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总结(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总结(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总结-第 - 6 - 页政治经济学总结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价值交换价值(社会属性)1. 商品即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自然属性)(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使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如果没有耗费人类的劳动,那它也不具有价值,不能成为商品;即使有的东西,既有使用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只要它们不
2、用于交换而是用于自己消费,就不具有交换价值,也不是商品。矛盾: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范畴;而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任何买者或卖者都不可能同时占有同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能同时兼得,只有买卖成功,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才能解决。具体劳动有用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实体,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二者的关系:统一:二者不是两
3、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影响密切相关决定对立: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而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3)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4)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私人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个人性质,是商家按照
4、个人利益从事的劳动社会劳动:由于社会分工,生产商品具有社会性质,是生产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劳动2. 货币(1)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商品价格总额价格水平(P)商品数量(Q)【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前者表现商品价值,后者实现商品价值】货币流通速度(V)货币流通速度(2)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G)= = 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必须一致3.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1)内容: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
5、依据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价值通过商品价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市场机制:具体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有两个特点:a.调节的自动性;b.利益的制约性 (2)作用:a.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即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劳动力)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b.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c.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表现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二 资本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规律是
6、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商品流通(W-G-W)1. 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流通(G-W-G=G+G即剩余价值)(1)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公式:G-W-G(适用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矛盾:资本在流通中产生了价值增值,同商品流通规律相矛盾(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解决条件:(根本)劳动力成为商品(3)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所具备的条件:a.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b.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生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必学靠出 卖劳
7、动力为生 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实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中进行的2.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而商品生产过程则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从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值
8、过程,关键在于劳动时间的长短】(2) 剩余价值(m):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3) 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含义:a.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别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v):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产生了价值增值,叫做可变资本意义:a.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B.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m(4) 剩余价值率(m)与剩余价值量(m)vv
9、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m= 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 = = 【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因此剩余决定一是剩余价值量的高低价值率又称剥削率】二是可变资本的多少剩余价值量(m)等于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的乘积 m=mv(4) 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的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3.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益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
10、余价值量的方法实质(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3)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在工人实际收入有所增加的基础上获得的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4) 关系:联系:a.绝值是相值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都依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区别: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4. 资本主义工资(1) 工资;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
11、的货币表现。实际上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它没有价值(2) 形式:计时工资: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按工作日长度又可分为日工资、月工资、周工资、小时工资等)劳动力日价值(日工资数额)工作日的小时数劳动力价格(工人劳动每小时的价格)= 计件工资:按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直接取决于工人所完成的产品数量(计件工资的出现:a.加大了工人之间的差别和各自的独立性,突出了工人的个别利益,模糊了共同利益;b.使家庭劳动得以发展,生产带有分散性,有碍于工人间的相互联结和紧密团结)(3)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名义工资(货币工资):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实际工资
12、: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和各种服务的数量相对工资:在工人创造的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剩余价值比较的相对量(相对工资)直接揭示出工人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立关系及发展状况关系:a.物价、税收一定时,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越高 b.二者并不一致,实际工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1.名义工资;2.物价水平【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简单再生产5. 资本积累外延扩大再生产出发点基础和(1)社会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a.外延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较低的情况下)b.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
13、、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科学技术迅速发必要条件展合生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雇佣劳动始终是资本的附属物,工人的个人消费也隶属于资本家】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在生产的过程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突出特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无偿占有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剩余价值转化成了资本(2)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实际上就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
14、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就是资本家阶级无偿占有工人阶级剩余劳动的规律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d.预付资本(c+v)的大小 e.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划分为个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例大小) 资本积累的影响:a.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会相对减少,形
15、成相对过剩人口,也就是产业后备军 b.会导致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3) 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资本有机构成(C:V):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资本有机构成资本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C:V)提高的趋势(C:V的比例大,则资本有机构成高;C:V的比例小,则资本有机构成低)【资本技术构成是资本价值构成的基础】(4) 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剩余价值资本积聚:
16、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原来众多中小资本合并为少数大资本关系:a.区别:资本积聚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并不会 b.联系:资本积聚加速资本集中的发展,资本集中则为更大规模的资本积聚创造条件(5)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而表现为过剩的人口产生的条件:a.伴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使不变资本的比例在递增,可变资本比例下降,使得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下降 b.资本主义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增大 c.资本相对于劳动力需求的过剩存在的意义:a.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了一个
17、庞大的产业后备军,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周期性的需要 b.有利于集中资本家对在职工人的剥削 c.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形式:a.流动的过剩人口;b.潜在的过剩人口;c.停滞的过剩人口【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三 资本的流通过程1.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1) 产业资本及其循环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运输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
18、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生产资本三种职能形式。APm 购买阶段:GW (G代表货币,“”代表流通过程,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APma. 三个阶段 生产阶段:W . PW(“P”代表生产过程,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生产出来的产品, 其价值=W+w,W等于预付资本,w为剩余价值) 销售阶段:WG(其中G=G+g,G是预付资本价值,g是实现了的剩余价值) 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b.三种职能形式 生产资本: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剩余价值 销售资本: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a.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 b.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