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高分通关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高分通关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答案】 A2. 【问题】 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实验组B.茉莉酸为无关变量C.NaCl为因变量D.茉莉酸可抑制质壁分离【答案】 D3. 【问题】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答案】 C4. 【问题】 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2、这样做的目的是()。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答案】 B5. 【问题】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卵细胞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正确的是()。A.提取出来的卵细胞与精子相遇即可结合形成受精卵B.直接进行细胞培养可形成试管动物C.去核后可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D.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直接培育成转基因动物【答案】 C6. 【问题】 水稻种子在萌发时,长时间缺氧会引起“烂芽”的主要原因是()。A.酒精中毒B.乳酸中毒C.丙酮酸中毒D.二氧化碳中毒【答案】 A7. 【问题】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一只草履虫为例,列
3、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最后教师作出总结。这种属于结束技能类型中的()。A.悬念启下B.比较异同C.巩固练习D.拓展延伸【答案】 C8. 【问题】 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A.B.C.D.【答案】 D9. 【问题】 测验主要以()进行。A.口试B.笔试C.面试D.交谈【答案】 B10. 【问题】 教师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确定的重点为“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和“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下列哪项不属于其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A.教材内容的主次B.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C.学生的知识背景D.学生的要求【答案】 D11. 【问题】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是“
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 A12. 【问题】 牛和羊是两个物种是因为()。A.杂种夭B.杂种不育C.行为隔离D.配子隔离【答案】 B13. 【问题】 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A.有丝分裂和分化B.同源染色体分离C.DNA复制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答案】 B14. 【问题】 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
5、葱【答案】 C15. 【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要()的思想。A.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B.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C.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D.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 C16. 【问题】 教师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确定的重点为“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和“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下列哪项不属于其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A.教材内容的主次B.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C.学生的知识背景D.学生的要求【答案】
6、D17. 【问题】 下列生物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A.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色素B.用18O标记H2O和CO2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D.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确认基因突变【答案】 C18. 【问题】 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C.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答案】 B19. 【问题】 已知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据此做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个体只有一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也是AaBbB.如果该个体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肯
7、定分别是aabb和AABBC.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肯定是4种.各占25%D.该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肯定存在着aabb基因型个体【答案】 A20. 【问题】 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实验组B.茉莉酸为无关变量C.NaCl为因变量D.茉莉酸可抑制质壁分离【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 )。A.发现教学B.程序教学C.情境教学D.合作学习E.掌握学习【答案】 ACD2. 【问题】 遗忘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不均衡性D.没有
8、规律E.倒U型曲线【答案】 AC3. 【问题】 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C.为学生指定书目D.加强评价和辅导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答案】 ABD4. 【问题】 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A.选择题B.完形填空C.匹配D.是非题【答案】 ABCD5. 【问题】 我国心理学界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授的经验内容的不同,将学习分为( )。A.信号学习B.知识学习C.技能学习D.行为规范学习E.情感学习【答案】 BCD6. 【问题】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BCD7. 【问题】 新时期教育需
9、要对班主任提出的能力要求包括()A.教育教学能力B.班级管理能力C.自我调节能力D.道德反思能力E.精神关怀能力【答案】 ABD8. 【问题】 奥尔德弗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A.生存需要B.生理需要C.相互关系需要D.成长需要E.认知需要【答案】 ACD9. 【问题】 品德培养的策略主要有()A.晓之以理B.动之以情C.导之以行D.引起共鸣E.落实行动【答案】 ABCD10. 【问题】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D.虚拟评价模式【答案】 ABC11. 【问题】 元认知包括()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
10、.元认知理解D.元认知途径E.元认知监控【答案】 AB12. 【问题】 对师生关系的多重理解是( )A.教学内容上的授受关系B.人格上的民主平等关系C.社会道德上的促进关系D上下级关系E.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答案】 ABC13. 【问题】 罗夏墨迹测验的记分要素主要包括()A.反应的部位B.反应的正确率C.反应的内容D.反应的状态E.反应的速度【答案】 AC14. 【问题】 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 AC15. 【问题】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体现在九。个方面。()A.学校文化B.教师文化C.学生文化
11、D.课堂文化E.课程文化【答案】 ABC16. 【问题】 情感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有()A.教学目标B.非指导性教学过程C.学科知识结构D.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E.师生关系的品质【答案】 ABD17. 【问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畅”,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A.促进了学生的发展B.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C.体现了评价标准分层化D.关注学生的发展【答案】 ABCD18. 【
12、问题】 根据课程的管理制度或制定者,可将课程分为()。A.国家课程B.核心课程C.地方课程D.学校课程E.广域课程【答案】 ACD19. 【问题】 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A.“亲知”B.“熟知”C.“闻知”D.“说知”E.“见知”【答案】 ACD20.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班级规章制度的是( )。A.学生守则B.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C.班级值日生制度D.班级公约【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阅读教师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6题。师:首先我们把文章朗读一遍,老师先读,好不好?生:好!(师播放朗读音乐)师:请同学听读的同时,标出段序
13、。(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标段序)师:课文读完了,谁能给老师的朗读做个评价。生:我认为老师读得很好,语言流畅,还很有感情!基本没有什么错别字,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您一样读得好!师:谢谢你的评价我会继续努力的!师:请同学们像老师那样,再把课文读一遍。生: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不懂的词语,句子记下来,通过查工具书排除障碍。同桌之间可小声讨论。(生读完课文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师:下面我们看看本文写了什么事?有几个场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生(默读后,回答问题):本文写了“云南的歌会”的情景。【答案】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对教材文本也做到了深刻
14、的挖掘。仔细思考有如下原因:(1)课堂上能够创设适于学生学习、探究的教学情境。在由浅入深的提问探讨中,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入了老师特设的情境中,既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讨课文内容,其效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2)拓展延伸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教学总是把语文课程囿于语文学科知识本位,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而这节课能够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总之,课堂本是小天地,生活才是大课堂。语文学习有着良好的
15、社会环境可以实践,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这位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当中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难能可贵的也是其之所以成功之处。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王平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王平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王平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16、。”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王乎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结合新的教师观,谈谈你对陈老师的看法。【答案】(1)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没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
17、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2)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3. 中国古典文学很善于用意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古典诗词,利用意象传神达意,是诗人的一项重要的艺术手法,历代不乏这方面的大家高手。例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被后人誉为“怀古咏史诗中无与伦比的典范之作”。这首词运用意象体现作者的所感、
18、所思、所想时,可谓驾轻就熟、出神入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作者选择的几个意象,原本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作者的大手笔中,不仅活了起来,还一脉相承为一首千古绝唱: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不难看出,这首词中有十个意象,萧声、秦城、秦横月、柳色、灞陵、乐游原、咸阳古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围绕着这些意象,几幅生机盎然的画面,随着深夜的筝声渐次浮现出来。现代学者浦江清在其词的讲解一文中认为,李白的这首忆秦娥箫声咽是“几幅长安素描的合订本”,所谓“合订本”,显然意指词中的画面都是“独立成篇的”,看上去这是事实。然
19、而每吟诵这首箫声咽“秦楼月”的悲苦幽怨中,总是升起一股荡尽千古风尘的浩气,将词中画面一气呵成为色彩浓烈的悲剧,从而使人并不觉得那些画面是支离散乱的,甚至并不感到它们是“独立成篇的”,那些画面在读者的心神体会中,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谓“素描的合订本”中的合订,其实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审美的结果。也就是说,词中的十个意象,实质上是作者“阅尽人间春色”后的怀古伤今中的审美选择。没有崇高的审美情操,没有敏锐的审美判断及娴熟的文学技巧,是不可能有这种恰到好处的意象选择的。这是只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才有的天才的艺术想象的结果。诗词家常说,意象选择是诗词创作的主要方法。然而意象选
20、择的原则是什么?换言之,是什么指导了意象选择?从忆秦娥箫声咽中可以看出,作者选择的十个意象能在一首小令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诚然,这里的思想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善感于外界产生的浮想联翩中的看法。毋宁说,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这种“看法”绝无可能前后矛盾,而是一以贯之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才是忆秦娥箫声咽中十个意象之间内在联系的灵魂。也就是说,唯思想才是诗词创作中意象选择的主导。严格说没有思想的主导,则不会有正确的意象选择,整篇诗词创作也就失败了。李白之所以能在忆秦娥箫声咽中将十个意象完美无缺的排列组合成一首意义深远,气势磅薄的精彩好词,主要得力于他那气贯古今的思想。说实在的,忆秦娥箫声咽
21、中的十个意象,在一般人那里,都是司空见惯的平常词,但这些平常物在李白思想的驾驭中,都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都在思想的指挥下发挥自身的“音阶”功用,汇成了一支既悲苦凄清又威武苍凉的乐曲。(摘编自理工古典文学意象的示范(1)文章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选择的原则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请结合文章,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是“合订本”这一特征予以分析。【答案】(1)唯思想才是诗词创作中意象选择的主导。严格说没有思想的主导,则不会有正确的意象选择,整篇诗词创作也就失败了。这里的思想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善感于外界产生的浮想联翩中的看法。(2)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是“合订本”,意指诗词中的画面都是“独立成篇”的,但
22、是并不让人觉得画面是支离散乱的,甚至并不感觉它们是“独立成篇的”。那些画面在读者的心神体会中,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实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审美的结果,如箫声咽中的是个意象,实质上是作者“阅尽人间春色”后的怀古伤今中的审美选择。这种恰到好处的意象选择,需要崇高的审美情操、敏锐的审美判断及娴熟的文学技巧。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是画面与读者心神体会结合的产物,是“合订本”。4. 根据提供的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教学方案,用英文作答。设计任务:请阅读下面学生信息和语言素材,设计一节英语语法课的教学方案。教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teachingobjectiv
23、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psandtimeallocationactivitiesandjustifications教学时间:45分钟?学生概况:某城镇普通中学八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班级人数40人,多数已经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三级水平,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一般。语言素材:?Grammar:A.Itis+adj.+that.B.Itis+adj.+to-infinitive【答案】【参考设计】TeachingContents:ThesentencepetternItis+adj.+thatItis+adj.
24、+to-infinitiveItis+adj.+forsb.+to-infinitive.TeachingObjectives:(1)KnowledgeobjectivesTouseItis+adj.+thattosayhowonefeelsaboutsth.TouseItis+adj.+to-infinitivetodescribeactionsandsituations.TouseItis+adj.+for.+to-infinitivetospecifythepersononeistalkingabout.(2)AbilityobjectiveStudentscanuseItis+adj.
25、+that.,Itis+adj.+to-infinitiveandItis+adj.+for.+to-infinitiveindailycommunication.(3)EmotionalobjectiveStudentscanunderstandthedifferencesbetweentheChineselanguageandEnglish.TeachingKeyPoints(1)TouseItis+adj.+thattosayhowonefeelsaboutsth.(2)TouseItis+adj.+to-infinitivetodescribeactionsandsituations.
26、5.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设计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鉴赏多彩的民歌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15分)(2)设计鉴赏课的基本教学过程。(20分)【答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喜爱民歌的乐趣,树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我国各地民歌所折射和贯穿的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与方法】在体验和感受音乐的过程中,了解南北民歌各自的特点,能够对南北民歌感兴趣。【知识与技能】了解南北民歌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比兴的修辞手法和地方方言。(2)教学过程(一)新课导人播放视频,猜歌曲名字。老师设置问题:阿宝演唱的是哪几首民歌?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总结:同学们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多。民歌对于我们当代的学生来说似乎很久远,但是那又似乎离我们很近,在我们身边不经意就会流淌出许多优美动听的旋律,而且民歌作为我们中华优秀的遗产一部分,我们更应该了解它的历史,关注民歌的发展。(二)新课教学1了解民歌的发展