山寺依仪修设。这是佛教法会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参加法会的僧人多达数十乃至上百人,时间少者七天,多者七七四十九天。2 2、礼忏。、礼忏。即依照忏法礼佛念经、忏悔罪业。亦为梁武帝所创。据传梁武帝曾集录佛经语句制成慈悲道场忏法十卷,简称梁皇忏。3 3、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是每年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先祖而举行的一种佛教仪式。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译“救倒悬”,典自盂兰盆经,据传梁武帝依此而始设盂兰盆斋,相沿成习。又与中国传统的中元节相结合,而成俗谓之鬼节。宝志,世称宝公、志公和尚,金城(即金陵)人,俗姓朱。年少出家,修习禅

50、业,齐梁际以神异著称。卒于天监十三年(514年)十二月,敕葬钟山独龙阜。后明太祖因建孝陵故,复迁葬灵谷寺。n南北朝时代,僧人务期兼通众经,广访众师听讲,而本人也渐以讲经知名,并各自有所专精。由于讲习的经论不同,逐渐形成了以弘传某部经论为主的不同学派。虽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宗派,但它们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创立准备了理论条件。n毗昙学派与俱舍宗。毗昙学派与俱舍宗。阿毗昙是梵文abhidharma的音译,简称毗昙,新译“阿毗达磨”。南北朝时的毗昙师,以研习法胜的阿毗昙心论及法救杂阿毗昙心论为主。至真谛译出俱舍,则大多转而研究俱舍,成为俱舍师。n涅槃学派。涅槃学派。n摄论学派。摄论学派。n成实学派。成实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