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8632730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者: 崔建锁单位: 北洋职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迎接21 世纪知识经济和国际激烈竞争的挑战,党中央做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现代人才的一个最突出特征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因此, 学校教育必须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相统一,并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根本。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在读书过程中培

2、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读书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质疑是创新的萌芽,是创新的基础。 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向量的减法一节时,教材中根据向量的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得出结论:如果两个向量的始点相同, 则这两个向量的差是由减向量的终点到被减向量的终点之间的向量。在预习过程中 , 一个学生对此提出怀疑:两个向量只有在始点相同时, 才能做差吗 ?两个向量的终点相同时, 两个向量能不能做差呢?如果能做差,又怎么表示呢?这是一个鼓励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 , 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我的引

3、导下,学生们经过讨论, 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两个向量终点相同,则这两个向量的差是由被减向量的始点到减向量的始点之间的向量。学生们都为这个发现而高兴。我肯定了他们的发现,并把这个结论与前面向量的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相比较,进一步得到结论:两个向量做差, 等于被减向量加上减向量的相反向量。这就把向量的加法与向量的减法有机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 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良好感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学生

4、对概念的理解。二、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设置悬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适当地设置悬念,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与教师配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一节“均值定理”得数学课。在讲课之前,我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20 米长的篱笆墙,要围一个长方形的菜园子,问围成的菜园子面积最大时,长和宽各是多少?接下来, 我让学生们分别列举出几种长和宽的值,并计算出相应的面积。随后,我让他们比较一下谁计算出的的面积最大。学生们给出几种面积值:9,16,21,24,25,并计算出面积为25 时,长和宽分别等于5。 “有没有比25 更大的呢?”教室里一片宁静,“那么,2

5、5 是不是最大的面积值呢?”学生们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从他们的眼光中,我知道他们都渴望知道答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均值定理要解决的问题。”我不失时机地引出均职定理的内容。在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由此可见, 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可以有效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参与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引导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6、极性。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实施的是灌输方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发展受到了限制。要实施素质教育, 就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达到这个目的, 我在教学中实施了引导教学,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时, 我并没有从一元二次不等式直接入手。我先让学生们回忆了初中时就早已熟悉的实数乘法法则。对于实数a、b, 如果 ab0, 则 a0 且 b0, 或 ao 且 b0;若 ab0 且 b0, 或 a0然后,我让学生把(X-1)(X-2)0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形式。 由于有开

7、始的实数乘法法则做基础,学生们很快就得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X-10 , X-10 X-20可化为 x2 -3x+20 所以 x2 -3x+20的解集为这两个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通过上面逐层深入的引导,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们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作了总结:1、分解因式; 2、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求这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从当堂的反馈及作业的情况来看,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实施引导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在教学中进行类化训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创造的能力,

8、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创新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层次的分析问题。在讲完均值定理以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我把开始的长方形面积问题进行了变化。同样是20 米的篱笆墙,要使围成的菜园子面积最大,菜园子应该是什么形状,圆形,长方形,还是正方形?这个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经过讨论、计算,他们得到下面的结论:当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相同时,圆形的面积最大,长方形面积最小。通过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也会大大地提高。五、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形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作图、识图、利用图形分析问题的

9、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具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许多的定理、公式,都是直接通过观察图像得出来的。如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函数的性质和特征,无一不是通过研究图像得出的。可以说,在数学中,数形结合贯穿了整个教学的始终。因此,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对于数学的教学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在讲对数函数y=logax 对于 0a1 的性质时,我先用“描点法”把y=log2x 与y=log x 的 图像画出来,然后让同学们就下列问题对图像进行分析:1,对数函数的定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10、页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域、值域。 2,对数函数的单调区间。在我的引导下,根据图象,他们可以得出y=logax 定义域、值域,并且发现,0a1时,y=logaX的图象逐渐上升, 从而判断出y=logaX (0a1)是一个增函数。 在讲 y=logaX定义域时, 由图象可以看出,自变量 X是一个正实数, 但 X为什么一定是一个正实数呢?我对学生们进行启发:对数函数是由指数函数定义得出的,由于 x=ay,而 ay永远大于零, 所以零和负数的对数没有意义,X 只能取大于零的数。通过学生们自己的分析,他们对对数函数有了较深的理解,从而加深了记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分

11、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理解概念、性质,都有重要意义。六、数学习题中进行一题多变训练。数学离不开习题、离不开解题,如何处理好习题,是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习题中,进行一题多变练习,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的训练。例如,已知一元二次函数f(x)=ax2+bx+c 满足 f(0)=5 ,f(-1)= - 4 , f(2)=5,求这个函数。这个问题可以变为:已知一元二次函数f(x)=ax2+bx+c 的图像过三点: M(0,-5 ) , N(-1 , -4 ) ,P(2,5) ,求函数解析式。这个问题还可以变成为:已知一元二次函数f(x)=ax2+bx+c 满足下列条件:当x = 0时, y = - 5;x = -1时, y = - 4;x = 2时, y = 5 ,求 y = f(x)解析式。这样一题多变,从数与形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之 , 在数学教学中,打破旧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现、解决新问题,进行创新,是数学教学改革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对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具有重要的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