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资料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运用教育研究的比较研究法的步骤和基本要求1.步骤a明确目的,选题b.搜集资料c.对材料进行分析d.做出比较结论2.基本要求a.保证可比性b.保证可靠性、真实性c.坚持全面本质的比较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调查法2.观察法3.个案研究法4.文献法5.比较研究法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建立专业理想2.拓展专业知识3.发展专业能力4.形成专业自我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研究法4.实验法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矛盾性原则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
2、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法2.调查法3.实验法4.统计法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1840 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2.学制改革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 采用修业年限为6 年的 4-2学制3.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体差
3、异性以上这五种规律的特点,从总体上概括出了儿童深信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表现,从总体上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些规律锁反映出的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容,既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气候的发展,否则,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究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是机体的一种功能, 就像消化、 呼吸、血液循环一样是机体功能。人的认知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一过程中有三种机能,
4、 这就是同化、顺化和平衡化。他按照认知结构的特征将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依次出现的阶段,每一阶段形成与前一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标志着儿童获得了适应环境的新方式。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2.前运算阶段2-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4.形成运算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的一般方法1.让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2.培养学生对每门课程的积极的学习态度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4.组织学生参与课内外实践活动和兴趣小组5.教师要热爱自身学科,给学生以良好示范6.不断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不断积累,这是对某一具体知识领域产生稳定而浓厚兴趣的基本条件。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1.逐步
5、形成和谐的道德认知能力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小学思想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题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构建的结果2.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3.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民主与法制和纪律教育7.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
6、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7.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我国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1.说服法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美育原则1.形象性原则2.情感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差异性原则5.创造性原则美誉途径和方法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活动进行美育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3.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
7、长、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小学班级建设的四个基本环节1.计划2.组织(实施)3.检查4.总结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民主性原则3.高效性原则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1.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基本知识3.关心学生身心健康4.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5.关心学生课余生活,开展有益课外活动6.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7.与家长、社会沟通,形成合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5.协调
8、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6.操行评定7.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1.主题教育活动2.班队例会3.班队文艺活动4.班队体育活动5.班队科技活动6.班队劳动7.班队游戏活动课外活动的特点1.自愿参与2.自主活动3.形式多样4.内容开放课外活动的内容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体活动4.课外阅读活动5.游戏活动6.社会活动7.主题活动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个人活动2.小组活动3.群众性活动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1.做好班级常规管理2.对于学生不正确、不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制止3.树立典型,平等对待学生4.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5.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1
9、.课堂教学2.班会3.学校活动4.课外科学技术文娱体育文化艺术活动5.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方法1.根据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安排活动2.与班级风气和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开展活动3.与教学有机结合开展活动4.与纪念日、节日相结合安排活动小学教学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2.程序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反馈性原则教学设计的依据1.现代教学理论2.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3.教学的实际需要4.学生的特点5.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设计的步骤1.确立教学“三维”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问题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5.设计和选择指
10、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和评价小学综合课程的三种基本形式1.是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组织教材2.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材3.是以学生生活为主线组织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1.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2.小学生记忆力的发展特点3.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4.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5.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6.小学生语言发展的一般特点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式1.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整合教学2.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3.利用计算机进行模
11、拟实验的整合教学4.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1.学习新的内容,已有的知识起着 “中介”作用, “以旧引新”,通过前、后的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或逻辑使学生粗略地了解新学知识的背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某些相似性进行类比,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理解知识的“支撑点” 。2.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景,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新的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3.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作为先行组织者,深化对新知识,新方法的理解4.生活经历作为新的学习内容的延伸学习资源教案设计的步骤1.研读课程标准2.分析处理教材3.确定教学目标4.了解教学情境5.选
12、择教学方法6.准备教学方法7.设计教学过程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1.课题2.教学目标3.课型、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4.教学难点5.教学方法6.教学过程7.作业处理8.板书设计及教具教案设计的要求1.科学规范2.简洁明了3.形式多样4.理念先进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1.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2.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3.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4.运用游戏创设情境5.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1.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3.根据
13、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定5.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6.正确认识并妥善组织竞赛7.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1.全班教学2.班内小组教学3.班内个别教学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2.教材呈现策略3.教师启发引导策略4.学习指导策略5.课堂纪律管理的策略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1.从学习偏好分,有听觉型、视觉型、触觉型和混合型四种2.从学生不同的智力活动特点出发,将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三类3.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过去的接受学习转向自我构建学习,
14、从过去的“个体”学习转向“团队学习”、“小组学习”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队小学生学习的影响1.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谈吐与对学生的情感倾向,直接影响学生对该科学习的兴趣。老师的课堂语言形象生动,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2.教师的激励与表扬对优生与差生产生学习动机有着同样良好效果,一些非语言的行为也同样重要,比如学生认为面带微笑的老师让人更亲近,特别是对于小学生3.教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该生参与课堂。提问中等成绩的学生,有助于全体学生分享师生回答中产生的知识点4.教师讲解时间不能过长,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听课效果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
15、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7.发现教学法8.读书指导法9.实习作业法课堂总结常见的方法1.总结概括法2.分析比较法3.启发悬念法4.提炼升华法5.首尾照应法6.回顾反思法7.画龙点睛法8.激疑、答疑法9.巩固练习法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种类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3.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4.根据评价
16、工具的编制和使用情况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标准化测验评价和教师自编测验评价5.根据评价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系统测验评价和日常观察评价教学评价的方法1.观察法2.测验法3.调查法4.自我评价法5.量规6.档案袋评价教学反思的内容1.反思教学态度2.反思教学目标3.反思教学计划与教学结构4.反思教学内容5.反思学习过程与课堂组织管理6.反思教学方法与策略7.反思媒体的配置与使用8.反思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类型1.教学反思按照反思的对象和反思者的人数可分为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四个类型2.教学反思按照其时效性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教学反思的方法1.行动研
17、究法2.教师成长档案袋法3.比较法4.总结法5.对话法6.录像法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计指导自己的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通过反思,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总之,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新手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的转变,促进经验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
18、学习1.在 教 学 内 容 的 重 点 和 难 点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讲授法教学应该注意什么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2.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楚,重点突出3.讲授的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4.讲授中要运用启发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5.讲
19、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运用满堂灌式的讲授法新课程教师应如何定位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特点: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
20、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关系。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当代教育学是一方面进行形式上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密切关注教育实践的发展。学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密切的另一表现是: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他们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美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
21、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十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育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是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3.学习兴趣与习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