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复习提纲及试题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8680069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复习提纲及试题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复习提纲及试题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复习提纲及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复习提纲及试题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一化学必修1 第三章复习提纲及试题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班别_ 姓名_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密度0.97g/cm3比水小,质软熔点97.81 沸点882.9 化学性质:(1)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一钠的性质(2)与水的反应:现象 _ 方程式 _ (3)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方程式: _ 保存方法: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思考题: Na在空气中最终产物是什么?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练习 1 下列关于Na和 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练习 2 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

2、灭金属钠着火的是()A干冰灭火剂 B黄沙 C干粉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 练习 3 把等量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把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B把钠放入足量水中C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些小孔,再放入水中 练习 4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ANaOH BNa2O2C无水 CaCl2DNa2CO210H2O 反应现象: _ 二铁与水的反应反应方程式(注意产物为Fe3O4) : _ 装置注意事项:气密性好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很致密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加热融化时不滴落(镁铝的氧化膜很致密,但有一些很疏松,如:铁。) 、三铝的性质与盐酸反应方程式:_

3、 与冷浓硫酸:钝化( 并非不反应 , 而是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钝化的金属还有铁,酸还可以是冷的浓硝酸;若加热也可以反应) 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_ 练习 5 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 1:6 练习 6 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AlO2 BCu2+ C

4、Al3+ DMg2+优良的性能: 硬度一般比它的各个成分金属的大,熔点一般比它的各个成分金属的低,当成分的配比不一样时,性能有所区别。四合金青铜:中国最早使用的合金,含铜84.8%、锡 11.6%、铅 2.8% 铜合金:黄铜:含锌及少量的锡、铅、铜、铝等白铜:含镍、锌及少量的锰低碳钢:含碳量种类碳素钢中碳钢:含碳量钢:用量和用途最广的合金高碳钢:含碳量铁合金合金钢:在碳素钢中添加铬锰钨镍生铁: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2.5%-4%。 练习 7 下列对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合金中的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 黄铜是纯净物 D. 合金中也

5、可含非金属元素 练习 8 地壳中铜元素的含量远比铁元素少,但历史上金属铜的使用比铁要早得多,如铜钱曾经是历史上广泛使用的货币,用铜而不用铁铸钱币的理由是:() 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腐蚀。铜的熔点较低,易冶炼 铜的硬度较小,易加工A B C D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酸性氧化物(CO2、SO2、SiO2、SO3等)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Na2O、 MgO 、Fe2O3等)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一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Al2O3)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成盐氧化物(CO 、NO )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活动性与金属氧化物性质的关系 K Ca Na

6、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能与水反应两性氧不能与水反应的的碱性氧化物化物碱性氧化物注: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Al2O3等。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 CO等。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3O4 + 8HCl = FeCl2 + 2FeCl3 + 4H2O 练习 9 下列关于Na2O和 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二氢氧化物溶解性: NaOH 、KOH 、Ba(OH )2等溶于水, Ca(OH )2微溶,其余大多难溶于水。可溶于酸: F

7、e(OH)2 ( 白色 )Fe(OH)3( 红褐色 ) 加热易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注:氢氧化亚铁加热时易先被氧化,然后分解,所以其分解的产物是氧化铁和水。_ 、_ 练习 10 下列物质既能跟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NaHCO3 Al2O3 Al(OH)3 Al A B和 C和 D和 练习 11 向 MgSO4和 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 溶液。下列图象中,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 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

8、,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练习 12 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 . 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C. 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D . 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 练习 13 要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最好采用()A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B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 D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练习 14 2 mol NaHCO3固体和 1 mol Na2O2固体混合后,在密

9、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固体是()A NaOH 、Na2CO3 BNa2CO3 CNa2O2和 Na2CO3 DNa2O2和 NaOH 、Na2CO3 练习 15 加热 10.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四 Fe3+与 Fe2+的检验方法方法Fe3+Fe2+观察溶液颜色加碱溶液加 SCN-溶液 练习 16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 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加入足量氯水加入足量 KMnO4溶液加入少量 NH4SCN 溶液A. B. C. D. 练习 17 将 Na2O2投入

10、 FeCl2溶液中 ,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红褐色沉淀 C 有气泡产生 D无变化 练习 18 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 A锌粉B 镁粉 C铁粉 D 铝粉 练习 19 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 练习 2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

11、 2Al+2OH 2AlO2+H2B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Al(OH)3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32FeFeFeD FeCl2溶液跟 Cl2反应: 2Fe2+Cl2=2Fe3+2Cl 练习 21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FeNHSCNCl34、B243SONOHNa、CAl3+、OH、Cl、Na+DFeNHClOH24、a 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五 b方法: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焰色反应蘸取相应的物质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焰色。c.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练习 22 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

12、确的是()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 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六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向水中加入明矾或硫酸铁都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其原理为明矾KAl(SO4)2 12H2O 溶于水后会电离:KAl(SO4)2 = K+ +2SO42-+Al3+ Al3+发生水解: Al3+ + 3H2O = Al ( OH )3 ( 胶体 )+ 3H+Fe2(SO4)3 =2 Fe3+ + 3SO42- Fe3+ 3 H2O = Fe (OH )3 ( 胶体 )+ 3H+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胶体的表面积大,能够吸附色素和小颗粒。作业:有Mg 、Al 混合粉末10.2 g ,将它溶于500 mL 4 mol/L的盐酸里,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入2 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A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