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利亚的木匣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科利亚的木匣 2.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 6 深圳市高峰学校【高效教案】课时计划学科三年级语文课题名称科利亚的木匣课时安排三课时课型与教案模式阅读与感悟课标、教材及学情分析课程标准 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步埋下了自己的小木匣。年后数了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通过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的特点。教师在教案中力图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主动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情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情
2、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着力给学生创设自主、创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享受阅读的快乐。德育目标: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重点 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案重点。难点 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案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环境设计与教具选择 科利亚埋东
3、西和挖东西时量步子的示意图。教案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审题1今天我们学习第26 课,科利亚的木匣。(板书课题)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学生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3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三)检查自学情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2 / 6 1这篇
4、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认读“箱”、“倍”、数数、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1941 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 9 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4指导第5 自然段的归属。(这一段是过渡段。“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到喀山去了。”是承上,
5、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到第二段里。)5分段归纳。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五)讲读课文第一段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全班思考:(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2讨论思考题。(1)课
6、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3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前面已
7、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第二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3 / 6 (一)复习1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二)讲读课文二、三两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1)科利亚和他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从埋东
8、西到挖东西这中间经过多长时间?(2)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3)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 4)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2讨论思考题。(1)讨论思考题四年以后,他们开始挖埋在地下的东西。理解“差不多”的意思是:将近、大约。(2)讨论思考题引读:妈妈是怎么挖箱子的?学生接读:“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3)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当初把箱子随便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由于当初妈妈计算好步子后才埋下箱子,现在一下子就找到箱子了。这说明算术确实有用。)(4)讨论思考题教师引读: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学生接读:“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
9、,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教师引读:挖的结果怎样?学生接读:“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然没有。”(5)讨论用词。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还是”、“仍然”表示的意思是一样,但程度不同。这里连用这两个词,就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6)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科利亚,怎么回答小伙伴的猜测?(学生读:“不会的,敌
10、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思考:科利亚是什么原因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问: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这回科利亚量了五步。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证明科利亚的想法对了。)(7)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科利亚量十步埋下木匣。来量十挖不到木匣。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问:从幻灯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五岁时量十步埋木匣,后来他经过四年已经是九岁了,人大了,步
11、子也比四年前大了一倍,所以步数要减少一半,才能挖到。)板书:五岁量十步埋木匣步子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4 / 6 九岁量五步挖木匣步子大3小结:科利亚挖木匣时量五步,这是科利亚冥思苦想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4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课文。5挖到木匣后,科利亚为什么那么高兴?6学生带问题读第三段课文。(1)这一段有几层意思?哪层意思更为重要?(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找到了木匣子;第二层是知道了“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这两层意思第二层更为重要。)(2)为什么科利亚会说:“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12、”(因为科利亚从自己挖木匣的过程中明白了四年过去了,自己从5 岁长到9 岁,人长大了,步子也在变大,开始照埋木匣时的十步去挖,当然挖不到木匣,后来改为五步去挖,结果一下子就挖到了。由此,他得出结论:“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3)“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事情呢?(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4)小结:我们只有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好。(三)布置作业1填空。(1)战争开始时,妈妈从家门口,量了()步,埋下了箱子。四年后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步,很快()。(2)战争开始时科利亚量了()步,埋下木匣。四年后,科利亚从门口量了()步,却没有找到木匣子。
13、后来科利亚从屋门口起量了()步,他一下子就()。这是因为()。2准备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第三课时(一)复习1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2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什么。(二)深究课文,理解课文前后内客的内在联系1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在变化?(1)“战争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这是说科利亚在埋木匣时年龄还小。(2)“在那儿住了差不多四个年头。”这里讲埋木匣和挖木匣之间经过了四年的时间。(3)“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这
14、是讲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利亚长大了,步子也变大了,算术也学得多了。(4)“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第一次照原样量十步没挖到木匣,第二次改变了步数,量五步,挖到了木匣。这说明时间过去了,人长大了,步子也大了,当然只有改变步数才能挖到木匣子了。2小结:我们读课文必须把文章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读,并边读边想,才能真正读懂课文。(三)巩固练习,总结全文1学生分段读课文,并练习给各段列小标题。(如:埋木匣,挖木匣,受
15、启发)2领会课文写法。(1)课文主要写科利亚埋匣子,挖匣子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5 / 6 (科利亚埋匣子是模仿妈妈的样子干的,写妈妈挖到箱子与科利亚挖不到匣子进行对比,从侧面说明匣子埋在地下,没有被人拿走。科利亚挖不到的原因是一时没有认识到自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了。)(2)课文写小伙伴的话有什么作用?(一方面用小伙伴的话衬托科利亚的毅力和决心,另一方面说明伙伴们也并没认识到事物已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了变化。)3请学生画出科利亚第一次和第二次挖木匣时怎样量步子,怎
16、样挖到木匣子的示意图。(四)指导朗的读课文(五)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六)指导造句1分析句子(幻灯出示句子)(1)科利亚把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木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仍然”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如:你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补一补,这件衣服仍然可以穿。(2)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跟预料的相符合,含有“真的”,“果真这样”的意思。如:果然前面就是一片桃林。(3)科利亚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不光还”是表示更进一层。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找到匣子,更重要的
17、是通过这件事受到了启发,明白了道理。(4)妈妈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表示假设一种情况,后半句表示这种假设实现后出现的结果。2学生口头造句,师生共同评议。(七)布置作业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知识要点1.多音字:量li ng(丈量) li ng(重量)2.掌握设问句“自问自答”的特点。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果然”的意思。作业计划 1.抄写课后生词;2.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下来;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计划 26科利亚的木匣(四年前)埋五岁步子小十步(四年后)挖九岁步子大五步懂得:一切都在起变化课后反思 这篇课
18、文篇幅较长。作者通过一个故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事物都会变化,我们做事情的方法也要变化。课文描述的故事脉络清晰,学生能通过阅读大致弄懂。但是课文蕴含的道理,以及怎么从叙事中领悟道理进而明白通过叙事来讲述道理这种文章体裁,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第一课时教案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明白了故事梗概,划分了大的段落,从而让学习分成阶段性,把教案重、难点放在第二课时,让学生在初读领悟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要讲述的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6 / 6 理。为了能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分析阅读能
19、力有所提高,上课开始,我提出了四个问题: 1、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2、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3、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4、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以这这些问题为教案主线,紧扣这些问题在课文中自己寻求答案,然后来讨论通过读课文你可以解决哪个问题了。这样解决问题,既避免了学生过于被动,由老师提问学生找答案的局面,又使整堂课的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心在展开,收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在课堂教案中,我把主要线索及文章的内容也分成几个步骤来完成,每个步骤都设置了学习检测题 .,学生通过我的引导,有目标地进行朗读,直接与文本对话,一步步找到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
20、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样从这中间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能尽快找到答案,有学习的成就感,而且通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章蕴含的道理渐渐展现出来,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教案完本课,我突然发现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与课文的主旨并无大的联系,因为课文主要是让我们了解科利亚是个聪明、善于思考、做事细心的孩子,明白面对周围变化中的事物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对待的道理。这说明我对教材的把握还没有达到深刻的程度。我们教师只有自己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情体验。不然学生也不会因为这个问题浪费时间,而没有很好地去阐述生活中变化着的事例,怪不得有
21、一些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无话可说,原来都是因为教材挖掘不透,导致课文主旨研究不深,才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6 / 6 理。为了能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分析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上课开始,我提出了四个问题: 1、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2、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3、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4、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以这这些问题为教案主线,紧扣这些问题在课文中自己寻求答案,然后来讨论通过读课文你可以解决哪个问题了。这样解决问题,既避免了学生过于被动,由老师提
22、问学生找答案的局面,又使整堂课的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心在展开,收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在课堂教案中,我把主要线索及文章的内容也分成几个步骤来完成,每个步骤都设置了学习检测题 .,学生通过我的引导,有目标地进行朗读,直接与文本对话,一步步找到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样从这中间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能尽快找到答案,有学习的成就感,而且通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章蕴含的道理渐渐展现出来,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教案完本课,我突然发现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与课文的主旨并无大的联系,因为课文主要是让我们了解科利亚是个聪明、善于思考、做事细心
23、的孩子,明白面对周围变化中的事物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对待的道理。这说明我对教材的把握还没有达到深刻的程度。我们教师只有自己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情体验。不然学生也不会因为这个问题浪费时间,而没有很好地去阐述生活中变化着的事例,怪不得有一些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无话可说,原来都是因为教材挖掘不透,导致课文主旨研究不深,才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6 / 6 理。为了能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分析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上课开始,我提出了四个问题: 1
24、、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2、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3、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4、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以这这些问题为教案主线,紧扣这些问题在课文中自己寻求答案,然后来讨论通过读课文你可以解决哪个问题了。这样解决问题,既避免了学生过于被动,由老师提问学生找答案的局面,又使整堂课的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心在展开,收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在课堂教案中,我把主要线索及文章的内容也分成几个步骤来完成,每个步骤都设置了学习检测题 .,学生通过我的引导,有目标地进行朗读,直接与文本对话,一步步找到科利亚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样从这中间明白事
25、物变化的道理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能尽快找到答案,有学习的成就感,而且通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章蕴含的道理渐渐展现出来,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快乐。教案完本课,我突然发现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与课文的主旨并无大的联系,因为课文主要是让我们了解科利亚是个聪明、善于思考、做事细心的孩子,明白面对周围变化中的事物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对待的道理。这说明我对教材的把握还没有达到深刻的程度。我们教师只有自己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情体验。不然学生也不会因为这个问题浪费时间,而没有很好地去阐述生活中变化着的事例,怪不得有一些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无话可说,原来都是因为教材挖掘不透,导致课文主旨研究不深,才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